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对绝经前后女性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同龄男性对比研究

时间:2022-08-10 03:35:47

超声对绝经前后女性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同龄男性对比研究

摘要:目的 超声对女性绝经前后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同年龄组男性对比观察研究。方法 应用高频超声对160例体检人群颈动脉普查,进行颈部动脉的横切面扫查、测量并严格记录。结果 在45~50岁组中,女性发病率明显低于同年龄组的男性;51~60岁组, 内中膜增厚程度和斑块的发生率略低于相同年龄组的男性内中膜厚度和斑块的发生率;而61~70岁组及70岁以上组的女性和男性内中膜增厚和斑块发生率之比均为1:1。结论 女性绝经前期颈动脉硬化发生率明显低于同年龄组男性;女性绝经2年之后颈动脉硬化发生率略低于同年龄组男性,随着绝经时间的增加,颈动脉硬化程度明显加快,60岁以后女性、男性颈动脉硬化发生率无差异。

关键词:高频超声;女性与同年龄组;绝经前后;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

我们通过对上述问题的观察研究,为临床提供更为客观的依据,对于女性绝经期前后动脉硬化的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寻找一种快捷、方便、无创的常规检查途径。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45岁以上体检患者,共160例,观察组(女性)80例,均为绝经后女性。对照组(男性)80例,其中分组:①45~50岁:男女各20例;②51~60岁:男女各20例;③61~70岁:男女各20例;④71岁以上:男女各20例。其中女性绝经期分2年、2~5年、6~10年、10年以上几个阶段。并详细询问所有体检者有无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史及作相关生化检验,对颈动脉进行超声检查。

1.2方法 患者无需特殊准备,采取头侧位或头伸位,充分暴露颈部,检查时头偏向对侧,使用彩超高频探头(7.5MHz),取样线与血流方向间夹角

2结果

通过对各个年龄组的颈动脉的检查我们发现,在45~50岁组中,女性和男性内中膜增厚和斑块发生率之比均为1:5,女性发病率明显低于同年龄组的男性,而此阶段女性的多数绝经在2年之内;51~60岁组,女性和男性内中膜增厚和斑块发生率之比分别为1:1和1:2,此阶段女性的绝经时间多数在2~5年,少数>5年, 内中膜增厚程度和斑块的发生率略低于相同年龄组的男性内中膜厚度和斑块的发生率;而61~70岁组及70岁以上组的女性和男性内中膜增厚和斑块发生率之比均为1:1,女性和男性之间无差异,此阶段女性多数已绝经>10年。

3讨论

我们通过应用高频超声对160例体检人群颈动脉普查,对女性绝经前后和男性相同年龄段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的发生率进行分析,整理,总结出规律性、特征性和相关性。

3.1由于颈动脉斑块与内中膜损害和全身重要器官血管病变之间有良好相关性,而且颈动脉由于其位置表浅可以使超声获得高质量的图像,作为无创检查手段可以提供重要价值的指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2]。动脉内膜是最早累及的部位。我们此次所体检的160例中,颈动脉多发斑块占77%,单发斑块只占14%。从侧面也印证了以上的相关性。所以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疾病,共同的致病因素会对心血管、脑血管等和颈动脉产生相同的病变结果[3]。

3.2该研究发现女性绝经前期颈动脉硬化发生率明显低于同年龄组男性;女性绝经2年之后颈动脉硬化发生率略低于同年龄组男性,随着绝经时间的增加,颈动脉硬化程度明显加快,60岁以后女性、男性颈动脉硬化发生率无差异。

我们通过对各个年龄组的颈动脉检查发现:在女性绝经后短期内(2年内)内中膜增厚程度和斑块的发生率仍明显低于较之相同年龄组男性的内中膜厚度和斑块的发生率;而绝经2年以后内中膜厚度和斑块的发生率以及病变的程度加快,绝经>10年的女性动脉硬化的程度与同年龄组男性动脉硬化的程度已基本相等。此阶段的女性的内中膜增厚和斑块发生率急剧增加,这些都与女性绝经后的内分泌变化密切相关。

由此进一步印证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女性绝经前后的生理特点和内分泌有关:女性所分泌的性激素主要为雌激素、孕激素和雄激素等甾体激素。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主要成分,尽管男女都分泌甾体激素,消耗机体内胆固醇,但是正常生育年龄的妇女分泌甾体激素是男性的2~4倍,孕妇可高达几十倍于男性。雌激素可促进胆固醇降解、排泄,并能将动脉壁上的胆固醇转移至肝脏代谢。妇女月经周期性子宫内膜脱落,作为生物膜成分的胆固醇必然丢失,骨髓代偿性生血消耗胆固醇,故女性对胆固醇的利用和排泄远较男性为多[4]。孕激素有拮抗平滑肌痉挛的作用,从而改善组织血液供应。以上都使女性动脉粥样硬化时间延长,而且多发生在绝经后的主要原因。绝经后,血中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特别是雌二醇明显下降,大都在周围脂肪组织,由雌酮转化而来,故雌酮相对比雌激素高,这些雌激素几乎均来自周围脂肪组织中雄烯二酮的转化,因脂肪是转化的主要组织,故每天雌激素的产生量与体重呈正相关。雄烯二醇比绝经前下降50%,从绝经前的3mg减/d到绝经后的1.5mg/d。而这减少的部分主要是由于卵巢产生的减少,约减少80%,每天仅产生0.3mg。肾上腺产生量虽也有减少,但幅度小,故血清中大部分雄烯二醇来自肾上腺。绝经后睾酮分泌轻度减少,相对于雄烯二醇而言,睾酮减少的幅度不大,而且这种减少主要是卵巢外来源的减少,卵巢分泌的睾酮变化不大,相对比例还有增加。绝经后一段时间雌烯二醇、睾酮和雌激素保持相对稳定,而脱氢表雄酮和硫酸脱氢表雄酮则随年龄而逐渐下降,最终65~70岁以后的结果是卵巢基质耗竭,不在产生性激素,而肾上腺也逐渐难以胜任分泌雌激素前体的任务,导致雌激素水平进一步明显下降[5]。这和我们统计所发现女性在绝经10年以上,动脉硬化和硬化斑块的发生率急剧增长,是相吻合的。

由此我们认为女性绝经后特别是绝经两年以上动脉硬化发展比较迅速,为高危发生时期,所以绝经后早期进行预防的干预措施预防动脉硬化和硬化斑块的形成是值得临床重视的[6]。

由此我们看出彩超对女性绝经期前后有无其他常见病,均可以作为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动脉粥样硬化的监测手段之一,作为"金标准"的血管造影作为一种有创检查,目前还很难普及,而颈动脉由于其位置表浅可以使超声获得高质量的图像,作为无创检查手段可以提供重要价值的指标,早期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这样可以为早期预防、早期治疗动脉硬化提供一种快捷、方便、无创的常规检查途径和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1]Partovi S, Loebe M, Aschwanden M, et al.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for assessing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 lesions[J]. 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 2012, 198(1): W13-W19.

[2]牛淑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J].中国基层医药, 2011,18(9):1214-1215.

[3]张绍芬,陆湘云,主编.绝经内分泌与临床[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68.

[4]Rui H A N.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to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and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J].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2012, 2: 023.

[5]van der Steen F W, van der Lugt A, Schinkel A F L. Usefulness of 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 for the Detection of Carotid Plaque Ulceration in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Carotid Atherosclerosis[J]. Carotid Artery 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 2013, 112(2): 71.

[6]吴杭娟,方鸣.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方法及临床价值[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23(001):16-17.

上一篇:瑞舒伐他汀对ApoE基因缺陷小鼠主动脉α―SMA表... 下一篇:颅脑外伤后迟发性硬膜外血肿的CT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