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的母语干扰及其对策研究

时间:2022-08-15 05:48:56

英语教学中的母语干扰及其对策研究

摘 要:词汇、语法和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分析表明,母语干扰确实是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一大障碍。汉语和英语分属不同语系,学习者受母语干扰情况严重,英语教师有必要了解学生在英语表达中所犯错误的根源,并且能运用对比分析来分析和解决由于母语干扰而产生的错误,从而达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本文分析了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母语干扰现象及其产生原因,提出了减少母语干扰的对策。

关键词:母语干扰;英语学习;影响;对策

在教育心理学中,有一个学习迁移(transfer)的概念。就外语学习而言,指的是母语(汉语)对目标语(英语)所产生的影响。母语和目的语之间存在的相似之处通常比不同之处更容易学习一些,这时母语对目的语的学习起促进作用,即语际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然而母语与目的语的不同之处往往大于相似之处,差异越大,学习难度就越大。由于语言的差异性而产生错误,导致学习困难,则为语际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干扰。

1 母语干扰与对比分析

语言干扰问题的研究可以追溯到Weinreich和Haugen,但是他们研究的是第二语言施加于母语的干扰。而现代意义上的母语干扰研究则起始于Lado的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研究的方向也变为母语对第二语言学习所产生的影响。Lado的研究开创了二语习得研究的新领域: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

然而,20世纪60到70年代出现的认知心理学理论极大地削弱了对比分析的理论基础。对比分析被认为是构筑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之上,因为,它认为干扰是母语习惯对获得新语言习惯的干扰。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辩论与重新释义之后,行为主义理论与认知理论似乎在母语干扰问题上找到了共同点:两种理论被认为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解释语言习得问题上缺一不可,两种理论不是不可调和的,学习不管是感知的、机械的还是认知的,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它都是一种习惯的形成。

2 母语干扰的表现

著名语言学家罗伯特・拉多认为,外语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主要来源于母语语言系统的负迁移。

1、词汇的干扰

汉英两种语言对事物数的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对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划分存在着差异。许多名词在汉语中是可数的,在英语中却可能是不可数的。由于受汉语习惯的影响,许多学生往往用汉语数的概念去套用英语数的概念,从而出现“a bread”(一个面包)、“a chalk”(一支粉笔)之类的错误。而英语中这类名词前要加上“a…of”的结构,即“a loaf of bread”,“a piece of chalk”。

2、语法的干扰

不同的语言表示动作时态的方式也有差异。英语是通过动词的词形变化反映动作进行的时间概念,而汉语的动词没有这种变化,它借助一些副词或助词来表示动作进行的时间。受这种差异的影响,中国学生在使用英语动词时常常不予变化,而错误地以为动作进行的时间也像汉语一样已通过表示时间的词来表述。例如:把“It will rain tomorrow”误写成“It rain tomorrow”,或把“It rained yesterday”写为“It rain yesterday”。

3、语言表达习惯的干扰

学习英语的中国学生尤其是成年人因深受本民族文化的熏陶,汉语表达习惯相当根深蒂固。当他们遣词造句,尝试用英语表达时,会完全无意识地用汉语的表达习惯代替英语的表达习惯,造出汉语式的英语(Chinglish)。这方面的错误在学生的作文中可谓比比皆是。比如把“black tea”(红茶)写成“red tea”,“heavy rain”(大雨)写成“big rain”等等。

4、语音语调的干扰

中国学生从初中甚至小学就能开始学英语。但在英语语音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发音问题。比如许多学生容易混淆/v/和/w/,/θ/和/s/,经常有学生把very发成wery,把thing发成sing。还有学生混淆长短音/i?/和/i/,/ u?/和/ u/等,造成eat/it,too/to不分。由此可见,汉语母语对英语在语音方面的干扰是十分明显的,在教学中应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3 减少母语干扰的对策

许多实证研究表明,母语干扰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虽不可避免但可得到控制和减少。可以采取以下抑制对策:

1、强化语言基础训练

语言基础训练是发展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前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母语干扰性错误,归根结底还是属于基本功问题,妨碍学生学习进步的根本原因还是基础知识不扎实。英语课必须重视语言点、语音、语汇和词汇教学,强化语言基础训练,让学生掌握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准确地运用语言。

2、增强外语语感

外语学习的首要目标是形成外语语感,而排除母语干扰就是学习外语的手段之一,语感的培养首先有赖于大量接触目的语,它有利于英语的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的积累。增强外语语感与排除母语干扰是相辅相成的。排除母语的干扰可促进语感的形成,提高外语水平,而随着语水平的提高,外语语感增强,母语的干扰就会在不自觉之中不断减弱。

3、接触原声英语

排除母语干扰不仅限于课堂上进行的语言教学,而且还可以利用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进行。例如课余时间利用英语广播电台或利用多媒体电教设备,既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又可从异国的生活习俗、风土人情等方面获得直观的感性认识。

4、交际教学法

注重应用交际教学法。该法强调用信息交流促进语言结构的掌握,激发学习者表达思想的欲望,进而促进语言的使用。在语言操练和发音训练中适当使用该法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英语思维,克服情感障碍,减少母语干扰。

4 结语

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干扰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收集和分析学生的语言错误,总结两种语言的异同,认清双方的内在本质,找出英汉间的转换对策。教师应提醒学生不能用汉语思维英语语言现象,让学生多接触目的语文化,加强文化意识,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情景对话,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力求排除母语干扰。

参考文献

[1]Krashen, 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 Oxford:Pergamon,1981.

[2]王初明. 影响外语学习的两大因素与外语教学[J]. 上海:外语界,2001.

[3]文秋芳. 英语学习策略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

李龙(1991―),男,汉族,山东曲阜人,聊城大学大学外语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英语)

上一篇:如何创造性的使用小学数学教材 下一篇:从“教育”概念到教育学的追问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