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特色教材《专业概论与职业导论》校本教材的开发

时间:2022-08-13 06:21:24

高职特色教材《专业概论与职业导论》校本教材的开发

[摘要]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和职业指导往往处于分离的状态,江门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开发和编写《专业概论和职业导论》校本教材和实施课程教学,有效推进了两部分工作的结合,文章介绍了开发校本教材的目标、开发和完善校本教材的思路以及该教材的开发和教学在推进专业建设和职业指导想结合方面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校本教材 专业建设 职业指导《专业概论与职业导论》

[作者简介]郭剑英(1970-),女,湖南永兴人,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教育与教育技术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学、汉语史:何进军(1965-),男,湖北罗田人,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教育与教育技术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学、心理学。(广东 江门529090)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5-0134-0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出台以来,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实施学院内涵建设“三大工程”。即专业建设工程、课程建设工程和实训基地建设工程。课程建设工程注重合格课程验收、精品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三项工作。学院鼓励通过校企合作的路径开发和编写具备高职教育特色和地方特色、真正适合学院使用的校本教材,《专业概论与职业导论》系列校本教材(以下简称“教材”)成为其中的亮点。教材旨在从起点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和职业规划能力,同时通过12个课时的教学活动,促使两种能力有机结合,为学生职业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开发教材的目标

(一)从起点开始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

教材主要从三方面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第一,“我会学到些什么”。高职院校的主要生源为高中毕业生,他们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大都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教材的编写旨在让新生一入学就对所学专业有宏观的认识,所以,教材的附录都包含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教学时重点让学生了解高职独特的基于工作过程构建的课程体系,每一门课程重点培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第二,“我应该怎样学习”。高职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实践教学占很大的比重。教材的编写旨在让新生一入学就对工学交替、项目导向、任务驱动、顶岗实习等职业教育独有的教学模式了然于心,对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的构成有所了解,明白自己的老师不仅仅有学院的老师,还有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或行业的能工巧匠,从而启发新生一人校就开始思考职业教育学习方法的特殊性,二三年级逐步适应和掌握这些学习方法,逐步提高其专业学习能力。另外,高职院校在安排学生顶岗实习时,往往会遭遇到部分学生及其家长的抵制。学生不愿走出校门,走向企业,学生家长怕孩子吃苦,也不主张孩子去工厂实习,这和学生及其家长对高职教育教学的特殊性缺乏了解有关。学院编写该教材的初衷正在于此,期望借此破除学生和家长固守课堂教学的思维定式,开辟高职教育的新天地。第三,“为什么我要这样学习”。通过该教材的教学,引导学生明白高职专业学习的内容和方式都由职业分析而来,为就业服务。这样,学生专业学习的指向性就更加明确,动力更加强劲。

(二)从起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

教材主要从三方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第一,“我将来是干什么的”。通过该教材的教学,引导学生对自己未来从事的职业有超前的认识,了解从事职业的工作过程,了解所在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树立学习的目标。第二,“大学三年中,每一年我该为将来的就业做些什么准备”。通过该教材的教学,引导学生思考“我所学习的专业和我以后从事的职业有怎样的联系”“我该如何在专业和职业之间架设桥梁”等,引导学生正确安排大学的学习:大一、大二如何努力完善和塑造自己,掌握未来就业所需的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大三如何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社会需求确立合理的择业目标,充分地认识自己,客观分析环境,采取有效的措施克服职业发展中的种种障碍,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第三,“要成为创业者,我应该做哪些准备”。教材系统介绍了相关创业知识和政策法规,以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指引和帮助学生走向自主创业的道路。

二、开发和完善教材的基本思路

(一)教材开发和专业改革调研同步

学院所有专业每年暑假都安排专业改革调研,其内容包括相应行业的人才结构现状、专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状况、岗位对知识能力的要求、相应的职业资格和学生就业去向等。通过把握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的培养现状,来确定专业定位、专业服务面向的岗位群、培养目标及专门化方向和课程改革的思路等。教材的编写依托这一工作展开,遵从由职业导出专业的基本路径,既能保证两部分内容的充分衔接,体现高职教材的科学性,又能根据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及时将社会生产中的新知识、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补充进来,体现高职教材的开放性。

(二)专业教师和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合作编写

专业改革调研报告提交后,由专任老师和行业企业的技术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充分论证,对以下内容达成共识:行业、企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情况;专业对应的工作岗位、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应设置的专门化方向;就业情况、现行的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课程改革的思路与对策。据此,学院的专任教师负责编写“专业概论”部分,行业企业的技术人员及能工巧匠负责编写“职业导论”部分,最后由专业指导委员会统稿,学院学术委员会审定。

(三)根据高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确立教材体例和编写风格

在教材体例方面,“职业导论”在前,介绍行业产业的背景和发展趋势、人才需求情况,分析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等。“专业概论”紧随其后,介绍专业核心课程、实训实习的主要内容、考取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等。同时为突出高职的实践教学,附录给出了“实训课程指南”。为引导学生适应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附录给出了“高职学生的学习观”,让学生入学开始就知道“我应该怎样自主和有效进行学习”。在编写风格上,根据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对传统风格进行改革。尽量减少理论论述,以文、图、表有机结合的方式呈现,使教材内容更加生动化、形象化。教材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保证半数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专业概论和职业导论课程的12节课时中,6节为实践性教学环节,尤其是“职业导论”部分的教学内容是安排学生到相应的企业进行为期一天的认识实习,让学生认识企业,对以后自己从事职业的工作过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以此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和热情,为自己的专业学习做好铺垫,进而培育学生的企业意识、技能意识、服从意识和服务意识。

(五)以评价为抓手,不断修订和完善教材

职业能力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一门课就能胜任的,它需要专业建设和职业指导相结合,构建一整套职业能力培育体系才能完成。我们以此为起点,大二、大三再加以适当的引

导,使学生在走出校门前,具备基本的职业适应能力。由此,我们确立教材的评价主体为学生,评价原则以发展性评价原则为主,评价方式则采用调查问卷,在校学生分三阶段发放不同内容的调查问卷。第一阶段着重调查学生使用过程中的感受,第二阶段着重调查该课程促使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和职业规划能力结合方面的作用和影响,第三阶段着重调查该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养成方面的作用和影响,同时计划把评价对象的范围扩大到已就业的毕业生。已就业的毕业生经历了就业的全过程,教材是否实用,是否符合就业市场需求,他们最具发言权。依据学生评价,再对教材重新修订,形成良性循环,使之日益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鲜明特色。

三、教材开发及其教学在推进专业建设和职业指导相结合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效

(一)教材开发及其教学促进了学院专业建设和职业指导工作的初步融合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只限于在学生毕业前,让学生了解某种职业及资格要求、工作待遇和条件、学会求职技巧如撰写简历与参加面试等之类的内容,专业理论、技能教育与职业指导处于分离状态,部分学生往往是毕业时才明白。学院实施“专业概论与职业导论”课堂教学时,老师从学生入学就引导他们,在大学期间学习各门专业课程时,必须思考这些知识与技能在职业岗位中的应用,以及应用中所应遵循的各种规则。学生一进入高职院校,就能自觉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并注重在专业学习的同时,循序渐进地提高自己的职业适应能力。学院学生处从2007年开始推行“学生职业素质训练工程”,最初和由教学处负责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工程几乎是“井水不犯河水”,没有任何关联。教材开发后。《专业概论与职业导论》的教学活动成为“学生职业素质训练工程”大学一年级的主打项目。借此,学院为促进内涵建设而实施的所有“工程”实现了初步融合。

(二)实施该教材课堂教学后,学生的职业意识明显提高

能否自觉自愿参加顶岗实习是检查学生是否具备初步职业适应能力的风向标,2007年9月,学院安排8个专业419名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时,部分专业遭遇了来自学生及其家长方面的重重阻力。而到了2009年的9月,学院安排14个专业502名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学生的态度则是非常积极和踊跃的,这和大部分学生入学时就接受了《专业概论与职业导论》的学习密切相关。学生一入校就对高职教育的特点有了初步的认识,尤其对实训实习的学习方式有了初步的了解,到了二三年级,就能自觉自动地到企业去工学交替或顶岗实习。

(三)教材开发也促进了学院专兼职教学团队和“双师素质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编写教材时,专业课教师和企业行业的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精诚合作,奠定了学院专兼职教学团队的基础。实施教学同样是这支团队,“职业”教育先行,由企业行业的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承担教学任务,给学生介绍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或行业,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职业岗位从业人员职业要求、职业责任和职业态度,行业中的新现象、新问题,并组织、指导学生开展认识实习。“专业”教育由专业课老师承担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以及这些内容为以后从事职业所做的铺垫等。另外,专业课老师在从事该教材的教学时,打通专业教学和职业指导的“关节”,这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对企业行业的现状作全面深入的了解,必须掌握职业指导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实施该教材教学活动后,专业课老师主动要求下企业的多了,参加职业指导师的考证也多了,“双师素质型”教师的比例明显升高。

为刚入校门的高职学生编写《专业概论与职业导论》系列校本教材,并对其进行融职业规划和专业教育为一体的特色课程教学,这在全国高职院校中尚属首例。对学生而言,专业学习和职业规划浑然一体,专业知识、技能技术的学习和职业素质的养成,从一开始就不分你我,有利于其成为一个完整的“职业人”;对教师而言,专业教学和职业指导不再是“两张皮”,“双师素质型”教师的锻造水到渠成;对学院而言,校本教材的编写不仅促进了特色课程建设,而且也使师资队伍建设、学生职业素质训练等工作大获其益。

上一篇:学前教育专业艺术类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下一篇:环境工程专业“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