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调查询问刍议

时间:2022-08-16 05:13:36

火灾调查询问刍议

摘要:火灾调查工作集火场经验、科学理论、统筹协调于一身的综合性工作,而火灾调查询问又是火灾调查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火灾调查询问原则、询问前的准备及询问结果的评判三个方面阐述了火灾调查询问工作中所需注意的问题,为火灾调查人员的调查询问工作提供了一定参考。

关键词:火灾调查询问;原则;准备;结果评判

一 引言

询问又称调查询问,在火灾调查中,询问是指火灾调查人员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通过问答的形式对火灾相关人员进行查询,收集火灾相关证据的一项调查活动。火灾调查中的询问是一种重要的取证方法,是一种特殊的心理交往方式,火调人员要根据调查对象的不同,依法采用相应的调查方式。笔者认为,火灾现场调查询问的重要程度按百分比计算的话,可以占到整个火灾调查的百分之五十,甚至还要多。因此,火调人员自身的调查询问能力对整体火灾调查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几起实际火灾案例,谈谈自己对火灾调查询问的几点看法。

二 火灾调查询问的原则

1.及时性原则

到达火场后,火调人员需要在第一时间对相关人员进行询问。这样做的目的主要出于以下两方面考虑:

一是防止被询问人员记忆丢失。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人的遗忘速度最快的区段是20分钟、1小时、24小时,分别遗忘42%、56%、66%。火灾发生后,无论是报警人、受害人还是参与灭火的人员,心理上都会处于一种紧张状态,这无疑加快了记忆遗忘的速度。因此,火调人员应抓住人们对火场情况记忆犹新的时机,及时开展调查询问,获取准确的火灾情况,为后续调查提供有力支持。

二是防止可疑人员销毁证据。在火灾调查的初期阶段,火调人员并不能确定火灾原因。许多当事人怕承担责任,利用调查的时间差销毁放火物证,火调人员应尽快对在场相关人员进行询问,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言词证据固定下来。

在调查某市某橡胶厂火灾时,许多关键信息我们没有在第一时间获取,待火灾发生10天后,我们才对第一发现人进行二次询问,但此时许多细节此人已回忆不起来,这充分说明第一时间固定言词证据的重要性。

2.全面性原则

火调人员应对所有知道火灾情况的人都进行询问查证,确保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因为在火灾调查结果还没出来之前,所有与现场有关的人员都可能是与火灾相关的人员。全面性原则还要求火调人员善于发现与火灾有关的细微环节,使调查询问的各种情况都有完整性、关联性和逻辑性,如时间、地点、情节等。火调人员应尽可能的想象火灾发生前后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并将转化为问题作为询问的内容。

某市某夜市火灾发生在凌晨5点左右,共有三家店面过火。当我们对着火店面对面一家火锅店老板进行询问时,她提到发生火灾时她正在睡觉,被异常声响吵醒后,透过店内的一个孔洞发现对面店面着火,于是就打电话报警了。针对这一细节,我们亲自透过其所述的孔洞观察外部情况,发现孔洞的视野范围仅能看到一家店面门面。此外,当我们问该老板当时从哪个门(店面门均为卷帘门)出去,是否有异常情况时,该老板又提供了一个重要细节,她说:“我们共两扇卷帘门,有一个门的温度较高(现场指认),我们就打开另一个门出去了。”那个温度较高的门正对面即是上述那家店面。据此,该份笔录固定了两个重要线索,为后续确定起火店面提供了重要佐证。

3.客观性原则

火灾调查的询问工作应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揭示火灾真相。火调人员应始终秉持客观的态度,将自己定位在第三方,不能有丝毫偏袒。火调人员如果仅凭主观臆断对询问对象的语言进行加工,扩大或缩小事实,很可能导致错误的判断,延误接近真相的时间。

例如,在调查某市某工地活动板房火灾中,起初,我们根据现场初期收集的信息,发现活动板房在火灾发生前有多个大功率用电器使用的情况。为此,当我们对电工进行询问时,仅从电工提供的经验性数据草率地判断现场存在过负荷的情况。此后,在总队火调处专家的指导下,我们对其进行第二次询问,详细了解了着火板房内部线路分布、线径大小、导线材质及室外配电箱漏电保护器参数等情况,最后通过计算,排除了过负荷引起火灾的可能。这份“电气专项笔录”对最后认定起火原因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尊重客观性原则是获得真实证据的重要条件。

三 火灾调查询问前的准备

1.调取火灾相关数据信息

火灾现场的相关数据信息包括119报警指挥中心的接警记录、消防中队出警及到达现场时间、灭火战斗时间、当天气象情况等,这些数据不仅能帮助火调人员判断被询问者言词证据的可靠性,还能从侧面反映被询问者是否有夸大或隐瞒事实的意图。

2.了解询问对象身份

火调人员需要充分了解询问对象的身份信息,包括年龄、健康情况、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工作情况、社会背景等,这是制定相应询问方法的基础。除此之外,火调人员还应查清询问对象之间的关系及其是否存在矛盾,比如亲戚关系、生意伙伴、夫妻关系、男女朋友关系等。火调人员能从这些信息中分析判断询问对象是否存在做虚假供述的可能。

在某市某工地活动板房火灾中,我们通过前期调查,发现一名重要嫌疑人潘某,他是该工地的工人,事后得知他的儿子是该工地的包工头。但在调查询问初期,我们并没有对其身份进行详细的了解,以至于走了许多弯路。因为许多工人受雇于该包工头,这些人担心丢掉工作,并没有真实反映火灾发生时的具体情况,为此我们丢掉了许多关键信息。不难看出,正确了解询问对象的身份特点对整个调查询问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3.分析询问对象心理

准确分析掌握询问对象的心理特点是火调人员获取关键信息的有力保证。在分析询问对象心理之前,火调人员应根据前期收集的信息情况对询问对象进行正确分类。但在询问过程中,随着证据线索的逐渐清晰,询问人的身份可能发生变换,火调人员需要重新进行心理分析,及时作出询问策略的调整。

4.拟定询问提纲

在正式询问前,火调人员应根据询问对象的不同拟定相应的询问提纲,对于可疑对象还可以拟定书面的询问提纲。提纲的内容应包括火灾的简要情况、询问目的、询问重点、询问策略方法及询问中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询问计划制定后,火调人员应严格执行,但当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时,则应及时修正或重新拟定询问计划。

到达现场后,按照及时询问的原则,很多笔录都要在现场固定。因此,如果能事先准备好不同种类的提纲,对提高询问效率具有很大帮助。例如上述的活动板房火灾,该火灾的发生地一般都在施工工地,人员组成复杂,且大部分为外地打工人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居住生活条件较差,针对这些共性特点,火调人员完全可以拟定一个询问框架,为询问提供参考。

四 火灾调查询问结果的评判

1.审查信息的提供过程

审查材料的提供过程,包括了解被询问对象是否真正知道火灾情况、是否具有辨别是非和正确表达能力、有无其它影响的因素等。

2.审查信息的来源

对亲自耳闻目睹的,要审查被询问对象感知火灾时的客观条件,如光线、距离、声音强弱等。据此判断其正确感知火灾真实情况的能力。对于道听途说的,首先要查明是在什么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听谁讲的,然后按其提供的线索,找原感知火灾情况的人进行询问,并进一步审查其感知火灾的客观条件。

2月2日中午11点,某市某社区小沿塘发生火灾。到达现场后,我们发现户主是一名年近七旬的老人,火灾发生前,她正好用液化气炉炖汤。我们对其进行询问时,她向我们提供了两个细节:一是她从离开厨房到屋内着火仅10分钟时间;二是她在屋外听到“砰”的一声,随后便看到火光。对该份询问笔录进行审查时,我们提出了质疑,主要集中在老人对时间区段的感知和声响识别能力两个方面。之后,通过现场勘验,并结合其他询问情况,最终排除液化气泄露引发火灾的可能。

3.审查信息收集的方式

信息的收集方式对最终证据的证明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审查信息的收集方式包括审查询问人员是否用引诱、欺骗或其他方法收集证人证言;是否用暗示、诱导性的方法询问等。

例如,涉及电气线路分布的询问。甲问:“着火房间上部的电线是否有套管?”乙问:“你能看见着火房间上部的电线吗?”甲的询问方式就属于诱导式询问,而乙的询问方式则更为科学,也更具技巧性。

火灾调查工作集火场经验、科学理论、统筹协调于一身,它涉及的面广,点多,线杂,是一项需要团体协作的综合性工作,而调查询问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将火灾调查询问工作研究深、研究透,能更好地服务于火灾调查实际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政治部. 火灾调查[M]. 北京:群众出版社, 2007. 40-81

[2]金河龙. 火灾原因认定手册[M]. 吉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116-130

[3]崔昌新. 从“记忆与遗忘规律”谈火灾调查询问的及时性[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研究生论文专刊, 2010, (25): 143-175

[4]吴克利. 审讯心理学[M].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6. 143-175

作者简介:张程(1990-),汉族,江苏南京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研究生三队,工程硕士专业火灾勘查方向。

上一篇:绕丝管高压充填防砂工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浅谈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如何见到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