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现代教育技术,提升语文课堂教学实效

时间:2022-08-09 04:02:01

整合现代教育技术,提升语文课堂教学实效

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堂教学,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极大优化了整个教学过程,实现了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将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可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激发学习兴趣,创设良好教学情境

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都会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获得快乐和享受。但是,兴趣不是先天形成的,它是在一定的教育影响下启动、发展起来的。在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情绪却消极厌烦,甚至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而现代教育技术动静结合、图文并茂,能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令学生耳目一新,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激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生动高效。这是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

在教学“安塞腰鼓”一课时,上课伊始,我为学生播放了安塞腰鼓的视频。这段气势磅礴的视频震撼了学生的心灵,激起了大家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进入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的最佳状态。这种状态自始至终调动着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的情绪始终处于亢奋状态,思维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在品读赏析中感受到了语言之美,感受到了安塞腰鼓磅礴的气势和独特的魅力,更感受到了黄土高原上后生们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使学生得到了艺术的熏陶。

二、突出重点,分化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比较抽象的词语或一些意境很美、但学生难以理解的语句,这些是教学的重难点。如果只是通过语言讲述,即使配上教学挂图,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就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将知识化难为易,巧妙地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莫高窟”一课,要让学生通过读、背来感悟莫高窟艺术的灿烂辉煌和古代敦煌人民的智慧与高超的技艺,这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学生对莫高窟了解不多,虽然搜集了相关资料,但难点仍难突破。在教学中,我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与课文内容相符的莫高窟彩塑、壁画、藏经洞文物展现在学生眼前,并配以生动的解说。学生在啧啧赞叹的同时,对莫高窟这一艺术宝库的灿烂文化有了深刻的了解,纷纷感叹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智慧。在朗读中表现出了赞美、喜爱之情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在背诵时,看着画面的提示,学生们都背得朗朗上口。可见这样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唤起情感体验

新教材语文课本所选的范文,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在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的前提下,较多地增加了语言优美、立意新奇、境界开阔的文章。学习这些文章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思维,丰富了他们的语言。但是在教这些文章时,如果仅靠老师的一张嘴、一支笔,往往是教师口干舌燥,学生心烦火燥。这是因为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不够。如果我们能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就能渲染出一个逼真的场景,把课文中抽象的文字描写变成具体的画面,从而达到与文本的对话与共鸣。“月光启蒙”是一篇追忆母爱的文章,文中的生活离大多数孩子的生活实际太远,学生无法直接体验到当时那种淳朴的母子之情。但是,通过多媒体的影音结合,对民歌、童谣的渲染,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情感磁场,真正营造出一个可感、可知的意境,让人如临其境,浮想联翩。

四、训练说写,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对学生的思维培养必须贯穿于语言训练之中,但小学生的思维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没有外界媒体的刺激、启迪,他们在思考问题时经常出现思维障碍,有时还会出现思维不完整的现象。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能起到导视启思的作用。在教学“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这一课时,在领略了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鸣禽野花的欢乐温馨之后,我把大自然搬上银幕,让学生无须踏遍千山万水,就能体味到大自然的神奇美妙:听,这是天雷的铿锵;看,那是三亚的落日;瞧,那是黄山的云雾……将大自然的美景尽收眼底。这时让学生练习说话,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看着这些画面,你会对大自然说些什么?你想用什么歌来歌唱它?你会用什么方法把这美景留住?多媒体跨时间、跨空间的妙处,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盐城市滨海县界牌镇腰路小学)

上一篇:中学历史教学脱节的现象及其解决对策 下一篇:论宗白华美学体系的建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