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大财团何以钟意广州?

时间:2022-08-07 08:43:14

民营大财团何以钟意广州?

摄影/郭嘉亮

春节前后

>> 民营大财团何以钟意广州? 卢俊义:迷信害死一个大财团 韩国纪行(之二):大财团不惜成本做智库 富人何以积累巨大财富? 民营银行何以立身 民营经济何以应对入世等 “财团”革命 花城如花,醇厚“广味”好钟意 广州民营会展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日本财团的力量 财团法人初探 男人们最钟意的技巧大盘点 央行“超级网银”上线在即 民营第三方支付何以应战 广州 “大财”小众 当代印度财团的特点 日本财团的中国谋略 日本“财团模式”值得借鉴 日本财团不是昨日黄花 日本财团的政经角色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政治 > 民营大财团何以钟意广州? 民营大财团何以钟意广州?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摄影/郭嘉亮

春节前后,中国资本市场发生一些事情。从此之后,“资本大鳄”这四个字越来越不是一个褒义词。

所谓“大鳄”,强调的是在资本市场的影响力、控制力。他们一切以获取利润为出发点,不惜与权力相捆绑,从而操纵资本市场,掠夺普通股民。但在中国,资本市场的控制权显然不应该属于这些“大鳄”。掌控者,另有其人。

“大鳄”或将成为过去。如果换一个相对显得“中性”的词,不妨将这些人称之为民营财团掌门人。财团,源于日韩独特的经济崛起模式,它强调一种“产融结合”,即产业和金融的互动和融合。

在中国,复星集团无疑是最吸引眼球,也愿意吸引眼球的一家民营财团。至少,和其他隐秘财团相比,他们更愿意走透明化的路。

2015年12月,媒体曾传出复星掌门人郭广昌失联的消息。此后,郭广昌又“复联”。“复联”之后,这家热衷于海外并购的民营财团不止一次地公开强调“根基在中国”、要“做多中国”、“产业布局要体现在中国的优势”等。

M入2017年,这家触角遍布全球的民营财团在广州布落了关键一子,复星联合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落户南沙。一方面,发力健康保险是复星打造“大健康”产业闭环的关键一环;另一方面,更展示了这家民营财团对中国政经大势,特别是经济地理版图变迁的把握能力和远见。

行业的新增长极

2017年2月14日,中国保监会举行了“2016年保险市场发展情况”例行新闻会。会议一开始,保监会相关部门的官员就强调了坚持“保险业姓保”的原则。

监管部门对这一原则不断重申,意味深长,折射了不少值得行业大佬琢磨的监管信号。除此以外,这场会公布的数据,同样透露了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另外一些趋势。

在过去的2016年,中国保险市场增长最快的险种是健康险,其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042.50亿元。这一数字和海南省的GDP相当,2016年,海南省的GDP为4044.51亿。

更重要的是增幅。2016年,中国保险业健康险原保费收入同比增长67.71%,而寿险为31.72%,财产险9.12%。在保险业的三大险种之中,健康险的增速“一马当先”。

如果统计历史数据,更容易发现健康险的增幅可谓神速。2011年,保险业健康险的原保费收入为691.7亿,也就是说,5年时间,健康险的原保费收入增长为原先的5.84倍。

相比而言,整体保险业的原保费收入仅从2011年的1.43万亿增加为2016年的3.1万亿,后者约为前者的2011年的2.1倍。

健康险的“井喷”,无疑是复星进军健康险的原因之一。

《南风窗》记者查阅工商登记资料发现,复星联合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住所位于广州市南沙区海滨路南沙金融大厦,成立日期为2017年01月23日,注册资本为5亿人民币。经营业务范围为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再保险、短期健康保险等。

和寿险、财产险不同,健康险是一个相对“特殊”的险种。“特殊”之处在于,它的发展和这个经济体的经济体制特别是社保体制有着密切的关联。

健康险和寿险一样,都属于人身险。寿险是以死亡为标的,而健康险则以人的疾病与医疗行为为标的一种保险。大体上,健康险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重疾险,二是医疗险。

在给付上,健康险和寿险最大的不同在于,健康险直接参与了医疗费用开支的整个过程。某种程度上,商业的健康险和政府主导的医保这两者之间是一种互补或者说此消彼长的关系。

当一个国家的医保体系不完备,那么商业健康险的发展空间就越大。反之,当社保体系完备,这个国家的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空间就相对较小。

世界上,商业健康保险最发达的国家是美国,因为这个国家在所有发达国家中,医保“市场化程度”最高,政府主导的医保保障范围并不宽,覆盖人群也仅以老人、特困人群为主。此前,“奥巴马医改”的出发点就是要扩大保障范围和人群,但必然增加了政府财政负担,最终转嫁给企业,增加营商成本。于是,特朗普上台后,便立刻予以了废除。

在中国,由政府主导的医保体系同样难以堪称完备,这也为健康险的发展留足了空间。最近几年,健康险成为中国发展最快的险种。

此外,考虑到近年政府财政收入增速的下行,以及社保资金的巨大缺口,特别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政府主导的医保更难在未来完全承担起保证国民健康医疗支付的“重任”。在这个意义上讲,商业健康险未来的空间可能越来越大。对此,民企大佬看得非常清楚。

补上缺失的一环

复星一直提倡所谓的“幸福生活”和“大健康闭环”,而健康保险则可以看作是复星在广东试验“大健康”闭环的关键一环。

所谓的“大健康”,看起来是个花里胡哨的概念,其实并不复杂。它可以简单分为“两端”,一端是供应,即医疗服务、药品的供应;另一端是购买。中国的“医改”就包括了这两端的改革,在供应端,是公立医院改革和药品采购的改革,在购买端则是医保改革。换言之,主要是三块,一是医院,二是药品,三是支付即健康保险。

目前,复星在这三个板块都有所布局。复星现已横跨房地产、医药、矿业、零售、金融、钢铁、媒体等多个行业,而医药则是复星起家的凭借。

1995年,复星的研发人员把一款乙型肝炎诊断试剂推向市场,获利上亿,实现了复星真正意义的第一桶金。此后,医药一直是复星产业版图的首要支柱,不逊色于旗下的房地产板块。

除了医药之外,复星在医院改革上也下注不少。在广州及周边,复星在2013年将佛山禅城医院和广州南洋肿瘤医院收入旗下。郭广昌当时对外界表示,复星未来将可能投资500家医院。此外,复星还耗资2亿元在广州成立医疗投资华南总部。

目前,复星已成为了中国民营财团中对医疗、医药投资最积极的财团,一定程度上,的确形成了复星所谓的“闭环”。不过,医院、药品都早已布局,但“闭环”却似乎“三缺一”,还差关键的一环,那就是“大健康”的支付环节。

关于中国医改的讨论,很多的观点都认为支付环节应该是医改的枢纽。一个明显的道理是,支付代表着最重要的资金流,其可以通过对医疗服务和药品的购买,牵动着医院和药品采购制度的改革。事实上,中国医改推动缓慢的原因,也正是源于支付制度即医保改革的停滞,特别是地方社保支付能力的不足。

不过,换个角度看,医保改革的缓慢和地方社保支付能力的不足,也给商业健康保险行业提供了发展的空间。

郭广昌、梁信军曾多次公开说,复星学的是巴菲特的投资模式,即利用保险的廉价资金,在资本市场进行投套利或者进行其他的产业投资,从而实现财富的“滚雪球”效应。因此,郭广昌也被一些人称为“郭菲特”。

但一个颇为“反常”的现象是,在本次成立健康保险公司之前,作为对 “大健康”最情有独钟的民营财团,复星在健康保险,甚至国内的整个保险板块的发展上其实并不积极,而是专注于并购国外公司。

目前,复星旗下已经差不多有10家保险公司,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其中6家竟然都是境外公司。它分别是在香港成立的鼎睿再保险公司,在海外收购的葡萄牙保险公司Caixa Seguros旗下的三大全资附属公司(Fidelidade、Multicare及Cares),以及美国劳工险公司MIG、特种险公司Ironshore。

在境内,复星除了在2012年成立复星保德信之外,仅参股了永安财险、新华人寿,以及2017年成立的复星联合健康保险公司。实际上,除了复星保德信占股一半之外,永安财险和新华人寿复星也并非控股。

为何长期声称要学巴菲特的复星,在境内扩张保险版图扩张却不如境外?

掘金广州“改革红利”

背后的道理并不复杂,一方面,因为中国金融市场的某些“特殊因素”,保险业的资金成本被抬得太高,这一点并不符合巴菲特拿到低成本保险资金的原则。

另一方面更为关键,中国的“资产荒”严重,拿到保险资金如何投资是个大问题。在经济下行的宏观背景之下,唯一的一条路是效法宝能,控股龙头企业,绑定国家经济。但这条激进的扩张道路,“非市场化”的风险太高。宝能的今天,复旦哲学系出身、擅长“辩证法”的郭广昌或许早已料到。

但健康保险的逻辑,则显然不同于万能险这种激进险种。复星在广州发力,这是一种着眼未来的好棋。

一般而言,寿险、投资功能极强的万能险对于保险公司来说,由于其期限长,属于“以长支短”,是一种功能强大的获取资金的工具。而且,这两种保险的道德风险较低,对保险公司的有利。

健康险的“融资”功能则没有这么明显,简单理解就是,医疗行为的给付频率远比寿险的死亡频率要高得多。此外,医疗行为中,有着更大的道德风险,比如医院的过度医疗或者与患者的“合谋”,很可能就成为健康保险公司的噩梦。

因此,一家明智保险公司必然要随着国家医保改革的推动而发展这一险种。此外,另一个上策是和医院进行“利益捆绑”,从而最大限度规避道德风险。在这个意义上讲,复星不断收购医院,很大程度上就是未来挺进健康保险而未雨绸缪。

实际上,复星已经明确表示,未来,将与在广州成立的包括健康险、医疗投资等公司形成紧密的产业互动。从复星的表态可以看出,健康保险公司的发展和对医院的投资将成为其“大健康”战略的双轮,而广州将是第一个试验田和支点。

复星在广州的投资还远不止“大健康”。2016年5月,在琶洲拍地的巨头中,复星南方总部项目率先施工。该项目总占地约2.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

除了健康之外,南方总部项目将充分整合复星旗下金融、文旅等板块的产业资源,发挥复星在综合金融和产业运营两大板块的优势,为区域内互联网企业提供资本对接、产业对接及资源对接等综合配套服务。

复星被外界称为中国民营第一财团,其发轫于复旦校园,崛起于上海。但梳理复星近年的投资版图,却很容易发现,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成为了这家民营财团的布局重点区域之一。

这背后的大背景是,随着中国经济的结构性调整,广州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和珠三角的转型升级正在步入正途,从而让这一区域的经济“体质”和消费者“实力”越来越符合这家民营第一财团的“胃口”。

2016年,广东的GDP占全国10%左右,连续28年居全国首位。此外,根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统计,2016年,广东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关口,约10390亿元,连续第26年居各省份之首,更相当于排名靠后的中西部11省之和。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既代表政府的财力,更代表了地方经济的质量,是“含金量”极高的经济指标。相比而言,GDP富含“水分”则早已不是秘密。

在经济转型升级成功的大背景之下,广东也成为了中国保险业增长最快的省市之一。广东省保监局数据显示,2016年全省(含深圳)实现保费收入3820.5亿元,同比增长35.8%。其中,即便刨去深圳的数据,广东(不含深圳)保费收入依然高达2986.1亿元,占全国保费总量近10%(9.7%),同比增长37.8%。

而另有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的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7.50%,广东的增速高出了全国10个百分点。

健康保险是和中产阶层财富管理最密切的险种之一,而复星健康保险落子广州,这背后既是看到了这一区域中产阶层崛起的富足,更是基于对广州将再次成为中国新一轮改革前沿的预见。

可以肯定,随着广州枢纽型网络城市的建设以及珠三角转型升级的推进,更多的民营财团而不是“资本大鳄”将裹挟着全国,乃至全球的高端要素、“健康要素”汇聚广州。

上一篇:地方资管公司如何处理不良贷款? 下一篇:当读书成为一种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