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的理化因素分析

时间:2022-08-15 05:25:53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的理化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的理化特点,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12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室间隔穿孔患者临床及理化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室间隔穿孔患者C反应蛋白>16mg/L83.3%,纤维蛋白原300umol/L58.3%,总胆红素>30umol/L58.3%,空腹血糖>7.0umol/L58.3%白细胞>10*10/L7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时多种理化指标异常,为预测和治疗提供参考指标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室间隔穿孔

并发室间隔穿孔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最严重的机械性并发症之一,病情凶险,死亡率高[1]。临床中对于AMI并发室间隔穿孔患者应尽早做出预测和识别,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本文回顾性分析12例AMI合并室间隔穿孔患者的临床理化资料,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从而达到预防及早期诊治的目的。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和临床资料 我院2000年1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AMI并发室间隔穿孔患者12例。男4例,女8例,年龄61~78〔平均(59.1±13.7)〕岁。对于AM I并室间隔穿孔的临床资料以及客观检查指标作病历资料汇总和回顾性分析。临床特点如表1所示。

1.2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的诊断标准

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AMI的诊断标准:①典型胸痛持续30 min以上;②相邻两个导联ST段抬高>1 mm③心肌酶升高大于正常值2倍。室间隔穿孔的诊断标准:①体格检查:胸骨左缘4~5肋间可闻及新出现的、响亮的全收缩期杂音多伴有震颤;②超声心动图检查:室间隔回声连续性中断,由左向右分流,除外腱索断裂。

2结果

12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室间隔穿孔患者C反应蛋白>16mg/L83.3%,纤维蛋白原300umol/L58.3%,总胆红素>30umol/L58.3%,空腹血糖>7.0umol/L58.3%白细胞数>10*10/L75%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的发生率虽然较低,但死亡率很高[1]。增加室间隔穿孔的

危险因素包括缺乏侧支循环、高龄、高血压等[2]。同时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的发生不但与患者的体质特点有关,还与其冠脉病变的范围和程度[3]以及由其决定的梗死的部位和范围有关,另外还与选择的治疗手段有关[4]。以往的临床资料只是病人的一般特征,往往没有客观的理化指标供参考。

本次研究发现患者的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在75%的患者中16mg/L83.3%,白细胞数>10*10/L75%本研究这些结果与既往的多数报道基本一致。提示严重的炎症反应以及由此带来的机体自身修复机能受损可能与室间隔穿孔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赵 丽[5]等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的死亡病例的病理分析显示心肌梗死后心肌内缺乏疤痕组织,易于破裂的结论相符。也可能与心室壁心肌较薄和脆性增加有关。这也提示与病人的体质特点密切相关。糖尿病人及瘦弱体质的病人发生心肌梗死后更容易发生穿孔提示病人纤维组织对坏死心肌部位的填充程度及抗牵拉能力与其纤维蛋白及全身营养状况有一定的关系,本研究发现白细胞可能通过炎症反应对机体受损后的修复及组织的重塑起到关键的作用。

本研究还发现应激状态下对机体的修复不利及促发各种信号途径干扰机体修复的过程,C反应蛋白升高就是高应激反应的一个可靠的指标,对纤维的合成及各种组织蛋白的合成阻止,刺激机体分泌糖皮质激素等抗炎因子的增加,间接对组织的再修复起到干扰的作用[6],这也和以往的研究基本相符。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时多种理化指标异常,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的发生除了与公认的危险因素有关,炎症反应也可能其发生有一定的关系,为为预防和治疗也提供了可能的思路和依据。

1 Shapira I,Isakoc A,Burke M,et al.Cardiac rupture in pat ients with acutemyocardial infarction.Chest,1987,92:219)223.

2 Westaby S,Parry A,Ormerod O,et al.Thrombolysis and postinf arct ion ventricular septal rupture.J Thorac Cardiovasc Surg,1992,104:1506 1509.

3 Edwards BS,Edwards WD,Edwards JE.Ventricular septal rupture complicating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identification of simple and complex types in 53 autopsied hearts[J].Am J Cardiol,1984,54:1201-1205.

4 Crenshaw BS,Granger CB,Birnbaum Y,et al.Risk factors,angiographic patterns,and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complicating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 ion[J].Circulation,2000,101:27-32.

5 赵 丽,索艾生,陈燕启,等.15例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脏破裂的临床病理分析.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7,16:53.

6 陈在嘉,徐义枢,孔华宇.临床冠心病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498-503.

上一篇:输尿管膀胱再植吻合术中采用直接插入吻合法的... 下一篇:浅谈四诊法在妇科临床上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