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班级管理,构建和谐班风

时间:2022-08-07 03:59:44

加强班级管理,构建和谐班风

班风是一个班集体稳定的具有个性特点的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是班级的整体风貌,是班级绝大多数学生言论、行动和精神状态的一种共同倾向。班风是校风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班集体成长与进步的客观标志。

和谐班风能促进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对班级的每个能成员都能产生积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具有行为导向的功能。良好和谐的班风不会自发地形成,是经过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的结果,每位同学对班级建设都应承担着责任和义务。和谐的班风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创造这种理想的育人氛围,我在班级管理中,做了多方面的努力。

一、热爱、尊重、理解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热爱、尊重、理解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人人都有获得他人尊重的心理需求。教师尊重学生,是学生亲近老师的先决条件。与学生平等、友好相处,是尊重;不论学生家庭情况、社会关系等,都一视同仁,是尊重;对优生不偏爱,对差生不贬抑,因材施教,是尊重。比如:对有心理障碍,学习、纪律都差的“双差生”,则给他们温柔的爱。用崇高的师爱唤醒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鼓励他们扬起智力、情感、个性顺利发展的风帆;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则给他们以严格的爱。并不断提醒他们学无止境,现在努力学好本领,将来做二十一世纪的创新人才,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人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基于教师对学生细致的观察和研究。唯有这样,才不致于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异常现象妄下结论。譬如,有的同学上课偶然走神,那不一定是因为他不遵守课堂纪律;有的同学考试成绩始终提不上去,那不一定因为他学习不刻苦;课间活动时,有的同学时常与别人发生争执,也不一定因为他性情粗暴,品质恶劣……教师只有充分地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学生才能心情舒畅,心悦诚服,与教师的良苦用心产生共鸣。学生才能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乐思、乐学、大胆思维、敢于创新、健康发展。

二、优化班集体建设,创造和谐的人际氛围

良好的班集体都有一种无形的凝聚力。生活在这样的班集体中,学生心情愉快,没有压抑和烦闷感,思维活跃,学习积极主动。要抓好以下四点:

一为学生树立正确切实的奋斗目标;二与各科任课教师密切配合,统一对学生的认识和要求,对症下方;三加强班级组织建设,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的班级干部、学习骨干,使他们在班级工作身先士卒,带动全体同学共同前进;四是建立家校联系册,情感激励,通过家长联系册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并有的放矢地进行情感教育,可使家庭、学校形成一股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寻找闪光点,促进整体均衡发展

俗话说:“数起十短,不如扬起一长”。在一个年级内始终存在着思想表现好坏不一、成绩高低不齐的状况。我对学生的管理原则之一是“多表扬,少批评”,对差生也如此。谁都知道,再好的学生,也不可能十全十美;再差的学生,也不会一无是处。因此,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处处留意,就是从差生身上,也会找到许多的闪光地方。平日,我对学生从不吝啬赞美之词,因为我看到,赞美比批评更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哪怕是学生一次优秀的作业,一句文明的语言,一种礼貌行为,只要及时予以当众表扬,学生便会在老师的表扬声中体验到一种被看重的欣慰和成功的欢乐,从而强化这种行为,争取更大的成功,促进班级整体均衡发展。

四、加强活动自主化管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班级活动自主化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为让学生在活动中找到自信,使整个班集体充满生机与活力,我鼓励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激励。

让学生设计活动方案。无论是班级活动方案,还是主题队会方案,都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改“一言堂”为“群言堂”,改“训话”为“讨论”。班会由班干部轮流上台主持。实践使我认识到:只有给孩子自主教育,自我完善的机会,他们才会更快地成长。

开展一周一议活动。“一周一议”能及时对学生优点予以评价激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体现自我激励的优势,具体做法是:每周四下午最后一节自主评议课,由班委会评定本周表现出色的同学,如“学习标兵”“全面发展的榜样”,“进步星”“纪律标兵”等,然后让学生谈自己的做法和感想,其他同学找出自身的差距,取长补短。以此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也恰好起到了及时激励,不断激励的作用,使学生一时的进步变为永恒的品质,对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实现自我教育,提高综合能力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总之,创建一个自主、自立、自强的生动活泼的班集体,不仅是改善教学环境,提高各科教学质量的需要,而且对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纪律风尚和学习生活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的人际范围,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加强学生自主化管理,是优化班级管理的秘诀。

上一篇:开展英语节日活动 培养学生英语素质 下一篇: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