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连接蛋白对皮肤鳞癌的影响

时间:2022-08-14 04:41:55

纤维连接蛋白对皮肤鳞癌的影响

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是人骨髓长期培养体系LTBM细胞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大分子多功能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糖蛋白,可以连接多种细胞、生长因子及其他ECM成分,可以吸引趋化巨噬细胞,发挥非特异性调理素作用,利于巨噬细胞(Mφ)、淋巴细胞(Lc)与癌细胞在局部发挥细胞毒效应。FN与细胞内肌动蛋白微丝空间关系存在一种“跨膜协同联系”(coordinated transmembrane association),在转化细胞中发挥了与细胞运动功能有关的作用[1,2]。本文研究50例皮肤鳞癌(SSC)中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及间质Mφ、Lc反应与癌中FN改变的关系。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50例SSC选于本院及周围市、县级医院1983年~1993年10年间保存完好的蜡块,男41例,女9例,平均年龄59.6岁,取10例乳腺癌切缘正常皮肤作为对照组。

1.2方法蜡块标本原经10%福尔马林固定24h,常规石蜡包埋,连续切片4μm厚,免疫组化LSAB(labelled streptravidin biotin),使用抗体为FN(Sigma公司)1∶400,PCNA(Pc10)(Dako公司)1∶30,CD68(Dako公司)1∶50,LSAB试剂盒(Sigma公司)1∶400,DAB显色,FN染色以同一张切片中血管基底膜显色作为阳性对照,PCNA和CD68则用增殖性扁桃体炎切片作阳性对照。PBS代替第一抗体作阴性对照。

1.3判断标准按WHO分类将SSC分为Ⅰ~Ⅳ级,将癌组织生长方式分:A型,呈巢性膨胀性生长,此型具有器官样结构,间质与癌巢分界清楚;B型,细梁或细索状或单个细胞浸润于间质中[3]。PCNA阳性表达于癌细胞核内,褐色。CD68表达于癌间质中Mφ核内,有时也可见于胞浆中。观察5~10个高倍视野中,平均每个视野PCNA阳性细胞占癌实质和CD68阳性占癌间质50%为(+++)[4]。

1.4统计学处理用X2检验。

2结果

正常皮肤中FN存在于真皮和表皮连接处,皮肤附属器及细胞周围基底膜处,呈线状分布,在皮下胶原纤维束间分布呈短线状或颗粒状,皮下结缔组织中有少量CD68阳性Mφ和Lc,表皮基底层中见有PCNA阳性反应细胞。50例SSC患者,SSC生长方式:A型21例,B型29例;SSC分级:Ⅰ级18例,Ⅱ级23例,Ⅲ~Ⅳ级9例;SSC中PCNA阳性细胞:(+)12例,(++)23例,(+++)15例;间质Mφ浸润:(+)11例,(++)23例,(+++)16例;间质Lc浸润:(+)15例,(++)18例,(+++)17例。

SSC中FN、PCNA、CD68阳性细胞的分布:FN分布有3种形式:(1)细胞FN主要分布于癌细胞胞浆或胞膜上。分化好的SSC中FN常围绕单个癌细胞或出现于癌细胞胞浆中。(2)基膜FN:FN沿上皮基底膜分布呈连续线状或不连续间断,碎片状。(3)间质FN:FN广泛存在于癌血管间质中,主要表达在血管内皮细胞、纤维母细胞及在周围呈网格状分布。SSC中常表现为细胞FN、基膜FN同时消失,特别在分化差的癌细胞浸润前缘(B型)有较丰富而密集的间质FN,并与减少的基膜FN连续。所有癌组织中均可见到PCNA阳性细胞,但在癌巢边缘或分化较差的区域PCNA阳性细胞明显增多。所有癌巢间质中均可见到CD68阳性的Mφ,该细胞常沿着癌巢边缘排列,其后可见到大量Lc,癌巢内Mφ较少。在Mφ与癌细胞接触处,癌细胞疏松液化,伴有Lc浸润。癌巢周围血管中亦可见到CD68阳性的Mφ。

SSC生物学行为及间质Mφ、Lc反应与FN改变的关系:21例呈A型生长的SSC,66.7%(14/21)有细胞FN和不连续的基膜FN,29例B型生长中仅有31.03%(9/29)有细胞FN和基膜FN,两型比较差异显著(χ2=5.32,P0.05)。间质Mφ、Lc浸润(+)时,细胞FN和基膜FN分别为27.27%(3/11)和26.67%(4/15),(++)时分别为43.48%(10/23)和44.44%(8/18),(+++)时分别为62.50%(10/16)和64.70%(11/17)。间质FN的表达与SSC的生长方式、分级、增殖和间质Mφ、Lc浸润的各组间均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50例SSC中有3例发生局部淋巴结的转移,其原发灶中细胞FN、基膜FN均消失,表现为间质FN。

3讨论

FN作为一种多功能的蛋白,在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间起桥连作用,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与功能[1,2],SSC中细胞FN和基膜FN的缺失导致癌细胞粘附性的下降,癌细胞可以逃脱周围的束缚,并通过破坏基膜发生SSC的浸润与转移,正如本文结果所显示的细胞FN、基膜FN减少与缺失的程度与癌生长、浸润、分化、增殖相平行。当癌细胞呈细索、梁状(B型)生长和弥漫性单个细胞浸润,或分级为Ⅱ~Ⅳ级时,细胞FN、基膜FN明显减少。PCNA反应是细胞增殖的可靠指标,常表达于细胞周期G1后期到S期[5]。本文结果还显示当癌细胞增殖活跃,PCNA以强阳性表达时,细胞FN和基膜FN减少到消失,3例发生转移的癌中均表现细胞FN、基膜FN的消失。提示SSC恶性的程度与细胞FN、基膜FN减少呈正比。部分癌细胞胞浆中存在FN,说明FN可由癌细胞所产生。由于细胞FN常伴有基膜FN,并在癌分化差时同时消失,提示基膜FN可能来源于其贴邻的癌细胞。SSC中细胞FN、基膜FN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癌细胞本身合成FN的能力下降,或是因为癌细胞仅能合成变异的FN,这种变异的FN糖基化和磷酸化程度高,复合寡糖链分支多,不能停留在细胞表面,同时由于FN的降解增加,癌细胞具有增强胶原酶、内切糖苷酶、组织蛋白酶的作用,这些酶往往构成多个级联系统,降解细胞间质糖蛋白,并促使FN向间质释放[6]。间质FN主要由间质细胞所产生,间质FN的存在与癌浸润后的停留生长有关,在癌巢周围反应性增生的结缔组织中常有丰富的间质FN,呈网格状分布,特别在癌浸润前缘丰富密集。FN沉积于小血管的全层,可能对癌细胞粘附与迁移起重要作用,间质FN分子上既有与癌细胞结合的位点,又有与间质纤维蛋白、胶原蛋白成分结合的位点,发生浸润转移的癌细胞只有在一定量的间质FN介导的桥连粘附才可能停留生长,虽然癌细胞与间质FN的粘附是其运动与转移的前提,但在本文结果未发现间质FN与SSC的显著关系。

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反应虽然与全身免疫机能状态密切相关,但机体与肿瘤细胞的相互作用终究要在肿瘤所在的部位进行,因此研究肿瘤局部组织的免疫反应及免疫细胞的分布较为重要。SSC中细胞FN、基膜FN的减少,由邻近炎细胞释放蛋白溶酶消化基膜物质的可能性必须被考虑到。SSC间质浸润的细胞主要是Mφ和Lc,FN可选择性地吸引单核Mφ、促进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的迁移,具有非特异性的调理素作用,促进Mφ对肿瘤细胞的吞噬功能。在SSC中Mφ浸润处常伴有密集的Lc,Mφ释放单核因子利于Lc直接发挥抗肿瘤的细胞毒效应。Lc又释放淋巴因子(干扰素γ)进一步激活Mφ发挥间接的抗肿瘤的作用。正如本文所观察到的癌间质细胞Mφ总是出现在癌活跃增殖的癌巢边缘,常通过细胞FN、基膜FN与癌细胞紧贴,其后为大量的Lc,在间质血管中也可见到有一定量的Mφ,提示Mφ可能来源于血液中的单核细胞[7]。机体免疫细胞进入癌间质的顺序是先有一定数量的Mφ后才有大量的Lc。反之,当SSC癌细胞FN和基膜FN减少时,对Mφ、Lc的吸引与趋化作用降低,使局部Mφ、Lc浸润量明显减少。因此,癌中细胞FN和基膜FN能促进Mφ、Lc出现,一定程度上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或杀伤溶解癌细胞[8],进一步说明细胞FN和基膜FN与Mφ、Lc都是机体抗肿瘤的成分。

上一篇:小儿气管异物的临床急救分析 下一篇:注重血压管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