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志愿者的特展培训与激励

时间:2022-08-12 02:51:44

博物馆志愿者的特展培训与激励

摘 要: 博物馆志愿者是一个特殊的学习群体,对文博知识的喜爱和探究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在苏州博物馆,通过特展培训,不仅满足了志愿者们获取知识、不断提升自我的需求,而且实现了馆方为观众提供优质的志愿讲解服务的目标。同时,知识的获得、他人的认可和称赞等,志愿者们在精神上获得的满足感和愉悦感远远胜过获得的物质回报,成为他们志愿服务持续的内在激励

关键词: 博物馆志愿者 培训机制 激励机制

一、研究目的

博物馆的展览除了常设展览外,还有不定期的特别展览。博物馆志愿者为观众提供的义务讲解服务一般都是常设展览,有时也会根据需要提供特展讲解服务。苏州博物馆除了常设展览外,每年都会有几个特别展览。从2011年的“英国制造――英国文化协会当代艺术展1980―2010”特展开始启动志愿者讲解服务,目前志愿者的特展服务已经形成从招募到培训、考核、服务、总结的流程和严格的规章制度。

在苏州博物馆,讲解岗位的志愿者每周都有自己的固定服务时间,为观众提供常设展览的义务讲解服务。如果某一特展需要志愿者提供讲解服务,馆方会在展览前半年左右开始在志愿者中进行招募和培训,考核通过之后才可以在展览期间为观众提供义务讲解服务。

为保证正常的志愿服务工作,参与特展服务的志愿者,其特展讲解服务不能与常设展览讲解服务冲突。也即是说,志愿者必须在保证每周一次的日常服务工作完成之后才能进行特展服务。不仅如此,在年终志愿者服务工作审核时,特展讲解服务不计算工作量只计算服务时间。这就意味着参加特展讲解服务的志愿者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并且还面临特展讲解记忆、考核的压力。特展服务结束后,会有一个总结大会,参与服务的志愿者对于展览工作和服务工作相互进行一些交流和小结。每个参与服务的志愿者会领到馆方特制的一枚特展纪念小勋章,一本特展介绍的书籍或是一套特展纪念明信片。

这看似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的特展讲解服务规则不仅在苏州博物馆已成为一项制度,而且每次的特展志愿者讲解招募,志愿者们都踊跃参与,服务热情高涨。显然,物质回报并非志愿者们积极参与的目的,那么他们积极参与的动力来自哪里?他们所获得的非物质回报有哪些呢?这正是本项研究的目的所在。

二、苏州博物馆的实践和研究

2015年11月10日――12月20日,苏州博物馆举办了“十洲高会――吴门画派之仇英特展”,这是苏州博物馆举办的“明四家系列展”的最后一个展览。

这次特展共有24位志愿者参与了讲解服务,既有2007年苏州博物馆志愿社第一批招募的志愿者,又有2015年最新招募的第十一批志愿者,其中年龄最小的22岁,最大的超过70岁。志愿者们在展厅为观众提供了143场义务讲解,其中的7名志愿者先后去了苏州大学、钮家巷社区、三元小学等学校和社区,提供了15场仇英特展的社区专题讲座。

调查中在谈及参与仇英特展志愿服务的动机时,所有志愿者的回答都是:为了更好地学习,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回答都是一样的,但是通过深入细致的访谈,其实每个人的初衷和收获却并不相同。

我们将志愿者们按参与动机主要分为下面三类:

(一)获取知识型

这类志愿者参与特展服务的主要目的就是学习。展览前,他们的相关知识储备很少,甚至是空白。为了获取新知,填补自己的知识空白,他们积极报名参加特展服务,认真参加培训和学习。这类志愿者虽然在培训时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努力,但往往是收获很大、进步最快的。对这类志愿者来说,知识的获得是他们最大的回报和激励所在。

志愿者A就是这一动机类型的典型代表。她是2015年的新志愿者,刚刚退休,退休前是苏州一所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在新志愿者的培训课程中,由于文史知识爆炸性地增长,这大大地激发了她的求知欲,因此在仇英特展志愿者招募公告时,刚刚通过常设展览讲解考核的她毫不犹豫就报名了。由于对仇英及其作品了解并不多,她是准备报名蹭课的。

虽然之前的明四家展览,她作为观众也来参观过,但是由于对中国古代书画知识的储备不足,培训时老师提到的很多人名和技法对她来说都很陌生,所以每次培训课结束,她都要花上好几天时间消化培训内容,不仅回家上网查资料恶补,有的还需要向其他志愿者请教。尽管如此,当培训课程结束,拿到特展讲解词时,她仍然感觉要顺畅地看完一遍讲解词都很困难,更不要说参加讲解考试。本着认真学习的态度,她打印了讲解词,把问题一一列出,去网络和其他志愿者那里寻找解答。她把答案都认真记录在讲解词空白处,写不下就重新整理后再打印一次。问题一一求解,讲解词越加越长,她突然发现讲解考核好像不难通过了。突击用一周的时间准备,她果然顺利通过了讲解考试。

仇英特展开幕后,由于是第一次参加中国书画作品讲解,她不仅很认真地展厅看展品,而且在服务之余,反复听其他志愿者的讲解。到仇英特展即将结束时,她说:“给观众讲解的时间越来越长,要讲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不怕观众提问题了。”

她坦言,自从退休来到苏州博物馆做志愿者后,似乎比上班时还要忙碌。特别是报名参加仇英特展服务后,半年多的时间都主要是围绕这个展览在忙碌。上课、查资料、背讲解词……因此,当特展落幕时,心里很不舍。虽然辛苦、忙碌,但是“收获满满,而且感觉每一天都非常开心,非常充实”。

她的个案并非特例,很多参加过特展服务的志愿者都有类似的经历和感受。对志愿者们来说,参与特展服务犹如打开一扇新知的大门,展览培训能让他们快速地找到学习的方向和目标。为此,志愿者们对一个个即将落幕的特展都意犹未尽,依依不舍;对即将开启的特展都急不可耐,翘首以盼。

(二)学习提升型

这类志愿者在仇英特展服务中占了绝大多数。仇英特展是“明四家系列展”的最后一个,所以除了2015年的两个新志愿者,其他志愿者都参与过前面的文徵明特展、唐寅特展的服务。与新志愿者相比,老志愿者们已经是第三次服务。由于有前面两次服务的培训基础,他们对明四家生活的时代背景、艺术流派、绘画风格等知识已有基本的了解和学习,仇英特展的服务对他们来说更是一次重要的系统学习和把握明四家创作风格及艺术特色的好机会。

上一篇:小议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 下一篇:新疆大学地质类本科实践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