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策略

时间:2022-08-07 12:49:29

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策略

数学是世界前进的推手,是科学研究的臂膀,是生活与学习的工具,数学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集智慧之大成。职是之故,数学教学任重道远,如何让学生学好数学,喜欢数学,提高数学成绩呢?下面我略述教学体悟一二,分享同仁。

一、实验教学寓教于乐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到,小学生活泼好动,因为他们年纪小,有活跃、坐不住的特点,所以要扬长避短。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按照“先学后教”的方法,首先让学生自己学习,标注难点,有疑问和同学请教切磋,仍然有困惑,在课堂上提出来大家一起商量、决断。课堂上,我首先抛出发散性的问题,让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自由猜测求圆锥体积的方法。经此提示,学生自然而然想到了选择“圆柱”作为研究工具,难点重点轻而易举地攻克;讲课结束以后,学生争分夺秒地利用有限的时间,开始动手实践,验证猜想。课堂上,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气氛高涨火热朝天,临近下课的时候,学生意犹未尽,仍沉浸其中,其乐陶陶。这样的教学,这样的学习,转学习为快乐,转枯燥为游戏,没有灌输,没有压力,没有被动,通过这样的“实验”教学,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乐此不疲,事半功倍,教师教学也轻松愉快。

二、培养兴趣,减轻负担

与教材相呼应,教师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教材应在培养学习兴趣方面必然紧贴学生的年龄特点,不断地改善。学生只有有了兴趣,学习才会有起色,兴趣是成功大厦的地基,有了兴趣,学生才会长久地对学习保持认真和努力。怎样把教材的内容让学生更好地吸收,是教学的重点。

三、引导学生思维

数学可以说就是思维的别名。教师平时里要主动给学生提供思维的机会,整个教学过程要使思维活动贯穿其中。比如,先学后教,学生学习之初就在头脑中画了一个问号――我学的是什么内容?合作学习的过程也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我的问题能否得到解决?学生怎样看待这些问题?至于练习检测,则是思维大显身手的时机。

四、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师生犹如朋友,要以情感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与引导,师生之间有了浓厚的感情,教师要让学生感到信赖,这样学生才能够对教师教的课程感兴趣,学生的综合素质才会明显提高,教师要在网上查阅资料,在教学论坛请教同仁,商榷经验,进行总结,取长补短。现代网络发达,一日千里,足不出户就可以和教学高手“面对面”。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提高自己的教学境界。

五、引导学生要有韧性和耐心

儒家《中庸》说:“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只要有耐心,有了学习方面的困难,反复研磨,困难自然能够迎刃而解,就可以充分利用课堂上的宝贵时间、打造一个高效的课堂。学生明白了这些,困难相对容易克服些。这也就是明晓其理,易管自身的道理。

综上所述,只有不断地学习,提高教学水平,掌握新的教学经验,灵活应用教学规律,不断反思自己,发挥每一个学生的聪明和才华,让课堂充满灵性和智慧,才能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才能够在教育天地中走得更宽,更远。

(责编 田彩霞)

上一篇:信息时代如何开展英语教学 下一篇:浅谈高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