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品德课堂生活化

时间:2022-08-12 07:25:27

如何让小学品德课堂生活化

摘 要: 道德是一个国家富强、民主、富裕的根本。道德体现在学生的生活中,品德教育应回归生活,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知道德,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道德观,是新课程改革下品德课堂教学追求的新理念、新思想。追求生活化的课堂活动教学是教师基于这种教育教学思想理念对品德课堂活动教学做出的一种全新探索。构建生活化课堂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从而提高全民族的品德素质,培养出社会发展与进步所需的人才,早日实现国家富强、民主富裕的愿望。

关键词: 小学品德 课堂教学 生活化

道德是每一位公民都需要具备的品质,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指导我们正确地前行,是我们行为准则的一个标杆,可见道德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品德要从小抓起,早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与价值观。品德是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小学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构建生活化课堂,让课堂环境更贴近学生生活,便于他们理解与学习,起到丰富教学内容的作用。对此,在实践教学中,如何构建生活化的小学品德课堂成为广大教师的首要任务。基于此,我将对如何让小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提出以下策略,以期帮助品德教师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教学内容贴近生活

课堂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主要场所,是师生之间情感交融、友谊建立、心灵交流、智慧生成的重要地方。教学内容与形式要贴近学生生活,品德课堂才会生动有趣、形象鲜明、高效快乐;反之,课堂教学只会乏味枯燥、单调呆板、低效烦闷。因此,小学品德课堂教学,教师务必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领悟,让学生在观察、感受与体验生活的这个过程中端正积极的生活态度,形成生活经验、智慧与能力,并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形成正确的道德感知,提高道德体验,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

如执教《自立自强》一课时,教师可以收集有关青少年时期自立自强的故事,收集那些与自立自强有关的人和事(如张海迪、史铁生、霍金)制作成PPT或短片,予以展示,接着花大约十分钟的时间讲解自立自强的含义,并让学生找出文中列举的名人事迹,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学生带着教师的问题阅读,读完了课文学生自然就明白,紧接着引导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做到自立自强(如早上起来自己动手穿衣、洗脸、刷牙),从小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为培养社会发展与进步所需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这种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品德学习的兴趣,树立正确道德观。

二、教学情境贴近生活

品德课堂教学情境应当从生活实际出发、在生活中学习,将课堂教学与生活有机结合,让学生从生活中直接获取经验,积极主动地学习。新课程教育改革强调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灌输者与传授者,更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发展的促进者,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周边事物与环境中直接学习,将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因此,在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在生活化情境教学创设中,教师要注意情境材料的选取与课堂教学内容密切相关、贴近学生生活,且具有代表性。如教学《礼貌的力量》一文时,教师可以创设几个不同生活情境的案例:一是在公交车上,几名学生坐在“爱心座”嬉笑打闹,而漠视站在自己身边的老人,没有丝毫愧疚感;二是在公共场合上,几位壮汉随处抽烟、随口吐痰,对工作人员的劝阻加以藐视;三是在过斑马线时,一名学生搀扶着一位老奶奶过红绿灯,并将老奶奶送到目的地。组织学生分组谈论与交流,让学生自行评价这几种行为方式,得出礼貌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学会尊老爱幼、遵守社会公德,若不尊老爱幼、遵纪守纪,就会受到他人的唾弃、厌恶,不被他人接纳。这样巧妙地利用教材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出人性化的教育教学氛围,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三、实践体验归于生活

现实生活对学生品德形成与社会发展与进步有特殊价值,教育内容与形式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观察生活、感受社会与体验社会的过程中研究生活。学生在追求道德的过程中自然会收获情感体验、精神财富,学会如何做人,这是实施品德教育的根本目的与宗旨。品德课堂教学的成效不在于学生学会多少道德感知,接纳多少道德观念,而是学生在生活中能否将这种道德观念与认知用于实践,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学生品德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缓慢又复杂的过程。在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基于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让品德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如执教《临别感言》一文时,我说:不知不觉六年马上就要过去了,在这六年中同学们收获了友谊、学到了知识,同学们的小学生活将要结束了,在临别即将到来之际,相信许多同学有很多话想对老师或同学说,今天老师就将课堂交给同学们,请同学们畅所欲言,说出心中最想说的话。许多同学纷纷举手、抢着发言,说出自己最想说的话,其他同学深受触动,不禁潸然泪下。这节课激活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产生了情感共鸣,增进了与同学的友谊。

总而言之,脱离生活的道德是不存在的,脱离社会的生活是不存在,两者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宗旨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与价值观,完善学生的人格,树立生活化教学观念,而这一宗旨的实施要求教师将课堂教学与生活相联系,即道德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最大限度体现教学生活化。

参考文献:

[1]韦春江.小学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2]肖家慧.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探索[J].基础教育研究,2007,03:37-38.

[3]李世才.生活让课堂更精彩――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J].新课程学习(中),2013,08:113.

[4]刘婷.包头市青山区文学道小学品德课“生活化教学”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上一篇:高校《食用菌栽培学》选修课课程的分析报告 下一篇: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