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德育导师制度改革研究论文

时间:2022-08-10 11:43:45

我国德育导师制度改革研究论文

对于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许多德育工作者曾经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过探究。由于以往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影响,重教书轻育人的观念仍停留在部分教师的脑海中,使得他们在日常教育教学行为中,比较重视传授知识而忽视对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教育。这样一来,学校的德育工作往往会落到个别德育领导和班主任的肩上。为了全面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教育理念,更多更有效地整合德育资源,浙江省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在众多的思路和做法中重点推行了德育导师制度。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行德育导师制度的精神,为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热情、周到、优质的服务,促进全体学生的茁壮成长,本人自2006学年参与了兴华中学德育导师制实践工作。在德育导师制度推行的过程中,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为了学生的宗旨,积极探索努力创新,积累了一些有效的做法,也产生了许多思考:

一、加强“公信建设”,做好示范参与

一项制度能否很好的落实,很关键的一点是这项制度的公信力如何。如果有好的公信力,那么制度的推行和落实就能得到全体老师支持,推行起来就也容易的多;反之,如果公信力不够,大家在怀疑中执行这项制度,那结果可想而知。

为了顺利推行德育导师制度,增强其公信力,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兴华学校在导师制度推行之初就坚决全体中层领导都加入到德育导师制度当中去,并且和其他德育导师一起接受规定考核。很多领导因为在考核中排名靠后而不得不改变工作方法,这不仅促进了德育导师制度的实行,也给其他老师施加了无形的压力,为德育导师制度的推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实行全员参与,挖掘“活力”资源

德育导师制是一种既管又导、整体推进的学生思想工作新模式。也就是把需要更多关心的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分解给德育导师,让更多的老师关心、指导学生的思想、生活、心理健康和学习。在实施德育导师的初期,本人没有把在编的后勤工作人员和离退休老教师纳入德育导师的考虑范围之内,主要是认为后勤工作人员作风比较散漫,不太适合做德育导师工作,而老教师精力有限,出于照顾的原因也没有聘用他们。但是,在德育导师制度推行的过程中发生的一些事情让我们开始反思之前的工作思路,对老教师和后勤工作人员有了新的认识。

有一位老教师非常想加入到德育导师的行列,但由于年龄不符合德育导师的要求,所以只能在学校领导不知情的情况下个人和班主任沟通,主动承担了初三班里几个“困难生”的德育工作。德育导师就是老师以学生的朋友、顾问身份作为其成长的指导者。学生们与导师在一起,少了一份拘束,多了一份轻松。让大家意外的是,老教师不仅没有因为精力上的原因耽误了工作,而且凭着自己丰富的经验把德育导师的工作做的游刃有余。很多得到他帮助的学生甚至说过:“如果为这样的好老师读书,我读死也愿意!”对于一位教师工作的任何肯定和评价,恐怕都比不上这句朴实的语言!

在知道了老教师的事迹之后,学校德育领导小组反思原先对德育导师的种种限制问题,开始把学校后勤人员和学校老教师也加入到德育导师的考虑范围之内。事实也证明,全员参与模式是明智的选择,原先不被看好的学校后勤工作人员在德育导师的工作中也有出彩的表现。有一位后勤工作人员当了初二的生活导师后,每天坚持在学生就寝之前到寝室找学生聊天,手把手的指导学生进行内务整理的指导,帮助学生把寝室内务做的井井有条。在这个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帮忙解决。她还创造了一项独具特色的“惩罚制度”:哪个寝室违反了纪律,第二周导师就一周不与孩子们聊天!试问,没有水融的师生感情,谁敢用这样的“惩罚制度”?

实行全员参与,让更多的老师参与到德育导师的工作当中,不仅增加了德育导师的备选人员,还给德育导师工作添加了“活力”因素。从某种意义上将,老教师和后勤工作人员甚至可以说是推动学校其他德育导师工作的“鲶鱼”,他们的出色表现,也让其他老师开始对德育工作不敢懈怠。

三、成立导师小组,加强成员合作

原来学校德育主要由政教处和班主任来实施,实践一段时间后“德育导师”由乐于奉献、在师生中威信较高的教师担任,改变了“单打多”的德育模式。为了进一步增加德育导师的工作效率,方便德育导师工作的开展和管理,领导小组以学校班主任为德育小组组长,其他两个德育导师为组员,每个班级组成三人一组的德育小组,共同进行班级的德育工作。工作重点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心理健康、行为规范等方面“一对一”指导,动员了各方面力量,整合了多种资源。

在导师制度推行的初期,有些老师的合作意识不够,工作开展的不是很顺利。最典型的是初一年级有班主任因为怕得罪同事而不愿意履行组长的职责,造成该小组成员之间合作非常不好,从而导致这个班级的卫生和生活管理职责不清,落实不到位,在学校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德育导师管理领导小组了解这一情况之后,马上召开了一个协调会,承诺只要班主任敢于去做,一切担子领导来挑,并组织所有导师进行了一次加强成员合作的思想动员。后来初一班级德育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比以前默契多了,工作的开展也顺利了。班级内的德育小组成员通过协调,在初一新生进校之后的半个月之内,天天晚上轮流到寝室了解情况,并且进行就寝指导。现在的初一新生,只要熄灯铃一响,学生寝室就一片安静,甚至有些值班领导开玩笑地说,在晚就寝考核问题上,初一年级就是“免检单位”。

由此可见,德育导师之际合作对于德育导师制度的开展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只有加强德育导师之间的合作,才能提高德育教导工作的效率。

四、奖罚严格有效,激发参与热情

一套制度的实施,好的奖惩措施是保持老师热情的基础。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本人为了保证德育导师制度的执行,制定了一套严密的考核制度:如导师学生评价制度、导师考核制度、规范建档制度、谈心与汇报制本度、特殊案例会诊制度等。并制定了奖惩管理办法,并且严格执行。很多老师因为工作出色得到了表彰和奖励,这让有些原先不愿意担当德育导师的老师认识到,当德育导师不仅对能够可以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而且自己也能从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因此对德育导师的观念也慢慢发生改变。

有一位后勤人员原先由于不理解德育导师制度而不愿意参加,后来通过德育导师制度的开展,她逐渐认识到了德育导师工作的重要性和光荣感,她开始自愿要求参与。虽然她自己在学校后勤岗位的任务也很重,但是当了卫生德育导师之后,为了做出成绩,她一直坚持不懈的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包干区的打扫工作,真正做到身教重于言教。为了给一位学生培养出好的保洁习惯,她自己戴上手套,每天早晨亲自带领学生捡垃圾。经过近一个月的指导,班里学生每天三次打扫变得非常尽职尽责。原来她班里的卫生区由于任务重,卫生考核结果经常垫底,她当了卫生德育导师之后这个班级的卫生考核分跃居年级第一,实现了质的飞跃。德育导师考核组对这种情况马上跟进,严格执行考核方案,及时对她的成绩进行了肯定。

上面这样的例子随着德育导师制度的推进也涌现出不少,这证明只要德育导师考评办法和奖惩措施是合理的,就能真正起到激发导师工作热情的作用。超级秘书网

五、加强引导,鼓励创新

创新,是导师的自我创新。由于年龄的接近,年轻老师和学生比较有共同语言,当他们发现行为困难生身上的问题的时候,在学校没有硬性要求的情况下,主动接近这些学生,和他们成为朋友关系,用真诚的关心帮助这些学生,让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不再那么偏激。这些差生上课不好好听,经常想出各种方法在课堂上捣乱。有一位老师听说有一名学生在小学非常喜欢看书,就帮他借了很多书,让他看了之后和老师谈谈读后感,在谈的过程中对这位学生进行了及时的肯定,让这位有了一种自我价值的认同感,从此之后表现越来越好。

导师在实践中积极创新,甚至出现了薄弱科目促进型、后进生自律管理型、心理差异转化型等不同类别的导师,一个老师可以兼任几种导师身份,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成长为己任。“德育导师制”改变了以往任课老师“只管教、不管导”的状况,形成了现在的“全员育人”局面。既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也在导师和学生间架起了师生间的“心灵桥梁”。

面对国内社会的转型、基础教育的转轨,中小学德育工作将经历一场严峻的考验,但这同时也是德育发展的有利机遇。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积极思考如何充分地激发全体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许有助于改变学校教育工作的被动现状,从而达到德育全员化的理想境界。在这里,或许再多的制度都是次要的,自上至下,全身心地投入才是德育工作发展的原动力。

参考文献:

1、《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肖川著

2、《教育社会学》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吴康宁著

3、《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叶澜著

4、《德育导师工作方法与策略》钦国强

5、徐卫红《德育在“导”而不在“制”》

——《中国教师报》

上一篇:螺旋CT对中耳炎病症治疗探究论文 下一篇:会计中的德育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