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早期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2-08-14 07:07:57

联合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早期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早期联合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根据病情选用扩张冠脉药物、调脂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钙离子拮抗剂、改善心肌代谢药物(万爽力等)等药物。治疗组联合应用丹红注射液3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症状显效率54.7%,总有效率96.9%;心电图疗效显效率37.5%,总有效率84.3%;对照组心绞痛症状显效率46.8%,总有效率87.1%;心电图疗效显效率28.2%,总有效率65.7%;经检验2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541.4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7―195―02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UA)是被认为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临界状态,病情发展常难以预料[1],合理选择药物治疗对其预后影响重大。本人联用丹红注射液(菏泽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0ml/支)治疗UA患者128例,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5年6月一2010年6月不稳定型心绞痛早期患者128例,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制定的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和治疗的建议中的标准[2]。排除标准:①3个月内有心肌梗死病史者;②3个月内有冠脉介入治疗史者;③慢性肝炎、活动型肝炎、肝功能异常者;④原因不明的肌酸激酶(CK)升高或超过正常上限3倍者;⑤对丹参、红花药物过敏者;⑥患者因其他疾病服用免疫抑制剂。共收集符合上述排除标准的早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60例,男78例,女50例,平均年龄(60±12)岁。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合并症和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64例按常规方法根据病情选用扩张冠脉药物(硝酸酯类等)、调脂药物(他汀类等)、抗血小板药物(阿斯匹林、氯吡格雷等)、抗凝药物(低分子肝素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卡托普利等)、钙离子拮抗剂(硝苯地平、地尔硫卓等)、改善心肌代谢药物(万爽力等)等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共14天。观察每天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并在治疗前、中、后描记心电图。

1.3 疗效判定:

心绞痛疗效判定标准。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研究座谈会上所修订的标准[3]。显效:心绞痛症状基本消失,或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较用药前减少≥80%,或硝酸甘油片用量减少≥80%;有效:心绞痛有较大改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80%;无效:症状无改善,或虽有改善但达不到以上标准,心绞痛次数减少≤50%,或硝酸甘油片用量减少≤50%。

心电图疗效判定标准。按照《中国常见心脑血管疾病诊治指南》[4]中的标准。显效:症状消失,心电图复查ST段及T波基本恢复正常,运动试验由阳性转为阴性;有效:症状减轻,心电图复查ST段低平,T波倒置有所纠正;无效:症状基本与治疗前相同,心电图复查ST段低平或T波倒置无好转。

1.3观察指标:

①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②心电图改善情况;③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全部患者治疗前后检查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等项目检查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双侧检验,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量指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

2 结果

2.1 症状与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心绞痛症状疗效依次为96.9%、87.1%,两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药物对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疗效比较

项目 级别(n=64)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症状疗效 治疗组 35(54.7) 27(42.2) 2(3.1) 96.9

对照组 30(46.8) 26(40.3) 8(12.9) 87.1

心电图疗效 治疗组 24(37.5) 30(46.8) 10(15.7) 84.3

对照组 18(28.2) 24(37.5) 22(34.3) 65.7

两组2种疗效总有效率经检验,P

2.2 不良反应:本组病例在用药过程中未见有不良反应,无出血点及淤斑;治疗结束后复查三大常规和肝肾功能等无明显变化。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临床常见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之一,发病率高、病情重。如不及时治疗易致急性心肌梗死,是发达国家及我国人群致死、致残主要原因之一。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是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病的重要机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内皮下致血栓形成物质暴露,血小板黏附、聚集,释放血小板因子,凝血系统活化,诱发腔内不完全阻塞性血栓而造成,其血栓以非闭塞性的白血栓为主,即血小板成分多,纤维成分少,且血栓形成是一连续的亚急性过程[5],导致心肌供血减少,造成心肌缺血缺氧而产生疼痛症状。其治疗目的是缓解心绞痛,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丹红注射液主要成分是丹参和红花,其中主要有效成分为丹参酮、丹参酚酸、红花黄色素等。丹参酚酸有较强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6];丹参酚酸和丹参酮均具有抗血栓形成[7]、改善微循环、抗氧化损伤作用[8];红花黄色素能有效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激活和释放血栓素A2(TXA2),激活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前列环素(PGl2),纠正外周循环中TxA2/PGl2平衡失调,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积极的防治作用[9]。在常规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时加用丹红注射液的机制:①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灌注和心肌血液供应,因而改善心肌缺血、缺氧,减轻心肌缺血的损伤和减少缺血的范围。②降低血液黏度,加快血液流速,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态,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③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促进新生血管形成,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使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膜由促进血栓形成和痉挛状态转变为抗血栓形成和扩张状态。④降低纤维蛋白原浓度,抑制血小板黏附,清除自由基,促进纤溶系统,溶解冠状动脉内微小血栓,能控制不稳定心绞痛的发作及向心肌梗死的转化。

本组临床研究表明,联合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早期不稳定型心绞痛在改善症状、心电图异常方面均取得较好的效果,疗效肯定,作用缓和持久,无严重不良反应,使用简单安全。与以往研究结果相符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叶任高.内科学.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63-283.

[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学分会.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 [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28(6):409―412.

[3]1980年全国内科学术会议.关于冠状动脉心脏病例命名及诊断标准[J].中华内科杂志。1981,20(4):253―255.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中国常见心脑血管疾病诊治指南[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2000:59―60.

[5]徐晓东,徐岩.不稳定型心绞痛抗血栓治疗对血小板聚集和凝血、纤溶活性的影响[J].中国医师杂志,2003.5:688―689.

[6]杨佳,张毅,秦彩玲,等.丹参、三七的有效部位对正常大鼠血小板黏聚性及TXA2、PGI2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4,10(5):21―24.

[7]胡小戎,曹凤梅.丹参的药理、临床应用与制剂研究[J].中国新医药,2003,2(6):54―55.

[8]陈向荣,陆京伯,石汉平.丹参的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1。21(1y:44―45.

[9]王淑君,王万铁.熊建华.等.红花注射液对脑缺血一再灌注损伤家兔血浆TxA2/PGl2水平的影响[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3,20(2):100―102.

上一篇:麝香的提取工艺 下一篇: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联用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