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山水文化的初步认识

时间:2022-08-11 07:40:38

对中国山水文化的初步认识

摘要:山水文化是中国资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对山水文化、山水精神、山水审美的概念进行探索,并对山水文化的主要内容,中国山水文化的审美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国;山水文化;山水审美

中国山多水众,山高水长,山水资源丰富多奇,并形成了独具特色而丰富多彩的山水文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自然回归、绿色享受的心理需求和旅游审美体验的发展,山水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珍重。

一、山水文化与山水精神

(一)山水文化的概念

所谓山水文化,即指人们以“大自然”的山水为基本素材而创造出来的一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中华民族在长期认识和改造自然世界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山水的深层次含义不仅仅只是指自然界的“山”和“水”,那些与“山”和“水”相关的花草虫鱼、雨露烟霞,以及日月星辰等自然物都包括在其中,“山”、“水”而为一个“以偏概全”的复合词,几乎涵盖了以山水为主体的整个自然界[1]。郑国铨先生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来理解山水文化,认为山水文化从根本上说就是人化的山水,是积淀在山水中的文化;同时,山水文化也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的结晶[2],应该说这都是山水文化的本质问题。

(二)山水文化精神的本源

所谓山水文化精神,就是指我国山水文化所体现出来的人们寄情于自然山水,并寻求其生命意义的依托与艺术感的本原理念,体现了人依托自然、热爱自然及歌颂自然的情愫与情怀,充分体现了“天、地、人”三位一体的本原理论。我国山水文化蕴涵着极为深邃的思想精神,其集中表现于神仙精神,崇拜自然精神,君子比德精神三种意识形态。由于人类文明形成的初期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几乎没有战胜自然的能力,一切依赖于自然的恩赐,人们既感谢自然山水的养育之恩而有敬的一面;同时由于人类又受制于自然山水而有“畏”的一面。由于其敬畏而产生对自然的崇敬,相信山水为神灵所主宰而祭祀天地,以祈求或感激有灵的自然山水。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摆脱了对自然山水的部分畏惧心理,转而亲近自然、热爱山水,并将自然山水的品性与人的道德精神联系,进入所谓“以山比德”和“以水比智”的阶段,故而有孔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之说。并认为山以沉静庄重以美可视为仁者的风范,水以其清新活力象征着智者的胸怀[3];同时,对那些不受任何约束而能神通广大理想中的“超人”,归属于神灵的力量而创造出各式山水之神,还虚构出各种神仙境界[4]。

(三)独具一格的山水审美文化

我国的山水审美文化始于先秦,成型于两汉,风行于魏晋南北朝而及至隋唐,并传承至今,历久不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本质力量的演进,先人们逐渐对自然界产生了审美需求,以审美态度对待山水,与之建立起审美关系。山水的美虽然是以自然物本身的属性为基础,但是自然物之所以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却又是人们认识、利用、征服、开发自然的结果。只有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能有效的控制自然,其自然作为构成人类文明的重要组织部分,大自然才逐渐具有愉悦其人类的审美意义。同时,人们在认识和与之相处的过程中也改善和发展其自身,使人们的审美思维能力和审美体验不断提高,审美潜能得到应有发挥,从而培养起对自然的审美需求和审美能力,以及体验水平。自然美是一种精神价值,也是人们与自然建立亲善和谐关系的特殊体现。人与自然山水之间审美关系的建立和不断发展,本质上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表征。南朝名士陶弘景说“山水之美,古来共谈”(《答谢中书》),首先是有确定很美的自然山水为基础;其次就是有来欣赏、体验和赞美的人,乃形成“天”、“地”、“人”三者和谐发展的山水文化,思想及精神,即所谓“地灵人杰。

二、山水文化的主要内容

中国的山水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奇,但最具影响的主要是山水文学艺术、山水画和山水园林。

(一)山水文学艺术

所谓山水文学艺术,就是一种以山水为题材的文学艺术,也是人类与山水建立审美关系后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美的文学艺术,是一些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人的最初能欣赏山水并以之为对象进行审美而创造的。他们从虚构的冥想走向大自然,游踪所至,美景在目,心有感触,使形诸笔墨,寄寓流连山水之情,造化自然之趣,宇宙人生之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使得中国山水文化的内容愈来愈丰富。首先,是山水诗,中国的山山水水无处不诗,诗为山水增色。曹操的《观沧海》以论海为主要审美对象,可称中国山水诗的开山之作,但真正具有奠基作用还是东晋谢灵运,他寄情山水,尽情描绘山水风光,以大量优美之作开辟了山水诗创作的广阔天地。自晋至唐宋涌现出陶渊明、谢眺、鲍照、王维、李白、柳宗元、坡、王安石、王庭坚等诗文大师,中国的许多名山胜水都留下了历代诗人的足迹和诗章。其次,是山水楹联,它是一种别具风格的文学书法艺术形式,在中国许多风景名胜之地多有楹联佳构,对仗工致,语言铿锵,气势雄伟,意境高远,极具欣赏情趣,使自然风光锦上添花。再次是山水游记,在“老庄告退,而山水方滋”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伴随文人学士而兴起而描摹山水方物、名胜古迹为主要对象,并带有作家“思

想”、“个性”和“独创”的文学体裁。这些作品可以更自由更充分地绘写锦绣河山,多方面提示作者的审美体验。各种山水游记发源于魏晋南北 朝时期,兴盛于唐宋乃至明清。唐代元结的《右溪记》,柳宗文的《钴鉧潭西小丘记》,宋代陆游的《入蜀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 明代的《徐霞客游记》,都是意境高远的千古名篇。

(二)山水画

山水画是以山水为题材的绘画作品,其本质是体现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是人对自然审美认识的绘画艺术表现。在中国山水中,名山大川,田园景色,城市园林,楼观舟桥,名胜古迹均可入画,所以中国山水画中的自然景色既是本源的,又是人间的,它是充满人间烟火味的温暖大自然。所以,郭熙在其;“林泉高致”中说:“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山?丘园养李,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欢也,”充分表明了大自然不仅仅是观赏愉悦的对象,更是亲见自生于其中的处所,就是爱重自然、山水与人的关系,重视自然与人的生活、情感的相关联和相亲近。故而中国山水画不但表达了丰富多彩的自然之美,也集中体现出中国人的自然观和社会审美意识,甚至从侧面间接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它是中国画历史进程中突出发展的画科(唐风鸣,2004年)。

中国的山水画有文献可考是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北宋元朝达到山水画的高潮,明清时期继续发展,并进入成熟。宗炳的《画山水序》是我国绘画史上第一篇从理论上阐述山水画创作的专论。其中有两个观点对后世影响很大,即其一“山水质而有趣灵”,其意是山水画有其形质,山之高耸,水之奔流,犹如人一样有生命,有精神,有灵气,千资百态的形态中,蕴含着使人遐想的无穷意境;其二是“山水以形媚道”,即山水画要求“形”与“道”相通,山水可以人格化,人格亦可以自然化,把握了“道”的审美的意境,就可以与自然融为一体。因此,黄宾虹《山水画语录》:“山水画乃是自然工程,亦写吾人之心。”历史时期的王维、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米蒂,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董其昌等,都是其著名的山水画家,《潇湘八景图》(米蒂)、《富春山居图》(黄公生)等,都是最典型的代表之作。

(三)山水园林

中国山水实为山水园林,是以自然地形为基础,通过改造自然种植花草树木和点缀人工建筑等手段而形成的文化内涵丰富的实体空间艺术实体。中国园林注重再现自然,往往利用自然山水中十分巧妙地配以各种精美人造景物进行综合处理,达到“景由人做,宛自天开”的效果。同时,中国园林注重文化品位,园以诗为题,以画为本,创造出洋溢着“诗情画意”的写意式园林景观,被称为“无声诗,立体画”而誉为东方文化艺术中的明珠。中国园林一般按其地域可划分为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和岭南园林。且北方园林多为皇家园林,规模宏大,利用真山真水建造园林,集名山名水之胜景,集建筑之精华,多豪华建筑,风格粗犷,雄伟豪放;江南型园林,多为私家宅第园林,利用假山假水造园,规模小而明媚奇丽,谈雅朴素,富有田园情趣,不是天成但胜似自天然;岭南型园林,集中于珠江三角洲和潮汕平原,其造园艺术师从北方园林和江南园林,也吸收国外园林造园手法,风格融合中西南北与一体,洗练简洁,轻盈秀雅,表现出“岭南之新”的园林建筑艺术。

中国园林的雏形可上溯到商周时代的囿,即把景色优美绝胜之处圈起来,放养禽兽,供帝王游猎。秦汉时期,囿发展为以园林为主,而似神仙洞府般的帝王苑囿行宫。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些文人士大夫为了达到“不出城府,而享山林之美”的目的,于是出现了由诗人、画家参与设计的“模山范水”式的江南私家园林。隋唐时期,园林艺术进一步发展。但当时的皇家园林仍保持了秦汉遗风,只是宫殿楼宇更加气势恢宏,山林布置更加灵活,和皇家园林进一步诗画化,更加追求诗情画意。明清时期,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达到顶峰。留存至今,并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北京颐和园和承德避暑山庄,以及苏州的沧浪亭、拙政园、畄园、狮子林等著名园林,都是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园林。此外,还有包括神话传说,人文秩事等在内的山水附会文化,以及山水音乐文化,山水影视文化等,而且至今仍在发展之中。

三、中国山水文化审美的发展

自古以来人们对山水的志趣和审美追求是与时俱进的经历了从仰慕崇拜,比兴媒介、遗兴解忧到人生主调等发展阶段,最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中国山水文化审美观。

(一)对山水的仰慕崇拜

我国古代早期人类的山水意识表现为人对自然界的崇拜,主要是由于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较弱而影响其对自然的态度。道家认为蓬莱、方丈、瀛洲三山是仙人的住所,而非凡人所能往;儒家则认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而仁者、智者也非凡人。他们都将山水赋予神圣的光环,令现实中人可望而不可及。

(二)以山水作为比兴的媒介

中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和屈原楚辞的出现,表明古人对山水的认识走入了审美的范畴,其突出标志就是比兴手法的运行。在《诗经?周南?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与下文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有比喻关系;同样,“桑之末落,其叶沃诺”也是以桑叶比女子的容颜。在楚辞中《离骚》的丽花香草、《橘颂》里的“橘”的品质都是诗人自我形象的比附。在此,都投入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山水景物在诗中起着传情达志的作用,这就是后来言志文学兴起的初始阶段。

(三)借山水的遗兴解忧

魏晋南北朝时中国文学的自觉时代,山水文学的地位趋显重要。曹操的《论沧海》曾被视为山水诗的滥觞,原因在于此诗篇全篇写景,然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在其里”气魄,实为曹操胸襟的写照,主观意蕴依然很浓。东晋时期,山水诗日渐单纯。南朝谢灵运全力写山水诗并善于发掘山水奇蕴而成为山水诗的开创者,但他的诗如《登池上楼》,虽有“池塘生春草,因柳变鸣禽”的神助之笔,仍免不了(雕琢之痕)情与景相隔。而谢眺的山水诗则有情有景“融”之长。所以诗仙李白对谢眺称赞不已——“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金陵城西月下吟》),谢眺的《晚登三山还忘京邑》不仅有“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的佳句,而且整篇由忆古人绘美景到抒情浑然一体。谢灵运和谢眺都是东晋大贵族谢氏的后代,寄情山水都缘自仕途失意,其山水景物在他们的诗中都起着遗兴解忧的作用。

(四)将山水奉为人生主调

山水诗人最终形成一个独立的诗派,应在唐代。王维、孟浩然初步做到感知与理解的谐和一致。从而把山水诗推向高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绿水江边合,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尽管王维的诗蕴含着佛理禅机,孟浩然的诗洋溢着人间挚情。但他们的山水诗都是品味了仕途宦海的苦酒之后对生活的淡化和升华。山水诗以及后来的山水游记与传统的言志文学之外独树一帜,属闲适文学之类。但游记多停留于托物言志之类,真正将游记和叙写山景视为人生主调的当为徐霞客未属。徐霞客毕生献身于中国的地理科学考察事业,他“寻山如访友,远游如至亲”,“以性灵游,以躯命游,亘古以来,一人而已。”在其《徐霞客游记》开篇的“游天台山记”中,开卷就是“人意山光,俱有喜态”,充分显示了物与我——客观景物与主观情感的融合统一。

参考文献:

[1]彭茂丰,郭绪,宋盈 阳溯与山水文化与城市特色景观营造[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4):151-152

[2]郑国铨 中国山水文化导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2(3):46-53

[3]王会昌,王云海 中国旅游文化[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8

[4]蒋秀碧 论我国山水文化与山水精神 [J],青海社会科学,2007(5):22-25

上一篇:集团化之下广播发展的成功探索 下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指导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