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巧作叠字联

时间:2022-08-13 10:17:54

叠字联读来音调铿锵,能形象生动地展现意境,古往今来有很多遣词别致、妙趣十足的叠字联,其中不少为名人所作,这里仅举数例,供大家鉴赏品味。

有一年除夕,乾隆皇帝听说北京一家闻名的“内联升鞋店”生意十分萧条,便御笔写下这样一副叠字对联相赠:

追追追追出穷鬼去;

赶赶赶赶进财神来。

文武百官闻此,便常去该店订做靴子,从此该店起死回生,春风再度。

广东何淡如为清同治壬戌恩科举人,玩世不恭,所作诗文联语,突梯滑稽,故粤人皆以“幽默大师”称之。何尤工对联,常以方言、口语为之,极饶风趣。如他作的一副叠字趣联曰:

三间大屋间间间;

九横长梯横横横。

上联末“间”字读去声,谓间格;下联三“横”字粤土音读去声,一横梯谓一级一步也。

明代著名书法家、文学家祝枝山一日游西湖,遇到了杭州举人徐子建。徐子建说:“久闻祝兄大名,如雷贯耳。今有一对请教可否?”

祝枝山说:“谈不到请教,你就‘马儿伸腿――出蹄(题)’吧。”

徐子建想,你叫我出题(蹄),不妨就以蹄为题吧,于是吟了上联:

马过木桥,蹄擂鼓,咚咚咚;

口中说着,连擂了祝枝山三拳。祝枝山想,好哇,你名为请教,实则打人。来而不往非礼也!便说:这有何难?下联为:

鸡啄铜盆,嘴敲锣,哐哐哐。

边说边打了徐子建三个耳光。徐子建非但不生气,反而笑着连声说:“佩服,佩服!”

祝枝山、徐子建二人合作的这副叠字联真是妙不可言,令人绝倒!

抗日战争时期,著名作家赵树理在革命根据地工作。一天,有几位同志请他给写副婚联。老赵问明新郎新娘一个在医院工作,一个在剧团工作,便挥笔写道:

抹抹擦擦是为了治病救人;

说说唱唱是为了教育群众。

联语通俗易懂,朴素无华,却又形象熨切,恰如其分。

1927年,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南京乡下办起了一个茶园,让农民在这里一边喝茶,一边学文化,为此他还亲自撰写了一副对联:

嘻嘻哈哈喝茶;

叽叽咕咕谈心。

巧用叠音字,将“喝茶”“谈心”的情景描绘得惟妙惟肖,生动逼真。

1984年6月,年过六旬的黄宗英随电视报告文学片《小木屋》摄制组到藏东南波密岗大森林拍摄。在用板料搭建的一座带门廊的美丽小木屋――片中的“高山森林生态研究站”,有关同志应邀参加了“研究站”的“落成”典礼,主人和来宾一起欢歌、跳舞,互献哈达。有感于现实生活中女教授要求建造研究站之愿久久未能实现,有感于眼前景象,作为《小木屋》的作者(黄宗英退出影剧坛后,即奋力从事笔耕,上世纪80年代已成为知名报告文学作家),黄宗英将《红楼梦》太虚幻境处的对联改动一番题在小木屋板壁上:

假作真时真真真;

无微有时有有有。

极写眼前“亦梦亦真”的现状,坚信“小木屋”之梦不再是梦。叠用“真”“有”二字,饱含激情,更多趣味。

著名画家黄永玉喜爱古玩,于是有投其所好者,以古玩交换黄先生的字画作品,结果黄先生把自己价值不菲的作品送出去,换来了一堆各种各样的古玩赝品。有人为他抱不平,黄老淡然一笑,戏作一叠字联算是回答:

上当上当当当不同样;

吃亏吃亏亏亏都是福。

好一个“吃亏吃亏亏亏都是福”,老艺术家的幽默、豁达、宽厚尽在联中,令人敬佩。

著名诗人流沙河情钟楹联艺术,曾撰写一副幽默的自嘲联:

短短长长,写些凑凑拼拼句;

多多少少,挣点零零碎碎钱。

此联采用叠字修辞,感叹写作艰难,稿酬微薄。上联自谦,下联,揶揄调侃,又有些写实味道,堪称一谐趣妙联,读后令人解颐。

上一篇:最强大的竞争力 下一篇:空间是绝对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