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传播的双向互动与文化转型研究

时间:2022-08-15 10:47:12

中西文化传播的双向互动与文化转型研究

【摘要】本文针对中西文化传播的双向互动以及文化转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从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史、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平等性问题以及文化转型这几个角度出发对其进行详细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中西文化传播;双向互动;文化转型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快速发展,全球化经济发展、文化发展也逐渐成为各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中西方无论是经济贸易还是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不仅促进了中西方相互合作和发展,而且推动了中西方整体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初,是由于希腊罗马哲学和早期基督教思想传播逐渐对近代中西文化交流领域产生影响,而在相关学者的不断研究下发现,“文化互动转型论”的理论框架是能够对文化传播规律进行有效解释的一种存在。现如今,随着社会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中西方都对文化的交流和传播非常重视,中西方文化传播若能保持双方互动与文化转型状态,不仅对双方交流有积极良好的影响,而且对双方文化发展与传承也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中西文化传播双向互动性分析

早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已经是我国学术研究当中非常重要的热点内容之一,而在学者们对其进行研究时,张西平先生对这一热点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得比较准确。张西平先生认为:“无论是在国内还是西方的学术界当中,中西文化交流史都会成为学者们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在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影响下,全球化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在这种形势下,就势必会造成中西方文化的相互碰撞和互动。中西方现代以及传统文化的解释,需要对现如今的世界体系理论进行重新思考,而这种形势下,就需要从明末清初的时候开始分析,这个阶段才是世界近代的起点,对中西方文化之间相互碰撞、相互互动的内容有合理解释。”虽然各位学者对于中西方文化传播的研究原因有很多,其自身的个人兴趣也起到一定影响。

总之,在不断研究过程中,大多数学者认为文化传播如果从方向上来进行判断的话,是单向,也就是说从西向东传播,是西方文化或者是一些基督教文化向东方以及中国传播,西方人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传播过程中,占据积极主动的位置,甚至严重点说,具有侵略的野心,但是中国人则是完全处于被动的位置,没有任何的主张性或者是主动性。从中西方文化传播的结果来看,西方文化大力传播和发展,不仅扩张了自己的文化势力,而且е挛夜文化受到冲击,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融合;从文化互动转型论来分析,西方单向性思维使得西方人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很容易导致文化产生冲突,而基督教的传播也因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受到很大的影响。

中西文化传播的双向互动和文化转型最根本的立场就是“中西文化传播具有双向性,并不是以单向性的方式来进行传播或者是接受,各种文化从组织到发展,必然会有相互之间联系和接触,同类型文化之间交流和传播虽然能够起到维护和强化其自身文化系统的作用,但是并不会影响其发生质变或者是型变,相比于同类型文化,不同类型文化之间在进行交流和传播时,能够发生质变或者是型变”。所以,根据上述观点不难发现,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或者是传播是文化发展根本动力之一,传播就是一个群体向另外一个社会借取一些文化元素,并且将这些文化元素经过融合纳入到自己的文化当中,文化互动转型论当中表明文化传播是其自身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但是文化交流和传播途径一般情况下都是保持双向状态,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保持一个互动过程。交流双方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很多情况下,都很难分辨出到底谁是主动的传播者、谁是接受者,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仍然存在差异,而两种文化在融合过程中是保持相对状态,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其自身价值,需要在双方互动过程中得以体现。最后中西方文化在交流以及传播过程中,双方文化在接受对方文化的同时,也在不断改变着自身原有的文化。

二、中西文化交流平等性问题及文化转型

在对中西方文化交流平等性进行研究时,不难发现,早在400年前,对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很多学者都认为是处于不平等的状态,认为其自身虽然在一些方面具有平等的性质,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并没有形成平等交流的一种方式。针对这种形势,学者张著明确表示:“在当时中西方文化交流时,好比处于‘初恋’的状态,中西方文化在当时进行交流和传播时,基本上都是将自己需求作为出发点,学习对方文化,相互学习、相互尊重、相互仰慕,中西方文化交流和学习是当时时代重要特征之一。这一点从我国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就能看出。在明末清初的时候,有很多学术界领袖人物,包括徐光启、顾炎武等都学习西洋文化,与我国本土文化进行交流和融合,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和知识面。而西方路易十四专门被传教士带到中国人身边学习,对中国茶、中国漆器、皮影戏等文化内容都有深入研究和认识,在当时的那个阶段,‘中国热’在欧洲大街小巷已经很普遍,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文化的相互交流和互动传播。当时的时代,是一个会通时代,虽然有着很多虚幻,但是双方是保持平等状态相互学习和借鉴,至少双方心态是平稳、不骄不躁。”

文化传播具有一般规律,强势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向弱势文化流动,逐渐将弱势文化淹没或者是取代,好比“水往低处流”,文化也是如此。很多学者认为,无论是何种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存在差异性,而文化传播和互动这种趋势,直接导致任何一种文化都不能够真正具有相互平等的性质,这样一来,文化传播、互动、交流、转型等内容的开展就会直接导致文化之间产生冲突,想要真正实现文化的会通和融合是非常困难的。针对这种现象,张西平根据文化传播规律提出文化平等交流的可能性,有了这个研究结果,“水往低处流”的规律就能够被打破,弱势文化就不一定会被强势文化取代。平等文化交流在历史长河当中存在过,在日后仍然有存在的可能性,所以在这种形势下,就需要回到平等对话的起点,对中西文化会通以及融合的新途径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

很多学者在对中西文化交流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将中西文化看作是“敌对”的双方,由于西方文化从古至今就有一定优势,所以在对中西文化进行研究时,很多学者将重点放在西方文化如何影响中方文化,而没有结合中方文化对西方文化产生的一系列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单向性的思维导致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比较少,甚至退居“幕后”,而由于单向性思维的影响,研究者在对中西方文化进行研究时,中方文化对西方文化产生的影响,基本上被研究者忽略,这也就导致研究者自身的民族主义情结越来越强,致使中西方文化的互动和交流仍然不能够保持平等状态。

根据上述内容所说,现今学者已经逐渐将中方文化对西方文化产生的影响忽略,但是并不是完全否定中方文化对西方产生的影响,比如,方豪先生曾经提到“利玛窦实际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传播的第一人,中西方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对各自发展和传承都有很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而西洋近代的一些天文、数学、物理、地理等各种各样的文化内容,都在无时无刻地进行传播和交流;另外,欧洲人也逐渐开始对我国的一些典籍或经典著作进行翻译,特别是对孔子儒家思想的研究等,@些内容都是我国文化在传播和互动过程中,对西方文化产生的最直接的影响和作用。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影响下,对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传播的研究越来越广泛,虽然我国文化对于西方文化产生过一系列影响,也有相关书籍记载,但是研究学者对于西方文化对中方文化产生的影响和作用的关注点仍然很高,在实际的文化传播双向互动和文化转型研究过程中,只有承认双方文化是一直保持相互交流和传播、借鉴的状态,双方文化是一个整体,才能够保证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平等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中西方文化传播双向互动以及文化转型研究过程中,无论是双方文化哪一方对对方的影响大一些,都需要将双方文化看作是一个整体,文化交流和传播并不是单向性的,也不是单纯西方文化在传播交流中影响中方文化这么简单。在这种形势下,学者需要对中西方文化的起源、发展、双向互动交流和双方文化转型进行仔细分析和研究,从中找寻双方文化的平等性,推动中西方相互传播、相互交流、相互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朝.中西文化传播的双向互动与

转化转型 兼评张西平《中西与欧洲早期宗教和哲学交流史》[J].博览群书,2011,(01).

[2]全家悦.大众文化影响下党的意识形

态传播路径研究[J].中共中央党校.2014,(04).

[3]夏峰.人的文化存在与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4,(06).

[4]姜宇航.西方影视剧欣赏与跨文化交

际能力的培养[J].吉林大学学报,2013,(05).

[5]端木敏静.融通中西,守望记忆―

英国传教士、汉学家苏慧廉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2014,(12).

(作者单位:郑州师范学院)

上一篇:色达灵魂苏醒的地方 下一篇: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本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