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高校德育的基本价值

时间:2022-08-09 03:38:59

和谐:高校德育的基本价值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呼唤高校德育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和谐的德育价值。心理和谐是德育主体自身的和谐,是高校德育和谐价值的基础。学会合作是主体之间的和谐,是高校德育和谐价值的本质。道德活动是实现高校德育和谐价值的途径。

关键字:和谐;价值;心理和谐;学会合作;活动

作者简介:卢桂桃(1969―),女,湖南安化人。政工师,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湖南省益阳市社会科学指导性计划项目(编号08YS011)研究成果之一

一、和谐德育价值的科学内涵

德育是主体把社会对思想政治品德的要求,通过一定的方式变成对象的品质和行为的活动。德育的本质是把社会的要求变成人的现实的品质和行为。①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的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②价值是“物的对人的有用或使人愉快的属性。”③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德育价值,是指具有一定需要的主体与德育发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符合主体目的和满足主体存在与发展需要的意义、作用与功效。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正确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发展学生的品德“对象意识”(对他人、社会等的正确看法)和品德“自我意识”(对自己的正确看法),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个体的生命活动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了社会价值;同时也满足自身的身心发展和完善的需要,实现自我价值。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德育只是“心中有社会”,却“目中无人”。似乎人生价值中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个人的生命价值与精神价值是根本对立而无法统一的。其实不然,人的价值应全面符合于人的本质和规律,体现人作为一个意识支配的生命物种的特殊价值:人的任何生命活动都应有利于整个人类本质的进步和发展,有利于每个人类个体的肉体和精神功能的全面发展和完善,缺失哪一点,人的价值都不是完美的。

所谓“和谐”,是指“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和谐德育就是德育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受教育者个体发展需要的统一为出发点,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调控构成德育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发生和谐共振效应,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全面而和谐发展的一种德育模式。

二、和谐:和谐社会视域下高校德育价值的题中之义

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④“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⑤

1.和谐社会要求高校德育以人为本。一方面强调学校和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即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根本的就是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以人为本内涵的核心在于对人性的充分肯定,对人的潜能智慧的信任。以人为本的高校德育就是把人的幸福、自由、尊严、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使高校德育的本质不再是管理、控制、约束,而是对大学生人性的唤醒和尊严。因此,高校德育的重点应从传授道德知识和灌输现成结论转移到让学生掌握批判的武器,提高学生道德辨别力、选择力和创造力的教育上,让学生学会自己面对人生,创造生活。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作用,形成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合力。另一方面强调大学生坚持以人民为本,在为人民服务中实现自身价值。明确指出:“大学生是高层次人才和党政干部队伍的一个重要来源。切实把大学生培养好,我们就能够为党政干部队伍源源不断地提供优秀人才。同时,人民群众殷切期望大学能够把他们的子女培养成才,培养成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的有用之才。切实把大学生培养好,是我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亿万家庭最大愿望和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要使所有大学生都明白,党和人民对当代大学生寄予殷切期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大学生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大学生去奋斗,青春只有在为祖国和人民的真诚奉献中才能更加绚丽多彩,人生只有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才能闪闪发光。”⑥

2.和谐社会要求高校德育全面协调。首先,高校德育目标体系要全面协调。这应是一个包括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的结构性目标、先进性要求与群众性要求相统一的层次性目标、现实性要求与理想性要求相统一的阶段性目标所构成的目标体系。同志强调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⑦其次,高校德育内容体系要全面协调。这个体系应当是与中学德育和职业思想政治教育相承接,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相和谐,马克思主义与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相协调的综合内容体系。同志强调:“高校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引导广大学生既要学会做事,又要学会做人;既要打开视野、丰富知识,又要增长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既要发展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又要发展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人格因素;既要增添学识才干,又要增进身心健康。”⑧再次,高校德育工作体系要全面协调。这个体系应当是教师教书育人、干部管理育人、职工服务育人之统一的体系,学生党团组织、社团组织和自我教育相和谐,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协调的工作运行体系。

3.和谐社会要求高校德育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也是构建和谐德育的重要要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全面自由发展的人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又促进了社会的不断发展。要达到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与社会持续发展的协调统一,德育工作者必须对形势有超前的思考、超前的分析、超前的预测,用发展的德育理论来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使大学生树立起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观念,能够促进自身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 、心理和谐:高校德育和谐价值之基础

心理和谐,是指的德育主体自身的和谐。对于大学生来说,无论是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信念,还是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思想方法,以及崇高的道德理想和道德信念都必须以健康的心理素质为基础。心理和谐在高校德育中具有基础地位。它是教育者为了有效地保障、促进和发展学生心理健康和健全的人格,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为主的多学科的教育理论和技术,有计划、有目的地施加于学生心理领域的一种教育。育心是心理和谐的基本功能,育德是心理和谐的派生功能。

育心,即培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心理和谐的基本功能。我们把心理和谐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预防心理疾病,缓解心理障碍。通过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使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尽早发现自己和身边同学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便于专业人员的提前干预;有些心理问题,本来就是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健全和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这些问题会相应地得到缓解乃至消除;学校心理咨询人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直接介入某些如考试焦虑症等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的治疗。第二,优化心理品质,提高调节能力。主要体现在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即个体适应挫折、抵御和对付挫折的能力。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生活条件相对优越,进入大学前生活大都一帆风顺,进入大学以后,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其低下的挫折承受力就成为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大学校园发生的种种极端事件都与挫折承受力息息相关。”⑨第三,充分开发潜能,促进人格完善。潜能开发的两个关键性因素是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就学习能力而言,其核心含义是会学习。心理和谐要求学生学会学习,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使学生能进行有效的自我监控,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潜能开发的另一个关键性因素是创新。创新是创新意识与创造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心理和谐关注大学生创造力的开发,更要关注创新意识的培养。一个人的人格怎样,其心理生活也就怎样。

育德是心理和谐的派生功能。一位教育心理学家曾经打过一个十分形象的比喻,如果把德育比作往水桶里装水,那么学生的心理素质就是桶底,究竟能装多少水,要看桶底的承受能力。大学生虽然不是“美德袋”,但崇高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也绝不可能是建立在沙滩上的空中楼阁,而需要有一定的“接受基”。心理健康教育的“育德”功能正是为有效地实施德育提供了这样一个“接受基”。

四、学会合作:高校德育和谐价值之本质

学会合作是指主体之间的和谐。合作是人的本质规定性,是人及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本方式。合作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动力,没有合作,人类就无法生存。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变,随着生产水平的日益集约化和现代化,全球性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人与人之间的通力合作。所以强调合作、唤起人们的合作意识,从而在实践活动中贯彻合作,这是适时且必要的。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而自愿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包括言语和行为)而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最终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21世纪中国的道德将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为此21世纪的道德在尊重每个人自我个性的同时,将积极倡导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助合作精神。

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最重要、最基本、最经常、最活跃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学业的提高、智能的培养以及身心和个性的全面发展都将具有极大的裨益。我们坚持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等等的关系是合作的关系,合作是学生与成年人从事共同的发展性活动的一种人道主义思想,这种共同活动依靠相互理解、深入了解对方的精神世界以及集体分析这种活动的进程和结果。要实现师生的合作关系,最重要的是热爱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真正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摒弃一切有伤害孩子自尊心的做法,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信任、关系、热爱、鼓励、平等地对待他们中的每一个人,但平等、信任、尊重并不是说教师与学生在生活经验、知识成熟性方面不存在差异,而是这种差异存在于教师跟学生进行公开的、信任的交往中,在交往中教师的个性、思想和内心体验不是掩藏在他的社会职务的后面,而是公开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产生对老师的公开信任,每一方都把另一方看作是“你”而非“他”,彼此的关系是人与人相互承认和理解的社会性关系。

运用合作学习策略。合作学习是同伴的互相合作活动,为学生创造了互相认识、互相交流、互相理解的机会,他们把自我融入群体之中,一起学习,一起活动,从而感到难以离开这个集体。这样培养了他们的合群性,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使学生之间形成了一种合作关系。

运用交往教育策略。所谓交往,就是主体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沟通与相互作用。交往的目标是导向某种认同,而这种认同又归于一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共享知识的主体间的相互依存,可以说,交往是人的一种生存和存在的方式。正是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人们才逐渐地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并在保持自身独特性的同时认同他人,从而走向成熟,融入社会,合理的交往最终形成完美的人格,养成自我负责并与他人合作的态度,成为能对一切事物做出独立判断的人。

为学生创设合作的机会,形成合作氛围。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一同活动的机会是很多的,如一起上课、看书、玩耍、课外活动等,教师都应想办法为他们创造、提供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相互协商、互相配合、分工合作,教师不要放过每一次让学生合作的机会,同时还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合作的机会,学会合作。创设崇尚合作精神的社会舆论,形成崇尚合作精神的社会风气。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大气候,如果整个社会的人都重视合作,崇尚合作精神,学生们耳濡目染,自然也容易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

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积极效果,给予及时的鼓励引导。学生之间的合作常常会带来积极愉快的结果,这对学生巩固、强化合作行为进而产生合作行为是极为重要的。但学生自身常常不能意识到这一点。因此当老师看到学生能与同伴一同友好地配合着玩耍,或协商、或询问、或建议、或共享、或给予帮助、或求助时,应注意引导学生感受合作的成果,体验合作的愉快,激发学生进一步合作的内在动机,使合作行为更加稳定、自觉化,尤其是比较这次合作的成功与上次不合作或不能很好合作的不成功,更能使学生体会到合作的快乐与必要。在合作结束后,通过反馈或评价会议,学生就能把班级作为一个小组,每个人变成整体的一部分,彼此依赖并获得共同的目标。

五、道德活动:高校德育和谐之途径

道德活动就是在学校道德教育过程中,由学生自主参与的,以学生的兴趣和道德需要为基础的,以促进个体道德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为目的的现实的社会交往活动。

活动是个体道德和谐的根源与动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对事物、现实、人,只能从实践、从人的感性活动去理解,而不能主观地、直观地去理解。事实上“如果离开人们的实践活动,离开他们的多种多样的实际行动,而孤立地研究道德意识的本质、特性、结构的话,显然是不可能完全、充分地理解他们的。”⑩首先,学生通过活动加深了对道德规则的理解,为道德的真正获得提供基础。任何道德都以一定的规则、原则的方式客观地呈现着。它蕴含了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应有关系、人在社会中应有之地位的基本要求,而要真正认识和理解这些要求并在此基础上转化为个人的欲求,只有在活动中,只有在体现这些要求的社会关系中并通过实际地处理这些关系才能实现。其次,在协作和交往中,可以培养、发展真正的责任意识和义务感。基于互利、互惠基础上的协作和交往是相互尊重、相互协调以及推己及人、由人及我的“移情”式理解能力发展的真正前提,从而产生在交往中避免有损双方的利益,趋向有益双方利益的心理要求。再次,合作活动和交往还有助于学生团结协作和集体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因为在交往和协作活动中,每个活动的参与者不仅对活动中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的关系有较深的理解,而且对自己在团体中的地位、作用、权利和义务有较充分的认识。这样,他们对集体规章的遵守就不是被迫的而是自觉自愿的。

活动是学生自我教育的真正基础。促进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发展从而为自我的道德教育提供基础的,只能是学生本人的活动,只能是学生间的交往。认识和评价自我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主体必须走出自身,把自我当作与主体“对立”的客体来加以认识。而这只能在主体的对象化活动中,在主体间的交往中才能实现。

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我们强调活动必须是学生自主或自由自觉的活动,但不意味着否定教师指导。在教育上,要求教师不仅要尊重、鼓励学生的自由、自主活动,而且要为这种自由活动提供适宜的道德环境或更多的选择可能性;不仅要为学生的自由活动提供场所,而且要通过组织和亲自参与学生的合作活动、通过利用诸如讨论等各种认知策略帮助学生认识道德、道德发展的规律并把这些规律转化为自己的规律。这里,教师的角色已不是只对学生发号施令的权威,也不是无动于衷的旁观者,而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给予、接受的关系,而是一种交往和对话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王立仁.德育价值实现中的思维视角转换.光明日报2004年4月5日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0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326.

[4].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N].人民日报,2005-6-27(1).

[5].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2-20(1).

[6].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国教育报,2005-1-22(1).

[7].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国教育报,2005-1-22(1).

[8].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国教育报,2005-1-22(1).

[9]郑目昌.大学生心理卫生.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96.

[10]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编.现代世界伦理学.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47.

上一篇:体育课堂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分析 下一篇:新时期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难点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