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培养模式探索

时间:2022-08-15 09:13:04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培养模式探索

摘要: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从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践出发进行了课程改革,完善了课程设置;建设了以学生为主体、学用结合、全方位、开放型的教学体系;建设了具有专业特色的实践教育体系;深度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建立与创新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质量保障体系。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对策

作者简介:周丽梅(1971-),女,内蒙古赤峰人,大连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大连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武素梅(1982-),女,山西代县人,大连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工程师。(辽宁?大连?116028)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0-0013-02

当今时代是一个国际交往与合作更加紧密、综合国力竞争更加激烈的新时代。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地创造和创新。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人才培养模式。因此,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关键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模式创新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使学校的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一、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

1.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第一职能

高等教育自诞生以来,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过程中,其职能不断地发展演变和完善。从最初单一的知识传授(人才培养)逐渐演化和增加了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职能,成为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为一体的综合性载体。三大职能本身无高下之别,但也并非是完全并列平行的。其中,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第一职能,其他两项职能应该服务和服从于第一职能。因此,高等教育(大学)最根本、最核心的任务是人才培养。“大学之所以开展科学研究、进行社会服务,是为了培养一流的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只是大学进行人才培养的‘副产品’。”

2.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

“没有质量就没有效益,放任假冒伪劣,国家就没有希望。”高等教育同样如此,质量就是生命,没有质量就没有生命力。法国1984年通过的《高等教育法》强调:“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提高教育质量。”1984年“美国高质量高等教育研究小组”指出,美国高等教育的根本问题是教育质量问题,“高等学校要全力以赴地提高教育质量”。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积极适应国际高等教育的这种转变,要求“把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摆在突出位置,促进教育发展方式从重视规模、速度向着力提高质量效益转变”。2005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指出,高等学校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高等教育工作重心的转移,把提高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着手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质量工程”)。今年4月,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讲话强调:“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所指出的那样:“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要“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3.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

基于“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第一职能”和“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的基本认识,不难得出“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的基本判断。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衡量任何学校工作的根本标准不是经济收益的多少,而是培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紧紧掌握这一条,改革就不会迷失方向。”2009年1月,总理在科技领导小组会议上讲话强调:“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归根到底是多出拔尖人才、一流人才、创新人才。”事实上,提高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当今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2010年5月,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的主题是“提高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今年4月,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讲话强调提出的“四个大力”,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因此,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第一位是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二、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人才培养质量

1998年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教高[1998]2号)指出,“构建适应21世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总理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讲话中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应该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观念更新和培养模式创新要成为规划的亮点。”

1.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培养什么人”的目标

模式的本义是“事物的标准样式”。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概念最早见于文育林1983年《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按学科设置专业》一文。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至少数十种之多。根据教育部教高[1998]2号文件的界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才培养模式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从根本上规定了所培养人才的特征(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体现了“培养什么人”的目标,直接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素质高低。

2.人才培养模式决定“如何培养人”的过程

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体现了“培养什么人”的目标,即人才培养目标,而且它还是为构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实现方式,是“一种结构与过程的统一”,“不仅仅关涉‘教学’过程,更关涉‘教育’过程,它涉及到了教育的全过程”,“涉及到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育评价等多个要素及制订目标、培养过程实施、评价、改进培养等多个环节。”因此,人才培养模式决定着“怎样培养人”的过程。而过程决定结果,结果以过程为基础,人才培养模式也就最终决定着人才培养的结果——人才培养质量。

3.人才培养模式规定“如何培养人”的方式

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和学校自身条件,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寻求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出受社会欢迎、有特色、高质量的人才,体现学校的声誉和特色。

三、创新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

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人们衡量教育质量的高低主要就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和技能,能不能解决当前的“现实”问题,而高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坚信人才是大学声誉的最主要来源,大学最主要的成果是人才,大力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计划,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使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切实保障并不断提高。

1.改革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修订教学计划,改革课程设置。将课程设置与企业生产需要相联系,修订课程体系,明确主干学科,强化基础课教学,调整专业课程,增加实验、实践课学时。

(2)鼓励学生跨学科选修、辅修专业,扩大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注重学科的交叉和知识的融合,为创新奠定知识基础。

(3)强化外语教学,开展专业课程双语教学试点,提高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专业课程“现代材料分析技术”为辽宁省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以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热情,提高外语学习效果。

(4)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把课程精简压缩到6个学期基本完成。学生将按照理性学习(教师教学)—感性学习(教师指导科研)—理性学习(教师教学)—感性学习(生产实习)—理性学习(毕业论文)完成学业。“理性—感性—理性—感性—理性”的培养模式更贴近认知规律,能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学生在第7、8学期集中实践过程,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2.建设以学生为主体,学用结合,全方位、开放型的教学体系

(1)教学模式与方法: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综合运用,科研渗透,学用结合,课堂为主,课外为辅。

教学法改革不仅是转变教育观念的需要,也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要。从国内外的实践来看,教学法的改革呈现出由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由单一化到多元化,由孤立到结合的发展趋势。积极推广旨在鼓励学生参与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

创新是科研的灵魂,科研是教学的先导。鼓励老师探索符合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特点的“科研渗透教学”模式——将科研思维、科研方法、实验设计和科学技术训练融入教学过程。充分利用第一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2)教学手段: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多媒体、传统板书与实物演示并用相结合,开辟第三课堂——建设学习网站。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寓教于乐,使抽象问题形象化,有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我们还精心设计了相关的课程实验。通过这些实验,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除了在课程体系上实现学科交叉渗透、拓宽知识面外,针对高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内容繁多、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建设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习网站,构建一个能实现二级学院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的学习网络,辅助教学由课堂向课外延伸,促进学习能力的培养。

3.建设具有专业特色的实践教育体系,深度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

(1)强化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在实践教学中形成了课程实验、专业课程综合实验、生产实习和课程设计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性环节教学效果,使学生到实验室和生产现场亲身体验,增加感性认识,开阔眼界;在此基础上组织并指导学生进行相应的课程设计,确保学生全面掌握本课程所包含的设计理论和方法,使学生在工程设计和科研创新能力方面都得到了较系统的训练和全方位的提高。把实验教学切实纳入提高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这个中心工作中来,深入认识实验教学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中的重要作用。遵循实验教学的规律性,坚持实验课程设置的阶段性,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规格,按照教学规律设置实验课程;坚持实验教学的适用性,组织修订了新的实验教学大纲,鼓励教师和学生将更多的实际问题引入教学实验,开拓实验教学的新形式、新内容,构建适合本学科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验教学体系。

(2)通过以下方式深化各具特色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学生到企业、研究所等参加生产实践、参与科研;企业、研究所的专业人员来学校开设专题讲座或者讲授行业、科研动态;高校教师到企业、研究所培训,使学校教师充分接触生产实际;增强校内外科研平台对本科生的培养力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完善科研促教学的实践教学模式。将科技创新、科技开发的理念和实践成果融入课程教学,实行科研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实验的教学模式。加大对本科生科研方面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或者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科研活动,学校或学院在课题经费分配上“重点扶持、点面结合”。

4.建立与创新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质量保障体系

(1)完善产学研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1)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选定大连世纪长城科技有限公司、大显集团、大连路明集团、大连路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大连森谷新能源电力有限公司、大连皿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大连惠泰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并与大连世纪长城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辽宁省大连市光伏光电工程研究中心;与大连理工大学三束材料改性实验室合作建立电子薄膜与器件联合实验室;与大连市集成电路设计基地签署了联合培养IC设计人才的协议。

2)加强实验室建设。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准备建立真空镀膜实验室、电子材料与器件实验室、光伏材料与系统实验室、集成电路实验室。

(2)教学管理机制体现人性化。

1)探索试行假期校外实践,带薪进行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利用寒暑假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或者根据兴趣和专业发展参加各种校外实践,并指定教师负责指导。对这一时段的社会实践、科研实践、专业实习给予一定学分。为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性提供保障,并且尽量实现带薪实习。

2)探索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将本专业甚至相关专业的教师都带动起来,每个人指导5~7名本科生,从一年级开始指导他们的思想动态、学习以及科研研究等方面。

(3)加强应用型教师的培养。引导教师到产学研基参加相关应用技能的培训。鼓励教师积极转换从理论到理论、书本到书本的角色,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上一篇: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一个关于光的波动性与粒子性统一的探索性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