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师范生实习前的准备浅析

时间:2022-08-09 01:32:03

数学师范生实习前的准备浅析

摘 要:作为师范类的毕业生,实习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在经历了大学四年的知识学习和在校的师范生技能训练以后,对于即将到来的毕业实习有必要从各个方面再做一个认真的准备。这包括心理上的准备、知识上的更新、技能上的再次锤炼以及与团队成员的协同配合。

关键词:师范生;数学;实习准备

大学生的实习环节,是整个大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对于师范生而言,各个阶段的实习更是学业生涯的一个非常重要环节,实习的成功与否不仅是对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成绩的综合考量,能否成为一名合格教育工作者的初步检验,而且从最基本层面而言,它牵涉到学生今后面临的工作方向,是学生职业生涯开始的标记。因而学校、学生、包括用人单位都十分看重学生在实习期间各种能力的展现,潜力的发挥。

多年来对学生的实习指导中,发现许多学生在各个方面缺乏准备,尤其对于每一届即将到来的毕业实习,作为师范生应为实习作好哪些准备呢。数学类师范生由于学习内容和学生素质培养上的特点,更应在准备中突出自身长处,克服弱点。将在校经历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教师基本功训练所掌握的内容和能力充分发挥出来。

一、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角色的转换

每当进入毕业实习季,学生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就是学生自己的角色定位不到位。通过指导学生的“说课”和试讲这一过程来看,许多学生没有认真去思考这个问题。因而在试讲和说课中,是在向听众们“汇报工作”,究其原因,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一直担当学习者的角色,没有有意识地换位思考,更没有去做相应的练习。师范生的这种心理调整和准备以及角色的转换相对于其他专业应更迫切和主动。对于数学类师范生更应注意其心理的适应和调整,尽快转变角色。只有实现“被教育者”到“教育者”角色的成功转变,才能成为一个心理上准备到位的教育工作者。

二、增加专业知识的储备和更新

1.专业知识上要准备充分,有丰厚的数学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

一方面,对所授课内容进行认真备课,将授课的书本知识内容先转变为自己的知识内容。另一方面,不仅要对学校课堂中所学的知识熟练运用,还需要从课外掌握许多相关知识,这样才能做到胸有成竹、厚积薄发。

2.设计生动实用的教学形式表达,化繁为简,将抽象变生动

最近有报道,世界各国的中小学生中均有一种对“数学恐惧”的现象,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要消除这种恐惧现象,更多地采用合适的教具、学具,应用图形、图表,必要的漫画和动漫。结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具体特点,设计课型,优化教学形式,创造性地设计教学。

3.不断学习现代教学理论,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使学生能将理论知识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将数学这门抽象、理性的学科形象、感性地表达清楚,其教学效果将会极大地显现出来。

三、丰富自身的语言表达和情感注入,避免生硬、枯燥,多接近和亲近学生

学生对于每一个教师的接受和喜欢首先是从教师的言谈举止开始,他们会从教师课内课外的语言、动作和表情来认识判断是否与他们亲近,是否是他们所喜欢的教师。

师范生在毕业实习期中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这个年龄层面有他们的共性,率真、好奇、表达直接、非逻辑性。同时又反映出各自的个性,自我、习惯受宠、好表现。如何与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这不仅只是在课堂内,尤其是课堂之外的关系,对师范生来讲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影响着师范生的教学效果以及职业生涯的选择。

师范生既要注重课堂内的教学方式,避免教学内容的枯燥和生硬,同时要注意在课堂外与学生交朋友,了解和熟悉他们的思维方式、表达习惯,融入学生的认知世界中,靠近他们的用语规律,在形体语言上与他们亲近,互相接受和认同。

在实习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教法。例如,设计教学时,可考虑让学生多维度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只是为了单纯地完成教材内容。适合于学生的教学方法将使他们愉快接受并容易感染他们,回馈给教学者的也必将是被他们所感染,真正做到在学习中得到快乐,这样的准备和实践才具有实际意义。

在用小学生的思维和方式学习和处理问题时,师范生更应该要用自己明了的思路、清晰的逻辑、深刻的思维引导学生,让他们慢慢学习,习惯和接受这种科学的理性思考、思想和方法。

四、与同事和管理者有机融合,成为互动整体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除了单纯的教学之外,还应该时刻记住自己是团队中的一员,个人的一切工作只是全部工作的一小部分,身份的转变也要求个体尽快融入整个群体之中。许多师范生开始很难适应这种转变,对进入新环境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是对于数学师范生,要有意识地加强和培养自己融入团队的主观积极性,积极主动地与同事交流、交往,与管理者充分沟通,相互了解各自的思路和愿望,在团队的作用下,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把自己融入团队之中,在工作上可以经常与同事一起进行探讨,互相学习、互相激励、共同提高。还可多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尽可能地在短期内提升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和能力,例如,自己划定一些重点或代表性的课型,在小组内试讲进行互评。取长补短,集思广益。

五、加强课前和课后的反思

只有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也只有在不断的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才能成为一个有思想的、能够清楚认识自己的教学者。

课前的充分准备十分重要和必要,课后的总结和反思也必不可少,将课前准备和课后的反思作为一个必然的教学环节,这对于在实习期的师范生来讲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学效果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综合起来,师范生在实习前的各项准备中,既有心理上的转变,角色的调整,也有业务能力上的展现和方式方法的运用上,还要有人际交流交往方面的适应。对于数学类的师范生而言,更应充分注重这些准备。

参考文献:

侯伟新,魏巍.浅析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

上一篇: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校本教材开... 下一篇:瑜伽冥想与放松功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