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在化学课上“动”起来

时间:2022-08-12 05:48:28

如何让学生在化学课上“动”起来

新教材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起来。

这就需要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时,不仅参与学,而且参与教,只有参与得多了,学生在课堂上才会真正的动起来,学生的观察、思维、操作、想象能力才会得到提高,学生的创新品质才能得以养成。化学课堂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三点粗浅的作法:

一、强化学生预习,使学生在化学课上“会动”

首先,要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预习兴趣。我在给学生布置预习性作业时,结合预习内容,先给学生讲一个故事、提几个有吸引力的问题或做几个现象十分明显的实验,从而创设一种情境,使学生在心理上对预习的内容产生兴趣。例如,在预习酸碱的化学性质时,可向学生做指示剂变色的实验,碱可以使无色的酚酞变红色,学生看到这神奇的变色,定会兴趣十足,再加一些酸,红色又消失了,再加碱又变红色。对此,学生感到十分新奇,易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其次,要指导学生预习,明确预习要求。预习内容要十分明确具体,不仅要使学生明确预习范围,更要使学生明确通过预习要了解什么问题,掌握什么知识,达到什么要求。教师可将这些编成具体的问题并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通过预习独立完成。再次,要加强检查,保证预习质量。为了使学生在课前能认真预习并达到预期效果,教师的严格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开始时,教师必须亲自一个一个地检查,不让任何一位没有完成预习任务的学生蒙混过关。一段时间后,教师可通过同学相互检查、教师抽查的方式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等学生有了一定的预习习惯后,教师可采用学生自我检查、教师不定期抽查的方式进行。学生只有完成了预习任务,对新课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在课堂上才“会动”。

二、创设和谐氛围,使学生在化学课上“敢动”

教育家杜威说过:“被人尊重和信任的欲望是人类天性最深刻的冲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愉快状态下心智发挥能力要远远超过心情受压抑紧张状态下。这就是说,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情境,学生自主的学习热情才会自然而然的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信心、竞争意识、合作意识、主动意识就会明显增强。为此,教师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上要努力创设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才能放下精神上的包袱,冲破心理上的枷锁,自由联想,畅所欲言。我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质疑,并想方设法从不同角度只要是合理的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以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阐述自己的观点。在学生中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不怕见解错,就怕没见解;不怕问题提得不好,就怕没问题。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所回答的错误见解不指责,同时给与纠正和鼓励。要引导学生对所发现问题展开讨论。同时,老师还要作好有效的调控,使讨论始终处于宽松的气氛中,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智力从“常态”跃迁到“激发态”。努力营造有疑问、有惊讶、有争论、有竞争积极的和谐的、生气勃勃的化学课堂氛围,学生才敢在这个大舞台上尽情的表演。同时,学生的积极参与,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一节化学复习课上,我将学生分成了南北两组开展了一个抢答竞赛。出了这样一道题:

右图是某同学设计的趣味实验装置,其气密性良好。

(1)若胶头滴管中的物质是浓NaOH溶液,锥形瓶中充满CO2,则挤压胶头滴管后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并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

(2)若挤压胶头滴管后能观察到的现象和(1)相同,胶头滴管中的物质和锥形瓶中的物质还可以是什么?请解释原因。

(3)若挤压胶头滴管后能观察到的现象和(1)相反,胶头滴管中的物质和锥形瓶中的物质又是什么?请解释原。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进行了激烈的抢答,辩论。最后,列举归纳了种种不同的结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教学环节有梯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动”

在化学课堂上搭建大舞台,给每一位学生提供表演的时间和空间,才能使每一位学生拥有平等的学习机会。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各个环节,并使各个环节要有梯度,以满足各个层次的学生需求。如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时,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

第一个教学环节是全体同学参与的探究实验:金属和盐反应。通过现象得出有的反应能发生,有的反应不能发生,进而得出金属有的活动性顺序,并让学生记忆金属和酸、金属和盐发生反应的条件。接着出了相应的习题:

1.判断下列物质能否发生置换反应,能的写出反应方程式,不能的说明理由。

2.判断下列物质能否发生置换反应,能的写出反应方程式,不能的说明理由。

这两个环节让中等学生上讲台给同学讲解,给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

第三个环节是设计实验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相应的习题有:

用实验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说出尽可能多的可行的方案并写出所需的物质。

这个题目给广大学生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同时也给优等生提供了思考的空间,让他们尽情的发挥自已的想象。

不同的学生在不同层次的教学设计下,都能找到扮演的角色。这恰好体现了“让每一个学生”“给每一个学生”“为每一位学生”的基本课程理念。

创设让学生在课堂上“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快乐中学习,不但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得到良性循环,还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作为新世纪的化学教师,我们应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让教学“动”起来,真正把传授知识的过程变成学生学习交流和自主探究的过程,使中学化学教学走上素质教育之路。

(作者单位:江苏省射阳县陈南初级中学)

上一篇:如何更高效地做好生物课堂教学 下一篇:经验兴趣学习理论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