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文化范文

时间:2023-03-05 01:52:43

母语文化

母语文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母语文化英语教学缺失

引言

当前,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目的语文化教学对英语学习和英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深入的研究,学习目的语文化的途径和资源十分广泛,各种媒体对外国文化,尤其是英美文化的介绍铺天盖地。学习者从中掌握了相当数量的交际文化、知识文化。目的语文化的导入增强了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英语教育的发展。然而,母语文化却依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中国文化失语症”依然严重。一项调查显示,某高校被调查学生中有70%的学生了解并能用英语简单地介绍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感恩节等西方传统节日,90%以上的学生却步不知道如何用英语表达春节、中秋节、七夕节、元宵节、灯谜对联、文房四宝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1]甚至许多英语程度相当高的人在与外国人交流时,也显示不出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大国之成员所应具备的文化底蕴和素养。作为英语教育工作者理应对此文化失衡现象出深刻的反思。

一、崇洋之风积习难改

近代以降,中华民族备受欺凌,饱经磨难,于是西学东渐。但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轻视本族文化,盲目崇拜外来文化的风气。对西方文化津津乐道,了解很多;对本族文化渐行渐远,知之甚少。“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就是一个典型的写照。当前,由于我国的经济还不够发达,尚赶不上欧美国家,我们的语言文化还得不到全球的重视,在国内弱化中国文化甚至是文化西化的民族文化虚无主义思潮依然存在。另外,经久不衰的托福、雅思、GRE的考试狂潮;无处不在的可口可乐、摇滚乐、肯德基、麦当劳、迪斯尼动画和好莱坞影片,如此种种隐秘但极具杀伤力的文化扩张和渗透,正无情的冲击着我们的传统文化,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模式。为此,2006年圣诞节前夕,南京大学刘聪、中国政法大学刘冰雪、清华大学张连文等十位博士连署了《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我们对“圣诞节”问题的看法》一文,旨在“唤醒国人,抵御西方文化扩张”。他们呼吁国人应谨慎对待“圣诞狂欢”并认为这是“中国文化的主位性缺失和主体性沉沦的表现”。[2]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志,是一个民族的根。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中,拥有几千年文化传统的中华民族,在吸取世界上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必须自觉维护自己的根,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北京大学国学院院长袁行霈教授谈“国学”的作用时说道:“经常有人问我:‘国学究竟有什么用?’要说没用也真没用,既不能当饭吃,也不能教人如何投资赚钱。但其精华部分能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和人的关系,能促使人把自己掌握的技术用到造福于人类的正道上来,这是国学无用之大用,也是人文无用之大用。试想,如果我们的心灵中没有诗意,我们的记忆中没有历史,我们的思考中没有哲理,我们的生活将成为什么样子?”一个国家如何在对外开放融入世界主流文明当中,保持自己的文化主体性,保持母语教育的地位和价值,成为一个重大的命题和挑战。袁先生的这番话说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真谛所在,也为我们为什么要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做出了极好的注脚。

二、教学大纲形同虚设

根据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精神,高校英语专业应“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要注重训练学生批判地吸收世界文化精髓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能力”。然而,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中国文化课作为一门必要的课程,还没引起足够的重视,除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少数高校外,其他高校用英语来讲中国文化的恐怕不多,这就造成了英语教学和中国文化传播的严重脱节。另外,考试大纲和教学大纲之间缺乏一定的连贯和和衔接,中国文化并没有作为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纳入各类考试中;课程设置、教材编纂还远没有体现出中国文化特色。

我国的高等教育,归根到底是对学生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的培养教育;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从而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积累必备的西方文化背景知识是十分必要的。但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并非其交际能力提高的充分条件。换言之,跨文化交际决不能仅局限于对交际对象的“理解”方面,而且还有与交际对象的“文化共享”和对交际对象的“文化影响”方面,在某些情况下,后两者对于成功交际则更为重要。如果说,由于以往英语教学西方文化含量的缺乏,导致了我们在国际交往中的多层面交流障碍(主要是“理解障碍”),那么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含量几近于空白的状况,对于国际交流的负面影响则更为严重。我们不难观察到,当西方同行怀着敬意探询Confucianism/Taoism(儒/道)的真谛时,我们的学者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顾左右而言他。更有甚者,为数不少的中国学者不知令西方人也十分崇敬的孔夫子的英文译名是Confucius,还有人闹出把Mencius(孟子)奉为异国圣者而译为“门修斯”的笑语。[3]因此,我们认为,英语教学不应该只是给学生提供学习和了解目的语文化的机会,它还应该实现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提高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任务,起到对外传播本民族文化的作用。这是英语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也是加强中国文化输出所必要的。为此,在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增添有关中国传统哲学、历史、文学、艺术以及风俗习惯为主线的中国文化课程意义重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不仅能够熟悉、热爱自己的本国文化,而且还弘扬了中国文化,为成为真正的复合型英语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母语正迁移作用被忽视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总是试图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对外部世界的经验通过观察、分析、判断去认识新事物、解决新问题;外语学习者也总是在自觉不自觉中利用与自己母语习得的经验学习外语。根据母语迁移理论,当母语、目的语在词汇内涵、句法结构、语篇以及非语言层面上存有相同或相似之处时就产生正迁移,促进目的语学习,而当母语与目的语存有相异之处时就产生负迁移,.00.语学习。鉴于此,有的研究者提出了“学习外语就是要摆脱母语的影响”、“学习外语必须望掉母语”的观点。这种片面强调母语文化在外语学习中的负迁移做法正是导致母语文化失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既然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是在掌握母语的基础上进行的,那么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经验证明,可以从教学过程中除去母语,但不可能从学生的头脑中除去母语。语言之间有些普遍想象,不参考母语,不与母语对比,会造成莫大的损失。D.Brown指出:“与人类其他所有的学习活动一样,学习第二语言可以发挥已有知识的作用,利用那些对第二种语言文化学习有效和有用的东西,促进第二种语言的学习。需要摒弃的只是起知识干扰作用的洗澡水,而不是起促进作用的婴儿。”[4]

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只重视语际间的消极影响。英语教学中以呈现汉英差异为主,对英汉相同之处一笔带过,不做强调,致使学生在中国文化与英语语言文化耦和时不能做到温故而知新。虽然突出英汉差异,可以更鲜明地让学习者了解目的语的语言与文化,但同时也剥夺了他们连接先行学习和后续学习的某种机会。结果学习中不能产生共鸣,积极性受到打击。其实,母语在英语学习中的正迁移是大量存在的。如“花钱如流水”英语为tospendmoneylikewater,“血浓于水”为Bloodisthickerthanwater,“隔墙有耳”为wallshaveears,“拉长脸”为pullalongface,“披着羊皮的狼”为wolfinsheep’sclothing,“三思而后行”为thinktwicebeforeyouact。语言间这种异曲同工的耦合现象其实是不同文化的交集部分,我们应在英语教学中充分认识和把握语言间的共性,并有效地利用这些共性,促成正迁移,从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对于语言间由于个性而引起的差异,我们应通过比较法,研究如何跨越差异,以最大限度地消除负迁移的干扰作用、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从而减少或避免“中国式英语”的发生。

四、结语

英语教学不仅仅是培养与引进国外的文化,同时还担当着本国文化的输出。在英语教学中,如果“学了外语丢了母语,有了外国文化就抛弃本民族文化,如此,外语学习又有什么意义呢?”[5]事实上,只有懂得了本民族文化,才能更好掌握外国文化。在文化交流日趋频繁的21世纪,在英语教学中加强母语文化教育,解决中国文化失语问题,这是跨文化交际的需要,也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彭建玲,从韩国审“遗”成功谈大学英语中的本民族文化教学[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6,(6)

[2]刘聪等,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我们对“圣诞节”问题的看法N新快报,2006-12-20.

[3]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

[4]刘正光,何苏秀,外语文化教学中不容忽视母语文化教学[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

[5]胡文中,高一宏,外语教学与文化[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78

[6]刘润清,外语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C],何英玉蔡金亭编.应用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教育出版社,1999.

[7]陈申,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与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8]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母语文化范文第2篇

加强母语文化传播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首先,从理论上看。交际一词译自英文的communication,也有译为交流、传播等,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可定义为:信息发送者与信息接受者共享信息的过程。①交际是一种双向活动,交际的双方是动态的。也就是说,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的地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互换的。跨文化研究的奠基人美国人类学家Edward Hall主张将文化与交际等同起来,认为文化就是交际。而Kleinjans认为,文化包括三个层面:认知、行为和情感,它是一个群体共享的思想、信仰、情感和行为的方式。②Geertz则认为,文化是一个群体共享的意义系统,决定我们作为社会成员对世界主要事物的感知、认识和态度。③他的这一定义对跨文化交际研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跨文化交际这个概念,理论界没有太大争议,都认同跨文化交际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交流的过程这一定义。跨文化交际是一种双向活动,需要两种文化的相互交流,如果本民族文化在这种交际中缺失,只会导致跨文化交际的不平衡,对于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也极为不利。由此,母语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不可或缺。

其次,从时代的需要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外交往越来越频繁,国际政治、经贸、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活动也日益增多。随着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话语权得到了逐渐的提升,对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育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非常注重对外国文化的学习与吸收和中外文化差异的比较,主动融入对方的文化,但由于种种原因,或多或少地忽视了母语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因为文化输出不足,不少国家的人们对我国文化认识不深、误解不断,不利于进一步地深入理解和交际。

最后,从教学要求来看。2004年教育部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在教学性质中把跨文化交际当做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教学目标上要“提高综合文化素养”。然而,在对教学要求的具体阐述时,却全然忽视了性质和目标中所提到的跨文化交际和综合文化素养的内容。2000年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文化素养培养的要求比较明确,指出:应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对文化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即便如此,大纲仍然缺少对培养学生母语文化传播能力的规定。因此,母语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长期欠缺。

母语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途径

首先,加强母语文化传播意识的培养。意识就是现时正被人感知到的心理现象。我们在清醒状态下,能够意识到作用于感官的外界环境(如感知到各种颜色、声音、车辆、街道、人群,等等);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目标,对行为的控制;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情绪体验;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身心特点和行为特点,把“自我”与“非我”、“主体”与“客体”区分开来;还能意识到“自我”与“非我”、“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意识使人能够认识事物、评价事物,认识自身、评价自身,并实现着对环境和自身的能动的改造。意识是我们保持生活正常的心理部分,它涉及我们心理现象的广大范围,包含着我们感知到的一切消息、观念、情感、希望和需要等。对母语文化传播的正确认识、评价以及实现,都离不开母语文化传播意识的培养。母语文化传播意识的培养,可以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促进、学生与教师相互动等方式,分层次、多渠道地循序渐进。强化母语文化传播意识,可以使人们了解母语传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有意识地提高母语文化传播能力奠定基础。

其次,修订和完善教学大纲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教学大纲(要求)是课程教学的指向标,它确定教学的目的、目标、要求、内容、原则、方法和评价手段等。修订和完善教学大纲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必须把母语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纳入各级英语教学的大纲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这一培养目标。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教学同样重要,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教学地位相当,既强调跨文化交际中学习和吸收目的语文化以及文化差异比较的重要性,又注重母语文化的学习和母语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让跨文化交际真正成为一种双向的活动,实现两种文化的相互交融、彼此促进,为我们国家更好地融入国际大家庭、为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打下基础。

最后,在教学中切实落实母语文化的学习和母语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母语文化传播意识、教学大纲的规定和要求为跨文化交际教学中培养和提高母语文化传播能力提供了前提条件。但光有意识、规定和要求是远远不够的,要真正地完成这一任务,最重要的是教学中的实施工作。教学的各个环节必须统筹规划,相互配合。第一,在目标设计上,应该突出重点,强调交际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体现文化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需要,合理全面地描述各项目标,把母语文化的学习和母语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明确化。第二,在教材编写和选择以及课堂教学方法设计上,必须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综合考虑,有机结合,给母语文化的学习、母语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留有一席之地。同时,可以通过教学环境、教学任务和教学活动的设计,为学生提供跨文化交际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母语文化传播能力;通过将学校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亲身体验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感受母语文化在交际中的作用,更加自觉地提高自身的母语文化传播能力。另外,要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自己的学习掌握母语文化和提高母语文化传播能力。

总之,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母语文化传播能力,是跨文化交际理论的要求,是我国国际交往的现实需要,也是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实际需要;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母语文化传播能力,就要加强母语文化传播意识的培养,修订和完善教学大纲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在教学中切实落实母语文化的学习和母语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注 释:

①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

②Kleinjans.On Cultur Learning(E).Honolulu,Hawaii:East-west Center,1973.3。

③Geercz.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C).New York:Basic Books,1973,89。

(作者单位:河池学院外语系)

母语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母语文化失语”;传统文化;英语热

一、引言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说“母语文化”实际上就是指中国文化。本文所研究的“母语文化失语”指的是我国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无法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相关内容的现象。

早在21世纪初,这个问题就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迄今为止,学术界已有百余篇论文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从英语写作,英汉互译,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论述了“母语文化失语”的危险。研究者们纷纷呼吁在教学上进行改革,同时,也有部分学者认为传统文化并没有丢失,也不是面临危机,而是正在经历正常的现代化过程,是处于转型时期,正在被继承和发扬。本文在认真研究了学界的不同观点后,对湖北民族学院的248名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发现现阶段有必要对“母语文化失语”现象进行重新审视。

二、问卷调查

问卷设计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母语文化与英语学习”,总计五题,目的是了解现阶段学生对待母语文化的态度(用汉语作答)。第二部分为中国文化知识测试,总计7题(20个答案,每个答案计5分,满分100分),涉及中国文化的宗教、政治、文学、民俗等方面(用英语作答),目的是了解学生现阶段“失语”的程度。受试对象为湖北民族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共计248人。

卷一:关于我校EFL(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EFL)学生对母语文化、学习英语和母语文化关系的认识的调查

1.你觉得英语专业学生学习中国文化在何种程度上有意义?

A.十分有必要

B.可能有用处

C.完全没意义

2.在你的英语学习中,中国文化知识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A.对我的英语学习有帮助

B.对我的英语学习负面影响比较大

C.基本感觉不相干

3.如果在英语专业开设一门中国文化课,设想一下对你将有何影响?

A.有利于我的现阶段学习和今后的就业

B.有作用,但需要长时间潜移默化才能显现出来,对现阶段实际生活影响不大

C.基本没有作用,我不需要学习

D.有负面影响

4.如果将开设一门中国文化课,你希望从中学到什么?(多选)

A.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B.现当代中国文化的内容

C.如何用英语表述中国文化

5.当外教向你探询中国文化内容,如:孔子、孟子的经典时,下列哪种情况你最可能遇到?

A.自己对这个知道得很少,无法回答

B.只能粗浅介绍些基本常识的内容

C.知道很多经典,但无法用英语表达

卷二:关于我校EFL学生对中国文化知识的了解程度测试

Questions:

1.List the names of “The Four Classicality Masterpieces of China”.

2.In 140 BC ( ) decided to make Confucianism the state thought. From then on,Confucianism was the mainstream of Chinese thought for 2000 years.

3.List the names of “the Four Greatest Chinese Legends”.

4.( ) marked the beginning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also the beginning of realism in literature.

5.The Peony Pavilion is ( )’s masterpiece, which portrays a woman with new ideas.

6.List the names of the Four Traditional Auspicious Beasts.

7.Please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Chinese words into corresponding English words: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改革开放()小康社会( )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在前一份问卷的第1题中99.5%的学生表示自己需要更多了解中国文化,说明绝大部分学生认识到了自己在中国文化方面的知识存在缺陷,同时也说明“母语文化失语”现象已经在社会上逐渐引起了一定程度的关注。第2题讨论在英语学习中,自己的中国文化知识所发挥的作用。有93.1%的学生认为中国文化知识有利于学习英语,6.5%的学生认为对英语学习负面影响比较大,另有0.4%的学生认为两者并不相干,这表明多数学生有学习母语文化的意愿,认识到母语文化的重要性。过去我们总是过多地强调母语文化知识在外语学习中的负迁移,以为学习外语必须要摆脱母语的影响。其实这是错误的,因为完全摆脱是不可能的,母语总是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并且也没有完全摆脱的必要性。在第3题中62.1%的学生认为有利于个人现阶段学习和今后的就业,29.8%的学生倾向于有作用,但需要长时间潜移默化才能显现出来,对现阶段实际生活影响不大,1.2%的学生认为基本没有作用,不需要学习,6.9%的学生认为有负面影响,这说明大部分学生能够理性对待母语文化,但是和在第2题中显示的一样,母语在外语学习中的“负迁移”说法仍然有一定影响。第4题(多选)中,希望学到传统文化内容的学生占75.4%,希望学习现当代中国文化的内容的学生为68.1%,高达94%的学生希望学习如何用英语表述中国文化,这说明“母语文化失语”其实是多个问题的综合反映,不仅是对于我们自己文化内容的不了解,而且是对于如何用英语表达本国文化的方法不了解;不仅是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对中国现当代文化同样不能表达。第5题试图探讨“失语问题”的原因,“当外教向你探询中国文化内容,如:孔子、孟子的经典时,下列哪种情况你最可能遇到?”16.5%的学生选“自己对这个知道得很少,无法回答”,58.5%的学生选“只能粗浅介绍些基本常识的内容”,25%的学生选“知道很多经典,但无法用英语表达”。多数学生能够介绍一些粗浅的内容,也有一些同学认为自己对于中国文化了解颇深,只有16.5%的学生认为自己根本无法向外国朋友介绍本国文化内容。

在第二份问卷“中国文化知识测试”(要求用英语作答)中显示:62.3%的学生具备关于中国文化的基本常识方面的知识,比如:四大名著的名称,但是对于儒家道家等的经典,只具备一些笼统的概念,对于稍微生僻的内容则不能表述,这表明现阶段要求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内容仍然比较困难。有学生表示平时接触以中国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为内容的英语材料比较少,即使自己知道有些中国文化知识,要用英语说还是存在障碍。

(二)结论与启示

第一,“母语文化失语”并不等于“传统文化失语”。过去我们谈到“母语文化失语”,总是和传统文化的没落联系起来。这样就有了“传统文化面临危机”、“传统文化岌岌可危”之类的有点严重的说法。其实“母语文化失语”是关系到整个中国文化内容的一个现象。整个中国文化时间上包括传统文化、现当代文化。“失语”现象表现在各个时间段上,不仅是传统文化部分“失语”,现当代文化部分也未能幸免。所以我们要改变“母语文化失语”现象,也不是仅仅提倡回归传统、补习传统文化就能解决的问题。

第二,“母语文化失语”和“提倡学习英语”、“外语热”的关系。母语文化失语”是提倡学习英语导致的吗?笔者认为不是,而且恰恰是由于英语学习得还不够好。学习英语占用了学习母语的时间,但是学好英语并不会妨碍接受母语知识,不应该把学习英语和学习母语矛盾起来。很多研究把英语热的现象和母语冷进行比较,仿佛是提倡英语学习耽误了母语学习,因此得出“英语教育淹没了母语文化的教育”类似的结论。母语教育和英语教育是可以并行不悖的,学好英语并不会直接产生偏废母语的结果,应试教育才是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

三、母语文化失语现象的主要原因

(一)心态疏忽

不了解中国文化首先是由于心态上的疏忽。这要追溯到近百年来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多数人一谈到中国文化,首先想到的总是传统文化。因此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以及在社会上造成的舆论,实际上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对待整个中国文化的态度。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历来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不得不承认对如何继承其精华提得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大力提倡学好英语,引进西方文化,形成了学习英语,接受西方文化的热潮,相伴产生了众多与升学就业密切相关的考试如四六级、雅思、托福,使得学生们有限的精力自然无法在母语文化的学习上多作停留。

(二)英语水平不高

现在,我国最广大的英语学习者来自学校。目前我国有在校大学生1400万,几乎每个人都要通过英语四级考试才能毕业。有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有超过3亿的英语学习者,并且仍在以每年2000万人的速度迅速增长。但是在“英语热”的同时,学生实际能力低下:六级考试拿到500多分,却连简单的接电话都难以用英语准确地表达;GRE高分考生,无法正确书写英文论文;英语专业的学生面对外宾的询问,连一句话也说不出……在全民英语热情高涨的同时,其实学生的英语实际能力并不高。

(三)接触过少

不了解如何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内容,是由于以中国文化为内容的材料接触得少,缺乏合适语境。现在多数英语教学资料以英美原版为标准,以为只有英语国家的英语才是正宗,这个观念实际上已经过时。近年来,全世界英语的使用情况已发生了深刻变化,英语为第二语言或外国语的国家的英语使用者日益增多。既然是国际语言,英语就不再是必须与英美文化或者其他英语国家的文化相联系的。用英语表达的主要内容是本民族文化,为了达到使各国的英语试用者互相交流的目的,作为国际语言的英语承载的必定是使用者本国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国际间的文化碰撞和交融。

四、思考及建议

英语教学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内容的,最终的目的当然也是为交际服务。所谓交流就是有来有往,如果我们本国的文化没有显示出足够的吸引力,当然不能达到交流目的。对整个国家而言,还有可能丧失文化主体性和国际事务上的发言权。我们迫切需要把这个问题重视起来,多为学生提供以中国文化为内容的英语阅读资料,营造适当的环境,加强英语学习者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的能力。

“母语文化失语”现象的解决影响到与他国的交流。只有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自己的文化主体性,才能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得到广泛的理解、认可和接纳。所谓交流必须有来有往,如果只是一味迎合西方文化,在思想观念、意识形态领域听不到来自中国的声音,就不能很好地进行交流。尤其在当前看来,我国已经具有相当的国际视野的情况下,文化输出已成为国家实力竞争的必要。现在我们反思这个现象,应该要大力弘扬我们自己的文化,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让母语文化在西方文化面前挺直腰杆。这适应了现阶段我国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要求,同时世界也需要中国文化的输出。

在世界发达国家普遍采取文化手段宣传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扩大本国影响、增强竞争实力的今天,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应该关注“母语文化失语”现象,重视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内容,使跨文化交际中加入更多的中国文化内容。

母语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母语;母语文化;外语教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5-0045-02

近年来,在外语教学中,由于对传统语法翻译法的全盘否定和受直接法、听说法等流派的片面影响,外语教学界在研究母语及母语文化的作用时,过分夸大母语和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作用,忽视了它的正迁移作用的存在。很多研究者认为,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目的语的熟练程度,增加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母语和母语文化在教学中可有可无,在外语教学中盲目排斥母语和母语文化的积极作用。这种观念的推行直接导致了外语学习者的母语文化素养的降低,而且每况愈下。史国强、王宇通过对沈阳师范学院的130余名考生的翻译试卷的分析指出,“英语专业学生身上文化素养的欠缺已经到了令人担心的程度……中国学生竟然不知道抗战是和谁打仗”[1]。他们还分析了学生中国文化素养欠缺的原因,主张学生应加强中国文化知识的学习。陆魁秋也对汕头大学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的母语文化知识进行了调查,结果也发现学生的中国文化常识非常匮乏。他指出,主体文化(即母语文化)同目的语文化一样也是交际能力形成的重要因素,主张在课程设置尤其是在低年级的课程设置中增加中国文化课,减少专业主修课[2]。另外,任海棠、从丛、韩红都提到了这种中国文化知识欠缺的现象――中国文化失语症。学习者中国文化知识匮乏会直接影响外语语言知识和文化的学习,影响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正确理解和对待母语文化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是我们搞好外语教学工作的一个关键性环节。我们认为,母语和母语文化在外语学习中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母语和母语文化的正迁移作用

对外语学习的研究表明,在外语学习中存在迁移现象。所谓迁移(transfer)是指在学习新知识时,学习者将以前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迁移、运用于新知识的学习、掌握的一种过程。迁移又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如果旧知识的迁移对新知识的学习起帮助、促进作用,它就是正迁移;如果旧的知识、经验的迁移妨碍了新知识的获得,它就是负迁移,即干扰。以往研究者在探究母语的影响时,往往侧重于研究母语和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作用。其实,对语言文化的大量研究还表明,母语文化在外国语言文化的学习中会发生正迁移作用,即深厚的母语文化功底会对外国语言文化的学习起帮助和促进作用。束定芳、庄智象曾指出:“具有良好的母语交际能力的外语学习者,其外语交际能力的获得相对容易些。同样,如果学生的母语与目的语语言结构上越相近,文化背景越相似,交际能力的正迁移发生的概率和规模就越大。”[3]92高一虹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弗洛姆(BrichFromm)的“生产性人格”理论,通过对52名中国外语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实验提出了“生产性外语学习”的概念,即“在目的语学习的过程中,目的语与母语水平的提高相得益彰;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的鉴赏能力相互促进;学习者自身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在生产性外语学习中,母语和母语文化起着积极的作用”[4]。许多英语界泰斗如傅雷、钱钟书、季羡林、许渊冲、王佐良、许国璋、王宗炎等也都是学通古今、在母语和母语文化方面有极高的造诣的。因此,在外语语言与文化学习中,我们要正确利用母语和母语文化,使其发挥更大的正迁移作用。

二、进行文化对比需要以母语文化为参照

由于成人外语学习者的大脑不可能是一无所有的白板,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无意识地在头脑中把所学外语与母语进行对比。我们的教学应充分利用这一自然现象,而不应阻止其产生。因为文化对比可以促进外国语言文化的学习。恩格斯曾说过,“只有将母语同其他语言对比时,你才能真正懂得所学的语言”。关于在第二语言(L2)学习中第一语言(L1)的参照作用,Stern也进行了很好的描述:“让我们从早已熟知的关于L1的知识出发,从不可避免的迁移和干扰现象出发,把这些迁移和干扰的存在看做是外语学习的一种前提。毋庸否认,学习者(在学习外语时)是把L1作为参照物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向学习者指出两种语言的相似及不同之处,帮助他们逐渐形成一个新的L2系统。在跨语言的学习策略上,我们因为首先承认了迁移/干扰作用,所以要有意识地在L1和L2之间移动,比较两种语言之间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异同,逐渐而又有意识地完成从L1向L2系统的转换,帮助学习者建立新的L2语言体系。”[5]看来第二语言与文化的学习是在两种语言与文化的对比中进行的。而要进行文化对比首先需要学习者深刻理解母语文化。学生从出生到大学一直处于母语文化的氛围之中,对中国的历史、文学、风土人情、政治制度、教育体系都有所了解,但和英美文化比较起来,中国文化有什么总的特点,他们还不甚了解,他们还没有把所积累的零散的、感性的文化现象上升到一个系统的、理论性的认识高度,这就需要老师在语言材料明显涉及英美文化特征时适时地和中国文化加以对比,以帮助学生形成对两种文化的总体印象,找出其中的共性和差异。比如在涉及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取向时,就应该对中国的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加以介绍,对比两者的差异。这样才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具体的交际规则,比如英美人为什么有那么多隐私、他们为什么不能理解中国人的谦虚等,从而指导学习者的具体交际,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有时一种英语文化现象,费了好大劲也解释不明白,如果用一个相似的汉语文化现象作参照,问题就很容易说清楚。因此,刘润清先生在其专著《论大学英语教学》中认为,“学习外语时,完全脱离母语是不可能的,语言之间有些普遍现象,不参考母语,不与母语对比会造成莫大损失”。由此可见,外语学习者具有较高的母语和母语文化素养也是必需的。

三、较高的母语和母语文化素养是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需要

一般情况下,我们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是,掌握足够的目的语文化知识,在跨文化交际中遵从目的语人士的交际规约,从而避免产生交际冲突和误解。但是,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应当承认差异并容许差异存在的,如果一味拿一方的(一般是强势文化)文化做标准去消除差异,这有可能会降低交际的难度,但这是以牺牲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为代价的。世界文化是需要多样性的。汤一介认为,当今人类社会各民族、各国家大都能从其文化传统中找到某些贡献于人类社会的资源,不过都只能在某些方面做出贡献,而不可能解决人类社会存在的一切问题。人类文化在哲学、宗教、医学等方面都是具有互补性的[6]。“有众多学者认为,今天人类文化所表现的特色,强烈呈显工具性的及手段性的理性,缺少目的性的关怀,而东方文化在目的性关怀方面,自有其独特的价值”[7]。因此,在交际中应使双方都保持自己的文化身份,既拿来又送去,互相学习,共同享受各民族创造的精神财富,保护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使交际双方能够充分发出属于自己的文化的声音,又能够最大限度地相互接近和理解”[8]。我们要保有自己的文化身份,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具备较高的母语和母语文化素养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四、具有较高的母语和母语文化素养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才,英语教育的目的也是如此,而构成人才的基本要素可以概括为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相辅相成,互为唇齿。汪榕培先生认为,素质教育应强调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会做人,使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确定正确的价值标准;二是学会学习,能够终生积极、主动而且有效地接受新知识,并努力创造新知识;三是学会生存,既能掌握一般生存技能,又能掌握特殊专业技能,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应付自如;四是具有较强的国际理解力[9]。外语教学作为外语专业学生接受教育的一条主要渠道,应成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主要途径,即通过外语教学,不但要传授给学生语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我国1998年颁发的《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对我国新世纪外语人才的培养规格、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在“问题”中提出了5个不适应,在“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的不适应中指出:“学生往往缺乏相关学科的知识。在语言技能训练中往往强调模仿记忆却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对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要求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在教学原则中也明确规定:“专业课程教学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专业课程教学不但要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而且要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应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在文化素养方面应“注重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训练学生批判地吸收世界文化精髓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能力”。这些都说明大纲把对学生素质的要求提到了相当高的位置。而要提高外语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母语尤其是母语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素质提高的基础。有了深厚的母语和母语文化功底,学生才会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价值标准;才能够主动而且有效地接受新知识,并努力创造新知识;才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应付自如并且具有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才会具有较强的国际理解力,并且能够批判地吸收世界文化精髓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两种文化的正确态度,既不会成为盲目崇洋、鄙视母语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者,也不会成为盲目自大、拒绝一切外来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信息的民族中心主义者。总之,学习者母语和母语文化水平提高了,才会有综合素质的提高,才能促进其外国语言知识和文化的学习,进而促进其跨文化的交际能力的形成。

母语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如果把两者的关系处理好了,目的语的学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随着对外语人才要求的不断变化,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外语人才不仅要具有丰富的外语知识、较高的外语技能和外语交际能力,而且还必须有较高的个人素质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这是仅靠目的语和目的语文化的学习难以达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史国强,王宇.新《大纲》与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7).

[2]陆魁秋.主体文化与交际能力[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5).

[3]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4]高一虹.生产性双语现象考察[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1).

[5]Stern.IssuesandOptionsinLanguageTeaching.[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284.

[6]汤一介.新轴心时代与中华文化定位[C]//乐黛云,李比雄.跨文化对话(6).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

[7]章礼霞.性相近,习相远――对中外跨文化对话与跨文化交流的思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7).

[8]许力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问题探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7).

母语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母语;母语文化;外语教学;作用

近年来,在外语教学中,由于对传统语法翻译法的全盘否定和受直接法、听说法等流派的片面影响,外语教学界在研究母语及母语文化的作用时,过分夸大母语和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作用,忽视了它的正迁移作用的存在。很多研究者认为,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目的语的熟练程度,增加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母语和母语文化在教学中可有可无,在外语教学中盲目排斥母语和母语文化的积极作用。这种观念的推行直接导致了外语学习者的母语文化素养的降低,而且每况愈下。史国强、王宇通过对沈阳师范学院的130余名考生的翻译试卷的分析指出,“英语专业学生身上文化素养的欠缺已经到了令人担心的程度……中国学生竟然不知道抗战是和谁打仗”[1]。他们还分析了学生中国文化素养欠缺的原因,主张学生应加强中国文化知识的学习。陆魁秋也对汕头大学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的母语文化知识进行了调查,结果也发现学生的中国文化常识非常匮乏。他指出,主体文化(即母语文化)同目的语文化一样也是交际能力形成的重要因素,主张在课程设置尤其是在低年级的课程设置中增加中国文化课,减少专业主修课[2]。另外,任海棠、从丛、韩红都提到了这种中国文化知识欠缺的现象——中国文化失语症。学习者中国文化知识匮乏会直接影响外语语言知识和文化的学习,影响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正确理解和对待母语文化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是我们搞好外语教学工作的一个关键性环节。我们认为,母语和母语文化在外语学习中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母语和母语文化的正迁移作用

对外语学习的研究表明,在外语学习中存在迁移现象。所谓迁移(transfer)是指在学习新知识时,学习者将以前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迁移、运用于新知识的学习、掌握的一种过程。迁移又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如果旧知识的迁移对新知识的学习起帮助、促进作用,它就是正迁移;如果旧的知识、经验的迁移妨碍了新知识的获得,它就是负迁移,即干扰。以往研究者在探究母语的影响时,往往侧重于研究母语和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作用。其实,对语言文化的大量研究还表明,母语文化在外国语言文化的学习中会发生正迁移作用,即深厚的母语文化功底会对外国语言文化的学习起帮助和促进作用。束定芳、庄智象曾指出:“具有良好的母语交际能力的外语学习者,其外语交际能力的获得相对容易些。同样,如果学生的母语与目的语语言结构上越相近,文化背景越相似,交际能力的正迁移发生的概率和规模就越大。”[3]92高一虹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弗洛姆(BrichFromm)的“生产性人格”理论,通过对52名中国外语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实验提出了“生产性外语学习”的概念,即“在目的语学习的过程中,目的语与母语水平的提高相得益彰;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的鉴赏能力相互促进;学习者自身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在生产性外语学习中,母语和母语文化起着积极的作用”[4]。许多英语界泰斗如傅雷、钱钟书、季羡林、许渊冲、王佐良、许国璋、王宗炎等也都是学通古今、在母语和母语文化方面有极高的造诣的。因此,在外语语言与文化学习中,我们要正确利用母语和母语文化,使其发挥更大的正迁移作用。

二、进行文化对比需要以母语文化为参照

由于成人外语学习者的大脑不可能是一无所有的白板,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无意识地在头脑中把所学外语与母语进行对比。我们的教学应充分利用这一自然现象,而不应阻止其产生。因为文化对比可以促进外国语言文化的学习。恩格斯曾说过,“只有将母语同其他语言对比时,你才能真正懂得所学的语言”。关于在第二语言(L2)学习中第一语言(L1)的参照作用,Stern也进行了很好的描述:“让我们从早已熟知的关于L1的知识出发,从不可避免的迁移和干扰现象出发,把这些迁移和干扰的存在看做是外语学习的一种前提。毋庸否认,学习者(在学习外语时)是把L1作为参照物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向学习者指出两种语言的相似及不同之处,帮助他们逐渐形成一个新的L2系统。在跨语言的学习策略上,我们因为首先承认了迁移/干扰作用,所以要有意识地在L1和L2之间移动,比较两种语言之间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异同,逐渐而又有意识地完成从L1向L2系统的转换,帮助学习者建立新的L2语言体系。”[5]看来第二语言与文化的学习是在两种语言与文化的对比中进行的。而要进行文化对比首先需要学习者深刻理解母语文化。学生从出生到大学一直处于母语文化的氛围之中,对中国的历史、文学、风土人情、政治制度、教育体系都有所了解,但和英美文化比较起来,中国文化有什么总的特点,他们还不甚了解,他们还没有把所积累的零散的、感性的文化现象上升到一个系统的、理论性的认识高度,这就需要老师在语言材料明显涉及英美文化特征时适时地和中国文化加以对比,以帮助学生形成对两种文化的总体印象,找出其中的共性和差异。比如在涉及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取向时,就应该对中国的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加以介绍,对比两者的差异。这样才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具体的交际规则,比如英美人为什么有那么多隐私、他们为什么不能理解中国人的谦虚等,从而指导学习者的具体交际,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有时一种英语文化现象,费了好大劲也解释不明白,如果用一个相似的汉语文化现象作参照,问题就很容易说清楚。因此,刘润清先生在其专著《论大学英语教学》中认为,“学习外语时,完全脱离母语是不可能的,语言之间有些普遍现象,不参考母语,不与母语对比会造成莫大损失”。由此可见,外语学习者具有较高的母语和母语文化素养也是必需的。

三、较高的母语和母语文化素养是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需要

一般情况下,我们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是,掌握足够的目的语文化知识,在跨文化交际中遵从目的语人士的交际规约,从而避免产生交际冲突和误解。但是,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应当承认差异并容许差异存在的,如果一味拿一方的(一般是强势文化)文化做标准去消除差异,这有可能会降低交际的难度,但这是以牺牲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为代价的。世界文化是需要多样性的。汤一介认为,当今人类社会各民族、各国家大都能从其文化传统中找到某些贡献于人类社会的资源,不过都只能在某些方面做出贡献,而不可能解决人类社会存在的一切问题。人类文化在哲学、宗教、医学等方面都是具有互补性的[6]。“有众多学者认为,今天人类文化所表现的特色,强烈呈显工具性的及手段性的理性,缺少目的性的关怀,而东方文化在目的性关怀方面,自有其独特的价值”[7]。因此,在交际中应使双方都保持自己的文化身份,既拿来又送去,互相学习,共同享受各民族创造的精神财富,保护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使交际双方能够充分发出属于自己的文化的声音,又能够最大限度地相互接近和理解”[8]。我们要保有自己的文化身份,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具备较高的母语和母语文化素养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四、具有较高的母语和母语文化素养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才,英语教育的目的也是如此,而构成人才的基本要素可以概括为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相辅相成,互为唇齿。汪榕培先生认为,素质教育应强调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会做人,使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确定正确的价值标准;二是学会学习,能够终生积极、主动而且有效地接受新知识,并努力创造新知识;三是学会生存,既能掌握一般生存技能,又能掌握特殊专业技能,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应付自如;四是具有较强的国际理解力[9]。外语教学作为外语专业学生接受教育的一条主要渠道,应成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主要途径,即通过外语教学,不但要传授给学生语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我国1998年颁发的《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对我国新世纪外语人才的培养规格、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在“问题”中提出了5个不适应,在“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的不适应中指出:“学生往往缺乏相关学科的知识。在语言技能训练中往往强调模仿记忆却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对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要求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在教学原则中也明确规定:“专业课程教学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专业课程教学不但要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而且要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应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在文化素养方面应“注重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训练学生批判地吸收世界文化精髓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能力”。这些都说明大纲把对学生素质的要求提到了相当高的位置。而要提高外语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母语尤其是母语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素质提高的基础。有了深厚的母语和母语文化功底,学生才会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价值标准;才能够主动而且有效地接受新知识,并努力创造新知识;才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应付自如并且具有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才会具有较强的国际理解力,并且能够批判地吸收世界文化精髓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两种文化的正确态度,既不会成为盲目崇洋、鄙视母语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者,也不会成为盲目自大、拒绝一切外来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信息的民族中心主义者。总之,学习者母语和母语文化水平提高了,才会有综合素质的提高,才能促进其外国语言知识和文化的学习,进而促进其跨文化的交际能力的形成。

母语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如果把两者的关系处理好了,目的语的学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随着对外语人才要求的不断变化,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外语人才不仅要具有丰富的外语知识、较高的外语技能和外语交际能力,而且还必须有较高的个人素质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这是仅靠目的语和目的语文化的学习难以达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史国强,王宇.新《大纲》与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7).

[2]陆魁秋.主体文化与交际能力[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5).

[3]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4]高一虹.生产性双语现象考察[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1).

[5]Stern.IssuesandOptionsinLanguageTeaching.[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2:284.

[6]汤一介.新轴心时代与中华文化定位[C]//乐黛云,李比雄.跨文化对话(6).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

[7]章礼霞.性相近,习相远——对中外跨文化对话与跨文化交流的思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7).

[8]许力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问题探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7).

母语文化范文第6篇

【关键词】 迁移 负迁移 母语文化

迁移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方法、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地,也可能是消极的。积极的影响是一种正迁移,而消极的影响则是一种负迁移或干扰,学生在尝试使用英语表达思想时,由于英语知识的不完善,其思维方式或多或少总是受汉语影响,对于英语教学工作者来说,根据这一阶段各种负迁移的现象,探索和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汉语语言心理影响的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是非常必要的。

如何克服母语文化带来的负迁移呢?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1. 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良好习惯,努力克服两种语言规则的不适应

不同语言规则的人具有不同的说话规则,因此在跨国文化语言的交际中,所遇到的障碍不只是语言知识方面的母语干扰,还有大量来自于本国、本名族的思维定式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干扰,有的尽管词汇和句法规则都很规范和标准,但在思维方式上仍然时常是明显地带有汉语及汉文化的痕迹,这种情况主要是由在说话规则方面母语的负迁移造成的,即两种语言的说话规则存在着不对应。所以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始终要坚持“尽可能的使用英语,适当的使用母语”的教学原则,从而有效的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

2. 增大学生词汇量和应用量,切实提高英语的运用能力

增大学生词汇量和应用量,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减少母语的干扰。阅读有精读与泛读之分。我认为听、说、读、写同样如此。可见 “精”教与“精”学至关重要,它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学生迅速的掌握语言规律,进而提高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增强对母语文化的抗干扰能力。如,鉴于英语句型的变化主要受动词支配,在教学中要加强配以一定量的英语动词搭配规则的训练,帮助学生了解并非所有的及物动词后的宾语都可以带宾语补足语;不同的及物动词后的宾语有不同形式的宾语补足语(如ask, send等动词的宾语后跟不定式做宾补,keep等动词的宾语后跟形容词或分词作宾补)等。“泛”教与“泛”学如复述课文,读一些英语故事或幽默,看一些英语电影等有利于学生掌握语言规律,进一步增加学生对未知语言规律的感性认识,为以后的学习做出好的铺垫。重复其实也是一种学习,它不仅能帮助学生消化吸收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又减少了英语学习过程中按照汉语的习惯看待英语,如此长期坚持,学生就会常常“不知不觉的把英语当做和汉语差不多的东西看待”。

3. 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的习惯,逐步减少母语文化带来的干扰

大量的语言输入为语言的输出创造可能性。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记笔记的习惯,好头脑不如一个烂笔头,好的有用的词、短语、精彩的句子和短文等等,特别是一些习惯性表达,例如英、汉语中词义不对应现象,在初学者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极易产生负迁移。

4. 运用音形结合的方法,适时进行音标教学

英语教学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学生由于记不住单词或读音而在旁边加注拼音或汉字。长此以往学生的读音偏差很大,母语、英语严重混淆,不仅读不准英语而且听不懂英语,说出来的英语,汉语味极浓,听起来生硬别扭,严重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从而失去学习兴趣。那么用什么方法可以有效记忆呢?用什么方法可以尽可能减少母语干扰呢?这就需要我们在英语单词教学时,可以结合单词音标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些字母和字母组合的语音规律,教师也可使用彩色粉笔,一一对应的标出不同字母及字母组合的音标,把字母与读音有效联系,加强音形联系。杜绝学生在需要注音时使用汉语,必须用音标。音形结合法不仅可以使学生能顺利准确地给单词注音标,还可以使学生在根据音标或读音的情况下,能准确地写出或头脑中马上就能反映出该词的拼写形式,能够准确地读出单词,这对减少汉语语言的负迁移,提高英语水平很有好处。

5. 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的“教”实际是为了“不教”,因此,英语教学更要注重学法指导。也只有让每一个学生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才能达到教师教学的真正目的。如学生阅读方法,阅读习惯,阅读技巧,如何识记单词不易遗忘,如何进行有效朗读与背诵等等。由此,使他们不断提高效率,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促进学习者加快从中介语体系的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过渡,缩短各阶段的间隔,更迅速地达到目的语的彼岸。

[1] 田娜. 母语负迁移对英语写作中句法结构的影响[J].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2).

[2] 李静. 大学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及教学对策研究[J]. 新余学院学报, 2011(04).

母语文化范文第7篇

关键词:母语文化;目的语文化;文化素养

作者简介:刘丽丽(1982-),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朱世波(1979-),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基金项目:本文系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年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200047)、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2532039)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8-0261-02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受结构主义语言学及心理学的影响,中国的外语教育将主要精力集中在语言形式的教学上,认为语言技能训练就是外语学习的全部,文化教育一直处于边缘化境地。到了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交际教学法的兴起,外语教育中应导入目的语文化成为外语教学界的共识。但该理念又陷入了另一个误区,过度强调对目的语文化的吸纳与理解,一味“求同”忘记了“存异”,母语文化面临被边缘化的危机。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跨文化交际以及语言教学界对语言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研究开始出现从单向关注“目的语文化”学习转向关注“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的双向互动问题,代表性研究有何自然(1993)、王宗炎(1993)、高一虹(1994、2002)等。[1-4]虽然语言学界已经认识到文化与语言的不可分割性,但是由于结构主义教学理念的长期影响,若要外语教学模式短期内从技能训练走向文化理解是不现实的。况且,外语教学中的文化不单单是指目的语文化,还包括母语文化,因此,外语专业学生母语文化缺失现象及其补救策略引起了学者的广泛重视。[5-7]

梳理先行研究的发展思路,主要有以下几个不足:一是绝大部分研究者是一线外语教师,对于外语教学中文化的缺失有着痛切感受,但同时论点也偏向从自身经验与感受出发,缺乏实证调查;二是虽然文化导入已经成为共识,但是文化范畴极广,在具体的文化教育过程中,所涉及的文化项目往往局限于对一些社会风俗习惯的介绍等,外语教学中的文化究竟应该包括哪些内容以及如何导入,这些问题都悬而未决;三是外语教学中导入母语文化是解决母语文化失语现象的一条出路,不仅如此,母语文化素养的培育与目的语习得及目的语文化素养提高必然有着内在联系。以“添加式”开展起来的母语文化补救策略不能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目标,那么如何实现双向文化素养育成与目的语习得的共赢,仍需要各方展开深层次的研究与实践。

一、外语专业学生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素养调查――以日语专业为例

为了调查外语专业学生的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素养情况,笔者以日语专业大一和大三学生为研究对象实施了问卷调查,下面围绕调查结果展开分析。

1.调查概况

本次调查以哈尔滨理工大学日语专业一年级和三年级学生为受试对象,在杨洋(2006)设计的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分为知识与意识两部分,由100道题构成。[8]第一部分为文化知识测试,共80题,中国文化40题,考察范畴包括中国古代文化文学、中国现代国情、生活常识、科普知识、中国交际礼仪;日本文化40题,考察范畴包括日本古代文化、日本文学、日本文化心理及风俗、日本地理国情、日本现代社会常识、日语语言交际技能及日语惯用语。第二部分考查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20份,回收有效问卷207份。

2.调查结果

分析1:日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母语文化素养不高。研究者对文化知识部分进行统计分析,从80题的成绩分布情况来看,大三学生的成绩要优于大一学生;从1~40题的中国知识成绩分布来看,大一学生要优于大三学生,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关于中日两国文化的测试,大三学生平均分比大一学生高,该结果在情理之中,大一学生没有经过日本文化及语言的系统学习,对日本知识知之甚少是自然的。然而,关于中国知识部分,大一学生平均分比大三学生高1.02分,优、良、中、及格的比率均高于大三,大一不及格的比率为5.3%,而大三不及格的比率为13.6%。表明学生在日语专业学习了三年后母语文化素养降低了。

分析2:日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目的语文化素养不高。学生的母语文化素养不高,那么他们的目的语文化素养如何?经过三年的目的语学习,是不是已经很好地了解了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图2展示了大三学生日本知识测试各分项成绩。依据图2的统计结果,大三学生对日本文化知识的掌握不能令人满意。该部分的实际平均得分为21分,低于24分的平均及格分,分项统计实际平均得分也均在平均及格分以下,日本古代文化、日本文学、日本地理国情、日语惯用语各项中甚至出现了0分,分别为10人、20人、4人、2人。该结果表明,日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对目的语国家文化了解不够,从侧面反应出目前日语教学仍以技能训练为中心,文化教育处于边缘化境地。

3.外语教学应平等对待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日语专业大一学生母语文化素养较高,大三学生母语文化素养不高,目的语文化素养也不高。这种对比一方面说明目前的日语教育存在缺陷,既忽视了母语文化素养的培育,又没有很好地导入目的语文化;另一方面验证了母语文化素养造诣决定目的语文化素养高低的结论。因为母语文化是成年人判断一切新鲜事物的认知基础,母语文化素养较好的学习者必然对一切文化抱有移情意识,进而积极接近、探究、吸纳新鲜文化。例如,中国人初次见面多以微笑握手的方式打招呼,而日本人则会鞠躬以示礼貌,学习者首先启动母语认知理解日本人的做法,逐渐形成了具有学习者特征的打招呼方式,因此,仔细观察有过日本留学经历的人,与普通人相比他们与人握手时弯腰程度要深一些,接近鞠躬。可见,母语文化是学习者理解目的语文化的认知基础,是决定学习者能否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关键。外语学习者只有在通晓母语文化的基础上,才能比较出两种文化的异同,才能真正实现从技能训练到文化理解的转变,而对目的语文化的良好把握,又反过来会促进学习者对母语文化展开深度思考,这样就形成了目的语与母语相得益彰、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相互促进的效果。可以说,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在学习者身上是一个同时存在、共同变化、重新融汇确立的过程。因此,外语教学不应厚此薄彼,只有平等对待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才能创造“面向交际”的外语教育。

二、建议

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都应是外语文化教学的重要内容,语言与文化也不可割裂开来分科讲授,以下从课程设置、教学法理念、教师及教材的作用三个方面探讨开展文化教学的途径。

1.课程设置――将文化教育思想融入整个课程设置体系

课程设置不是相关课程的简单罗列,是系列课程连贯式、渐进式的有序展开。目前外语专业课程设置中普遍开设了目的语国家文化课,有些学者还主张增设中国文化外语课,即用外语讲解中国文化。对比国外大学的外语系课程设置可知,国外大学没有设置那么多的速读课、泛读课,开设更多的是文化史、目的语国家与本国思想史、比较文学研究等等,精读课从三年级开始以各种讨论会和发表会的形式开展,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形成了双语文化比较思维,启发了学生展开探索性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异文化交流意识,从而使学生建立了“大文化”观,使文化教育思想融入到从一年级到四年级的整个课程设置中。

2.教学法理念――为获得跨文化交际敏感

交际法与任务型教学法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与文化素养育成的理念不谋而合。桂诗春教授曾经介绍过几种传授社会文化知识的方法:一是文化旁白,即随时碰到随时讲授。二是同化法,即辨认交际中的文化失误。三是文化包,即对特定文化题材进行对比和讨论。注解法、融合法、实践法、比较法和专门讲解法都是课堂讲授文化的常用方法。刘长江(2003)提出文化教学程序可分三个步骤:提呈(语法翻译法),重复(听说法)和运用(交际法)。[9]总之,教学法的运用不是僵化的,无论何种教学法都应为使学生获得跨文化交际敏感。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也不是各自分工的关系,而是同进退、共存亡的关系,只有双向语言文化与语言技能共同提高,才能产生“1+1>2”的效果。

3.教师与教材――坚持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兼容并举的文化取向

除个别一流大学能够实现全员目的语国家实习一个学期或者一年外,中国高校的外语专业学生基本生活在非目的语环境之中,大部分人很少有机会去体验、了解目的语文化氛围,学习途径主要是通过课堂和教师,因此,教师与教材对于外语文化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从事外语教育的教师基本从外语系毕业,对目的语及目的语文化的了解程度颇深,有些教师留学海外多年,目的语文化已经内化在自身的行为方式之中。因此,外语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母语文化素养;同时,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培养学生弘扬中国悠久思想文化的意识,在提高自身外语水平的同时,掌握中国文化的外语表达技能,帮助学生树立平等的文化观。

教材是传递文化教学内容的主要来源,是师生获得文化信息的主要渠道。现代教材编撰已经意识到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多以“文化专栏”、“小贴士”的形式进行介绍,但是大部分教材仍然只注重目的语文化的介绍,母语文化普遍被忽视。若要彻底贯彻文化与语言并行的思想,必须在教材的语料选取上下功夫。一般来说,语料中的文化项目的取舍应遵循实用性原则、适度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和阶段性原则。外语学习初始阶段的材料应尽量反映表层文化(器物文化,如西方的刀叉和中国的筷子等)。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文化愈益显得重要,文化因素对外语学习的牵制作用就愈加明显,有关文化的课程可以逐步增加,教材中可以选入一些反映中层文化(制度文化)和深层文化(观念文化)的语言材料。[10]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离格”现象刍议[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3,(2).

[2]王宗炎.自我认识与跨文化交际[J].外国语,1993,(1).

[3]高一虹.生产性双语现象考察[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5).

[4]高一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

[5]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

[6]张为民,朱红梅.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S1).

[7]陆全.论外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教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04,(5).

[8]杨洋.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界定与评价[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

2006.

[9]刘长江.谈外语教育中目的语文化和本族语文化的兼容并举[J].外语界,2003,(4).

母语文化范文第8篇

关键词:母语;母语文化;外语教学;作用

近年来,在外语教学中,由于对传统语法翻译法的全盘否定和受直接法、听说法等流派的片面影响,外语教学界在研究母语及母语文化的作用时,过分夸大母语和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作用,忽视了它的正迁移作用的存在。很多研究者认为,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目的语的熟练程度,增加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母语和母语文化在教学中可有可无,在外语教学中盲目排斥母语和母语文化的积极作用。这种观念的推行直接导致了外语学习者的母语文化素养的降低,而且每况愈下。史国强、王宇通过对沈阳师范学院的130余名考生的翻译试卷的分析指出,“英语专业学生身上文化素养的欠缺已经到了令人担心的程度……中国学生竟然不知道抗战是和谁打仗”[1]。他们还分析了学生中国文化素养欠缺的原因,主张学生应加强中国文化知识的学习。陆魁秋也对汕头大学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的母语文化知识进行了调查,结果也发现学生的中国文化常识非常匮乏。他指出,主体文化(即母语文化)同目的语文化一样也是交际能力形成的重要因素,主张在课程设置尤其是在低年级的课程设置中增加中国文化课,减少专业主修课[2]。另外,任海棠、从丛、韩红都提到了这种中国文化知识欠缺的现象——中国文化失语症。学习者中国文化知识匮乏会直接影响外语语言知识和文化的学习,影响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正确理解和对待母语文化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是我们搞好外语教学工作的一个关键性环节。我们认为,母语和母语文化在外语学习中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母语和母语文化的正迁移作用

对外语学习的研究表明,在外语学习中存在迁移现象。所谓迁移(transfer)是指在学习新知识时,学习者将以前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迁移、运用于新知识的学习、掌握的一种过程。迁移又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如果旧知识的迁移对新知识的学习起帮助、促进作用,它就是正迁移;如果旧的知识、经验的迁移妨碍了新知识的获得,它就是负迁移,即干扰。以往研究者在探究母语的影响时,往往侧重于研究母语和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作用。其实,对语言文化的大量研究还表明,母语文化在外国语言文化的学习中会发生正迁移作用,即深厚的母语文化功底会对外国语言文化的学习起帮助和促进作用。束定芳、庄智象曾指出:“具有良好的母语交际能力的外语学习者,其外语交际能力的获得相对容易些。同样,如果学生的母语与目的语语言结构上越相近,文化背景越相似,交际能力的正迁移发生的概率和规模就越大。”[3]92高一虹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弗洛姆(BrichFromm)的“生产性人格”理论,通过对52名中国外语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实验提出了“生产性外语学习”的概念,即“在目的语学习的过程中,目的语与母语水平的提高相得益彰;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的鉴赏能力相互促进;学习者自身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在生产性外语学习中,母语和母语文化起着积极的作用”[4]。许多英语界泰斗如傅雷、钱钟书、季羡林、许渊冲、王佐良、许国璋、王宗炎等也都是学通古今、在母语和母语文化方面有极高的造诣的。因此,在外语语言与文化学习中,我们要正确利用母语和母语文化,使其发挥更大的正迁移作用。

二、进行文化对比需要以母语文化为参照

由于成人外语学习者的大脑不可能是一无所有的白板,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无意识地在头脑中把所学外语与母语进行对比。我们的教学应充分利用这一自然现象,而不应阻止其产生。因为文化对比可以促进外国语言文化的学习。恩格斯曾说过,“只有将母语同其他语言对比时,你才能真正懂得所学的语言”。关于在第二语言(L2)学习中第一语言(L1)的参照作用,Stern也进行了很好的描述:“让我们从早已熟知的关于L1的知识出发,从不可避免的迁移和干扰现象出发,把这些迁移和干扰的存在看做是外语学习的一种前提。毋庸否认,学习者(在学习外语时)是把L1作为参照物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向学习者指出两种语言的相似及不同之处,帮助他们逐渐形成一个新的L2系统。在跨语言的学习策略上,我们因为首先承认了迁移/干扰作用,所以要有意识地在L1和L2之间移动,比较两种语言之间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异同,逐渐而又有意识地完成从L1向L2系统的转换,帮助学习者建立新的L2语言体系。”[5]看来第二语言与文化的学习是在两种语言与文化的对比中进行的。而要进行文化对比首先需要学习者深刻理解母语文化。学生从出生到大学一直处于母语文化的氛围之中,对中国的历史、文学、风土人情、政治制度、教育体系都有所了解,但和英美文化比较起来,中国文化有什么总的特点,他们还不甚了解,他们还没有把所积累的零散的、感性的文化现象上升到一个系统的、理论性的认识高度,这就需要老师在语言材料明显涉及英美文化特征时适时地和中国文化加以对比,以帮助学生形成对两种文化的总体印象,找出其中的共性和差异。比如在涉及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取向时,就应该对中国的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加以介绍,对比两者的差异。这样才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具体的交际规则,比如英美人为什么有那么多隐私、他们为什么不能理解中国人的谦虚等,从而指导学习者的具体交际,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有时一种英语文化现象,费了好大劲也解释不明白,如果用一个相似的汉语文化现象作参照,问题就很容易说清楚。因此,刘润清先生在其专著《论大学英语教学》中认为,“学习外语时,完全脱离母语是不可能的,语言之间有些普遍现象,不参考母语,不与母语对比会造成莫大损失”。由此可见,外语学习者具有较高的母语和母语文化素养也是必需的。

三、较高的母语和母语文化素养是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需要

一般情况下,我们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是,掌握足够的目的语文化知识,在跨文化交际中遵从目的语人士的交际规约,从而避免产生交际冲突和误解。但是,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应当承认差异并容许差异存在的,如果一味拿一方的(一般是强势文化)文化做标准去消除差异,这有可能会降低交际的难度,但这是以牺牲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为代价的。世界文化是需要多样性的。汤一介认为,当今人类社会各民族、各国家大都能从其文化传统中找到某些贡献于人类社会的资源,不过都只能在某些方面做出贡献,而不可能解决人类社会存在的一切问题。人类文化在哲学、宗教、医学等方面都是具有互补性的[6]。“有众多学者认为,今天人类文化所表现的特色,强烈呈显工具性的及手段性的理性,缺少目的性的关怀,而东方文化在目的性关怀方面,自有其独特的价值”[7]。因此,在交际中应使双方都保持自己的文化身份,既拿来又送去,互相学习,共同享受各民族创造的精神财富,保护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使交际双方能够充分发出属于自己的文化的声音,又能够最大限度地相互接近和理解”[8]。我们要保有自己的文化身份,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具备较高的母语和母语文化素养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四、具有较高的母语和母语文化素养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才,英语教育的目的也是如此,而构成人才的基本要素可以概括为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相辅相成,互为唇齿。汪榕培先生认为,素质教育应强调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会做人,使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确定正确的价值标准;二是学会学习,能够终生积极、主动而且有效地接受新知识,并努力创造新知识;三是学会生存,既能掌握一般生存技能,又能掌握特殊专业技能,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应付自如;四是具有较强的国际理解力[9]。外语教学作为外语专业学生接受教育的一条主要渠道,应成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主要途径,即通过外语教学,不但要传授给学生语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我国1998年颁发的《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对我国新世纪外语人才的培养规格、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在“问题”中提出了5个不适应,在“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的不适应中指出:“学生往往缺乏相关学科的知识。在语言技能训练中往往强调模仿记忆却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对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要求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在教学原则中也明确规定:“专业课程教学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专业课程教学不但要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而且要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应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在文化素养方面应“注重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训练学生批判地吸收世界文化精髓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能力”。这些都说明大纲把对学生素质的要求提到了相当高的位置。而要提高外语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母语尤其是母语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素质提高的基础。有了深厚的母语和母语文化功底,学生才会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价值标准;才能够主动而且有效地接受新知识,并努力创造新知识;才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应付自如并且具有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才会具有较强的国际理解力,并且能够批判地吸收世界文化精髓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两种文化的正确态度,既不会成为盲目崇洋、鄙视母语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者,也不会成为盲目自大、拒绝一切外来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信息的民族中心主义者。总之,学习者母语和母语文化水平提高了,才会有综合素质的提高,才能促进其外国语言知识和文化的学习,进而促进其跨文化的交际能力的形成。

母语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如果把两者的关系处理好了,目的语的学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随着对外语人才要求的不断变化,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外语人才不仅要具有丰富的外语知识、较高的外语技能和外语交际能力,而且还必须有较高的个人素质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这是仅靠目的语和目的语文化的学习难以达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史国强,王宇.新《大纲》与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7).

[2]陆魁秋.主体文化与交际能力[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5).

[3]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4]高一虹.生产性双语现象考察[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1).

[5]Stern.IssuesandOptionsinLanguageTeaching.[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2:284.

[6]汤一介.新轴心时代与中华文化定位[C]//乐黛云,李比雄.跨文化对话(6).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

[7]章礼霞.性相近,习相远——对中外跨文化对话与跨文化交流的思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7).

[8]许力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问题探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7).

母语文化范文第9篇

许慎云:“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古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啧而不可乱也。”蔡邕在《笔论》中说:“书者,散也。……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

但是,电脑、打印机让我们的手失去了写字的功能。一份名为“汉字书写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年轻人写钢笔字不规范、不合格的占70%至80%。许多学生的作业信手乱涂,甚至连升学考试答卷都字迹潦草,看得老师、家长望“字”兴叹,皱眉摇头。还有一项针对初高中生的调查显示,近9成的学生承认自己写字难看,85.8%表示有人说过自己的字不好看。新浪网“写字调查”也显示,48%的人写起字来偶尔费劲,28%的人觉得写字经常吃力,只有24%的人没有写字障碍。熟练写字已到了令人担忧的地步。

“书为心画,字如其人。”虞世南的“德行忠直”、颜真卿的“忠义光明”、柳公权的“心直则笔直”和蔡襄的“才德俊伟”等无不道出了人品与书法之间的微妙关系。一个人的字写得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这个人的文化素养。诚如鲁迅先生所言:“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而配置再高的电脑、打印机也无法改变“打印体”的千人一面。正所谓,“电脑无法取代人脑,打印也不能代替手写”。

教育部前部长、国家语委主任赵沁平教授曾说:“现在很多学生写字时只知道字的大概形状,但具体怎么写就不会了,而用电脑时这个字很快就能敲出来。长期使用电脑导致学生提笔忘字,这与一个书法大国很不匹配。”

梁漱溟说:“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的早熟者。”书画家们之所以高寿,大都与用手写字有关。报载,韩国已准备把中国书法改成韩国“书艺”向联合国申请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然而,我们的“手写体”却要绝迹了,这是为什么?

一是“一手好字让电脑所替代”,除了若干顽固派,连作家们都“换笔”了,打字打得不亦乐乎。什么事都通过网络、电话或传真,无纸化让我们患上了电脑依赖症。

二是在考试指挥棒的作用下,不少学校把写字训练归入可有可无的拓展型课程,加之功课负担极重,学生恨不能写字如飞,谁还有心思琢磨书法?从这个层面来看,武汉要求小学生每天读书、写字各20分钟既是对汉字书写技能的培育,更是对古老母语文化的珍视与敬畏。

上一篇:项目化教学范文 下一篇:补水工程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