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开展适合农村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时间:2022-08-11 05:03:40

怎样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开展适合农村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摘 要:有人认为,小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知识储蓄不够,开展研究性学习太费时、费力。在客观条件准备不足和教育资源稀缺的前提下,在小学阶段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不切实际的。以“假如生活中没有塑料袋”等课题为例,谈了关于在小学生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浅见,目的是让农村的综合实践课实实在在地开展起来,并真正地让农村的学生上好综合课。这还需要无数次的尝试。

关键词:综合实践;探究兴趣;生活实际

小学阶段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涉及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领域十分广阔。而小学生由于年龄小、阅历少、经验不多等特点,研究性学习内容有着自身的特点,只有清楚小学生研究性学习应注意的问题,才能明白在小学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有效的研究性学习。

以“假如生活中没有塑料袋”等课题为例,我谈谈我的关于在小学生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浅见。

一、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入手,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内容的基本特点是开放性和探究性,而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天真活泼的学生,他们的知识储备往往有限,研究条件和能力都有限,所以,只能从学生身边感兴趣、有体验、有生活的事件中选择研究话题,可以来源于学校生活,也可以产生于家庭或社会生活实际;可以是对自然现象的研究,也可以是对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的探讨。即使这些研究话题是幼稚、肤浅的,我们也要尊重学生的决定。

二、从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始,开展研究性学习

教师要充分发掘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的探究题材,是有效选择和组织研究性学习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各种机会,启发小学生提出值得思考和探究的问题。在学校组织的参观家乡野猪基地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我就引导学生思考:从家乡的野猪基地还可以想到有关家乡的哪些方面?学生提出了农产品、家乡的特产。这样就可以从一个简单的社会实践活动上升成为一次对家乡特产的研究性学习内容。教师还可以从风、霜、雨、雪等自然现象以及动物、植物的生长规律中去引导学生去探究,从个人的衣、食、住、行到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从校园的环境布置到城乡的规划建设,都可以成为研究性学习的内

容。要鼓励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现实生活和身边小事中寻找和提出有价值的探究内容和问题。

三、从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方面,开展研究性学习

小学阶段开展研究性学习,要多一点学生的亲身体验,少一点教师的知识传授;多一点实地调查和实验,少一点书面资料的研读整理;多一点手脑并用,少一点纯思维训练。教师对学生进行研究方法的指导,要结合具体的问题和情境,深入浅出、注重实用,避免单纯的名词术语的讲解和记忆。

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农村开展有许多的优点,但是也不是一点困难也没有,对于目前的农村学生和知识储备而言,开展研究性学习,作为指导教师可能储备的还要多,作为一名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可能比传统学科的教师还要任重而道远,想让农村的综合实践课实实在在地开展起来,并真正地让农村的学生上好综合课,

还需要无数次的尝试。

(作者单位 吉林省通榆县明德小学)

上一篇:爱的延续 5期 下一篇:建筑消防设施检测亟待打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