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之战

时间:2022-08-10 10:46:01

全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app这块新兴的市场,俨然进入了群雄逐鹿的战国年代,运营商、互联网公司、终端厂商和广告公司等纷纷拥军而入,裂士封侯,以各种方式推出自己移动应用软件,以抢占市场。在这场已经硝烟弥漫的战争中,对于各方产业势力来说,都有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这是一场新的洗牌。

时钟向前回拨4个月。

2011年7月6日,噢粑粑运营总监钱婧至今仍清晰地记着这个日子。在这一天,他们的团队推出了公司成立以来的第一款产品――噢粑粑。“这是一款快速帮你找洗手间的应用。可以找厕所,可以在上厕所的时候找乐子。”钱婧解释说,“噢粑粑”是一款智能手机软件,目前有Android版本和iPhone版本。软件主要功能就是寻找身边的公厕。它通过GPS定位功能,可以快速找到距离用户最近2公里范围内的公共厕所。软件内还设置了上报厕所功能,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找出潜藏于城市钢筋水泥之间的各类厕所,分享给全国人民。而通过“噢粑粑”,用户还可以对公厕打分,发表评论。另外,还有一个新功能为“蹲着乐”,用声音和图片等元素阐释厕所文化,一些同图、一些段子……让用户在上厕所时“开心一刻”。

当时,噢粑粑团队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款花了三个星期写出来的“找厕所”软件,会在推出后几个月的时间里,给整个团队带来未曾预料到的惊喜:“噢粑粑”上线第一天下载量破1500。截止目前“噢粑粑”的总安装量已经突破了50万。

而这不过只是APP风靡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冰山一角。

近年来,随着苹果等智能手机迅猛发展,使移动互联网炙手可热,更带动了移动应用的快速及多样化发展。据相关资料显示,2010年中国手机应用下载规模突破8.63亿次,预计到2013年,应用下载量将达到200多亿次。截至2011年10月,苹果应用商店上线APP达到50万款,类别涉及商业,图书、教育、游戏、娱乐、医疗等各个领域。而另一个可以与之抗衡的Android应用商店,上线APP也多达25万款。

如今的智能手机应用市场足以和PC的软件市场抗衡。全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APP这块新兴的市场,俨然进人了群雄逐鹿的战国年代,运营商、互联网公司、和终端厂商等纷纷拥军而人,裂士封侯,以各种方式推出自己移动应用软件。以抢占市场。在这场已经硝烟弥漫的战争中。对于各方产业势力来说,都有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这是一场新的洗牌。

狼烟四起,终将鹿死谁手?

应用软件商店之战

APP风靡起源于苹果的App Store。App Store战略的初始考虑是提高iPhone的附加值。大量的应用软件对手机功能的提升起到很大的作用。App Store的成功关键在于商业模式的创新。一方面,“iPhone的软件应用商店”为第三方软件的提供者提供了方便而又高效的一个软件销售平台,降低了人们进入手机软件这个领域的门槛,开发者上载应用软件到App Store并确定其价格,当用户在App Store付费下载软件之后,苹果公司和软件开发者将按3:7的比例进行收入分成。合理的分成模式使得第三方软件的提供者参与其中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另一方面,App Store通过无数的软件开发者,满足了手机用户对应用软件的个性化需求。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的满足,进一步推动App Store市场的良性发展。以个性化、长尾为特征的新兴产业链由此形成。而苹果创造的这种新颖的商业模式更使自己受益匪浅:每天的销售额平均超过100万美元,至少给苹果公司带来3.6亿美元的年销售收入。

在智能手机将成为主流的3G时代,Google、微软、诺基亚等立志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大展手脚的公司则把目光看得更加长远―通过软件下载平台,进一步实现基于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第三方应用程序的丰富与普及,进而抢占手机操作系统市场的最大份额,积累移动互联网的竞争优势。

继苹果App Store之后,Google的Android Market、诺基亚的Ovi Store、RIM黑莓的App world、Palm的Software Store等应用商店先后问世。业内专家项有建接受《广告主》采访时表示,App Store已经演变成一种模式,Google、微软、诺基亚等都推出自己的软件商店,可以看作是App Store的一个子集。App Store是当今无线网络的一个战略制高点,一个战略性的平台。与国外相比,国内的应用商店起步晚,但并不妨碍其迅猛的发展。腾讯推出了无线业务平台。百度的应用开放平台也悄然上线。再加上的魅族、酷派,从手机终端商到运营商也都纷纷推出了移动应用商店,据了解,目前国内移动应用商店数量已超过50家。而且还不断有新公司进入该领域,其竞争激烈程度不言而喻。

APP与传统互联网之战

APP的崛起,让传统互联网企业也意识到了危机。

早在2010年,美国《连线》杂志就刊发了一篇《万维网已死。互联网永生》的文章。《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在文章中说:“市场已经表明,当运行基于网络之上的应用程序时,消费者开始选择服务质量……在汽车内,运行手机上的谷歌地图应用程序要比用笔记本电脑上谷歌地图网站方便。而阅读书籍时,人们宁愿躺着用Kindle或iPad应用程序,也不愿趴在电脑前用浏览器看。”

由于手机屏幕较小。通过浏览器访问在线应用和服务的用户体验非常差。而APP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缺陷。APP之所以能赢得众多消费者的追捧,其重要一点就是功能单一、简单易用,这就能给予用户良好的体验。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APP应用的市场空间将会进一步扩大。

“APP更符合消费者需求,能给用户更好的应用体验。”艾德思奇副总裁魏洪蕊表示,较之传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用户拥有不同的媒介接触习惯,应用能更好地满足用户个性的需求,例如新浪微博,更多的用户都会直接选择APP,而很,少人再会打开IP,输入网址登陆。

移动互联网无疑已经成为互联网企业竞争的新战场。“应用为王”、“APP应用将成为用户进入和连接网络的关键性纽带”,基于这一理念,传统互联网企业包括坐拥上亿乃至数亿用户的行业巨头,纷纷抢滩布局,将自己的优势业务向移动互联网延伸,对客户端的争夺也日趋白热化。

近日,网易阅读手机客户端正式上线,使用iPhone、Android手机的用户都可以在手机上体验这款阅读应用:继之前率先推出苹果最新iOS 5平台移动客户端之后,搜狐视频目前正式宣布,推出基于谷歌全新Android 4.0的客户端产品;淘宝、卓越、亚马逊、当当、京东、凡客等企业都竟相推出了适用于不同操作系统的手机客户端……各行各业的手机客户端软件犹如雨后春笋,在满足人们个性需求的同时。也使争夺之势更加火热。

运营商之战

高速成长的移动互联网以及亟待挖掘的消费者需求,成就了一个待挖的金矿。运营商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也乘

着3G的“东风”,抢滩布局,企图分一杯羹。

在国内,3G手机基本走运营商定制路线。这使运营商拥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更容易定制菜单,植入其客户端,并且有移动梦网等传统运营商服务的多年积累,普通用户也更容易接受通过运营商渠道购买服务的方式。“手机应用商店业务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方向,”中国电信手机应用商店运营中心副总经理吴江曾表示,目前,移动MM、电信天翼空间、联通Uni Store都已上线,与软件开发者和手机厂商共同打造了维基化的软件平台。

不单如此,运营商在推出自己的软件应用商店的同时,智能终端已成为其战略布局中的重要砝码。三大运营商早已纷纷深入智能手机市场与各大手机厂家合作。以高额补助推出定制手机。其中,移动TD捆绑品牌主要由国产品牌中兴、华为、酷派、联想主导;电信CDMA和EVDO捆绑品牌虽然都以三星为首,但中兴和华为也占据重要地位;而联通则以iPhone、三星等国际品牌为主导,近日又与小米科技联合将推出定制版小米手机。

“预装应用”则是运营商定制手机的一块重要内容。据了解,中国移动重点捆绑的应用为:手机视频、无线音乐、手机电视,手机支付、12580、手机报、手机阅读、号簿管家、手机动漫、手机证券、飞信、139邮箱、手机游戏等。中国电信的预装软件则包括:互联星空、手机支付、天翼税通、天翼空间、天翼视讯、天翼阅读、翼聊、号簿助手、UIM卡应用,以及爱音乐、爱游戏、爱动漫、189邮箱等。中国联通的定制手机则集成了手机电视、手机音乐、沃商店、沃阅读、手机报、掌上证券以及手机资讯等多项增值业务。

然而,运营商在借助定制终端广泛布局移动互联网业务时,一些问题逐渐显现。定制机内置增值应用过多而遭致用户诟病:智能终端迈向深度定制还有一段长路要走。

手机终端之战

战争的硝烟不断蔓延,作为手机终端的制造商也嗅到了火药的味道。

“一部智能手机在使用寿命期间,一般最多只安装30个应用。能否成为其中的1/30,其实是中国移动互联网应用商家能否成功的基础。”机锋网总经理谈毅指出。一直以来,大多数人买了手机使用的都是制造商事先为他们装好的软件,基于这一事实,在手机中预装相关软件,进而占领市场成为各方势力的重要战略。

早在2009年12月,淘宝网就宣布推出3款分别与联想移动公司、中国电信、TCL公司合作的淘宝定制手机,而在这3款手机中均植人淘宝网的手机客户端程序“随身购”、“淘掌柜”、“数字商城”,“移动支付宝”和“移动旺旺”。将淘宝网上的电子商务理念拓展至新兴的移动商务领域。

以“模仿+创新”起家的腾讯也不甘示弱,在2010年12月,与华为终端达成战略合作,业界首款深度融合QQService的智能手机HjQQ。HiQQ使用Android系统,并整合手机QQ、手gQQ空间、手机QQ浏览器、QQ农场、欢乐斗地主、QQ安全助手和腾讯微博等19种腾讯手机应用。

2011年,新浪也宣布与HTC合作推出了国内首款新浪微博智能手机――HTC微客。而这款手机的最大特点是设置了单独的新浪微博专属键,在发送微博时更加快速、便捷。

今年最火爆的“国产神机”小米手机也在其中内置了米聊。小米科技CEO、长城会中国董事长雷军更是多次指出,小米手机不以硬件挣钱,之后会通过互联网服务来赚钱。

对此,近日创新工场的李开复博士也在微博中指出:“互联网巨头纷纷推出自己的手机,最大特色都是:嵌入了自己的服务。”但同时他建议他们推出自己手机时,少考虑自己有什么,多考虑用户要什么。值得学习的是国外苹果为了用户需求嵌入对手谷歌的搜索、地图、Youtube。如果没有真正用户第一的思维,巨头也很难成功。

广告平台之战

数据显示,今年3月,中国手机用户数已超过9亿,手机上网用户数超过3.18亿,而到11月初,手机上网用户数已超过4亿。多家移动互联网公司预测,2011年底,中国手机上网用户数将达到4.5亿,超过中国PC用户。利用上下班途中的零碎时间看看小说、手机报、新闻资讯、玩玩小游戏等已经成为人们一种的生活方式。

可见,APP在其中扮演着最为重要的角色。APP的随身性、互动性、及时性、娱乐性、可定位、可跟踪等特征,能够为广告主的精准营销、个性化营销提供依据和支持;APP通过整合各种移动营销要素和技术。能够为营销活动带来更大的便利和看点,从而提升营销传播活动影响力。这使广告主也不约而同地把视线聚焦在这块有“第五媒体”之称呼的手机上来。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品牌广告主不可错过的营销热土。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汽车营销高管透露,2011年已经开始在移动互联网上进行广告投人,但在总的广告投入中所占比例不是很大,移动广告作为一种新的广告模式,未来几年将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方丽的投入也将不断加大。

APP的火爆加上广告主将传播延伸至移动端的强烈诉求,使作为连接APP开发者与广告主两者中间纽带的广告平台服务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艾德思奇副总裁魏洪蕊在接受《广告主》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业内人士聊天时,大家对行业未来的看法基本是一致的――2012年流量将成长10倍。在5月份刚回到无线行业时,业内普遍认为,广告难接,媒体多,广告主较少。但从目前来看,艾德思奇每天线上基本能做到5轮轮显。少的时候也能做到3轮轮显,整体要比预期好得多。从拜访的一些客户来看,所有的公司对移动互联网营销这块都表示极大的兴趣,预计2012年将会有大量的品牌广告主进入到移动互联网领域。

易传媒移动广告平台总经理蒯佳祺指出,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在使用智能手机,加上这部分人群更加高端、优质,这是其他媒体不能或者比较难触及到的人群,这部分人对广告主的意义比较大。其次手机本身作为媒介平台,相比其他媒介具有很大的优势。手机屏幕较小,只有一两个广告位,这使受干扰比较少。用手机的时间一般都是碎片闲暇时间,用户更可能同广告和品牌进行互动;同时手机是唯一随身携带的可以和地理位置相匹配媒介。种种原因使手机作为媒介比其他转化效果要好得多,这使广告主对其比较青睐。

移动互联网在给广告平台服务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巨大的挑战也与之俱来。

魏洪蕊表示,目前移动广告还处于培养阶段,压力也是很大的。当一个行业高速成长时,就会出现一些破坏规矩的现象。例如要不要24小时排重艾德思奇一直坚持的24dx时排重将38%-70%的流量被排除掉,减少了误点,提高了转化率。24小时排重,是对广告主负责,从长远来说也是对开发者负责。如何平衡广告主与开发者的利益是所有平台都面临的问题。

蒯佳祺指出,移动互联网发展过快,APP过于海量,一时使广告主无从适从。同时广告主预算的转移需要一定的时间,广告主认识和了解这个新媒介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这需要整个市场、整个行业

共同培育。

尽管移动广告才刚刚起步,但先知的广告公司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锁在了移动互联网广告市场,早已经提前谋划和准备。指点传媒、有米广告、多盟、麦悠互动等众多广告公司同样对这块市场虎视眈眈。未来一场以APP为主角的刀光血影的战争提前开始酝酿。

蒯佳祺表示,目前国内的移动广告平台公司至少有四五十家,主要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像亿动广告、飞拓无限等业界中的老兵;第二类是以AdMob等为代表的一些国外公司;第三类是多盟、哇棒、有米这些新起家的移动应用广告平台;第四类是像易传媒这样之前在互联网营销上有一定积累然后进入移动应用广告市场的公司。各家广告平台各有各的优势,也各有各的生存之道,但未来竞争一定会进一步加剧。

未来谁主沉浮

无论是越来越多的APP开发者进入移动互联网领域,还是运营商对定制手机火热的追逐,抑或是广告公司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都可以看出时下业内对于移动互联网的大潮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我们正逐渐走入移动互联的新时代,移动互联网可能是未来10年互联网公司最大的发展机会,但是在一座金矿面前,并非每一位淘金者都能赚得盆满钵满。机遇与风险永远是并存的,把握得好则有望实现行业“翻天覆地”的格局变化;把握得不好,不仅传统利益没法保证,甚至惨遭市场淘汰。

在201冲国联网经济论坛上,奇虎360副总裁胡浩表示,“移动互联网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的机遇,但是移动互联网产业格局还没有定型。移动运营商、传统互联网企业、创新的移动互联网公司都还在博弈,不能说哪一方掌握了移动互联网成功的关键因素。”

在传统互联网时代,“得渠道者得天下”。在移动互联网时期依然如此。渠道的本质,反应在移动互联网上就是用户的入口――如何保证自己的APP留在客户手机中。

蒯佳祺认为,目前很多公司都在争夺人口,但入口有很多,比较终极的入口如雷军的小米手机,直接把手机占领。此外浏览器也是必争之地,如今QQ、360等都在做。也有很多公司在和手机厂家合作进行预装。但手机比较难做,成功的案例并不多。如撇开手机终端不谈,比较实用的APP如微博、微信等在未来竞争中将占有重要地位。

“运营商的价值在不断削弱,手机制造商对用户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小,我认为一些软性应用的作用在不断增强。”魏洪蕊对此表示。

所有的一切,还只是猜想,未来究竟谁是最后赢家,我们拭目以待。

上一篇:新形势下我国高校经济风险分析 下一篇:传漾科技:解码APP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