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应用探索

时间:2022-08-16 05:04:24

研究性学习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应用探索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促进大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重要学习方式,在精品课程的建设中要更好地推行研究性学习,必须有效整合各项资源,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精品课程;研究性学习;混合学习

学会学习是终身学习社会必备的基本技能,世界各国都把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最重要的教育改革的方向。研究性学习是促进大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学习方式,在我国高校教育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课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自主发现或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因此应将其融会在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在精品课程的建设中要更好地推行研究性学习,必须有效整合各项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采用混合学习,将传统课堂教学和数字化学习相结合,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促进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从而推动高等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深层次变革。

一、精品课程各项资源的有效整合

精品课程资源的整合具体包括教师队伍和学生队伍建立合作研究小组、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学方式的整合和评价方式的整合。

1.教师队伍建立合作研究小组

合作研究小组共同解决科研问题和教学问题,使青年教师各方面能力得到发展,从而有效提高他们的教学效能感。教学效能感是指个体对有能力帮助学生学习的信念。青年教师对某个学科的有关知识了解得越多,准确完整地讲述这个学科有关知识的自我效能感就越高,另外通过观察其他教师示范具体的教学行为也能有效建立效能感。教学效能感可影响教师的活动、努力和教学的坚持性(Ashton,1985;Aston&webb,1986),高效能感的教师能创造出一个积极的班级环境,也会支持学生提出各种想法,顾及学生的需求。

合作研究小组的活动,除了能促进教师一般教学能

力的发展,还能提高其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水平。教师在这种合作研究中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内在机制,从而把这种经验运用到教学中,促进学生主体间交往能力的健康发展。

2.学生队伍建立合作研究小组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有个人独立研究、小组合作研究,或这两者相结合。小组合作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组织形式,一般由研究兴趣相同的学生自愿组成。小组合作学习强调小组目标,每个学生都必须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将自己的努力和组员的努力协调起来以完成学习任务。小组合作研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协作技能。

合作小组的交流方式有面对面的交流和基于网络平台的交流讨论,以分享彼此的感想与心得,这种交流也是学生实现知识建构的过程。在课堂上小组成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近距离的接触方便于小组成员的沟通和合作,有利于建立成员之间的共同体验,满足学生的社会性需要:其他时间小组成员通过电子邮件、讨论区和网络学习社区保持联系。学生通过交流使得彼此相互促进,并在这种现实与虚拟交流的平衡中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3.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

课程内容的整合应包括课程基础知识、本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和教师的优秀科研教改成果。首先是以优秀的国家统编教材为依据,提炼基础性内容,以知识点为模块重新梳理知识,以专题的形式为学生提供跨学科知识,为学生打下终身学习的知识基础;其次是及时吸收和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给学生展示学科最前沿的知识,为学生的研究带来最新的触角;再次是积极整合优秀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把这些成果引入课程教学,这种整合既体现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也体现了教师的教学风格和对学问的理解。

4.网络教学资源的整合建设

数字化学习资源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化学习资源具有多媒体、超文本、友好交互、虚拟仿真等特性,形式生动活泼,信息量大,同时更新速度快,可以为学生提供最新的学科知识,能够实现优质教学资源最大范围的共享。为建设多层次立体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必须对资源进行整合建设,其中包括传统教学资源数字化,如文字教材、实验教程、教学大纲、习题集、参考书、参考文献目录等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另外必须建设支持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多媒体教材,如网络课件、网络课程、资源库、专题网站、电子教案和教师的授课录像。通过精品课程网站平台为学生提供生动多样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实际需要来进行选择,并按照自身程度来安排学习进度,同时丰富的资源也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提供有效的文献资料。

5.传统课堂教学和数字化学习的整合

混合学习强调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展现其“言传身教”的感染力和思维方式的重要窗口,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有助于学生对隐性知识的理解,学生也能够接受教师对其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直接指导。而网络的独特性则提供了一个没有边界的学习环境,数字化学习克服了传统课堂的时空局限性,学生拥有了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对知识进行自我建构和深入思考。在精品课程建设中采用混合学习,把传统课堂教学和数字化学习整合起来,课堂教学情感沟通的天然优势弥补了数字化学习的缺陷,而数字化学习为研究性学习的进行提供了延伸的学习环境,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两者相得益彰。

6.传统考试方法和电子文件夹评价方法相结合

研究性学习是重视过程和方法的学习,精品课程的评价方式也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采用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传统考试方法和电子文件夹评价方法相结合。电子文件夹评价方法的关注点是学习活动过程,收集着学生平时的学习资料,如心得体会、讨论记录、阶段成果等等,这些资料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的真实写照,可用于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同时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的参考材料。

在评价内容上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交流与合作精神,强调对小组和个体的进步程度的评价。在评价单位上将对个人和合作小组的评价相结合,侧重以合作小组为评价单位,从而促进学生集体意识的形成,营造合作互助的集体氛围。

二、研究性学习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应用

精品课程既是知识的平台也是认知的平台。知识本质上是建构性的,是认识主体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建构的产品。[5]通过精品课程网站为学生提供基础性内容,打下终身学习的知识基础,同时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受到一定的实践和研究的训练,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学会学习。研究性学习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应用模式中包括系统

知识的学习、确定研究主题、制定研究计划、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研究性学习成果和学习者评价。

1.系统知识的学习

掌握系统知识是学生继续学习和研究的基础,学生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和基于网站资源的自主学习来完成系统知识的学习,远程学生则可以通过精品课程网站上的课堂授课录像和资源进行学习。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激情,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鼓励质疑批判和发表独立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中除了知识的传授,教师还可讲授研究方法和协作技能,使学生初步了解如何提出问题、确定研究课题,如何设计研究方案、收集分析资料及撰写研究报告,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方法的示范和参考。

基于网站资源的自主学习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学生利用精品课程网站上的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带到课堂上,在教师的讲授中寻找答案,或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2.确定研究主题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类型有课题研究学习和课程学习研究,对于本科生来说,研究性学习活动主要以课程学习研究为主。由于学生对课程的整体把握还不够,因此选题阶段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考虑学生的认知需求和兴趣,联系社会和现实生活,提炼课程中适合研究性学习的内容,精心设计能锻炼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研究主题,供学生进行选择。主题的创设要体现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教师也可界定若干研究领域和研究内容,由学生根据个人需要和兴趣在这些范围中自己确定研究主题。教师对于研究主题的提供和研究内容的界定,可以在精品课程网站上的教学设计内容中具体体现出来,这样远程学生可以通过网站得到启发和指导。

3.制定研究计划

确定了研究主题后,合作研究小组成员共同制定研究计划,首先是把研究主题进行任务分解,形成各个研究小专题,让小组成员根据个人特长选择小专题进行研究。其次是制定研究时间表,详细列出阶段成果的完成时间、讨论的时问和讨论方式,让各成员严格按照据时间表执行。再次是制定研究性学习的活动方式,如搜集相关资料、撰写小论文、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组织讨论、演讲辩论、实例论证等。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学生审核研究计划的可行性。

4.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展开研究性学习活动。首先是小组成员围绕研究主题,各自搜集资料,在学习过程中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基于网站平台的在线讨论沟通,提出各自的观点和方法,进行充分有效的交流,共享信息和资源;小组定期进行总结,总结这一活动时期内的成绩,对各成员的研究进展进行讨论和反思,提出改进的意见,再进入下一个学习阶段,最终形成研究性学习成果。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各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个人对小组的责任和协作技能的运用对于小组学习任务的胜利完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帮助小组形成敢于表达自己思想的习惯和气氛,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相互鼓励和敦促,协调小组的压力和焦虑水平,以实现最后的成功。

5.形成研究性学习成果

研究性学习成果包括学生的心得体会、研究活动记录、阶段成果、总结报告、论文和多媒体作品。心得体会和讨论记录反映了学生的成长,是原汁原味的研究历程资料,既有利于学生自己进行反思,充分思考所要解决的问题,也为教师提供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详细资料,

其他小组成员通过浏览这些资料,也能了解自己没有涉足的主题的详细研究过程,从而得到借鉴和启发。

小组综合各成员的研究,形成小组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并以多媒体作品的形式加以呈现,在课堂上进行汇报,进行成果展示交流,各小组相互评价研究成果,通过相互交流使研究成果更加完善。最后各小组的研究性学习成果作为精品课程的资源充实到精品课程网站,既可为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交流提供平台,也能为新生的学习提供形象生动的研究个案范例。

6.学习者评价

对学习者的评价采取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鼓励学生主动客观评价自己的学习和成果。学生从纯粹的被评价对象转变为主动参与评价活动的主体,通过主动参与评价活动来认识自己,这样评价活动就变成了学生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激励和自我反思的过程。

教师的评价更多的是建立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的基础上,[6]对学生的评价重点放在参与过程,帮助学生分析成败的原因,对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多方面进行及时评价,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具体指导,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突出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形成与提高方面的评价,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为了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能顺利进行,在精品课程网站上必须提供教师团队的联系方式,这样学生遇到问题,可以随时跟教师联系取得帮助,从而促进学生的独立性和信心的形成。在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全程指导,提供教学支持和技术支持。在研究方法和资源的利用等方面给予帮助,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进行个性化指导,适时对各小组提供建议,启发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同时还需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学生提高信息素养,学习如何获取信息、筛选信息和鉴别信息,并在学生形成研究性学习成果时给予支持和帮助。

精品课程作为示范性课程,要实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深层次变革,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探究的技能,就必须在建设中有效整合各项资源,采用混合学习,提供有利的学习环境,更好地推行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林秀曼,暨南大学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实验师。

上一篇:依托行业优势构建“大审计”平台培养高素质人... 下一篇:让“体验”走进大学语文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