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水质管理技术要点概述

时间:2022-08-15 09:21:30

渔业水质管理技术要点概述

摘要:加强渔业水质管理技术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渔业水质管理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渔业 水质管理

中图分类号: DF41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渔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产养殖业又是我国渔业的主体产业,大力发展水产养殖生产,不仅可以科学地利用国土水域资源,为人们提供丰富的动植物高营养绿色食品,丰富人民群众的菜篮子,对于改善人们的食物结构,逐步提高全民族的营养和健康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水产养殖业在整个大农业中,与其它产业比较,特别是与种植业比较,它是一个见效快的产业,可以较快地增加渔民的收入,促进渔民早日实现小康目标和加快渔区经济发展,对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三农“问题的解决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渔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合理调整渔业内部产业结构,增加出口创汇,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世界耕地面积逐年缩小,正面临着日趋严重的粮食短缺的威胁。我国淡水渔业产量在世界上占绝对优势地位这也是我国对人类的一个巨大贡献。我国淡水养殖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成绩,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科学技术直接推动了淡水渔业生产的发展,为我国成为世界第一渔业大国做出了重要贡献,充分显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大作用。加强渔业水质管理技术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鱼生活在水中,鱼的生长速度与水体环境的好坏有直接关系,而影响水质的因素有很多,通过人为控制这些因素,达到鱼生长所需要的最适环境,这就需要掌握水质管理技术要诀,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水质类型

1.按水的来源不同可分为四类

(1)井水、泉水:含氧低,镁、钙含量较高,属硬水,含氟化物较高的水不能用来养鱼。

(2)自来水:含氧较少、氯过高,不宜养鱼。

(3)河水、渠道水:含氧较高,水质较清,适宜养鱼。

(4)雨水:含有亚硫酸盐等有毒成分,不宜直接入鱼池

2.按水中营养盐类及浮游生物量的多少分为三类

(1)瘦水:新开挖鱼池,没有施基肥,刚注入的河水、渠道水、自来水、井水等。浮游生物量极低,适宜放草鱼。

(2)中等肥水:浮游生物较为丰富,无机盐含量较适中,一般显浅绿色、灰白色或淡褐色,属最适渔业水质。

(3)肥水:各种浮游生物含量丰富,无机盐含量较高、水生维管束植物生长旺盛,一般呈油绿色,或黑褐色。

二、水质管理的要素

渔业水质管理是指通过控制水质要素,达到最适鱼生长条件的人为措施。其要素可分为客观和主观两大类。

1.主观因素,即可以通过人为直接调控的因素

(1)水色:水色是由水中的各种藻类的含量高低直接反映的,是指水质在自然光线下显示的颜色,而藻类的繁殖速度与水温和光照等有关。

(2)水中的无机盐类

主要指 N、P、K、Ca、Si、Mg、S 等营养元素。这些元素一般以盐的形式存在,且易被浮游植物吸收,给第一生产者补充必要的营养,尤其是 N、P 元素,在池塘中的比例一般为 N∶P=7∶1,而渔业水质实际要求应为 N∶P=1∶7,所以要通过人为调节他们的含量,才能达到理想条件。

N:保持 0.3mg/L 以上,缺少 N 肥,水质极瘦,呈浑浊色;N 过量,则水质过肥,呈深蓝色,并出现蓝绿藻繁殖过剩,影响鱼类生长。

P:属必需元素,是细胞核组成的主要成份,同时水体中缺少也会使有益藻类繁殖受到限制,直接影响第一生产力。

Ca:除属营养物质外,还有改善淤泥状况,调节水体酸碱度的作用。

Si:水中有一定含量,但浓度低时会抑制硅藻的繁殖,影响水体藻相平衡。

(3)酸碱度:一般用 pH 值来表示,可用试纸来测量,一般适宜值为 7.6-8.6,而本县实际为 6.2-6.8,所以经常性使用碱性或微碱性的药物对鱼类的生长有益。过酸会导致嗜酸性裸甲藻暴发,同时对鱼的生理有刺激,而过碱则会使鱼的神经系统受到刺激,造成侧线坏死失去感觉,脱眼等。

(4)总硬度:是指水中 Ca2+、Mg2+的总含量,具体表现为水体环境对外来化学因子的反应程度的大小。一般新开挖的塘没有经过生石灰处理的,其总硬度偏小,则其铬、铅、汞元素会直接引起鱼中毒、畸形,说明水质过软没有缓冲能力引起的。

(6)透明度:用厘米表示,是指水的能见度,直接反映水体中浮游生物及悬浮物质的多少,一般适宜的为 25-35cm,本县的水体一般存在 2 个极端,即小于20cm,大于 40cm 的占多数。透明度过大说明水缺肥,过小,则说明水中浮游生物过剩,易水变,提醒养殖者注意。2.客观因素指人为不可控制的自然因素,人力不可改变,只能尽量避免,逐步适应,力求达到渔业生产的要求。

(1)空间因素:指池塘的面积、水深,基本定格。

(2)季节:不同季节,水质的内部环境相对不同,同时鱼类对水质的要求也不一样。春秋两季,昼夜自然温差大,易发生缺氧浮头;夏季高温,水质易恶化,造成水变翻塘。

(3)水温:水温的高低直接影响鱼类的摄食,活动及抗逆能力。

(4)气候:气候的好坏直接影响水中的溶氧。

(5)光照:光照对水体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有直接影响。控制水体的初级生产力。

三、日常管理

池塘水质的日常管理,一般应该通过巡塘来掌握,采取冲水、施肥、用药等方法进行调节,力求达到鱼类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要求。

1.看水、定水质

(1)观察时间:一般在早上6:00-8:00,下午 4:00-6:00,对水质进行观测更具有代表性,因水质具有昼夜变化,水平运动和垂直变化,所以一般应根据季节来确定观测水色的具体时间。

(2)观测方法:从上风头看起,顺着光线观察水色,同时测出水的透明度的大小。

(3)定水质好坏的依据:根据水色及水质透明度确定水质的好坏,并判定是否要对水质采取调控措施。

①清水:无色无味,浮游生物含量较少,溶氧充足,但不适合养鱼。

②绿水:营养旺盛,光合作用强,水色越浓,说明各种藻类含量越多,也为各种病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故并非好水。

③老绿水:指藻类植物由旺盛期走向衰亡的过程。大量藻类尸体沉入池底,腐败发酵,损耗大量氧气,同时使水质变酸,不利鱼类生存。

④褐色水:主要为硅藻群构成。初期属好水,后期则趋向老化

2.水质检测

定期进行水质检侧,既能为水质管理提供合理依据,也能时常保持鱼的良好生活环境。

(1)检测项目:溶解氧、pH 值、透明度、总硬度、三氮、总 P。

(2)检测方法:使用安特 200 型水质测试仪等,一测便知。

3.管理方法

遇到天气突变、水质过肥或水质变坏,水质老化,就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翻塘。一般应采取的措施是:

(1)施肥:对于清水、瘦水、透明度大于 40cm 的水质、浑浊带黄泥水的鱼池,应及时施肥。

(2)冲水:遇池水变坏,透明度小于20cm,天气闷热时最好要冲水,调节水质,能够有效预防缺氧。

(3)药物调节:一般情况不用药,但对于水质较脏、水体恶化、经常受生活污水污染的,又无法灌注新水的塘,改水的办法就是定期用药,否则就会出现鱼病甚至翻塘。

四、特别提示

1.严禁引用带有除草剂的水用来养鱼

2.用药时不准池水进出

参考文献

[l]葛光华.水产养殖企业经营管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5.

[2]国家水产总局珠江水产研究所.中国池塘养鱼[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1983.

[3j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水产学 [M1.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上一篇:论水工环地质勘测工作中的技术应用 下一篇:浅谈项目目标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