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原因分析及防治探析

时间:2022-08-08 07:42:31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原因分析及防治探析

【摘要】 目的:探析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其术后再出血率,分析其原因,探讨其防治措施。结果:本组260例患者,术后再出血率为15.38%(40/260),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再出血组的年龄≥60岁、病程>10年、术后血压波动≥50 mm Hg、术后甘露醇使用间隔时间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再出血; 原因; 防治

doi:10.14033/ki.cfmr.2016.36.07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6-0144-02

高血压脑出血属于临床常见神经外科疾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高血压脑出血主要是由于高血压、动脉硬化造成的,对人的身体健康具有极大威胁,重则会危及生命。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保守治疗与外科治疗两种治疗方式,其中,保守治疗方式病死率偏高,在80%左右,经手术治疗,虽然控制了病死率,但术后极易出现再出血,如果患者未能得到及时与有效治疗,则可能威胁其生命安全[1]。为此,本文以2012年6月-2015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经回顾分析明确了手术再出血的影响因素,同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2015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60例,女100例,年龄最小43岁,最大75岁,平均(56.7±2.5)岁,出血部位:基底节区120例、丘脑57例、脑室39例、小脑27例、脑叶17例。纳入标准:(1)均符合高血压脑出血诊断标准;(2)临床资料完整;(3)均伴有意识障碍及局部神经功能损伤;(4)均无器质性疾病、精神疾病等。

1.2 方法

采用回顾分析法,统计患者性别、年龄等。围手术期密切关注患者血压,经头颅CT检查,确诊脑出血,结合头颅CT定位,手术方法主要有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CT定位血肿抽吸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脑室外引流术。

1.3 观察指标

观察术后再出血率、各影响因素所占比重、生存率及病死率等[2]。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 18.0软件处理资料,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

2 结果

2.1 术后再出血率及影响因素

本组260例患者,术后再出血率为15.38%(40/260),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再出血组的年龄≥60岁、病程>10年、术后血压波动≥50 mm Hg、术后甘露醇使用间隔时间

2.2 治疗效果

本组40例再出血患者,经针对性治疗,生存率为85.00%(34/40),仅6例因多脏器组织功能衰竭死亡。

3 讨论

3.1 再出血原因

高血压脑出血具有三高特点,即:高发病率、高病死率及高致残率,因出血量较多,起病急、发展迅猛,常规用药治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临床上多给予手术治疗,以此清除血肿,控制颅内压,改善脑血流循环,提高脑神经功能。但是由于该病的手术指征缺少统一性与规范性,导致术后极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常见的为再出血,其直接影响着手术治疗效果,并极大的威胁着患者生命安全。

本文以2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经回顾分析证实,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率为15.38%,其原因有年龄、病程、血压波动及手术操作。经针对性治疗,6例死亡。国内外学者报道显示,术后再出血率在15%~25%,其常见影响因素有患者年龄、血压波动、病程、机体素质、手术操作、临床用药、手术与发病相距时间等[3],与本研究报道一致。

高龄与长病程。高血压脑出血多见于老年人,其合并症较多、血管弹性较差、血凝机制异常,手术创伤后,极易出现再出血。高血压长时间作用,造成了脑内小动脉内膜水肿,增加了通透性,诱发了血管壁退行性变,破坏了动脉血管壁结构,特别是较长病程患者,血管常见病理改变。在此情况下,手术治疗患者难以有效止血,术后正常血管耐受力较差,一旦出现血压波动,则极易造成再出血。本研究指出再出血组中高龄与长病程患者所占比例明显偏高,与非再出血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血压大幅度波动。当前,国内学者经研究指出,患者血压高水平是诱发术后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4]。手术后患者逐渐清醒,但因气管插管等,增加了其不适感,随之出现了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而大幅度波拥难压使手术血管破裂;同时,患者经开颅手术,受应激反应、不良情绪、疼痛、便秘等因素影响,致使其血压升高,难以有效控制其波动,随之增加了再出血发生率。因此,围手术期应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如果血压偏高,则要给予降压药物,选用乌拉地尔控制血压在140 mm Hg,同时也可给予镇静剂或止痛剂等,本组患者后期使用咪哒唑仑镇静,芬太尼止痛对症后减少了降压药使用,从而减少刺激,明显降低了再出血率。

手术原因。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具有起病急、发展迅猛等特点,为了挽救患者生命,延长其生存时间,多给予手术治疗。在手术中常以头部CT检查为依据,经有关研究显示,发病后,越早手术,再出血率越高。发病与手术时间距离较长后,血压调控在140 mm Hg,脑出血趋于静止,易于术中止血。临床上手术方案选取主要以患者实际情况为依据,如:出血部位、出血量、年龄等,经全面与系统分析后,方可保证各方案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术中建议在血肿腔内操作,血肿腔周围无明显出血点用明胶海绵贴敷止血,尽量避免损伤周围正常脑组织、误伤血管,术后血压波动引起再出血。

临床用药。临床上,甘露醇的应用较为广泛与普遍,其具有降低颅内压的作用,但此药物过早应用,极易扩大术前血肿,导致术后再出血。建议术后使用颅内压监护探头,采用脑室端头和脑实质端头,可以大大减少甘露醇使用量。

3.2 再出血治疗与预防

由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偏高,为了提升治疗水平,满足患者治疗需求,临床上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医护人员应系统分析患者各指标,确保其符合手术适应证,术前血压在200 mm Hg以上者,伴有凝血异常者,均应谨慎安排手术,并且要高度关注高龄、长病程患者,术前合理使用降压药、镇静镇痛联合,控制其血压在140 mm Hg,大大降低术后再出血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后应在3~6 h完成手术,主要是因发病3 h内,血肿迅速扩大,6 h后极易出现继发性脑水肿,而准确把握手术时机,可有效保护神经功能,降低再出血率。但如果患者出血量较大,为了挽救患者生命,应及时手术治疗。相关学者经研究指出,术后再出血与手术方式、术中操作等均有关,传统术式缺点为创伤大,但暴露充分,易于止血;小骨窗微创开颅手术优点为创伤小,但暴露不充分,增加了止血难度。因此,实践中应系统分析,选用针对性的手术方案。

同时,术中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并且保证医护人员均具备娴熟的技能,术中应充分暴露血肿腔,直视下吸除血肿,有效、可靠止血,避免误伤周围正常脑组织血管,电凝止血后,血肿腔周围使用明胶海绵贴敷,此后常规升高血压,观察止血情况,确保其彻底;同时,术中要平稳麻醉,术后患者尽可能使用颅内压监测,术后患者应处于麻醉状态,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给予氧疗、镇静药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术后应密切控制患者血压,防止其出现过度波动,并要根据医嘱,合理使用镇静剂与止痛药等,保证其用药剂量、速度与浓度,其中甘露醇应在术后3 h,根据颅内压监护指导使用,并且要避免患者出现负面情绪,如:焦虑、烦躁等,给予及时的疏В使其保持平稳心态。如果确诊为再出血,要给予有效治疗[5-9]。

综上所述,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受诸多因素影响,包括年龄、病程、血压及手术操作等,临床上应通过有效的治疗与预防,降低再出血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保证手术治疗效果。但本研究仍存在不足,日后应积极开展大样本、多中心及长随访研究。

参考文献

[1]侯黎明,李振,汪棋笙.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33例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方法探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7):51,60.

[2]李雪丽,朱春霞,李萌,等.初步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防治[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19(8):49-50.

[3]王俊义.4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原因的分析及防治对策[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14(5):108-110.

[4]陈均昌.高血压病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病因及防治[J].青岛医药卫生,2015,14(6):423-425.

[5]温权,陈健,齐浩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72例临床多因素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13(7):30-31.

[6]石岩,赵歌今,边建平,等.有高血压病史的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防治[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3,14(5):294-295.

[7]孙郑春,曹新亮,马旭东.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诊治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5,13(4):50-51.

[8]周元明,黄进能,张鉴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临床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1,14(5):99-100.

[9]刘化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7):70-71.

(收稿日期:2016-08-11)

上一篇:持续质量改进在药品配送中的效果观察 下一篇:外科手术室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