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性脑出血急诊治疗探析

时间:2022-08-13 09:03:51

高血压性脑出血急诊治疗探析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方法,使急诊医师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症状及特点的认识得到提高。方法:对我院9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症状的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其中28例采用了外科手术治疗法,62例使用了内科保守治疗的方法。结果:使用内科保守治疗方法治愈率较高,死亡率和致残率均较低。使用外科手术治疗法其治愈率相对较低,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结论: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患者,积极进行完善的内科治疗以及合理的早期手术治疗,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与死亡率。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急诊;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2)11-039-02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又称脑溢血,多在50-60岁年龄群体中发病,有着较高的病死率和病残率。该病有着发病较急、病情重、病情进展快的特点。及时进行诊断、抢救治疗是治疗的关键所在。本文对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28例使用外科手术治疗方法,62例使用了内科保守治疗方法,其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本组90例患者中男性55例,女性35例,其比例约为1.6:1,患者年龄均在41-80岁之间,平均年龄63.5岁,均有高血压病史。90例患者均经CT确诊为高血压性脑出血。其中基底节区出血有66例,约占73%,脑叶出血有7例,占7.8%,脑桥9例,约占10%,小脑出血6例,约占6.7%。患者的临床症状中发生头痛的有82例,呕吐70例,失语42例,偏瘫68例,昏迷40例,癫痫发作19例,脑疝12例。患者的发病时间均在1-12h之间,其发病时间平均为3.7h。

1.2方法。 90例患者中有54例住院、8例在急诊科,使用内科保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28例患者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法。其中内科保守治疗方法主要在具备下列条件的患者中适用:基底节区部位的血肿不大于30ml,小脑、丘脑部位的血肿不大于10ml;有严重心、肺、肝、肾脏器功能障碍;高血压脑出血病情I级,部分II级;在病情发作之后血压不小于27kPa/16kPa,并且眼底有出血症状者;出现脑桥出血症状者。如果患者没有明显的心、肺、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并且具备以下条件,可以选择使用外科手术治疗方法:脑出血的病人发生颅内压增高并且伴有脑干受压体征,比如血压升高、心率徐缓、意识下降、呼吸节奏变慢、动眼神经麻痹等;小脑半球血肿不小于15ml、脑池受压消失或者血肿破入第四脑室,发生脑干受压的症状或者急性的阻塞性脑积水症状者;年轻患者脑叶发生大量出血,或者有明确血管病灶;发生脑室出血导致了梗阻性的脑积水等。

内科保守疗法应该在常规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对症的治疗,主要方法为积极护理,对脑水肿、高血压进行控制,以及防治并发症。常规的治疗方法有保持病人的安静;保持患者呼吸道的畅通,对患者鼻腔、口腔之内的呕吐物、分泌物等进行及时清除;保持患者的营养支持以及水和电解质的平衡,适当进行静脉输液;保持患者功能,避免肢体畸形;建立静脉通道,并进行生命体征、心电图的监测。对症治疗方法有合理降低颅内压;进行早期积极地止血治疗,使用止血敏等促凝血药;进行高血压的治疗;使用高压氧治疗方法等。

外科手术治疗方式有脑室穿刺引流术、开颅去骨瓣颅内血肿清除术等。

2结果

在采用内科保守治疗法的62例患者中,恢复情况良好的有24例,留有残疾者25例,死亡者11例,植物生存者2例,治愈率约为38.7%,致残率为40.3%,死亡率为17.7%。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法的28例患者中治愈者8例,致残者9例,死亡者11例,治愈率约为28.5%,致残率约为32.1%,死亡率约为39.2%。使用外科手术治疗法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内科保守治疗法,而治愈率则较低。

3讨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多发病于40岁之上的中老年群体中,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病发部位大多位于基底节区,大约占所有发病案例的70%左右,而脑干、脑叶、小脑齿状核区等部位的发病率各占10%。此病症一般在情绪较为激动或者活动量较大之时发生,大多数病状并无预兆,其临床的症状有头晕、头痛、失语、呕吐、偏瘫、昏迷不清、精神失常等。做头颅CT能够明确显示血肿的形态、部位、大小、是否已经破入脑室以及周围有没有出现低密度的水肿带,以及是否出现占位效应、梗阻性脑积水、脑组织移位等症状。本组病例中基底节区脑出血占总数的73%,脑叶出血占7.8%,脑桥出血占10%,小脑出血占6.7%。

本组资料显示,使用内科保守治疗方法来进行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其抢救的成功率以及最终治愈率都比较高,致残率和死亡率相对较低。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在发病的6h之内有着较好的效果,根据CT以及临床研究显示,高血压脑出血一般会在半小时之内形成脑部血肿,在6h-7h中停止出血并形成水肿,随后颅内压持续升高,使得病情继续扩展。因此在发病之后的6h-8h之间,脑组织水肿程度较轻之前进行手术,能够减轻脑水肿的程度,消除血肿对脑部组织的压迫作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传统的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死亡率约为30%,本组手术死亡率为39.2%,比传统手术死亡率高,考虑与患者病情较重、手术适应证的选择不佳、手术时机不良、监护设施不够完善等因素有关。

综上所述,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进行积极的内科治疗以及合理的早期手术治疗,能够在最大的限度上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与此同时,加强对高血压病的预防,对我国高血压防治工作中发病率高、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控制率和服药率较低的现状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改变,能够实现对高血压脑出血症状的发病率的有效降低。参考文献

[2]戴科芳,冯珂珂,黄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治疗分析[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9,(03):306-308.

[3]陆远飞.高血压脑出血的内科治疗及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03).:1455-1456.

[5]吕跃军.高血压脑出血的内科治疗及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12):3527-3528.

上一篇:良性前列腺增生物理治疗结合药物治疗临床观察 下一篇:308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临床治疗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