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现代化理论及其实践意涵

时间:2022-08-10 09:17:22

生态现代化理论及其实践意涵

摘要: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出现和演进是对社会发展关于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问题的一个历史回应。围绕着生态现代化理论和实践而展开的讨论也在国家与地区以及产业领域努力实现生态恢复、保护和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强化。基于生态现代化理论及其实践意涵,归纳区分出理解生态现代化的观念模式、分析模式、应然模式、实践模式四种基本模式,总结分析了生态现代化理论凸显出来的根本特征并对其实践价值和困境进行了阐释,并强调指出,生态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推演必须以理解其基本意涵为基础,从而规避盲目的机械嫁接风险。

关键词:生态现代化;实践意涵;生态化

中图分类号:C919;X-0;X2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5.06.0003

对于西方社会,20世纪中末叶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大规模的环境运动促使“自然”、“环境”以一种爆发性的方式进入社会议事日程,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得到凸显。在围绕着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的根源进行探讨时,人们把罪责归因于现代化、工业化以及广受争议的工业生产关系,认为正是现代化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河流湖泊的污染,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居民健康质量的下降等严重现象。然而,与此同时,经济的衰退带来失业率的大幅提升,贫困和生计问题已然变得尤为突出。是坚持环境至上的原则舍弃经济发展,还是固守生存之道而追求民众经济需求的满足且继续维持环境的依附性角色地位?这个问题逐渐引发了理论界的大讨论。在这一过程中,生态现代化理论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内部产生了。其根本的论点在于,经济和环境之间存在互利耦合的关系,经济发展致害环境不是一个必然的结果,“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可以帮助国家和地区走向环境友好以及社会安全。该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由德国环境社会学家约瑟夫・哈伯提出,当时就引起广泛的关注。而着眼于经济-环境关系,聚焦于生态现代化理论和实践而展开的讨论也在国家、地区以及产业领域努力实现生态恢复、保护和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强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于生态现代化理论及其实践意涵的理解必须不断深化,它关系到理论阐释的准确性及完整性、理论实践的有效性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

一、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不同学者对生态现代化的理解并不一致。例如,哈伯视生态现代化为一种新的社会发展形态。生态技术,特别是微芯片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能够激发社会进行有效的生态转向。荷兰环境社会学家阿瑟・摩尔论述生态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承袭了哈伯的社会转型论,认为生态现代化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变革的理论,其主旨在于社会和制度的转型[1-2]。史蒂芬・杨则采取了另一种不同的视角,它视生态现代化为企业发展的根本战略和政策策略工具,是企业修正性发展所采取的一种长期视角[3]。科恩则采用了一种“原则性”的理解方式,认为生态现代化理论是“超工业化”原则、政府管理原则、综合污染原则、预防原则、环境责任制度化原则、决策网络化原则等的综合体及其理论化模式[4]。哈杰则坚定地认为生态现代化就是一种话语,它辨识出生态环境问题集合的结构特征,同时假定了现存的制度可以涵纳环境保护的要素而使环境的改革得以实现[5]。此外还有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这些纷杂的观点和看法无疑意味着生态现代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征。

(一)生态现代化的内涵

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出现是对社会发展的一个历史回应。当人类面临环境困境,而又不得不向前发展的时候,它自然地将环境和发展问题联系到一起,并试图以一种“改进”式的方式来全面调节二者之间的矛盾,避免激烈的社会结构变迁的发生。这就意味着,作为一种理论的思考,生态现代化并不是单调而简单的,它具有复杂的含义。

围绕着“生态现代化”的观点,笔者大致区分出以下四种理解生态现代化的模式:

一是观念模式。根据对现代化发展和环境关系的认识与了解,形成了对经济增长和生态改善互利共赢的观点和看法,并认为通过有效的技术改进、合理化的制度修缮以及组织创新等手段与方式可以达到社会“生态化”及“现代化”发展的目的和效果。通过经验的积累,能够展开“环境―经济”的双向联想,将经济自然地与环境联系起来,形成整体性印象。特别是对于那些企业家及政要而言,理应在资本经营、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提升“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观念认识,不断追求社会发展的良好效果。

在这种模式下,生态现代化的中心在于对整个社会发展的生态关心。它强调,社会各界应当培育强烈的环境责任意识,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入手,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过程入手内化对环境的关心,并通过具体的行动表现出来。

二是分析模式。生态现代化是一套分析社会发展状况的工具。依据绿色技术发展程度、公民社会组织的运行情况、法律制度的健全程度、民主政治的开放情况等等指标,对现代社会发展的模式结构进行解析,识别出影响和决定生态理念与经济产业、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关键因素,进一步说明诱发社会绿色化进程的根本驱动力。摩尔、斯帕格林、舒恩菲对东南亚许多国家的社会发展正是采用了这样一种分析视角[1]。

这种模式的意义在于,它不是大胆地假定所有国家、地区、产业都能够绝然地实现生态现代化,而是运用基本的比照方法,将西方工业化国家成熟的条件与非西方新兴经济体的本土条件进行比较,进而找到两者之间在发展水平、发展趋向、发展条件、发展动力、发展优势、发展困境等各个方面的差异,为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提供必要的参考支持。

三是应然模式。生态现代化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理想的社会发展形态或目标。它是经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知识社会转变过程中的一个具体的社会发展形态,是企业与社会迈向低污染(或无污染)、低能耗、高效率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集中指示。从现代化发展的角度讲,它又是工业现代化继续向纵深迈进的信号。在现实发展的情境中,生态现代化实际上已然是许多国家以及各国内部工业产业发展所追求的理想和目标。

当然,这种追求会有三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可以实现的结果。通过支持科技创新和研发,建立完备的技术实践体系,并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将环境与经济发展整合到一起,以达至生态现代化理念的成功实践。一些西方发达工业化国家在某种程度上都早已实现了这个理想。一种是虽然可以实现但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以及克服条件的种种限制。这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现实情况。发展中国家的各自国情决定了他们在发展经济和生态关系的尝试中具有有不同的优势和劣势,特别是在政治发展、技术支持等关键性问题上,他们必须全力寻求突破。还有一种就是根本不会实现的结果。这就意味着,国家和企业根本没有意识到追求环境与经济和谐的重要性,他们本身在社会绿色化过程中充当了抑制剂的角色,公民社会也没有推进绿色经济的意愿,社会各领域的发展问题很可能成为整个社会的限制因素。当然,这种情况的现实情境是复杂的,也难以述全。

四是实践模式。生态现代化还可以被理解为社会绿色转型的实践平台。它一方面强调在面对环境问题爆炸性突现的经济发展时,必须深化环境忧虑意识,以生态理性化的思考应对实践中所发生的各类问题;另一方面,实践模式特别强调完整的协商路径,通过政府、企业、社会的协调共治来促进自然-经济-社会的良性运行。

实践模式比较注重层次性问题,它关心生态现代化究竟是在哪个层面上来实践发展的。对于不同的层面会发生不同的过程,而且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例如我们可以粗略地区分出消费的生态现代化实践、组织层面的生态现代化实践、行业产业领域的生态现代化实践、国家层面的生态现代化实践以及全球生态现代化实践等。对于不同的实践过程,该模式也比较留意其中所不断积累的宝贵经验,特别是针对环境治理、可持续消费、环境网络、工业社会转型等方面[3]。

上述四种模式可以大体上反映我们理解生态现代化的几个不同面向。它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生态现代化理论所具有的基本意涵。当然,对于生态现代化的解释,虽然并不统一,但大都包含在这四种模式之中。

(二)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基本特征

经过哈伯、摩尔、舒恩菲、史蒂芬・杨、哈杰、斯帕格林、费舍尔等学者的不懈努力,从而廓清了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基本要义[1,3,5-7]:一是科技水平的发展是实现绿色环境变革的核心支持,经济和市场动力所激发的工业创新能够促进环境保护;二是环境问题并不能单纯地被理解为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它理应也是一次发展的机会,污染减排塑造环保形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经济的竞争力;三是预防原则的广泛应用,转变单纯末端治理的局限,降低经济发展的总体成本,促进生产消费的结构性变化;四是管理策略的精化,建立具有实践意义和价值的环境管理模式,通过环境事务重要性的强化来化解经济增长和社会环境发展的矛盾;五是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协调,建立绿色可持续的环境友好型社会。

在某种意义上,生态现代化理论应当被认为是一种关于社会结构优化的动态过程理论。其特征的形成、涵义的丰富是环境与经济关系发展的结果。无论是从关注环境技术到注重文化环保,还是从预防原则的强化到管理策略的精化,等等,生态现代化都是在环境-经济的关系场域中逐步确立、发展与传播的。基于此,生态现代化理论表现出了以下鲜明的特征:

一是乐观性。生态现代化对未来的发展总是抱有积极的态度,它认为环境非经济因素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之间不存在必然对立的关系。环境问题并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还是经济发展的动力。这与政治经济学、风险社会理论等对于环境与社会发展关系的看法迥然而异。虽然他们都将环境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作为研究探讨的对象,并认为二者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但是在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性问题上,生态现代化表现出了明显的经济优先倾向。而环境自身,仍然处于弱势的依附性地位,并没有登上接受顶礼膜拜的圣坛。

二是反思性。生态现代化理论表现出了强烈的反思性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对现代化发展模式进行结构性和功能性反思的产物。生态现代化理论反对继续维持环境衰退的状态,主张反思个体与社会的发展关系以及由新的信息和知识诱导发生的信念、理想和社会实践,重新定位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更重要的是,必须在反思的基础上恰当而有效地调整社会发展的各种不合理结构,例如环境治理结构、产业发展结构、政治参与结构、技术创新结构,等等,并激发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潜能。

三是改良性。生态现代化理论也是一种改良性的理论。它站在资本主义的立场上,认为资本主义能够通过改良和必要的修饰整理迈向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绿色资本主义”。它坚信资本主义不是僵化不变的,它可以发挥其特有的伸缩性和延展性包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环境维度,同时人们可以通过能力的提升和改善冲破各种条件的限制,沿着继续现代化、超工业化的路径实现自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反对激烈的社会结构变迁,拒绝接纳颠覆的做法,主张社会变革特别是环境变革、经济变革的循序渐进。在此意义上,生态现代化是一种温和的理论,它为广泛的社会接纳提供了相应的基础。

四是实践性。在很大程度上,生态现代化理论是一种实践理论,它关心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的互嵌式发展过程和实践效果,即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和手段致使社会达到何种生态化的程度。当然,政府和企业作为实践主体所扮演的功能角色是其强调的重点。生态现代化理论坚持认为政府和企业理应积极利用有关环境的知识和技术转变社会产品和制度安排,并着重推进和实施处于制度发展核心位置的环境政策的改变。实际上,良好技术的应用、制度环境的改善确实带来了污染的减少和能源效率的提高,这为环境与经济的正向关系的成功实践增加了信心。

五是新自由主义特征。生态现代化理论突出市场因素在社会绿化过程中的作用,认为市场是远比国家更有效地解决环境问题的机制。即便是政府主导的计划过程,它也势必会传递给市场,在市场的理性化运作下实施和运作。市场利用竞争、资本的投入等手段对于经济的绿色优化更为有用。而国家的角色不过是提供一种应用环境亲善的政策和技术的内部结构、激励以及自我规范而已。

生态现代化理论的上述基本特征成为我们深入把握这一理论应用的标尺。

二、生态现代化实践的理论意涵

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应用并不是一个异常深奥的问题,但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它既关系到理论本身的价值,也关系到应用者从中取得的收益。换句话说,一种理论能否被广泛接纳,重要的是不仅要看它是否开拓了人们的思维视野,而且还要看它是否在实践中为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环境社会学的生态现代化理论在某种程度上似乎已然获得了认可,然而在应用的过程中仍然面临困境。这种困境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上:一是国际层次,二是国家和地区层次,三是产业发展层次。而在这三个层次之中贯穿着发达与不发达、赢利与公益、先进与落后、富裕与贫穷的矛盾关系[8]。而这些往往是生态现代化理论家的薄弱点所在。

在第一个层次上,首先带来困扰的是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于生态现代化理论的理解不同,加上各国实践生态现代化的不同客观条件,最终导致了该理论在应用上的差异性。即便是在欧盟内部,虽然在相互协商交往的框架中各国已然就生态现代化理论及其应用进行了沟通,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同的国家所发展的项目重点以及风格建构又很可能是不同的。这就意味着,要想在广泛一致的基础上推行生态现代化理论是有相当难度的。其次,在全球范围内,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是极其复杂的。发达国家的生态现代化举措很可能具有很强的外部性效应,对发展中国家产生严重的影响[9]。例如提高环境标准、高筑绿色贸易壁垒,就会让灰色产业以及大量的灰色产品流向发展中国家,从而将本来“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变成“污染天堂”,同时会造成这些国家的“超物质化”,这明显是不公平的。看似发达的富裕国度环境质量变得更好了,然而那也是以其他地方环境质量的下降为代价的。即便是这样,发达国家可能也不会心安,因为它很可能面临发展中国家的指责,希望他们负起更重的责任,从而陷入利益的纠葛之中。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各国的喧嚣论战就是最好的证明。再次,就如前文所提及的,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剧,由国际交往所搭建起来的环境改革的框架结构很可能推进了一种不对称的合作关系。那些看似并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模式被“硬”加在这些国家身上。沿着生态现代化的轨迹,环境技术在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有条件流入的同时,其也加入了西方式的理念和经验。这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发展中国家自身的“特质空间”。而这一过程本身是潜隐的,是很难被发现的。

在第二个层次上,应用的困境在于,生态现代化理论在一国范围的应用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社会影响。尽管通过生态现代化的改造,国家可能实施了更加严格的环境与经济制度重构,加强了与社会的环境交往,促使企业采取清洁的生产技术和手段发展生产,但是这都不足已成为忽略贫富差距的理由。以碳排放为例,如果经济实力比较薄弱的国家沿着严格生态现代化目标执行更高标准的碳排放,就势必会带来能源价格的迅速上涨,整体社会经济吃紧,然而重要的还在于,这种持续的紧张会对穷人产生远比富人大得多的不良影响,其原因在于他们缺乏足够的能力(经济能力、政治能力等等)来应对碳排放减少所带来的物价上涨、人员下岗分流等一系列负效应,而这又会加剧不同阶层之间的对立冲突和隔阂。所以,生态现代化实践的社会影响分配的不均衡问题是有必要加以重视的。

在第三个层次上,应用的困境首先在于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上。对于那些大型的企业,他们具有足够的能力和实力引进、设计及采用先进的绿色技术和设备,对产品体系进行根本性的革新,从而扩大清洁生产的规模、提高环境绩效和生产效率。同时,他们比较容易与其他行业企业形成横向的合作关系,在更高更广的层次上进行物质能量代谢且获取更丰厚的收益。而相比之下,中小企业的生存却岌岌可危。如果按照生态现代化的标准要求来发展,中小企业将面临很多问题。例如他们可能根本不具备技术绿化的能力和实力,一旦环境标准升高或是税费征收上调,那么将严重地威胁他们的生存和发展。而如果又按照环境影响最小化的原则来推行生态现代化,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关闭和减少这些能力较差的中小企业。但是,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这些企业往往承担了重要的社会经济供给责任,许多民众的生计是紧紧与他们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不留情面地予以取缔,那么可能会引起更大的社会反响和不安。其次,不同行业领域对于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接纳程度是不一样的。可能那些占据有利条件并与环境密切相关的产业领域,如化工、造纸、煤炭、冶炼等,更易受到生态现代化的影响,而那些与环境相关不大的企业可能并没有那么高的环境发展积极性。所以,即便我们假定所有的企业都是有生态现代化倾向的,但我们并不能保证其经济利益驱使下的环境保护是出于“真心”并能不断延续的,更何况其效果还受到多种条件的制约。“环保外形化”的风险始终存在。

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应用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综合性工程。简单化的理解和对待只会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想象[10]。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实践应用不能仅凭一种理念心绪的冲动,而更应顾及可能伴生的潜在社会效应。只有如此,环境-经济-社会多赢的社会理想才能够变得越来越真实,而不会成为转瞬即逝的幻影浮云。

能够肯定的是,无论生态现代化在哪个层次拓展开去,其实践本身是具有重大意义的。首先,实践说明了不同的国家确实具有不同的生态现代化路径和方法,区域性、地方性、民族性的差异会导致各国具有不同的改善环境与经济关系的条件。不同的制度、社会结构、技术水平又意味着不同程度的社会转变。发展中国家不可能完全复制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和实践途径。其次,各国的实践风格反映出他们具有不同的理论倾向,同时反过来又进一步塑造了他们的理论风格。例如德国大力发展技术经济,强调通过环境技术的创新升级来带动各个产业的环境净化,进而在国家水平上实现社会结构的优化和改良。所以,德国的生态现代化是技术风格的。当然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进行其他方面的改良。由哈伯开启的技术的生态现代化一直在德国理论界延续着。再次,生态现代化实践虽然具有强烈的层次区分,但是无论在哪个层次上都能够带来启发。它既关心了环境又照顾了经济,所以在此意义上,它既是一种经济实践,也是一种环保实践。这为传统经济、环境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鲜的素材,注入了活力。又次,生态现代化实践是反思的依据,它的发展带来了不同时期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演进。如前文所述,学者们运用实践与理论比照的方法,找出原有理论在某些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局限,进而丰富和完善了生态现代化理论。最后,生态现代化实践,帮助逐渐理清了生态现代化的关键支持,技术、制度、市场成为社会生态转型的动力表征,他们为各国实践的理论模型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三、结语

生态现代化是由其自身独有的基本特征来形塑的,它体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社会文化状态。在把生态关心逐步融入社会发展的基础上,生态现代化描述了一种经济和环境“正和”关系的新体验;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起来,提供了认识和处理生态经济产业发展问题的新框架;突破了传统的“现代化”形象,打造了迈向生态可持续社会的新形态。生态现代化以一种改良的方式,逻辑地将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结构优化统合起来并应用于实践。这对于世界各国和地区实现社会全面而和谐的发展是具有重大意义的。特别是在生态实践上,尽管各国的路径和方式方法不尽相同,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都无法忽视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指导作用,其对核心社会体制――科学技术、政治治理、生产消费等转型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环境改革与经济改革共同构成了发展中国家、地区的生态现代化话语。以此为参照,在中国未来迈向生态现代化的道路上,必须不断对生态现代化理论进行评判与分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处理好中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

[参考文献]

[1]Mol, A. P. J., Sonnenfeld, D. A.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around the World: Perspective and Critical Debates[M]. London: Frank Cass, 2000.

[2]Mol, A. P. J. Environmental Reform in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Contours of Informational governance[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3]Young, S. The Emergence of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Integrating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Economy[M]. London: Routledge,2000.

[4]Cohen, M. Risk society and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alternative visions for post-industrial nations[J]. Futures ,1997(2):105-119.

[5]Hajer, M. A. The Politics of Environment Discourse: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and the Police Proces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6]Spaargaren,G.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theory and the changing discourse on environment and modernity[M]∥Spaargaren, G. , Mol, A. P., Buttel,F.H. Environment and global modernity. Thousand Oaks, CA: Sage,2000:41-71.

[7]Fisher, D. R., W. R.Freudenberg.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and its critics: assessing the past and looking toward the future[J]. Society Nat. Resources, 2001(14):701-709.

[8]马国栋.发展中的生态现代化理论:阶段、议题及关系网络[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41-46.

[9]Goldfrank,W.L.,D.Goodman and A. Szasz,eds. Ecology and the world-system[M]. London: Greenwood Press,1999.

[10]Gould, K. A., Lewis T. L. Twenty Lessons in Environmental Sociology[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Implications of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Theory and Its Practice

MA Guo-dong1,2

(1.School of Management, Ningxia Medical University, Yinchuan 750004, Ningxia, China;

2.The Centre for Sociological Theory and Methodology Research, Beijing 100872, China)

Abstract:The emergence and evolution of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theory is a response to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In the process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tection and construction propelled in nations, areas and industries, the discussions are being intensified on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ir implications, induce and distinguish four basic models: idea model, analytic model, “should” model and practice model, sum up with analysis of the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eory and interpret its practical value and dilemmas. It is emphasized that the deep comprehension of the basic connotation and implication is the ba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theory and its practice, so that some blind mechanical grafting crisis can be avoided.

Key words: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practical meaning; ecologization

上一篇:热点事件的微博舆论传播研究 下一篇:国外媒介经济学研究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