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的池州模式与经验借鉴

时间:2022-08-15 01:05:59

生态文明建设的池州模式与经验借鉴

提 要 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我国现实和未来的意义重大,安徽省池州市较早地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理念,并且在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池州模式”。池州模式是欠发达地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有益探索,其通过观念引领、产业支撑、城乡联动、制度创新等措施推进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成功经验具有说服力和普遍意义,值得推广借鉴。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池州模式;经验借鉴

作者简介高 玫(1965—),女,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副所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生态经济。(江西南昌 330077)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选择。对欠发达地区而言,发展是最大的任务、最大的主题。如何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关系已成为欠发达地区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本文以安徽省池州市为例,全面总结池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欠发达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路径。

一、池州生态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优越,资源物产丰富

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东邻铜陵,南接黄山,西接江西,北与安庆市隔江相望,下辖三县一区和九华山风景区,总人口160万人,是长江下游南岸重要的滨江港口城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城市,也是安徽省“两山一湖”?穴黄山、九华山、太平湖?雪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总面积8271.7 km2,森林覆盖率达 57.5%,空气质量全年优良,各类自然保护区占国土面积比例达10%,11条主要河流水质均达到保持ⅡⅢ类标准池州物产丰富,农副产品有 300多种,盛产水稻、棉花油菜、芝麻、茶叶、蚕茧、木材、水产品等,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红茶和速生产林基地。矿产资源不仅品种多、分布广,而且储量大、品位高、埋藏浅、易开采,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其中,石灰石、白云石、方解石矿不仅储量大、质量好,而且大多分布在沿江地带,水陆运输极为方便。

(二)气候温暖湿润,四季雨水丰富

池州地处116°38'~118°05' E,29°33'~ 30°51' N,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气候温暖,四季分明,雨量丰富,无霜期长。年均日照率45%,年平均气温16.5℃,春秋季短,气温变化幅度大,冬夏季长,气温变化幅度小。年降水量在1400~ 2200 mm之间。例如贵池,1954年降水量为2285.2 mm,1978年为888.7mm,最多年份为最少年份的2.57倍。平均初霜日在11月上中旬,平均终霜日在3月中下旬,年均无霜期220~ 286天,农作物可一年两熟。

(三)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

全市森林覆盖率57%,城市植被率43%,全年大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65天,主要河流水质均在优、良以上。主城区滨江环湖、一城五区,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牯牛降、部级珍稀水禽自然保护区升金湖等名山名水,种类景区景点300多个,其中A级以上景区28个,4A级景区9个,辖区内的九华山是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国家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市内还有诸多的省级风景名胜区,如享有“千载诗人地”美誉的齐山和“秋浦仙人境”的秋浦河。晚唐诗人杜牧《清明》诗境的贵池杏花村、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种菊南山的东流文化古镇、“五朵金花”地下艺术宫殿溶洞群、舜耕地大历山、至今仍保留完好的匈奴民族居住风貌的东至南溪古寨和明清时代的石台古民居等。

(四)生态产业发展迅速,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卓著

池州凭借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走生态产业之路,较好地实现了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1997年被国家计委列为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个地方试点之一, 1998年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为中国地方21世纪议程能力建设项目6个重点实施单位之一, 2000年经国家环保局正式批准为部级生态经济开发区,2004年成为安徽生态省建设的三大综合示范基地之一,2008年获得安徽省人居环境奖,2009年获得国家住建部授予部级园林城市称号。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417.4亿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62.2亿元、204.2亿元、151.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8.5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14.9?押48.9?押36.2;人均生产总值29471元(约合4678美元);财政总收入71.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2.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8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86元。

二、池州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突出生态文明的引领性,把生态文明理念确立为发展的指导方针、工作主线和主要目标

与全国各地比较,池州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地位,更加强调生态文明对全局发展的引领性,将生态文明确立为指导发展的方针、贯穿发展的主线、推进发展的目标。

1.在发展理念、道路和纲领上坚定生态文明的主线地位。自上世纪80年代恢复地区建制以来,池州历届党委、政府立足于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坚持做打基础、管长远、增后劲的工作,一以贯之地做到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增长、不以影响未来发展为代价谋取眼前利益、不以破坏人与自然关系为代价获得表面繁荣。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不会治山治水就不会治区”,到90年代末的“以青山清水为本,发展生态经济”,到“十五”时期的确立“生态立市”战略,再到“十一五”的“不失绿水青山,打造金山银山”,继而到2012年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市,生态文明上升成为池州发展的行动纲领、发展道路、重大战略、基本要求,地位越来越突出、方向越来越清晰、成效越来越显著。

2.在发展目标、战略和任务上突出生态文明的实践要求。在池州,生态文明不仅是发展的理念,也是发展的实践、行动的遵循、刚性的要求。在发展目标上,将生态文明列入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评价体系,池州市“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年召开的市第三次党代会和2012年召开的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均明确提出力争到2015年实现“六个翻番”,达到“一个赶上”、“一个同步”、“一个领先”,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服务业增加值“六个翻番”;人均主要指标赶上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速度保持同步;池州生态文明建设领先全省、全国,建成国家生态市。在全市发展战略和总任务上,生态文明确立为首要战略、首要任务,“十二五”时期,全市紧紧围绕建设幸福池州,实施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旅游兴市、商贸活市、文化名市“五市”战略,坚持打好“生态牌、九华牌、长江牌”三张牌,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三区”建设,以“三区”大发展加速池州崛起进程。

(二)突出生态文明的实践性,以生态文明建设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在实践中,池州市领导充分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要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主线,就要从单一的生态建设转换到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产业、建设生态人居、倡导生态文化、构建生态制度“五位一体”的生态文明建设格局。

2012年3月份,池州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加快推动形成有利于节约环保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推动池州生态文明建设向更高层次迈进。

1.争创五大品牌。生态文明领先,需要有部级的生态文明品牌支撑。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宜居城市?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五大品牌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代表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最高水准、最具权威的品牌。早在1996年,池州市获国家环保总局授牌中国第一个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十一五”以来又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目前,这五大品牌创建已全面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宜居城市 ?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雪有望率先在全省实现“零”突破。

2.实施五大工程。环境保护、产业振兴、城乡建设、生态文化、和谐幸福等王大工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按照抓生态文明关键抓工程、抓工程重点抓项目的思路,池州市对国家和省关于五大工程领域的政策和项目进行全面梳理,汇总86个含金量高的政策和含金量高的政策和项目,争取国家列入支持,目前,已开工或批复23个项目和政策,到位资金9.5亿元。在保护工程这一生态文明建设主阵地领域,2012年新增了3个省级生态乡镇,2013年力年所有县全部进个省级生态县;贵池区和东至县列入安徽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县;贵池区已列入国家河道环境整治示范县;贵池区十八索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启动实施;青阳县获批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备选园区确定作为2013年安徽省唯一试点园区推荐上报国家发改委。在产业振兴工程方面,2012年获批全国28个之一、全省唯一的全国低碳城市试点市;获批安徽省首批三个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省级试点市之一;石台县获批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东至、青阳经济开发区进入省第一批扩区启动序列。在城乡建设工程方面,获批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示范市;东流镇和陵阳镇获批全国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试点;天堂湖新区获批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在生态文化工程方面,新增2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在和谐幸福工程方面,每年实施33项左右民生工程和10件左右惠民实事。

3.构建五大体系。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有量化的指标。池州市围绕生态环境、生态产业、生态人居、生态文化、生态制度等五大体系,制定了40项指标、16项配套政策,这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同时也勾画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蓝图。生态环境体系涉及森林覆盖率、空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等11项约束性指标,空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噪声环境质量三项指标已达标,预期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60%、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超过17%。生态产业体系涉及首位产业占GDP比重、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有机绿色及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的比重等9项预期性指标以及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等4项约束性指标,预期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达到10%以上,有机、绿色及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的比重超过60%。生态人居体系涉及城市绿化覆盖率、城镇化率等4项预期性指标以及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等4项约束性指标,目前池州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1.5平方米、已远远超过人均11平方米的国家先进标准,预期到2015年,城市绿化覆盖率将由目前的39.4%提高到43%,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比例提高到50%。生态文化体系涉及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等5项预期性指标及部级生态县比例等3项约束性指标,预期到2015年,市级以上生态乡镇比例由目前的42%提高到80%,所有县区全部建成国家生态县。生态制度体系涉及考核评价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市场化机制等13项《决定》配套政策,多数已拟定出台。

(三)突出生态文明的示范性,努力打造成为美丽中国、生态强省的先行区和区域化示范标本

从全国来看,池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起步较早,起点较高,在很多方面都可以说是先行者、探路者。当前,池州市正紧紧围绕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市,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先行先试,努力为生态强省建设作出示范,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探索新路。

1.坚持重点开发沿江一线、面上保护腹地一片,在优化空间开发格局上示范引领。优化空间开发格局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皮展的关键之举、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池州市以落实国家和省主体功能规划、推进“三区”建设契机,突出空间上规划、政策上细化、制度上硬化,进一步清晰“开发沿江一线、保护腹地一片”的空间开发思路,制定实施市域空间开发规划,推动8个开发园区区形成沿江“轴线式”开发格局、“一盘棋”产业格局、“一体化”发展格局,切实做到沿江重点开发区域集约开发、高效开发,腹地生态发展区面上保护、点状开发,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严格保护、严禁开发,切实形成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2.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在构建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产业发展体系上示范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构建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绿色产业、低碳产业、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形态,本质是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为此,在产业选择上,池州市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电子信息首位产业等“两高一首”产业,其它与生态环保理念不相适应的产业和企业该长级的升级、该淘汰的坚决淘汰。2012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百亿元,增幅居全省第3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信息服务、文化创意、节庆会展等高端服务产业异军突起,引进两个“”创新团队,九华国际动漫产业园、池州国际会展中心等项目加快推进。按照首位产业、首位支持的要求,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快速起步、加速集聚,年产180万台平板电脑的磊鑫科技一期、勤上光电年产60万盏大功率LED灯具、四通光电产业园年产5万平方米LED显示屏、四英寸晶圆等项目建成投产。

3.坚持融合联动发展,在打响彰显生态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上示范引领。围绕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目标,按照旅游、文化、生态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方向,确立了让九华山“龙头”昂起来,让杏花村为主体的城区旅游“龙身”活起来,让县区村生态旅游“龙尾”摆起来的旅游发展思路和格局。充分发挥九华山的龙头带动作用,拓展景区、延伸业态、提升品质、放大效应。一批重点文化旅游项目相继开工或投产,大愿文化园已正式对外开放;高起点规划建设35平方公里杏花村文化旅游区,现已启动8平方公里起步区建设,再现“一河秋浦水、十里杏花村、百家香酒肆、千载诗人地”佳境,努力把杏花村打造成为具有山水风情、生态风貌、唐朝风韵、江南风格、市井风味、农耕风俗的“中国最具特色的旅游业态”和“中国最有价值的文化品牌”。加强县区、乡村旅游发展,重点抓好牯牛降、升金湖等旅游资源开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参与式、体验式旅游业态,形成山城互动、市县联动的良好局面。

4.支持全城一体化发展,在彰显生态特色的城乡建设模式上示范引领。生态宜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归宿。为此,池州市坚持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生态特色城镇和生态优美乡村,打造绿色低碳、宜居宜业的人居生态环境。进一步凸现山水相融的城市风貌,着力打造环山抱水、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山水园林城市,确定“滨江环湖、山水相融”的城市布局,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注重历史文化传承,注重人与环境和谐,启动城市森林公园、平天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开展清溪河综合整治,开通清溪河三大水系贯通工程18公里水上观光游线,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居全省第一,着力形成“水在城中、城在园中、楼在林中、人在绿中”的城市特色。以美好乡村建设为抓手,进一步优化生态特色的城乡环境,统筹村镇、村庄布点、新型农村社区和土地整治规划,市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每个县区各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认真实施《池州市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努力将全市乡村建设成为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好家园。

三、经验与启示

(一)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新型文明形态,它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为准则,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的是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是党的十报告充满激情和期待的号召。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迫切要求,也是应对我国生态环境严峻形势,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必然选择。池州市将生态文明确立为指导发展的方针、贯穿发展的主线、推进发展的目标,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学习的榜样。各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借鉴其成功经验,从发展理念、道路、纲领上突出生态文明的主线地位,在发展目标、战咯和任务上突出生态文明的实践要求,以生态文明观统领各项工作,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二)以生态产业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作支撑

生态文明社会需要结构优化、循环高效的生态产业体系作支撑。为了夯实生态文明社会的产业基础,池州市大力发展符合环境友好型产业标准的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电子信息首位产业等“两高一首”产业,改造提升和坚决淘汰其它与生态环保理念不相适应的其他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和企业,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一成功经验是值得肯定和推广的。目前,我国各地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要重点加快循环工业、生态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鼓励行业清洁生产,培育形成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积极构建循环经济体系。充分运用现代社会高科技成果发展循环经济,深入推进经济开发区生态化改造与建设,积极探索园区循环经济模式,构筑形成企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培育打造循环经济试点基地。要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生态化种植和养殖,产业化发展优质高效、特色农产品等,以生态化种养殖加工一体化模式为主发展循环型农业。要重点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重点推进特色优势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的生态化改造,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和环境服务业,建立绿色低碳经济体系。

(三)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着力点

人以环境为载体,依赖于资源环境,而环境和资源又因人的需要而体现自己的价值,并且因人们的需要日益强化而不断升值。所以,人和自然应该共生共荣,力争实现社会的永续发展,也就是十报告中所说的“永续发展”。在怎样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的发展思路下,池州经济的发展战略是“绿比金贵”,把构建绿色生存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最高目标,在保证生态市建设有序的情况下寻求经济的持续和快速发展。在遵循主体功能区定位的前提下,优化开发空间布局,着力构建皖南生态屏障,积极加强生态环境修复,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同时,也实现了经济效益和自然效益的高度统一以及人、自然与社会的共荣共生。曾几何时,改造自然、战胜自然、“人定胜天”是家喻户晓的口号,然而发展中日益显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使我们明白,池州模式也告诉我们,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人与自然与能够和谐相处,“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这应该是我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必须遵循的准则。

(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生态文明建设作保障

要建成生态文明社会,必须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契机,充分发挥体制机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作用。池州在“生态立市”战略的实施过程中,立足长远、立足实际,围绕生态环境、生态产业、生态人居、生态文化、生态制度等五大体系,制定了相关的配套政策;在建立和完善生态经济的市场体系、政策和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体制机制创新,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应当说,池州市在建立生态经济的市场体系、政策和制度,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由此带动生态文明社会发展的做法,在我国各地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中,无疑是超前的,池州模式为全国各地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式。各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推行生态生态文明建设,要制定出合理的生态经济制度,进行体制机制方面的创新,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最终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赢。特别是要健全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根据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把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生态经济等方面内容考核纳入考核范围,着力纠正“GDP至上”、“以总量论英雄”等发展观念,切实解决现在对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在生态经济考核还不够到位的问题。要建立发展生态经济补偿机制,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发展生态经济。要特别注重运用经济手段,按照“谁破坏谁恢复、谁发展谁补偿”的原则,运用价格、税收、财政、信贷、收费等经济手段,形成科学合理的发展生态经济的补偿机制。要建立发展生态经济激励机制,研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对符合生态经济要求的重大建设项目,优先列入重点项目计划,在能源、资源、水、土地等要素配置上给予优先安排。落实有关促进节能、节水、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及环保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调动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要健全完善人口、产业要素协调发展机制。要积极促进劳动力转移,缓解山区人口对部分立地条件差、发展空间小的发展区域环境的压力,坚持通过下山移民、外出搬迁、外出务工创业等多种形式,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合理分布。

(五)以构建生态宜居环境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归宿

建设宜居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池州市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生态特色城镇和生态优美乡村为抓手,着力打造绿色低碳、宜居宜业的人居生态环境方面的科学实践路线图告诉我们?押以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理念推进生态宜居环境建设,建设美好家园,无疑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正确选择。各地在建设生态宜居环境时,应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强化城市管理,加强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构建城市生态景观区和绿色廊道。要编制实施村镇、村庄布点、新型农村社区和土地整治规划,整合涉农资金,统筹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农村清洁工程、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和村庄整治工程,引导农民适度集中居住,高标准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参考文献

1陈坤峰,宋增伟.生态文明建设的海南模式与基本经验J.新东方,2012,(12).

2吴晓青. 以生态省建设为载体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J.环境保护,2008,(12).

3于洁,胡明远. 以生态文明推动生态省建设进程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7).

4崔俊德.生态文明建设?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J. 西安社会科学.2008,(12).

5吴雯雯,孙世群.池州生态产业建设初探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

6中共池州市委、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Z.2012.2.

7严轶华.发展生态经济促进生态文明 ——关于浙江省欠发达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的思考J.

上一篇:试论农村贫困代际转移及其社会工作干预 下一篇:浅析明代吉安庶民的老年生活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