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迁移理论与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时间:2022-08-12 03:40:32

劳动力迁移理论与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一、劳动力迁移理论

刘易斯建立的二元经济发展理论指出,经济中存在着二元结构,即传统农业部门与现代工业部门,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剩余劳动力被不断增加的资本吸收的过程。正是通过投资的不断扩大和劳动力的重新配置,使现代部门不断扩大,国民收入不断增长,经济结构的二元特征将随着传统部门剩余劳动力被吸收完而消失。也就是说,刘易斯认为剩余劳动力可以通过工业部门的扩张顺利实现转移。拉尼斯和费景汉认为刘易斯没有重视农业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性,对刘易斯的模型进行了修正,强调必须在工业部门扩张的同时,推动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农业发展与工业发展同步进行。

二元经济论者的基本观点是只有通过资本积累的增加和高速的工业增长才能实现成功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和成功的经济发展。但是,这一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实践并不理想。另一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从20世纪60、70年展中国家的现实出发,提出了不同的劳动力迁移理论。该理论认为,只要预期的实际工资大于农村的实际收入,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的迁移就会继续下去,从而促进一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当农村移民数量多到迫使城市失业规模增大、工资收入下降,足以使城市的预期工资收入与农村工资收入相等时农村劳动力停止向城市转移;当城市预期工资收入小于农村工资收入时,会诱使劳动力从城市向农村的转移。根据该理论提出的政策主张,一是在发展战略上应减轻因过度偏向城市而引起城乡就业机会不均衡,二是强调农村和农业部门发展的重要性。消除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结构,主要不是依靠工业部门吸收农业劳动力,而是要同时重视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在工业扩张的同时,大力发展农业,提高农民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劳动力迁移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可以实现向城市的顺利转移,而顺利转移的实现模式,应该建立在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城市合理吸纳的基础上,既使农民的收入水平提高,同时又推动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二、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与工业化的进程同时进行的。1978年以前转移速度比较缓慢,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显性化。特别是1992年后,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涌入乡镇企业和城市各行业,形成“民工潮”。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20世纪80年代以农村内部转移,即就地转移为主;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异地转移,特别是向城镇转移为主。

随着城市就业问题的日益突出及传统农业排斥出的劳动力的增加,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面临困境,在以下一些方面不同程度地受到制约:

1、制度制约。制度方面受到的制约主要有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和农业土地使用权制度等。户籍制度人为地造成了城乡居民之间在就业、受教育、享受保障方面的不平等,阻碍了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而在社会保障方面,进城农民由于劳动收入低,劳动时间长,几乎享受不到社会保障。在农业土地使用权制度上,开始是由于不能自由转让承包土地阻碍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20世纪80年代以来依法规定了农民可以转让土地的承包权,但在实际操作上却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并不普遍。而且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建立的情况下,农民还不愿完全脱离土地,因此延缓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步伐。

2、乡镇企业就业吸纳能力的制约。20世纪80年代曾是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主渠道的乡镇企业,由于面临着二次创业,要求不断改进技术,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逐渐减弱,使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遇到阻碍。20世纪90年代以后,乡镇企业吸纳的劳动力人数和占当年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率增长缓慢,有的年份的比率还是下降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向乡镇企业大规模转移的可能性大大减弱。3、农民自身素质的制约。非农业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一般较高,对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工作能力有较高要求,而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主要是初中及以下程度。1998年,农民家庭劳动力中大专文化程度的只占0.37%,中专文化程度的占1.46%,这显然制约劳动力的转移。

2000年,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为47%,中等发达国家为50%,高收入国家为79%,而我国在2002年也只有39.1%,比中等发达国家低11个百分点,比高收入国家低40个百分点。这影响到主要依托城市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根据《2003年世界发展报告》的统计,2000年世界平均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就己达31%,其中中等收入国家达54%,高收入国家达70%,而2001年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仅占27.7%。

三、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从发展经济学家的劳动力迁移理论看出,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可能采取单一的模式。根据刘易斯模型,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主要是通过资本积累和工业部门的扩张来完成。但鉴于城市本身存在的失业问题及农民自身素质等原因,单靠城市工业部门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是不完整的;而根据托达罗模型,吸纳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途径是依靠农业现代化,但我国农业现代化不可能在短期内迅速完成。因此,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多种形式,城市与乡村同时吸纳,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具体来说,可采取以下对策:

1、采取多种转移方式,拓宽转移渠道。一是兼业转移与分业转移并举。兼业转移是指不放弃土地的转移,其好处在于可以保证农业收入的稳定,灵活地进行转换。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征,农民在农忙时可以务农,农闲时可以从事其他职业,互不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民技术素质和专业知识不能提高的缺陷。其不足在于不利于农业规模化经营和人口的城市化,因此,最终还是要向分业转移过渡,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迁移。二是异地转移和本地转移并举。异地转移主要依靠城市工业化来吸收,本地转移主要通过农村城镇化来吸收。在促进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过程中,要建立区域间、省际间的劳务交流,提供农业劳动力流动就业信息,开展交流活动。三是本国转移与国外转移并举。要大力开展对外劳务合作,发展劳务输出。对外劳务输出要针对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不同需求和劳动力市场的不同情况,利用我国已加入WTO的大好机遇,逐步扩大规模。

2、进行制度方面的配套改革,消除转移障碍。一是尽快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尽快使一部分长期在城镇工作的农民在子女入学、就业等方面享受与城镇居民相同的待遇;二是进行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农民进城可以出售、转让土地的经营权,使农村土地适当集中,达到农业生产规模经营,进而实现产业化经营;三是建立和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使农民在割断同土地的联系时,没有后顾之忧。

3、扩大城市的就业容量,提高城市化水平。根据世界城市化的经验和一般规律,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达到30%以后,将进入城市化加速时期。据预测,到2010年,我国城市化将达45%左右,全国将有2亿左右的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的城镇人口。因此,大中城市要充分发挥其工业经济中心的作用,利用资金、技术密集的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其服务业,创造尽可能多的就业机会,给进城的农民足够的就业岗位。小城镇要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要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本着以市场导向为原则,以能够产生关联效应和带动作用的产业为主导产业,采取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倾斜政策,鼓励乡镇企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应当强调,城镇化不能只是简单地将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重要的是减少农民进城的成本和风险,建立平等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实施就业公平政策,给进城就业的农民以平等的待遇,同时配套解决农民工的社会福利和子女教育问题。

4、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强就业吸纳能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绝大部分要立足于本地转移,即通过农村自身的发展来解决。要着重调整农业内部的结构,从传统的种植业转向林、牧、渔业,带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以及与农业有关的服务业的发展,就地吸收从农业中释放出来的剩余劳动力。事实上,农业现代化带来了农业生产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的提高,这种产业分工可以产生大量的为农业服务的产前、产中和产后部门,这些部门所吸收的就业甚至大于农业生产部门本身。以美国20世纪80年代初为例,农业产前部门就业的劳动力,占农业食品系统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为11%,产中占14%,产后占75%。

5、重视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就业能力。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中遇到困难的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劳动力素质太低。为了使转移出来的劳动力找到就业岗位,就要提高农民素质,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提高农村教育水平,重点是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具体来说:其一,抓好农村的九年制义务教育,确保适龄儿童入学,使他们学好基础知识,为就业奠定知识基础;其二,在农村实施职业技术教育计划,并进行就业培训。在农村的教育发展中,应将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相结合,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适用技术,以适应农村市场的需要,尽快就业,同时还要建立就业培训网络,通过在职培训和广播、电视教学等多种形式,使农民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以适应工作的需要;其三,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加大自身在教育方面的投资,把子女的教育作为一种具有高效益的人力资本来投资。

(作者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博士)

上一篇:利用外资改造东北老工业基地 下一篇:目前价格运行状况及上半年价格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