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负迁移现象对中职英语教育的启示

时间:2022-08-08 05:45:51

母语负迁移现象对中职英语教育的启示

多数中职生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甚至有的同学把英语学习视为一种负担。归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没有掌握好英语学习的方法,在学习和记忆的过程中往往用母语的语言规则来思考英语的发音、词汇、句法甚至语篇,从而形成了“土洋结合”的中国式英语。

中职英语教育母语负迁移现象

一、引言

1.中职英语教育现状

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持续快速发展,学校数量和招生人数也不断增加。这种现象直接导致了中职学校学生素质普遍下滑。现在许多初中生用参加中招考试,那些已经失学走上社会的学生,甚至一些初中没有毕业的学生都可以直接进入中职学校学习,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相对越来越差。

在中职教育中,英语作为一门公共课是令学生非常头疼的学科。大多数中职生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甚至有的同学把英语学习视为一种负担。归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没有掌握好英语学习的方法,在学习和记忆的过程中往往用母语的语言规则来思考英语的发音、词汇、句法甚至语篇,从而形成了“土洋结合”的中国式英语。学生无论从口语,听力还是阅读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问题,这就直接导致了学生考试分数差,学习兴趣不高,对英语学习产生厌学心理。Ellis(1994)指出,这种用学习者已学语言(母语)的语言规则来思考二语(外语)的习得和发展的现象叫做语言迁移。

2.母语迁移的具体分析

母语迁移可以分为两种(Gass & Selinker, 2001),即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是指母语的语言规则和习惯于外语相一致,学习者可以依靠母语与外语的共同点来促进学习,加强交际,以期更好的掌握外语。这种正迁移对于学习者来说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负迁移则刚好相反,借用的母语形式不符合外语的表达习惯,对外语的学习造成学习困难。所以负迁移也叫做干扰。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正迁移的规则即使老师不用教授,学生自己也会按照母语的规则正确掌握。例如:我喜欢英语。------- I likeEnglish。 Tom Scovel(2001)指出,当两种语言在某种结构上出现不同时,不同点往往就是学习者的难点所在,此时就容易出现负迁移现象。例如:我非常喜欢滑雪。I very much like skating . (Wrong) I like skating very much . (Right)

在日常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可能的调动学生已经习得的母语信息,充分发挥母语对英语的正迁移作用,从而减少英语学习对学生的压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但对于负迁移这种语言现象,教师如果不能够正确的引导,则会成为英语学习的障碍,造成英语交流的误解。

二、母语负迁移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典型表现

1.语音层面的母语负迁移

在日常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英语朗读和口语交际方面,往往会出现发音不标准,语调平淡,毫无节奏感等很多问题,使人听起来土洋结合,有时因为发音和语调的问题还会引起不必要的误解,导致交流障碍。

英语发音中的一些因素在汉语中是不存在的,因此有的学生往往会采取用母语来代替这些因素。例如:[θ] [e] [tr] [dr] [ts] [dz]等这类词。She is very thick with her neighbors.(她跟她的邻居关系跟好)She is very sick with her neighbors.(她对她的邻居很反感)。两个句子的意思截然相反,对这些单词的误读势必会在日常的交际中出现交流障碍甚至误解。另外,英语是以语调为主导的语言,汉语是以声调为主导的语言。汉语声调的特征在学生头脑中已根深蒂固,在英语学习中就会不自觉的把声调模式套用其中,造成了说出来的语言听起来是英语,感觉却像汉语。

2、词汇层面的母语负迁移

词汇是语言构成的基础。作为一名二语习得的学生,在学习外语之前,已经拥有了一套跟母语紧密的相连的语义系统。而这套系统往往会给二语习得的过程带来一系列的干扰。有些学生英语基础比较薄弱,对于英语单词的词性,词语搭配,固定短语掌握不扎实,往往会出现本质上的错误。汉语中的“看书、看报纸”,在英语中实际为“读书、读报纸”(read the book or read the newspaper).汉语中的“红糖”,在英语中实际是(brown suger).汉语中的好多名词,我们认为它在英语中应该是可数名词,,然而英语中却是不可数的。例如:纸----paper (a piece of paper)肥皂---- soap(a bar of soap)面包---- bread(a loaf of bread)。在汉语中,同一个词汇经常具有不同的句法功能,体现不同的词性。而英语有十大词类,每一类词都有其固定的用法,都有其在句子中固定的位置。例如:成功------我们都相信工作时成功的关键。(We all believed that work was the key to success.)这次会谈将圆满成功。(This talk will succeed.)这次试航非常成功.(This trial flight was successful。)同样一个汉语词语“成功”在英语中却出现了好几种不同的形式(success- succeed- successful)。学习者往往会把汉语中用词的特点迁移到英语的学习过程中,而导致词性的误用。

3、句法方面的母语负迁移

英语和汉语属于两个不同的语系,句法结构差异较大。汉语重意合,只要语义清楚,句子成分常常被省略。英语重形合,要求句子结构上的完整,语法上的正确。汉语中“我和他是好朋友。”也可以说成“他和我是好朋友。”,这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然而英语中却只能表达成(He and Iare good friend.)。汉语注重主观意识,主语一般为动作的执行者;英语注重客观事实,句子有主动语态也有被动语态。例如:我打破了这个花瓶。(The vase was broken by me.)。汉语中的主语多是被看做话题,表示时间、地点的短语、名词、动词、甚至介词短语都能放在主语的位置上,但放在主语位置上的不一定就是主语。例如:汉语“今天是个好天气。”在英语中不能翻译为(Today is a nice day.),而要译成(It is a nice day today.)

4、语篇中的母语负迁移

英汉民族思维习惯的差异使得英汉语篇模式有较大的区别。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螺旋式的,所以中文语篇惯用“归纳型”逻辑。首先叙述事情的背景,或罗列客观上的条件,或说明问题的原因,最后才点明主旨做出结论。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直线性的,英语语篇惯用“主题导入”的方式。在文章的开头首先亮出观点和看法,点明主题,然后依次说明背景、条件、原因、证据或进行分析,其篇章结构是“直线”地围绕着主题发展。受中文语篇方式的影响,许多学生在在日常的英语学习和写作中,往往表现的很含蓄,开头一直很卖力添加一些华丽的修饰却总是不肯进入主题,等到快结尾了,主题才渐渐明朗化,才使人豁然开朗。例如:要求学生根据提供信息写一封求职信。大多数学生往往出现这样的开头: “My name is Wang Lin. I graduated from……”而实际上英语求职信的开头可以这样“I would like to apply for the position advertised in……”这样的开头直接进入主题,表明写作者的目的,给人一目了然的感觉。

三、母语负迁移现象对中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广大中职学生由于语言能力不足,对英语的掌握基础较差,在英语学习中往往会不由自主的把母语的语言习惯、思维方式、交际方法和对文化的了解套用的英语学习中,从而导致语言和语用失误。那么,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减少这样的负迁移现象,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呢?

1.正确对待母语负迁移现象

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出现的母语负迁移错误涉及语音、词汇、句法、语篇等方面,其主要原因是学生所学的目的语知识有限,因而遇到语言障碍时便会求助于母语知识结构,所以不可避免的就造成母语负迁移现象。对于这种现象教师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心态。既然这种现象不可避免,那么我们就要接受它、了解它,并利用它。一旦发现学生在某些知识点存在这种问题,我们要帮学生正确的出错原因,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方法对错误进行纠正,让学习者逐渐学会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培养学生准确,地道的英语表达方法。

2、注重语言知识训练,夯实学生基础

(1)通过背诵、复述、改写等方式训练地道的英语表达

英语是一门语言,背诵是一种有意识语言输入活动。教师可以在日常学习中培养学生有意识的背诵一些故事性、趣味性强的英语文章,在背诵的基础上训练学生对文章的复述和改写能力。在不断的背诵、复述、改写的过程中,学生就会不断的吸收地道的英语表达方法,从而不断的排除母语的干扰,养成真正用英语思维、表达的习惯。

(2)加强文化教学,注重文化差别,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

长期以来,文化教学在外语教学中所占的地位很低。结构主义语言学和心理学的影响使得外语教学注重语言形式和结构本身,而忽略了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近几年来随着跨文化交际和社会语言学的发展,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要真正的把英语学好,仅仅学习语言结构知识是不够的。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英汉文化进行必要的对比分析,使学生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并针对这些差异进行反复地训练,从而减少母语负迁移所引起的错误,使学生表达出更规范、更标准、更符合英语特点的句子。

参考文献:

[1]Ellis,R,1994.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Gass,S,&Selinker,L.2001.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 Introductory Course[M].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3]郭铭华.论母语在外语课上的作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

[4]蔡基刚.英汉写作对比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5]房艳艳.汉语在英语语调学习中负迁移影响的试验调查[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12):74-77.

上一篇:项目建设的投资控制 下一篇:Hewlett―PackardStrategic Audit Tieshu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