糖尿病患者冬季要防感冒

时间:2022-08-16 07:21:55

糖尿病患者冬季要防感冒

糖尿病患者在天气突然变冷时,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引起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肾上腺素能够促进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同时抑制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并抑制胰岛素的分泌,从而使患者血糖升高,导致病情加重或不易控制。另一方面,糖尿病患者缺乏胰岛素,使肌肉摄取葡萄糖的能力下降,身体往往产热不足,患者怕冷,加上糖尿病患者本身免疫功能降低,因此在冬季遇气温下降时,常易患感冒,导致病情反复加重。此外,寒冷还可引起血管收缩,血流减慢,导致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寒冷还会导致患者出现冻伤,是发生糖尿病病足等并发症的重要诱因。糖尿病患者究竟该如何过冬?中国人民空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关小宏教授给了很多建议。

避开“寒流”,提防心脑血管病

冬季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季节,特别是已经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的糖尿病患者更增加了突发心、脑血管病的危险性,心、脑血管并发症已成为糖尿病患者冬季的隐形杀手。据了解,有3~5年糖尿病史的患者,一般都有初浅并发症,50%以上的患者中风发生在冬季。糖尿病患者在冬天发生中风的几率比一般人高出5倍,其中复发的几率更是高出2~4倍。

关小宏说,寒冷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使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使血糖升高。一般说,人体对气温下降有个适应过程。逐渐降温,人体对气温产生的反应并不强烈,而且能逐渐适应寒冷的环境;如骤然变冷,日平均气温比前一天下降7℃或以上,最高气温又在5℃以下,人往往不能适应这种天气变化。

每一次“寒流”袭来时,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交感神经兴奋,全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使心、脑负荷加重,并引起脑部缺血、缺氧,加速了血栓的形成,危重者可诱发心肌梗死。糖尿病往往合并有神经病变,对外界刺激的感觉减退,在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时常常无疼痛感觉(无痛性心绞痛),所以危害性更大。

冬季气候干燥,人体消耗水分多,容易造成体内缺水。缺水后,血液粘稠,血流减慢,会因血容量不足造成缺血性中风。而老年人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差,这也是冬季脑中风发生率高的一个因素。

因此,老年病友在气候多变的冬季一定要提前做好御寒准备,安全地避开“寒流的袭击”,及时添加衣服,适时减少外出活动时间。有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要认真治疗冠心病,如果出现胸闷等症,要及时就医。脑血管病也因为寒冷等刺激而加重,所以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情绪波动,起床和下地时动作宜缓慢,避免出现脑供血不足。

“小流感”是冬季对糖尿患者危害最大的疾病

流感是冬季里对糖尿病患者危害最大的疾病。但不少糖尿病患者却认为流感是小毛病,“挺两天就会过去”。当出现咽痛、流涕、发热、咳嗽等感冒症状,也不及时就诊,往往延误了病情。

关小宏说,高血糖使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抵抗力下降,在冬季遇气温骤降时,常易感冒。而一旦感冒,不但使血糖升高,而且还可能导致其他合并症的加重或发生,呼吸道感染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感染之一。

在临床中,糖尿病合并的各种感染中,以呼吸道感染占首位。冬季气温低,空气干燥,是流感的高发季节。糖尿病患者抵抗力差,更要防范上呼吸道感染,尽量少在公共场所逗留,以减少病菌感染的机会。

病毒感染会加重糖尿病的病情,糖尿病患者上呼吸道感染后容易向下呼吸道蔓延,并易合并细菌感染,这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感染还容易加重糖、脂肪、蛋白代谢紊乱,引起酮症酸中毒等各种危重症。感染时患者体内容易产生胰岛素抵抗,治疗时需增加胰岛素用量,增加花费。所以,糖尿病患者预防感冒很重要,目前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是接种流感疫苗,有条件的可以考虑接种。

冬季护足:宜暖不宜寒 宜净不宜污

糖尿病患者易合并末梢神经病变,使下肢供血不足及细菌感染,引起足部疼痛、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称为糖尿病足。表现为足部麻木,感觉迟钝、发冷、疼痛等。

冬天天气严寒,糖尿病足患者由于下肢知觉减退,有时足部容易被冻伤。有的患者冬天有泡脚的习惯,也会因为足部感觉麻木而被洗脚水烫伤。南方一些地区在冬天用烤炉火来取暖,糖尿病足的患者也可能因感觉不到温度,太靠近火炉而烫伤脚。

关小宏说,糖尿病患者多有血管功能不全和神经病变,造成脚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营养障碍和局部感觉迟钝,足部的血液回流差,局部抵抗力低。脚的皮肤破损、足癣、继发感染等,均可发展成为经久不愈的慢性溃疡,甚至发生难以控制的严重感染或坏疽,严重的会被迫截肢,甚至感染扩散到全身而引起危及生命的败血症。因此,糖尿病足部病变是糖尿病最可怕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在过冬期间必须要注意足部的保健。

入冬后,糖尿病患者足部应注意保暖,可采用多种恰当的取暖方法,以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保持良好的血液及营养供应,加速酸性代谢产物的排泄,但在取暖时应防烫伤。

患者可在睡前用温水泡脚,水温在45℃左右,每天泡脚约15分钟,这样有助于防寒保暖及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如果使用热水袋暖脚,不要直接将其放在脚上,以免足部烫伤引起严重感染。当足部有感觉减弱或麻木时,不要长时间接触过热、过冷的物体,避免烫伤或冻伤。糖尿病患者易合并末梢神经炎,致使感觉异常,发生手、足的冻伤而不容易被觉察;而且足部又容易干裂,利于细菌的侵入而发生感染,所以糖尿病病人要经常检查自己的脚部,发现病变及时治疗。

糖尿病患者穿鞋袜不宜过松过紧。由于重力作用,下肢静脉回流较之躯干上肢阻力大,若鞋袜过松可致局部静脉瓣负荷量增加,影响静脉回流量及速度;但鞋袜过紧则压迫血管,致使血流阻力加大,对动静脉血流均不利,既不利于血供也不利于代谢产物的排泄。

因此,糖尿病患者选择鞋子应软硬适度,宽松的棉鞋可避免足底及足侧受压而影响血液供应,是糖尿病患者不错的选择。老年人还应穿防滑性较好的鞋子,以防摔跤。穿鞋前最好检查鞋内是否有异物、隆起,以避免足部被刺伤和摩擦伤。

冬季糖尿病患者应勤清洗更换鞋袜,袜子宜选质料为轻羊毛或棉织品的,增加保暖和吸汗作用,保持足部的清洁、干燥,减少冻疮发生。糖尿病足患者还应注意清洁足部着力点角化组织,以免有碍血运而致过度角化,使皮肤形成囊泡、感染促发溃疡。有足癣的患者还应积极治疗足癣,以防细菌感染。

关小宏提醒,糖尿病足患者注意经常抬高足部,以减轻足部压力,促使局部静脉回流,防止代谢产物的蓄积,并经常进行足部按摩或适当活动。动则血运增加,静则血运缓慢,足部经常按摩或适当活动,可以促进其血液循环,改善神经功能,但活动不可过量,以免增加足部负荷。同时,不要交叉盘腿,避免减少足部血运。当出现足部皮肤颜色、温度觉、触觉等有异常改变时或一些细微的外伤时,应及时找专业医师诊治。

此外,冬季空气比较干燥,糖尿病患者在洗浴时不要用碱性大的清洁剂,以免诱发皮肤瘙痒。

热姜汤祛寒暖身

锻炼在下午傍晚

关小宏说,除了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患者过冬还需要加强血糖的监测。冬季人体体力消耗相对较少,饮食摄入量直接影响血糖水平,其他病患、因素也易干扰血糖水平的控制。糖尿病患者可使用血糖仪,随时随地进行血糖测试,并依据自身具体情况增加血糖监测频率,及时了解病情,采取相应的措施。

秋冬季节,更应注意控制饮食,避免因为饮食不当加重病情。糖尿病患者本来就多食,尤其在冬天,气温下降,出汗减少,各种消化液分泌增多,食欲更好,这是血糖升高的因素之一。面对色香味俱全的饭菜,糖尿病患者往往难以控制食量,致使饮食过度。若偶尔为之,病情不会有大的波动。一旦肆无忌惮,就会使病情加重。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须牢记控制饮食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无论何种类型的糖尿病及病情轻重,有无并发症,均应严格执行和长期坚持饮食疗法。

糖尿病患者需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科学的食谱,控制主食,如米、面及其他淀粉类食物,忌食糖、糕点等。血糖保持平稳的患者,可两顿主餐之间进食点水果。有饥饿感时,可适当增加豆制品、乳类、新鲜蔬菜,以满足身体需要。早晨喝一点热姜汤或在菜里添加一些姜蒜,可祛寒暖身和预防感冒。另外,天气变冷,人们喜食火锅如涮羊肉,炖肉汤等,这些食物中嘌呤类物质多,糖尿病患者食用后容易出现高尿酸血症以及痛风性关节炎。

运动是糖尿病综合治疗措施的重要一环,运动可以锻炼身体体质,提高机体抗寒和抗病能力。适当运动,也可刺激胰岛素分泌,对调节血糖、稳定病情十分有益。患者可根据年龄、体质状况,在保暖的前提下,逐渐增加室外活动。积极适当地参加慢跑、散步、打太极拳、舞剑等健身锻炼,以刺激胰岛素分泌,这对调节和稳定血糖十分有效。

关小宏提醒糖尿病患者,冬季外出锻炼的时间最好不要选择在清晨起床时,因为这时空气污染较严重,而且此时人体内交感神经兴奋性较高,遇冷空气刺激容易导致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体育锻炼的时间以选择在下午和傍晚较好。在锻炼时还应注意选择合适的鞋,避免冻伤和挤伤。因为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合并脚部感觉迟钝,有时对寒冷刺激和皮肤破损毫无感觉,所以要经常主动观察有无损伤发生。

冬季出门活动少,朋友很少聚会聊天,容易出现情绪波动,而情绪与糖尿病有着密切而微妙的内在联系。由于情绪激动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可促使肝脏中的糖原释放进入血液,而使血糖水平升高,导致病情加重或降低治疗效果。因此患者应学会控制情绪,避免负面情绪影响。

上一篇:80%疾病由饮用水污染导致等 下一篇:订个年度体检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