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科学研究的起点探索

时间:2022-08-09 01:35:49

体育科学研究的起点探索

1体育科学问题的产生

1.1科学的问题

在自然的世界并不存在问题,它不会从客观世界中自发地涌现出来。所谓问题就是“某个给定的智能活动过程的当前状态与智能主体所要求的目标状态之间的差距”[4]。科学的问题是由科学技术经济背景能力的难度和研究者当前自身能力的难度的差异而构成的。而问题的产生是与主体认知活动目标状态相联系的,研究者只有以认识或改造的对象为目标而进行的能动性活动时才会捕捉到问题。问题因人的需求而产生,是根据一定的背景知识,结合研究者的经验提出的,但如果仅仅发现事物之间有“问题”,那只是一种猜测,还没有形成真正的“科学问题”。人们都知道运动对心理健康有影响,但这只是一种感觉,是一种猜测。科学的问题要对这种猜测进行思考,找出其中存在的科学成分,形成假设才能成为科学的问题。如果研究者在分析了研究变量,提出了“健身操能明显降低人的焦虑感和抑郁感,有助于提高身体自尊,进而提高生活满意度”的假设,此时的问题才是科学的问题[5]。问题是一个过程性的概念,它的产生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和科学研究的过程结合在一起的。但任何问题又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只是某一层次上的问题。某一层次上的问题解决了,在另一层次上可能还存在问题,这也是问题的解决可以不断产生新问题的原因。科学问题的提出,或是对前人研究思路的拓宽和深化,或是对旧的科学理论的怀疑和突破,或是与既有科学成果有关的新问题的发现,但绝不会在虚无中迸发。

1.2体育科学问题的特征

问题是一个多义词,如我们常说的“身体出现问题”、“比赛中出现的问题”、“训练中出现的问题”等,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构成科学的问题。科学的问题必须具备几个基本特征:(1)科学问题具有时代性。科学并没有持之以恒的总目标或共同目标,它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产物,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科学的“进步总是相对于某种目的的进步”。那么科学研究的问题就具有时代性,是和当时的时代要求结合起来的。在2012年的国家社科选题指南中,重复最多的关键词是体育产业问题(共有4条)。可见,当前国家希望体育产业能尽快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有关体育文化建设和体育文化传承问题的研究,也是响应中央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的号召,把体育看作是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具有强烈的时代要求。(2)科学问题具有探索性。科学是对未知问题的解决,这个问题要有一定难度和价值,能激发研究探索知识的欲望。如“氧债”曾是运动生理学的重要理论,它的重要性和价值一直是研究者的兴趣点和关注点。以往认为机体在运动中因供氧不足而产生大量乳酸,形成氧债,并在恢复期仍保持较高氧耗,偿还氧债,但在其后的研究发现,乳酸和运动后的额外氧耗没有线性关系,证明“氧债”概念是不正确的,提出了“运动后过量氧耗”的概念[6]。正是对科学问题的不懈探索才推动体育科学的发展。(3)科学问题具有延伸性。对问题的求解,无论解决与否,都会引发新的思考,产生新的科学问题。这些新问题是对先前问题的深化或拓展,是以前人或他人的研究成果为新的研究起点。项群理论提出后,有研究者对项群的划分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在吸收其中的合理思想后,建立了复合主导竞技能力的概念,确定了拥有两种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类属。如把格斗类项目和各种球类项目归属为技战能主导类项群,把射箭、射击等项目归属为技心能主导类项群[7]。这些概念上的完善就是对先前问题的深化和发展。(4)科学问题具有结构性。科学问题的结构,包含了“问题的指向”、“疑项”、“应答域”、“解题规则”。其中的问题指向是指研究对象;疑项是表明主体目标状态与当前状态的差距;应答域是问题可能的解的域限,而解题规则是研究中显含或隐含的某些规则。如对“体育强国指标体系的构建”的研究,就可以把这个问题转化为“体育强国的指标体系是由什么构成的”,其中的问题指向是“体育强国”,疑项是“是什么”,应答域是“指标体系”,而解题规则就是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遵循的原则等。科学问题的结构要求是科学范式的要求,它保证了科学研究的规范性和合法性。

1.3科学问题产生的渠道

科学问题的产生是与研究者提出问题的背景和将要达成的期望联系在一起的,它客观地存在于知识背景和科学理论中,以及各理论之间、各经验事实之间。研究者所要做的就是发现问题,没有研究者的主体认知也就不存在所谓的科学问题。因此,在科学发展中提出正确的科学问题是一件重要的事情[4]。科学研究中提出的问题一般来源于科学实践或社会需求,但由于科学理论的独立性和研究范式的差异性,研究者提出问题的方式也不尽相同,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

1.3.1从经验与事实的统一解释中发现科学问题经验与事实的统一是建立科学假说或科学理论的出发点,也是提出科学问题的基本方式。科学是寻求理论在解释和预言两方面与经验事实的匹配,为此,研究者必然要从相分离的经验事实中寻求统一解释。在经验事实的统一解释的驱使下,寻求科学规律的问题就摆到研究者的眼前。研究者在研究时总是预设了现象背后的某种规律性东西,使相分离的科学规律能获得统一的科学解释。专项训练理论密切联系专项训练实践,但缺乏从整体上把握各运动项目的内在联系和对运动训练规律的理解和认识;一般训练理论虽是众多运动项目的共同规律,但与各运动项目的具体训练实践的直接联系较少。有学者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技术运动的结构特点和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为标准,在把握同一类运动项目的规律和联系后,提出了项群理论,把一般训练学与专项训练学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更完善的理论体系[8]。

1.3.2科学理论与科学实践的矛盾中发现科学问题由于科学的进步和社会发展,人们对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入,出现的新现象或新事实已无法用原有的理论去解释,甚至与这种现象或事实相悖。原有理论不能满足当前的研究需要,它所面临的危机,将引导研究者进行探索,或用原有理论来消解这个危机,或变革原有理论来解决这个难题。心脏的病变会导致人的心脏体积增大,但研究者观察到运动员的心脏体积也大于普通人的心脏体积,研究后证实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并非病理性的改变,于是提出了“运动心脏”的概念[9],促进了运动生理学的发展。

1.3.3科学理论内部的逻辑矛盾中发现科学问题在某些科学体系的内部,由于以往认识上的局限性导致科学逻辑上的不自洽,研究者从某一理论的定义或原理出发,以缜密的逻辑思考,发现其中的一些科学悖论,从而提出新的科学问题。有些书籍把体育学界定为“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及其发展方向的一门学科”,但有学者指出这样定义是不正确的,认为“其研究对象是人的体育运动,体育运动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并引证了其他学科的类似概念的定义[10]。对科学理论中概念上的逻辑问题的发现促进了对体育科学的认识。

1.3.4不同学科的理论分歧中发现科学问题世界是一个整体,但科学研究的能力是有限的。学科因其理论的差异和研究方法的不同,也决定了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或囿于研究者自身的认知水平、科学研究的视角、实验条件的不同,获得的资料和信息也有很大区别,产生的问题也不一样。有学者指出,由于运动训练的上位概念认识模糊,使运动训练概念的界定十分困难,有关定义过于笼统,没有反映运动训练系统的本质,于是从运动技能学的角度重新定义了运动训练的概念[11],对运动训练的理解有了新的不同角度的认识。

1.3.5社会需求与现有的科技方法和手段间的矛盾中发现科学问题人类社会涉及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等方方面面,由此产生了多种需求,但囿于科学理论水平和技术手段的制约,社会需求与现有科学技术能力之间产生了矛盾,这些为科学问题的发现提供了现实基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极大的满足了国人近距离欣赏高水平运动赛事的需求,但随之带来了建设问题、交通问题、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引发了一系列与竞技体育相关的问题,如兴奋剂检测、疲劳恢复、器材创新、项目布局等问题[12]。这些问题的提出,是体育科学发展的需要,也带动了相关的科学发展。

2问题视角下的体育问题

科学问题是源于实践的复杂问题。体育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是研究有关“人的运动”与“运动的人”的问题,强调在实践中的运用,它的综合也暗示了它所研究的问题具有复杂性。

2.1从科学实践哲学看体育科学问题的应用性

在科学实践哲学看来,科学是人对自然进行实践的有效活动,并以物质性成果为特征。当前的科学成果中,物质技术成果占据了绝大部分,而理论成果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理论在科学中不具有至高地位,而科学实践并不限于服务科学理论,或只是一个检验工具,它是整个科学活动基础[13]。科学要应用于实践,把知识形态的科学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这是科学研究的内在要求。体育科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其科学研究是实践性极强的科学活动,它所研究的问题均来自于体育实践。运动中所蕴含的科学问题,是人与自然、社会相互作用的科学实践的方式。依研究的性质将问题划分为基础研究问题、应用研究问题和推广开发研究问题三类,无论哪一类研究,其研究的目的直接针对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如人体机能活动规律的问题、体育教学或运动训练的手段和方法的改进问题、体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以及对新技术推广的问题等。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是否有创造性、是否有效、是否科学,要在实践检验,要能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体育科学的发展。体育的问题产生于实践,又要回到实践中检验。

2.2从复杂性科学看体育科学问题的多样性

科学在其发展、形成过程中分化出许多不同的分支学科,这些分支学科的形成是对学科问题认识深入的结果,是科学问题复杂性的外在表现。复杂问题是由简单问题发展而来,是历史的结果,不可还原。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只是从形式“对认识对象进行最大程度的抽象和简化处理时所体现出来的性质和规律”[14],但并不能改变其中的复杂关系。体育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的问题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不仅有对人体自身的问题研究,也有对仪器、设备等物的问题研究和有关社会现象的问题研究。人的复杂性和社会现象的复杂性,使体育问题呈现出模糊性、不确定性,以及多因素性和多层次性。简单思维模式下的研究,是对人的规定性的物化研究。在追求对体育本质、规律和模式的研究时,以问题的单一性代替问题的多样性,强调定量研究,对人的特殊性思考不足,往往抹杀了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体育问题的复杂属性使体育科学研究的说明和描述在本性上不完备,为此,体育科学研究必然是多学科的借鉴和渗透,关注不同体育问题的不同学科的研究要求,研究者要从研究问题的不同特性,多角度的思考体育问题。

3体育科学问题的辨别

科学问题产生于科学的背景知识,但由于问题的提出也预设了问题的应答域,尽管这些预设来自已有科学理论,但这些应答域的预设只是一些初步假设,是依赖于某种直觉的猜测,因而,研究的结果发生错误也是在所难免的[4]。为此,从问题中辨别真伪,或摆脱错误的问题的纠缠,找出真正的科学问题,是科学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事情。体育科学研究涉及的领域广,遇到的问题多种多样,要找出需要研究的科学问题,就要看清问题的实质,确定具有科研价值的选题域。那么就要依据已有的背景知识,在收集资料时以“怀疑精神”思考将要研究的问题,从而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是体育教育中的重要工作,而这项工作能否增强学生的体质,我们可以提出“体质健康测试的达标率是多少”的问题。再对初步选择的问题,依据科学问题的界定,将问题分为科研领域的问题和非科研领域的问题,把非科研领域的问题排除选题之外。如“体质健康测试的达标率是多少”这类问题,研究者可以通过调查和计算得到该问题的解答,但由于这个问题只涉及到一个现象,这个现象并不与其它现象产生联系,不能预测今后的达标状况,即不能确认现象间某种规律性的关系,不具有科研的要求,因此它并不是一个科学的问题。如果将问题转换成“在体质健康测试,高年级与低年级的达标率是否存在差异(或男女学生的达标率是否存在差异)”时,在达标率与年级之间、达标率与性别之间,建立了相互联系,以科学研究揭示达标率与年级(性别)间的规律性的关系,提出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才是科学的体育问题。依据问题的应答域是否真实存在,可将科研领域的问题分为真实问题和虚假问题。虚假的问题是无解的问题,其命题虽符合语法规则,但它并没有向我们陈述任何东西,是没有意义的语句。如在十运会开幕当天,也是神舟六号升空之时,有人提出“体育与科技,孰轻孰重”的问题,从关注度和经费投入两方面指出,体育的发展阻碍了科技的进步[15]。“十运会”是一场富有生活意味的“运动会”,而“神六”是一种富含浓厚政治意味且极其抽象的“高科技”,将二者对立起来就是一个逻辑混乱的问题,是一个虚假的问题。体育与科技是没有冲突的两类问题,体育展现科技,科技需要体育培养健全的科技人。另外,有些问题符合语法规则,但问题的答案是错的。在“耐力训练能提高运动成绩是由于线粒体适应”这一问题上,其研究都是从各种酶的活性增加,或ATP、磷酸肌酸、糖原利用下降等横向的线粒体适应变化的研究进行分析。但横向研究并不足以证明线粒体适应与运动成绩提高之间存在必然的关系。在纵向研究中,发现代谢的变化和运动成绩的提高可以发生在线粒体适应之前,甚至不伴随线粒体适应的出现。如果研究者只把线粒体的适应变化作为应答域,就不可能对“耐力训练能提高运动成绩”作出科学、真实的认识。对科学问题真伪、对错的辨别,或是从语义的逻辑分析去回答,或是以经验来解决。将虚假问题排除,能使研究者避免在研究中消耗精力,保证科学研究的顺利进行。5结语科学的价值在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问题是科学研究中的“神”。体育科学作为综合性的应用学科,要以问题为中心吸收、融合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的“形”,达到“以神定形”的研究范式;要以问题为纽带吸引不同领域的学者进入体育科学的研究领域,做到“形散神不散”的研究模式。“只要一门科学能提出大量的问题,它就充满生命力,而问题的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衰亡和终止。”[16]作为研究者,我们要深刻理解体育科学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和手段,以“问题思维”的原则,培养观察力、判断力、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增强感知问题的能力;以怀疑的精神对问题的指向和应答域进行思考,找出真实的科学问题,多途径、多方法的发现问题。体育科学的研究要强化“问题意识”,以“问题”推动体育科学的发展。

作者:黄睿 王琪 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

上一篇:小议心理学对中职生成才的作用 下一篇:氮肥对油麦菜品质的影响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