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流动人口城市文化融入过程探析

时间:2022-08-08 07:41:08

农村流动人口城市文化融入过程探析

摘 要:农村流动人口融入城市文化的的过程不是孤立的,这一过程与他们的职业获得、社会交往都是息息相关的。职业提供了物质基础,社会交往提供了融入途径,二者都为下一步的文化融入做好了准备。本文通过对流动人口进行调查,找到融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各自的模式和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

关键词:农村流动人口;文化融入;过程

本文为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济南市流动人口文化融入研究》(项目号:JNSK16C35)阶段性成果。

农村流动人口逐步融入城市文化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要以职业和社会交往为基础,最终实现文化融入。通过职业,他们和城市连接并获得社会地位;通过交往,他们接触城市人群并了解城市文化;通过文化适应,他们形成城市生活方式,从而实现真正的文化融入。(如图1)但是,很多农村流动人口不一定能够实现这一过程,有可能会出现“一种介于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状态,具体表现为各系统之间的不衔接、社会生活和行动层面的不融合。”[1]笔者通过偶遇抽样方法,选取了30名农村流动人口进行调查,样本性别分布为男性15名,女性15名;年龄分布为70后80后90后各10名。希望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来了解农村流动人口融入城市文化过程的模式和困境。

1 职业获得与融入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93%的调查对象进入城市的目的是打工,职业获得是他们来到城市的主要原因。为了在城市中立足,职业是他们迈开的第一步,更为实现文化融入打下物质基础。但是他们学历较低,也缺乏技术,所以也面临着挑战,总体来看,这一过程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融入的过程模式

农村流动人口的城市职业融入过程一般分为职业期待、职业获得、职业改变三个过程。在进入城市之前,农村流动人口对自己在城市中的职业会有期待,调查发现,虽然他们非常向往“坐办公室”(73%)的白领生活,但是大部分人还是选择了服务业(60%)、加工业(27%)等作为职业期待,这也是受到学历和个人能力限制的结果。到达城市以后,调查对象的职业为服务业(66%)、手工业(27%)和建筑业(7%),这也基本符合他们的预期,所以不会出现心理上的过大落差。工作一段时间后,农村流动人口对城市的工作环境、节奏等越来越适应,并且其中有一些还有了一定的职业积累,这就会让他们用职业改变的方式来实现职业上升或实现职业期待。通过以上这些,农村流动人口习惯了城市的工作方式,实现职业融入。

2、职业融入困境

一是工作的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体现在频繁的换工作当中。93%的调查对象都换过工作,而90后的流动人口基本上都已经换过三份以上的工作。这种工作上的不稳定既影响到他们的收入,更是他们融入城市工作环境的障碍。尤其是行业性的更换,更让他们之前的职业积累归于零。

二是年龄的限制。从前面的调查结果可知,农村流动人口大部分从事服务行业或者体力工作,年龄上的限制显而易见。笔者通过对三条商业街的观察,发现张贴的招聘启事基本都把年龄限制在25岁或28岁以下。另一方面,工厂也是喜欢那些便于管理的、体力和灵活度更高的25岁以下青年。调查中发现,除去个别有职业积累的,大部分70后调查对象都不希望换工作,因为重新就业,也就意味着他们的职业向下流动。

2 社会交往与融入

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有了工作,完成初步接触后,更困难的就是社会交往与融入。这一环节,使得他们了解和学习城市的生活方式,还可以让农村流动人口与城市产生更多互动,让他们能够找到归属感。

1、社会交往融入的过程模式

一般来说,农村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社会交往脉络分为三个部分:接触社交网络、进入社交网络和融入社交网络。在接触社交网络方面,从事服务业的流动人口有着职业的优势和方便,而在工厂工作的调查对象则向笔者表示:“大部分时间都在厂里,不认识本地人。”通过接触,他们了解到城市人的交往模式和性格习惯,通过个人适应,进入到城市社交网络当中。最终获得本地人的认可,实现融入社交网络。

2、社交融入困境

在社会交往这一方面,大部分的调查对象都表示比较困难(77%),认同感也比较低。首先是来自于城市的排斥。有37%的调查对象表示,本地人对他们的态度是不接纳的;更有57%的人表示,本地人从不会把他们介绍给其他城市朋友。其次,农村的交往规则与城市不同,更多地体现了一种乡土文化烙印。“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来源于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对一种行为的规范认知熟悉到不加思索的可靠性。”[2] 而城市中对于契约、隐私等的规则也是需要他们再一次的学习、适应。这些主观客观上的原因都造成了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交融入困境,这让他们退缩,形成了自己的“内部”交际网络。所以,最终很多农村流动人口并不是融入了城市的社交网络,而是融入到城市中的农村社会交际网络。

3 文化适应与融入

通过前述的职业与社会交往融入,为农村流动人口的文化适应提供了基础和准备,但是在文化方面,文化适应和文化融入两个环节上仍然出现了不少的问题。

1、文化适应。有73%的调查对象在进入城市前的心态都比较乐观,认为自己可以完全适应城市文化,但是经过城市中的一系列“烦心事”之后,这一指标下降到了33%。虽然外表和语言上的适应比较简单,尤其是女性,甚至达到了100%的自我认同,但是生活方式才是城市文化的内核。农村的生活节奏、宗族观念、男女地位等都与现代化的城市有着很大的差别。加之他们较低的社会地位,城市文化不愿意“屈尊降贵”的去理解他的亚文化,这都使得他们在对城市文化的理解、适应上出现问题。

2、文化融入。虽然也有33%的调查对象表示适应城市文化,但是适应不意味着融入,融入更能体现在对自我身份的认知上。很多调查对象表示“我像个城里人一样”,但是没有一位以城市人自居,这其实表明了他们还没有在心理上认同和接受自己的城市人身份,这当然与前述的排斥与不适应有着莫大的联系。

4 总结与建议

综上所述,农村流动人口的城市文化融入非常重要,这是一个人是否融入城市的最终标准,通过职业、社会交往、文化的适应与学习,才能真正实现这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克服。

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流动人口的个人价值,有利于他们的职业稳定性和职业上升。以社区为主导,举办相关活动或者开展小组,增加本地人了解、交往他们的途径,同时提高他们的自我认同感。

参考文献

[1]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6,(5):109.

[2]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三联书店,1985.

上一篇:探究基于视觉导航的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应用 下一篇:吐鲁番维吾尔族传统社会阿克萨卡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