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记者现场(口头)报道语言表达技巧初探

时间:2022-08-11 07:56:11

【前言】广播电视记者现场(口头)报道语言表达技巧初探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准确清晰的含义,首先是普通话发音的准确清晰。普通话是记者现场语言表达的基础。记者的普通话虽不要求像播音员、主持人那样字正腔圆,但必须咬字准确,发音清晰,记者的播报必须让受众一听就懂。如果记者满嘴方言,不仅影响受众对报道内容的理解,还容易造成语意歧义...

广播电视记者现场(口头)报道语言表达技巧初探

[摘要]广播电视记者现场口头报道能力的高与低直接影响新闻事件的真实性和报道的质量。笔者语言表达方面提出了记者应该如何提高语言应用能力,以更好做好报道工作。规范化

[关键词]现场报道;流畅化;条理化

当今,人们的生活节奏普遍加快,信息流动疾速,媒体竞争日趋激烈,所以,在快速传播新闻的同时,各家媒体也利用自身的独特优势去进行更为有效的传播。就广播电视媒体而言,在新闻节目中越来越多地采用记者现场(口头)报道的形式。以本台为例,20分钟的全省新闻联播中口头报道的比重达到了百分之三十。口头报道由于记者置身现场,传播迅捷,使受众更能感知它的真实性和即0时性,因而受到了听众的喜爱。但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目前的现场报道可谓良莠不齐,特别是在语言表达上显得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记者应从四个方面来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

一、规范化的表达

1.良好的普通话基础。欲使信息顺利地被受众接收,对于新闻语言最起码的要求就是准确清晰。只有先让受众听清了说什么之后,方存在是否理解和认同的问题。尤其在新闻现场干扰较多的情况下,语言表达的清晰、准确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准确清晰的含义,首先是普通话发音的准确清晰。普通话是记者现场语言表达的基础。记者的普通话虽不要求像播音员、主持人那样字正腔圆,但必须咬字准确,发音清晰,记者的播报必须让受众一听就懂。如果记者满嘴方言,不仅影响受众对报道内容的理解,还容易造成语意歧义。北方一些电台的记者普通话基础较好,但是在一些字音上往往出现问题比如发酵(fa jiao)念成fa xiao办公室 亚洲 质量等的.记者应该意识到字音标准不仅是保证新闻传播准确的前提,更是我们媒体应付有的责任,作为一个公众人物,我们有必要在这方面下下工夫.比如,针对容易读错的字音反复强化,熟记于心。

2.善用口语进行表达。口语与书面语是相对而言的。“口语是谈话时使用的语言”,“书面语是用文字写出来的语言”。也就是说,口语主要用在说话,用口表达,靠的是语音;而书面语主要用在书写,书面表达,靠的是文字。

在词语使用上,口语往往有惯用的一套语汇,比较少的使用文言词和书面词语(如:3日、此地是否、几时、美丽、极好等),多用口语词(如:3号、这个地方、是不是、什么时候、漂亮、太好了等)、惯用语、歇用语。在语音上,往往有较多的轻声词和儿化词。另外,再词语选择上,一般不使用生僻词,多选用大家耳熟能详的词语

还有在有声语言表达中,双音节词富有韵律感,说出来朗朗上口,所以,在记者报道中要多用双音词,不用或少用单音词,如,“天气虽热,但建筑工仍在一线战斗”这句话单句多,听起来就没有亲切自然感。将其改为“天气虽然很热,但是建筑工人们仍然战斗在一线”,这就通俗容易懂了。

当然,口语化表达并不等同于大白话,在语言的修辞和词汇选择上还应兼顾它的美感,善于结合书面语。这方面就需要我们在平时多积累。台湾华视新闻主持人李砚秋是在91年华东发水灾的时候到大陆来采访,她在一次新闻报道的结尾的时候,站在齐腰深的水里说:“自从大禹治水以来,历经几千年中国人还在同洪水搏斗,但是老天爷在发怒的时候就要找这块土地泄愤,土地无知,洪水无情,但苍生何辜,面对这片疮痍,真让中国人对中国人感到慨叹。”她这段话很有古文的功底,又很有口语化特点,比如“老天爷”,这是把书面语和口语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的典范。

二、流畅化的表达

有声语言的流畅化,直接决定传播信息的准确度和受众的接受。《新闻360度》某一现场报道记录如下:主持人水均益:“××,你好,把最新的情况给我们介绍一下好吗?”现场报道者:“好的,嗯,这个,叶利钦的这个棺椁呢,已经由仪仗队护送呢,嗯,来到了,嗯,已经到了新处女公墓。嗯,它是这样的,这个,整个,这个,今天呢,是俄罗斯的,这个,全国的哀悼日。它的这个哀悼活动呢,是从昨天的莫斯科时间的下午,嗯,四点半开始的。四,今,这个,四点半到今天上午的莫斯科时间,嗯,是中午十二点半的时间的时候呢,这段时间是莫斯科的市民呢,到这个,救世主大教堂……”这么不简洁流畅的表达,如何让电视机前的观众接受有效信息?而在中央台的论坛上,一位观众就对这篇报道表达了这样的看法:“这位记者先生前言不达后语不说,语言很不简练,更让人难受的是:废话连篇、口头禅不断、说话中夹杂着要么“啊”、“恩”,要么“这个”、“那个”,有时候一句话要夹杂三个“这个”。耐着性子听完报道,实在觉得这位记者的口头表达很不尽如人意,我始终不相信口头表达这样差的人怎么进了中央电视台”。由此可见,在报道中磕磕巴巴,不流畅不仅影响了记者自身的形象,也损害了媒体的形象。

影响记者语言表达流畅的因素,除了紧张外,还有多种因素,记者在现场写完文字稿之后,背诵下来,然后对这镜头复述,由于记忆不扎实,会出现语言上的混乱;在现场报道时,在表达一个意思时,往往出现几种不同的表述路径或突然没有合适的词汇来表达,造成语言迟滞;由于字音不清晰或含混,只好再次重复,于是就出现语言重复现象严重要想实现报道的流畅度,笔者建议,记者在平时报道中,尽量采用提纲+腹稿的形式,主要抓要点,然后,口头复述几次,来加深记忆。而不要采用依托文字稿背诵的方式,因为记者在写文字稿件时容易使用复句进行表述,而口语表达大多用单句,单句不仅容易表达,也容易记忆。对于语言迟滞问题,建议平时多做说的练习以加快语言编码的迅捷性和丰富词汇的练习,如,成语接龙、同义词寻找、反义词寻找等等.

三、条理化的表达

何谓条理,就是讲究表达的逻辑性。在很多口头(现场)报道中,我们会发现,很多记者表达不失流畅,但逻辑混乱,废话连篇,脱离主题,给受众接受信息造成了很大的障碍。比如,在央视的一个立交桥垮塌现场的连线报道中,当主持人问记者,死亡多少人时,记者却说桥下压了很多汽车,每辆车里至少有一个人。这样的回答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还有的记者在报道时,只管自说自话,把自己了解到的信息一股脑的全说出来,不管逻辑顺序,一会时间顺序,一会空间顺序,中间没有合理过度,弄的人们云里雾里。

一篇逻辑严密的现场报道,记者一定要在了解了事件大致的来龙去脉以后,迅速总结出主体,并开始构思整个报道的框架,结构。包括报道的主题与基调,表现现场特点和气氛的场景,以及如何开头、结尾。然后根据意思,迅速扩充。而记者表达的逻辑混乱的关键是在报道前没有很好的谋篇布局,忽略了构思能力的训练。

加强构思和逻辑性训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掌握一些逻辑学的知识,在构思时才有逻辑性、条理性,比如说,总分与分总关系,递进与并列关系等等,最好养成说话前拟订提纲的习惯,这样讲话时思路能更清晰;

2.加强口头复述训练。口头复述是指运用口头叙述的方式重复自己说过的话、重复别人说过的话和将看过或听过的材料内容重复出来的一种练习活动。 复述要求忠实于原始材料,但又不同于机械背诵,它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经过详略的处理,突出重点,对语言重新加以组织,基本上用自己的话转述材料内容的。包括: 口头详细复述、口头简要复述和口头创造性复述。

四、生动化的表达

表达清晰、严谨、流畅应该是现场报道记者的初级要求,作为现场报道记者在语言表达上还需要提高表达的生动性。记者去现场的目的就是要增强新闻的真实感和现场感,让受众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在新闻现场,记者就是受众的眼睛、耳朵、鼻子,受众需要从记者的观感中获取信息,并且与记者同步获得在现场的真实感受,而如何体现这种真实感受,就需要我们的记者在表达时掌握一些生动性的技巧。汶川大地震期间,白岩松在报道唐家山堰塞湖泄洪时,做了这样一个出镜报道:现在我就站在唐家山堰塞湖排险现场,刚刚挖成的泄洪槽的里面。这个泄洪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深度和宽度呢?拿我的身高来做比例,我的身高大概是一米七九,(往泥地里一趴下)大概有我两个那么宽,将近四米。(站起来)但这还不是最窄的地方,从高度来看(走近泄洪槽壁)拿我的身高做比例,大家也可以清楚大约这个泄洪槽挖了有多高。……白岩松这种把自己的身体当尺子的出镜报道是一种体验式的出镜报道。确实让新闻更真实可感更生动。

上一篇:浅谈如何办好对农电视节目 下一篇:浅议加强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