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时间:2022-08-11 05:37:25

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本节课是学生探究实验课。通过学生实验将知识、技能、方法有机地融为一体。课堂由学生制作橡皮泥和吸管组成的杠杆导入,并画出自制橡皮泥杠杆的五要素,再提出杠杆平衡应具备什么条件。通过学生讨论、猜想、设计、动手操作、结论各个环节的展示,发现探究实验中存在的问题,纠正偏差,得出结论。例题设计来源于学生课间游戏“趣味拔河”,让学生从实践与理论两个方面理解杠杆的动力与阻力方向发生改变,会改变对应的力臂长度,进而改变杠杆的平衡。习题设计来源于生活,让学生设计“称”一本书质量的方法,并动手“称”出书的质量。本节课以学生实验贯穿始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最终达到对杠杆的平衡条件会探究、能理解、能应用的目标。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探究并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能力目标: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相关问题;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学习重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

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相关问题。

【学习难点】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相关问题

【实验器材】教具:钩码一盒,带刻度的杠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支,细线一根。

学具:橡皮泥一团、吸管一个,带刻度的杠杆一个,钩码一盒,弹簧测力计一支,铁架台一个、细线若干。分十组,共十套。

【学习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采用讲解、讨论、交流、合作、练习等方法。

【学习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实验分组:班内分为十个小组,四人一组,分别为组长、记录员、操作员、助手。组长负责分工协调本组实验,检查实验各个环节;记录员记录实验的设计步骤、所需器材、表格设计、实验数据、结论,并且是本组的发言人;操作员具体操作实验;助手协助操作员完成实验。在实验课结束时评出优胜小组。

二、导入

1.小实验

学生用大小不等的橡皮泥黏在吸管两端,并找出一个支撑点使它支撑在铁架台的支架上,做成一个杠杆。

2.知识复习与设疑

学生通过观察自制的橡皮泥杠杆,回忆杠杆的五要素并画出杠杆示意图,标明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阻力臂L2,并展示作图。

引导学生归纳提出疑问:杠杆平衡时,F1、L1、F2、L2之间有什么具体的关系呢?

三、实验探究

1.猜想

让学生先猜想杠杆平衡的条件:力与力臂的关系可能是什么?

学生猜想,每一小组至少有两种猜测。

2.实验步骤设计

教师将准备实验器材:带有刻度的杠杆、钩码、弹簧测力计、细线、铁架台,向学生展示并介绍,每一实验小组可根据自己所选择的器材,探究杠杆平衡时力与力臂的关系。

每小组探讨实验步骤的设计与实验记录表格的设计,由记录员记录,并展示,老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并评比。

3.实验过程

根据实验设计进行实验,操作员与助手操作,记录员做好表格记录。组长负责检查。

教师巡视实验的情况,与学生交流,及时给予指导,纠正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杠杆是否调水平;悬挂砝码并调整砝码位置后,杠杆是否停留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实验数据记录是否及时、准确等。

4.实验结论

当大部分小组完成实验后,记录员展示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F1·L1=F2·L2。

5.讨论交流

老师对学生实验进行总结,评比,对实验中的亮点提出表扬,指出实验中的不足。

四、课堂练习与实验

实验设计与计算:用杠杆做“秤杆”,钩码做“秤砣”,设计测算《物理同步学习》的质量。

教师在实验设计中演示怎样用细线提起一本书,既减少学生的实验时间,又展现物理的趣味性,提高学生投入实验的积极性,完成实验后,教师选至少两组学生展示记录数据,计算步骤及结论。

五、小结

学生归纳总结学习内容,教师评比出三个本节课表现优胜的小组。

六、整理器材

教师要求学生将实验器材整理恢复原位,由每组组长负责检查,最后在实验记录报表中签名,上交到老师手中。

(作者单位 山东省兖州市大安镇大安中学)

上一篇: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下一篇:对中职语文教学应以专业技能特点为教学本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