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现状及建议

时间:2022-08-15 07:06:30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现状及建议

【摘 要】上市公司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上市己经成为我国企业发展的一种趋势。上市公司的融资问题与上市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所以高效融资是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基础。本文主要比较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融资现状;建议

融资的概念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融资指资金的双向互动过程,包括资金的流入、流出、来源和运用。狭义的融资主要指资金的融入,包括不同资金持有者之间的融通和企业内部进行的资金融通。本文采用狭义的融资概念。就目前而言,我国上市公司主要可采用的融资渠道有银行间股票质押贷款、发行短期融资债券等。长期以来,我国上市公司呈现出融资方式单一、股权融资偏好严重、债券融资和内源融资匮乏等问题。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融资问题对上市公司内部治理以及未来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及改进措施。

一、上市公司融资现状分析

1.股权融资偏好违背“优序理论”

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与优序融资理论相悖,表现为股权融资占主体,债务融资次之,内部融资较少。有资料指出,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中内源融资所占的比例很低,平均在20%以下,外源融资占绝对比重高达80%以上,在外源融资中,股权融资占绝大部分,占融资总额的比例平均超过50%(吉亦超、李斌2006)。与债务融资相比,股权融资的规模较大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利率水平和期限限制了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债务成本的压力增大。但是对上市公司的成长而言,过度的股权融资偏好有会产生许多不利影响。首先,过度的股权融资将导致资本使用效率下滑,影响企业盈利能力,没有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其次,大量廉价权益资本的流入,降低了募集资本的使用效率。最后,股权融资偏好使企业获得财务杠杆好处的比例下降,对企业价值最大化产生不利影响。

2.债务融资比例小

我国上市公司债券融资比例较小,有数据显示,债务融资中本应占据主导地位的公司债券低于债务总规模的2%。这是由于股权融资不需要偿还,债务融资却需要还本付息,降低现金持有量。所以我国上市公司更多选择资本成本较低的股权融资。另外,公司破产风险与举债的比例呈正相关,如果采用举债融资,将导致破产概率增加。与股票市场相比,企业很难从债券市场上获得所需要的资金。主要原因是国家有关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债券市场的发展。加上我国企业资信评估体系及权威的资信评估机构有待完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债券市场的发展。

3.上市公司的内源融资匮乏

内源融资主要来自企业内部自然形成的现金流,其方式包括留存收益、内部集资、变卖等融资行为。相比外源融资,内源融资可以降低上市公司的运营成本,从而决定着上市公司的获利能力。在主要发达国家的融资结构中,内源融资所占比率普遍较高,而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内源融资的比例还不到20%,明显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我国上市公司整体的净资产收益率较低,这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整体业绩不佳,资金使用效率和盈利能力不高,且自我积累的速度慢、资金量小,因此导致内源融资能力不高,使内源融资没有达到在整个融资结构中的主导地位。企业的融资结构与企业的经营效益和抵抗风险的能力有着紧密的联系,内源融资不足将严重束缚我国企业的自我发展能力,给我国企业的长远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二、建议及改进措施

鉴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建议及改进措施。

1.加大上市公司现金股利的支付比例及对股权融资的监管

对于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偏好股票融资的问题,首先应鼓励企业积极派发现金股息,使资金要素的真实价值在股票融资的资金成本中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来。进行现金分红时,对于进行股权再融资的上市公司的政策限制要具有合理性,这有利于对上市公司再融资的程度行为理性化程度的提高,对于抑制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现象有很好的限制作用。另外,监管政策对于减弱上市公司的股权偏好能起到很好地推动作用。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行为可考虑转变股权融资资格的确认方式,将所关注的焦点转向融资项目的预期收益率,或减少过多现金持有量、低负债率的行为。对于股权偏好而言,上市公司不分红或者少分红是其原因之一,政府对上市公司的分红方式和分红比例,应该有相应的政策约束和引导,规定在上市公司中,进行股权融资的公司必须分红并规定上市公司中对配股或增发新股的分红比例。

2.放宽债券发行条件,推动债券市场的发展

虽然股权融资的资本成本较低,但股权融资中除了股东要求高于债券融资的报酬率外,还向市场传递了不好的财务信息。而债券融资不仅具有抵税作用,具有财务杠杆效应,还能够使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产生的成本有所减少,即运用债券融资而从中得到节税利益,同时增加普通股每股收益。因此,应改变偏好股权融资、轻视债务融资的思想,适当对债券发行的审批条件有所放宽,减少过多限制,增加公司的融资渠道,为企业优化资本结构创造出更好的外部环境。国家产业政策和发行审批机关对上市公司所募资金投向的要求较为严格,这虽然有利于国家弥补市场缺陷,减缓经济震荡,但在某种程度上却对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起到了抑制作用。因此,当有切实可行且有稳定回报的项目时,应该积极为企业发行债券创造条件。在内部人员控制较重的环境下,鼓励上市公司进行债券市场融资可进一步降低成本,也利于上市公司融资行为更为理性化。在利率风险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大力发展债券市场还可以降低新兴市场的市场风险。

3.增强竞争优势,倡导内源融资

上市公司在选择内源融资时不需要实际对外支付利息或股息,不会减少公司的现金流量,加之资金来源于公司内部,不发生融资费用,使得内源融资的成本远低于外源融资。可见,在企业的资本形成中,内源融资具有原始性、自主性、低成本和抗风险的特点,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增强上市公司的竞争优势,可以使企业的业绩得到上升,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进而便于进行内源融资。企业内部系统的创新,包括对内部资源的重新组合,是形成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例如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对高新技术实现新要求。另一方面,企业的关联有多种,如生产关联,营销关联等,这些关联如果选择适当,也能为企业带较强的竞争优势。建议上市公司进行有计划的自我积累即内源融资,从而使上市公司得到更加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颜秀春.上市公司融资现状与原因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5.

[2]边学军.上市公司融资问题探析[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

[3]李澜,解新宇.公司治理下的上市公司融资问题简述[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

[4]陈建军.关于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0.

上一篇:对优化商务和创新类基金运作模式的思考 下一篇:论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现状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