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借贷博弈

时间:2022-08-07 02:07:16

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借贷博弈

[提要]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一直是限制其发展的一大障碍,商业银行是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主要信贷部门。本文基于两者间的信贷关系进行博弈分析,得出均衡策略。最后结合均衡策略,为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银行信贷;博弈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借贷的博弈

收录日期:2013年1月28日

一、引言

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一直是限制其发展的一大障碍。尤其是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全球性需求萎缩,进一步加剧了其融资需求,这也进一步使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中小企业制度改革与资本市场完善需要一个长期调整过程。从短期来看,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需要银行等信贷中介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众所周知,中小企业是商业银行的重要客户群体,商业银行也是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主要信贷部门,因此本文基于两者间的信贷关系进行博弈分析,得出均衡策略。最后结合均衡策略,为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提出政策建议。

二、借贷双方的行为特点分析

(一)商业银行的行为特点分析。商业银行作为专门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具有高负债性和高外部性的特点,它不仅追逐效益性,也更加关注安全性和流动性。我国的商业银行法别明确商业银行要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经营原则,实行自主经营。将安全性放于“三性原则”的首位,可见安全性是经营管理中主要被关注的问题,或者说商业银行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中,始终需要考虑风险问题。由于商业银行绝大部分营业收入来源于贷款利息收入,因而其很大一部分精力于贷款引致的风险控制上来。另外,由于每一家商业银行的组织架构、发展战略、风险管理文化、业务流程的效率不同,商业银行在办理信贷业务时,其授信受理条件、贷款的审批时间、信用审查尺度等信贷风格、信贷文化都不相同,这就产生了对中小企业贷款存在着拒绝、附带严格担保条件、条件适中、宽松等四种情况,每种情况都会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行为带来不同的影响。

(二)中小企业的行为特点分析。中小企业和大企业的划分标准,是我们研究中小企业借款行为的一个重要基础。各国划分中小企业的具体标准有所不同,但也有一些共同的规律。中小企业一般是指规模较小或处于创业阶段和成长阶段的企业,包括规模在规定标准以下的法人企业和自然人企业。从总体来看,中小企业一般负担轻,对市场信息反馈较灵敏,投资回收快,决策权集中,利益分配明确,但规模小、资产少、经营时间短、抗风险能力差,经营管理和决策不规范,产权不明晰,整体生产技术水平较低。

1、中小企业的独特优势。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有哪些独特的优势呢?根据钱德勒的经典研究,大企业经济效率的源泉在于规模与范围。与此相对照,中小企业因为其所处的市场是所谓“利基”市场,即规模较小的市场,如服饰配件或小家电,或专业化的市场,如某种专用设备、零部件、添加剂等。这些业务因为绝对规模较小,通常不适合设备和管理通用化、标准化程度较高的大企业,也就是说,不适用规模与范围的优势原理,而这正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沃土,这种相对的专业化,正是中小企业的优势所在。另外,中小企业规模小,管理层级简单,分工不那么严密,管理者大多是多面手,因而在沟通和决策方面要比大企业快捷得多。这种速度上的优势,不仅有助于中小企业在竞争方面实现“快鱼吃慢鱼”的效应,而且使之更具灵活性。在当前变化快、要求企业快速响应的时代里,此种速度和灵活性的价值将与日俱增。这就是国内外大企业都在致力于管理层次扁平化的原因。例如,韦尔奇在上任后不久即对通用电气的管理层级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削减,力图实现“小公司的速度和灵活性与大公司的规模和组织能力的结合”。但无论如何,在这方面他们与中小企业相比永远处于劣势。中小企业的优势是相对专业化、快速反应,而不是规模与范围。

2、中小企业的劣势。由于经济体制和整体信用环境的制约和影响,我国中小企业信用状况整体欠佳,普遍存在信用程度不够高、抵押担保不充分、经营管理不规范、财务报表不真实、风险防范措施不到位等问题。而个人化或家族式管理也是中小企业最为显著的风险特征。主要体现为:企业关联关系复杂,关联方较为隐蔽,交易频繁,风险不易被监控。中小企业还可能利用互保关系甚至通过再注册新企业为原企业提供担保等,使担保行为“悬空”。出于逃避税费、减轻财务负担等考虑,部分中小企业拥有的土地或厂房等未办理产权证明文件,使抵押物法律权属关系不明晰,变现难度大。中小企业的这些问题,使相当数量的商业银行对其贷款望而却步。

正是由于中小企业具有优劣两方面的特征,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经营行为也是两种极端:要么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加强人才、企业文化的培养,立足于稳定成长,将企业做大做强;要么经营行为短视,没有长远的发展战略,只求维持目前的生产状态或是“捞一把”就转行。在这两种经营行为下,中小企业表现出两种不同的贷款行为:一种是表现出良好的信用记录,珍惜与商业银行的合作机会,希望银行认同企业的文化与策略,大力支持其发展;另一种是希望银行的贷款利率尽量下浮,甚至出现挪用银行贷款行为,信用意识差,还款意愿不强。

三、用博弈理论分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本节将利用博弈理论,借助树状模型,来分析资金的需求方(中小企业)和资金的供给方(以银行做代表)之间存在的动态的博弈关系。

(一)完备的资本市场中,银企关系的博弈模型。完备的资本市场具有完美、完全信息、交易费用为零等特征,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银企博弈状况有四种情形:①银行不贷款,双方收益为零,收益集为A(0,0);②银行贷款,企业还款,获得双赢,收益集为B(1,1);③银行贷款后,企业赖账,银行忍受损失。此时,企业独占所获利润和银行本金,银行一无所有,收益集为C(3,-2);④银行贷款后,企业赖账,银行追究。此时,企业由于不履行责任而受罚,银行利益达到保护,收益集为D(-0.5,1.5)。显然,经过利益的权衡,理性的银行在追究和忍受的选择上,必然会选择追究还款责任,而理性的企业将赖账与还款相比较,会选择还款义务。因此,博弈的均衡状态必然是银行贷款一企业还款,收益集为(1,1)。

根据以上有关银企关系的描述,用决策树法画出完备资本市场中银企动态博弈模型,如图1所示。(图1)

(二)不完备的资本市场中,银企关系的博弈模型。不完备的资本市场主要体现在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其他各项都包含在银企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比如:交易费用不可能为零,贷款担保或抵押可能不足,司法体系效率欠高等。以交易费用为例,模拟银企博弈格局。

在交易费用较高的条件下,银企博弈格局将发生变化。由于银行追究时要付出昂贵的交易费用(设为0.6),则银行的收益为0.9(1.5-0.6=0.9);而企业在银行追究下,假定交易费用也为0.6,则企业的收益为2.4(3-0.6=2.4),于是图1中D(-0.5,1.5)就变成D(2.4,0.9)。考察银企博弈格局,会发现博弈的均衡状态发生了改变。在这个博弈中,企业倾向于赖账(因为赖账收益比还款大),而银行为了减少损失,必然采取少贷或不贷的策略。结果银企博弈均衡状态倾向于A(0,0),银企双方一无所获,不完备资本市场中银企动态博弈模型,如图2所示。(图2)

四、商业银行加强中小企业贷款相关措施

在中小企业和中小商业银行的信贷关系中,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减少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减少信息不对称的措施要贯穿于贷款的全过程。中小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时,为防止违约风险,要着眼于以下几方面:

1、商业银行联合建立中小企业信息评估系统。

2、加强对中小企业贷后管理,在双赢的基础上建立长期信贷关系。

3、培养高素质的信贷人员,建立完善信贷系统。

4、中小商业银行积极参与到中小企业投资经营管理中,建立良好信贷关系。

上一篇:国内企业投资金融衍生品风险分析 下一篇:“绿色保险”经济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