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 第10期

时间:2022-08-13 02:40:44

养生保健 第10期

情绪污染,家庭最易中招

冀泽

王女士下班后挤公共汽车回家,人还没站好,汽车就开了,害得王女士差一点摔倒。王女士说了司机几句,司机不服气,和王女士大吵一顿。情绪烦躁的司机猛地刹车,弄得一车人都不高兴,王女士更是憋了一肚子气。到家后,3岁的女儿要她抱,她不耐烦地说:“一边去!妈妈累得够戗!”女儿被吓了一跳,委屈地哭了。吃饭时,不管怎么哄,女儿都不愿意吃,王女士忍不住又对女儿发了火。丈夫看不过眼,说了她几句,夫妻俩又吵了起来。

我们每天都在尽最大的努力,避免家庭的各种污染,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光源污染、静电污染等,却忽视了情绪污染,王女士把不良情绪带回家,影响了一家人的心情。

在家庭里,情绪很容易互相感染。假若某一个家庭成员情绪很高涨,其他成员的情绪也会很好,家庭氛围就会轻松愉快;假若某个成员情绪很坏,其他成员的情绪也会低落,家庭氛围就会沉闷压抑。所以,尽量不要把不良情绪带回家,以免造成情绪污染。

链接:不良情绪克制法

(1)控制法:用意识尽量控制自己的感情,在心中默念“冷静、冷静”“别生气、别生气”。

(2)转移法:看看电视或书报,听听音乐,到公园散散心,逗逗宠物或孩子。

(3)回避法:尽早离开生气和着急的现场,躲开惹自己生气的环境。

(4)交谈法:和亲朋好友交谈或与当事人交谈,消除误会。

(5)宣泄法:拍胸、跺脚、大声喊叫等,将心中闷气宣泄出去。

(6)挠头法:挠头时通过神经反射,起到镇静作用,能消除怒气。

(7)呼吸法:加深呼吸,扩张胸部,能多吸进有益的氧气,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

(8)阳光法:阳光能调节情绪,在阳光下散步能很快消除不快。

做牙保健操,老了不掉牙

雷闯

清明节回老家,陪妈妈去看望邻居黄阿婆。阿婆今年88岁了,耳聪目明,一口牙齿,一颗也没掉。黄阿婆得意地说:“好多比我年纪小的人都掉牙了,他们都羡慕我有口福!”

我赶紧向阿婆取经。原来她从40岁起就天天叩牙,做“牙保健操”。我仔细问了究竟,方法如下,供大家分享:

1.叩齿:民间有谚语云“清晨叩齿三十六,到老牙齿不会落”,叩齿是最常用的牙齿保健方法。阿婆每天醒来就在床上叩齿。叩齿时眼微闭,心静神凝,自然闭口,舌尖轻顶上腭部,上下牙齿互相叩击100次,可轻叩、重叩或轻重交替叩,大约需2~3分钟。一天可做多次。这种叩击运动可加速牙周和牙齿的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及氧的供应。

2.搅舌功:叩齿后,伸舌至牙齿外侧,紧贴牙龈,上下左右搅动36次,然后放舌于牙齿内侧,继续用舌尖紧舔内侧牙龈,左右转动,先上后下,转36次,使口中唾液不断产生,再慢慢将其咽下。

3.下颌运动:可以做上下方向(开闭口)、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的运动各20次,每日3次。注意,速度宜慢,幅度不宜过大。这样可以强壮下颌关节的活动能力,促进颌骨的血液循环。

“油腻”损伤记忆力

董天恩

如果你是个好食肉者,你的记忆力可能比别人衰退得快。美国加州的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吃油腻食物对大脑的记忆功能有一定影响,会降低人的记忆力。

专家们对小白鼠做过这样的实验:通过仪器检查并记录小白鼠大脑的细胞数,然后给小白鼠喂奶油等高脂肪食物,5个月后,由于脂肪等阻止了脑细胞的再生能力,除了脑细胞数量减少外,部分脑细胞还发生了退行性变化,于是小白鼠的记忆力明显降低。医学专家又对480名30岁的志愿者进行观察,将爱吃油腻食物和爱吃清淡食物的志愿者分成两组,4年后进行记忆测试。结果,前者的记忆力下降了13%,而后者的记忆力仅下降7%。

如何让孩子不怕打针

紫云

据美国纽约市一家儿科医院所作的一项专题调查显示,8成1~5周岁儿童害怕看病,害怕打针者更是超过9成。更为糟糕的是,有6成家长对此一筹莫展,有的干脆采用简单粗暴的强迫手段。专家们由此提出如下建议:

引导孩子“学会”不怕疼痛。鉴于疼痛是孩子害怕打针的最重要原因,首先,家长不妨耐心解释说,疼痛如同小狗看见陌生人会发出狂吠一样,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要是孩子在接受注射时不哭闹,就应大力表扬,甚至可称赞其为“小英雄”。其次,可以教孩子利用深呼吸来缓解痛感。孩子的注意力一旦分散,疼痛感自会缓解。对于特别内向的孩子,则可鼓励他们将打针时的疼痛乃至恐惧说出来。下次打针时恐惧就会大减。

传授打针治病的原理。不妨利用“警察”、“坏蛋”等作比喻。当孩子明白医生请来的“警察”是在自己身体里抓“坏蛋”时,往往会乐意接受和配合。

预先说明。最好对初次打针的孩子说清楚,打针会引起疼痛,但疼痛是轻微的,只要勇敢些,完全能够克服。不然,孩子在完全没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突然被扎,恐惧感可能大增,进而加重疼痛感。

拥有“医疗玩具”。在孩子尚未生病时,不妨让他们拥有听诊器、注射器、手术刀等“医疗玩具”,还可帮助他们穿上白大褂扮演成医生或护士,给生病的洋娃娃或布狗熊用玩具注射器模拟打针。

熟悉医生。许多孩子对医生、医院有一种天生的恐惧,故不妨有意请一些医生朋友来家坐坐,以便让孩子明白:实际上医生和爸爸、妈妈或幼儿园老师一样可亲可近。此外,当电视、画刊上出现医院或病房时,也可向孩子作一些讲解,消除孩子对医院或医生的畏惧。

树立榜样。对一些特别胆小的孩子,可以讲讲某个同龄小英雄配合医生战胜病魔的故事,或有意让勇敢些的小伙伴陪伴其上医院。

激光棒不能做玩具

王玮

五光十色的激光指示棒,原本是用于烘托气氛的晚会用品,如今成为了孩子们的热门玩具。有的学校甚至人手一支,孩子们把激光棒当枪相互对射,不亦乐乎。对此,中国消费者协会郑重警示:激光指示棒,以及激光笔或激光电筒,都不适合做玩具,更不能用激光直射眼睛,否则可能留下不可弥补的遗憾。

高能量的激光,可以让组织细胞内的蛋白质变质,呈现烧伤状态。我们常用的激光棒虽然输出功率不高,但光束集中,照射在人体上,仍然可能造成伤害。若是长期直接照射在眼睛上,甚至可以致盲。儿童的肌肤、眼睛都很娇嫩,伤害程度会更重。

另外,五颜六色的荧光棒也不适合给低龄幼儿玩耍。荧光棒主要是靠棒体内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从而发出光芒。这些化学物质主要为苯二甲酸二甲酯和苯二甲酸二丁酯,都具有低毒性。荧光棒的光虽然对眼睛没有副作用,但年龄较小的孩子可能会将荧光棒放入嘴中啃咬,如果由此造成荧光棒里的化学物质发生泄漏,荧光液被吞进体内,会导致恶心、头晕、麻痹甚至昏迷、智力受损等中毒现象。因此,孩子玩荧光棒时,家长要特别小心。

哪些病要直奔大医院

王小衡

不久前的一天,我的一位男同学在市郊遭遇车祸,头部严重受伤,处于深度昏迷状态,被送到附近一家条件较好的民营医院抢救。4个小时过去了,救治毫无效果。他的妻子焦急地打电话给当医生的我。我赶到医院时,离车祸发生时间已过去5个小时。我强烈建议转院,于是冒险将伤者转到我市最好的三级医院神经外科,做了开颅手术。术后第三天,我同学就苏醒了。他现在康复较好,生活能够自理。如果不是及时转院的话,他很可能失去生命。

这让我联想到一个现象:在全民医保的今天,对于常见病和多发病,国家倡导在小医院和社区医院住院治疗,以缓解“看病难”和“看病贵”现象。若一些危重病患者(俗称“大病”患者),也先到当地医院(一、二级医院)诊治,疗效不好才转入大医院(三级医院),结果可能导致“人财两空”。

因此,有急救医学专家提醒,下列情况最好直接上大医院诊治:(1)突然深度昏迷或休克;(2)不明原因的全身抽搐或肢体瘫痪;(3)身体多部位大出血,包括脑溢血、晚期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4)恶性肿瘤,如肺癌、肝癌、宫颈癌等;(5)严重心脏病,如急性心肌梗死或急性心衰;(6)大面积严重烧伤;(7)急性重型肝炎;(8)重度颅脑损伤;(9)急性中毒,如急性食物中毒、急性药物中毒、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等。

理由有:(1)时间对危重病的预后极为要紧,如果先去小医院再转大医院的话,往往错过最佳诊治时间,甚至会危及生命;(2)大医院分科细,医生较专业;(3)大医院检查手段较多,可以迅速查清病因,当然,级别最高的医院(三级医院)收费标准高,自付比例也高,这样虽然一次花销很大,但比治了再治合算;(4)大医院专门设有“生命绿色通道”,这里除了有训练有素的医生、护士外,还配备了相应的急救药品和设备,可以确保急救的各个环节准确、快捷、顺利。

酒店鲜榨果汁真的鲜吗

庄礼士

上个星期,高中同学嘉丽带家人来昆明旅游,我在酒店招待他们。席间。我热情地点了鲜榨苹果汁,没想到嘉丽一家都不喝。我很纳闷,这种果汁味道鲜美,能养颜美容,为什么他们不喜欢?

没想到,在质量监督局工作的嘉丽劝我:“这种所谓的鲜榨果汁,要悠着点喝。”

她告诉我,酒店里大部分鲜榨果汁并非由百分之百的新鲜纯果汁和水制成,往往兑入了十余种添加剂。像口感超好的木瓜汁,通常除了几片木瓜,更多的是兑入一种名为“鲜榨果汁伴侣”的橘黄色液体和水。如果完全使用水果榨汁,用两三个木瓜也榨不出一扎果汁,但是添加这种“鲜榨果汁伴侣”后,就可以大量掺水而保持饮料口感、颜色不变,消费者一般察觉不出来。这样,一个木瓜就可制出三四扎木瓜汁,一个西瓜可以制出20多扎西瓜汁。

我这才明白,为什么自己榨的果汁没有酒店的好看、好喝。嘉丽还提醒我,纯粹的鲜榨果汁只能集中在水分多的果品,例如西瓜、黄瓜、橙子之类,没什么水分的五谷杂粮和蔬菜,几乎是无法用来操作的。

当时,我对嘉丽的话还半信半疑。回家后,我上网一查,发现在武汉等地早有报道曝光酒店鲜榨果汁的“潜规则”,甚至有不少酒店选择将鲜榨果汁业务外包经营。所以,确实有必要提醒那些和我一样爱好鲜榨果汁的朋友,去酒店别盲目消费鲜榨果汁。

上一篇:穿越末日恐慌 下一篇:划算投资 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