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陶艺中的民间艺术元素研究

时间:2022-08-07 01:24:36

中国现代陶艺中的民间艺术元素研究

摘要:民间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她作为一种传承文化和艺术精华,不仅影响着我们民族的精神与文明,同时也影响着当今的中国现代陶艺与文化产业发展。现代的陶艺家们也深刻的认识到了民间艺术元素的重要性,把民间的艺术元素同现代的审美标准相融合,进行陶艺创作,使现代陶艺立足于民族文化与民间艺术的土壤之中,由此可见,对中国现代陶艺中的民间艺术元素进行研究,有利于中国现代陶艺的深层次发展。

关键词:中国现代陶艺;民间艺术元素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2-0179-01

一、中国现代陶艺概况

中国的现代陶艺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在形态上以非传统,功能上以非实用性为特征,主张自由 、个性、观念、材料的张扬和表现,是介于雕塑、绘画和建筑之间的一种新文化表达方式,与中国现代艺术和艺术思潮的发展紧密相关。

中国现代陶艺现在进入了相对平稳的发展阶段,狂热与浮躁逐渐消退,国际间现代陶艺的交流也日益频繁,使中国现代陶艺界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变化和新氛围。但是不可否认,中国现代陶艺发展时间不长,风格样式也不成熟,更没有形成人数可观的高水平创作队伍。面对现代陶艺的发展现状,陶艺家们还有许多扎实的工作要做,除去浮躁,纳入新生力量,在继承、延伸基础上真正做到创新与突破,达到质的飞跃,使中国现代陶艺有长远的发展。

二、民间艺术元素的文化价值

民间艺术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众的,生活的,民俗的艺术。它是劳动人民生活情趣的直接反应,包含了深刻的社会历史信息,代表了人们的审美理想,是民众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于各民族高度的审美能力和卓越的创造于一体的精华,同时也是是民族色彩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民间艺术的体系十分的庞大,涵盖的门类几乎涉及到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广义上说,民间艺术是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包括了民间工艺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和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狭义上说,民间艺术指的是民间造型艺术,包括了民间美术和工艺美术各种表现形式。

另外,民间艺术是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它和民俗活动紧紧的结合在一起,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关系。而民俗是社会文化的一种普遍现象,它创造于民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具有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传承力的一种民间文化现象,是人类对社会生活的一种感性理解和表达。所以作为民俗文化形象载体的民间艺术的创作观,正是民间文化观念在民间审美创作活动中的体现,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中国现代陶艺创作对民间艺术元素的重新诠释

中国现代陶艺要再造―个陶艺大国的辉煌,只有立足于本土的文化基盘之上,才能够实现。这就要求现代陶艺的创作必须挖掘民族本身的形式语言与创作观念,必须探索具有民族性的原创语言,充分利用民间艺术元素,把中国民间的或传统的某些符号用现代的表现手法和语言,进行全新的诠释,使中国现代陶艺有深层次的发展,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

(一)中国现代陶艺中民间艺术文化内涵的体现

民间艺术的形式多样多彩,陶艺家可以从民间的各种艺术种类,比如剪纸、年画、民间习俗,染织等,寻找到艺术的灵感。在理解民间艺术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对民间艺术元素进行借鉴、移植,与现代人的审美观念融合,进行传统艺术形式陶艺语言的加工再造,使本身就具有原始性民间趣味的陶艺,充满丰富多彩的艺术魅力。

中国20世纪后期最具影响的陶艺家之一施于人先生,对中国传统技法和发展源流有着全面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其作品《富贵有余》、《多子多福》等在题材的选择上就是吸取民间文化元素中具有象征意味和吉祥如意寓意的文化元素,使作品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即有传统风味又有时代新意。

另外, 陶艺家姚永康先生,在充分理解本民族的传统工艺和民间文化的基础上,用传统和现代相融合的表现手法进行创作,体现出了他对民间文化的体验和创新。他吸收民间艺术中“莲生贵子”等意象组合的思想,创作的《世纪娃》充分体现了民间艺术中写意创造的根本,作品灵动、纯洁,有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美感,不仅将民间陶瓷的神韵完美的展现在世人间,并且具有吉祥的寓意,同时也将东方人细腻的情感发挥的淋漓尽致。

(二)中国现代陶艺中民间艺术造型手法的重新解构组合

民间艺术在造型上强调主观精神的表现,不受形的束缚,本质在于传神达意。主要运用原始造型法,依据人对客观物质的知觉进行造型,通过用几何形对自然进行夸张、概括、变形,从而对世界得到一种本质上的理解、把握与表现。从民间艺术的造型和现代陶艺的造型特征中我们可以发现两者的相近、类似之处。陶艺家把民间传统的造型技法与现代的审美标准相结合,创作出具有深刻民族内涵的艺术作品。

陶艺大师周国桢先生,就把民间的泥条盘筑和泥饼成型的方法生动的运用到陶艺创作中,首创了泥条盘筑动物和泥饼成型动物,在继承本土文化的基础上,打破原有的形式特征和美感,借鉴具有象征意义的民间艺术元素进行夸张变形的拟人化创作,将现代审美元素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抒发自己的意趣,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走出了一条陶艺创新发展之路,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视觉冲击。其陶瓷动物雕塑作品,利用传统的泥条盘筑和泥饼成型的方法,通过单一的动物形象来表达自己的生活信念和价值判断。其作品《怒吼的非洲》就是用泥条盘筑方法进行的动物创作,作品因使用了夸张的变形方法,不像生活中非洲象的原形,但却把非洲象的结构、性格和精神特征,生动的表现了出来。作者用泥条盘筑的造形如汉代石雕一样粗犷有力、沉稳敦厚,泥条编制的节奏生动的体现出了作者的情感和意念,整个作品形体饱满、粗狂而有份量,弥漫着一种国画的写意境界,使作品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三)中国现代陶艺中民间艺术色彩的运用

民间艺术色彩应用在现代陶艺创作中,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了现代陶艺的艺术容量和审美内涵,促成了现代陶艺在情趣美和追求上的深度和广度,为现代陶艺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极大的增强了现代陶艺的审美价值。

我们以木版年画为例。木版年画一般色彩艳丽而且纯度极高,大红大绿,大绿大紫,大红大白,色彩的运用极其大胆,色彩的搭配非常强烈,使整个画面产生出一种奔放不羁的视觉冲击力,从而形成它独有的艺术个性。我国当代知名陶艺家朱乐耕的《京剧人物》系列,其色彩的运用就具有浓郁的民间艺术色彩特征。此作品以具有深邃美学意味的国粹京剧人物为创作的原型,采用景德镇传统的“五彩”技法进行创作,色彩对比大胆,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精神享受,使作品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

四、中国现代陶艺创作运用民间艺术元素的意义

柳宗悦说过:“真正的创造,并不是对传统的否定,相反,是在肯定传统的基础上去谋求健康的发展,使传统的精神得到更深的活用。”中国现代陶艺创作对中国民间艺术元素的运用,使传统文化精神观念经过现代的洗礼,具有了现代社会中中国的文化精神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正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继承和发展,这样有利于中国现代陶艺摆脱西化的误区,有利于中国现代陶艺有深层次上的发展。

民间艺术元素在中国现代陶艺创作中的运用,不仅体现着中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同时使得中国现代陶艺作品继承了传统艺术的文脉。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与再创造,极大扩展和丰富了中国现代陶艺作品的艺术内涵。这些源自传统材质和具有秩序感的象征性的民间艺术元素语言,结合极具抽象力的现代艺术符号表现特征,使陶艺家最大限度地挖掘了现代陶艺形式和语言媒介的表现潜力。由此可见,中国现代陶艺创作运用民间艺术元素,有利于我们构建一种更为开放性、更具创造力的现代陶艺创新体系;有利于我们探索新的陶艺表述语言,使之包含的寓意性、表述性、装饰性得到新的意义上的发挥;有利于中国现代陶艺真正适应时下观念多样化的表达,成为一种以个性为前提的开放性语言;有利于中国现代陶艺在全球化语境中不断寻求自身的创造性发展。

上一篇:浅析纳西族服饰之七星披肩 下一篇:评《解构主义与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