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中世纪时期的军人荣誉观

时间:2022-07-28 05:09:11

欧洲中世纪时期的军人荣誉观

摘要:在欧洲中世纪社会,人们的道德和行为和大程度上是受到宗教的影响和约束,基督教在这个时代以其绝对的统治地位主导着社会生活,就连作为军队主体的骑士阶层也必须从小接受基督教的熏陶。在一定程度上,基督教信仰决定着军人们的价值选择。除此之外,骑士贵族的道德和行为更主要是受荣誉和耻辱感的制约。

关键词:欧洲;荣誉观

中图分类号:K5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2-0163-01

与古希腊时期的公民兵不一样的是,骑士是受过正式军事训练的骑兵,是作为一种服务于战争的兵种产生的。中世纪就是骑士们的“英雄时代”,骑士阶层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创造出了影响整个时代的骑士文化,在骑士制度影响下欧洲中世纪形成了以谦卑、荣誉、牺牲、英勇、怜悯、精神、诚实、公正美德为核心的骑士精神。但是,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骑士制度却逐渐消亡,骑士阶层的军事功能不再居于主导地位,反而成为了中世纪贵族阶层的象征。骑士身份是成了一名武士进入上层社会的标志,他本身应具备与其贵族身份、地位相适应的的高尚品质,这些皆是荣誉的体现。无论骑士阶层的功能是否发生变化,骑士们是征战于沙场还是穿梭于舞会,荣誉依旧是他们孜孜不倦的追求。他们最终目的就是得到表彰奖赏,提升等级地位,获得至上的权利。骑士的头衔实质上演变成一种荣誉称号,往往是勇敢、忠诚的象征,是英雄的化身。因此,荣誉观是骑士精神的核心,制约着骑士贵族的行为举止。骑士们的其他品质最终都是通过荣誉感来维系的,荣誉就是那个时代的道德法官,是骑士精神的灵魂。

在这个时代,没有什么能超过对荣誉的尊敬。所谓荣誉就是一个人在他自己眼中的价值,而且也是在他所处的社会的人们眼中的价值。荣誉是一个人对自身价值的评估,同时也是他卓越、与众不同的行为得到社会的承认和认可。作为军人的骑士,在战场上勇敢与否,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荣誉感的支配和控制,甚至为了荣誉丢掉性命。骑士一生的追求就在于扬名后世,所以他们宁愿用死亡换取荣誉,在荣誉和纪律之间,他们更倾向于荣誉而不是纪律。骑士的战斗就是为了保护或捍卫自己的权利与荣誉。

真正的骑士的作战是为了信仰、为了荣耀,但是这种荣誉感多多少少是空洞变质的。荣誉能给他们带来精神上无比的自我满足感,带来走进上流社会的机会和接触贵妇人的可能。他们之所以追逐和表现英勇,并不是为了勇敢而勇敢,而是为了获得荣誉的奖赏,为了证明自己符合当时社会的价值取向,证明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荣誉在中世纪贵族社会是如此被关注,以致他们往往置实际的军事需要和目的而不顾,一心追求他们所谓的荣誉,许多无聊空虚的荣誉之争只是时间和人力物力的无端浪费。取得胜利的骑士们把战斗中掠夺来的财宝、衣物、武器自豪地向人们公开展示,把这些掠夺物作为他们勇敢的证明和社会荣誉的标志。而来自国王的奖励可以泽被后世,是家族权利和地位的象征,这对骑士来说是无上的荣光。骑士与贵族身份的结合让他们把自己视为肩负特殊使命的高贵阶层,并有别于其他阶层,有的甚至把自己的家族祖先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或统帅联系在一起。他们企图通过借助祖先的声望来提高自己的身份和荣誉。家族的贵族血统已经成为骑士们炫耀自己身份的资本。这种骑士的家族荣誉惑,归根到底是为了他们的荣誉,弘扬和炫耀荣誉,是骑士自我意识增强的一种表现。

另外,封建制度下的欧洲中世纪,拥有土地的庄园主、封住们就是大贵族,他们之所以追求、赞赏荣誉是为了获得更多追随自己的骑士,这种骑士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死士,有了一帮不怕死神的人帮自己打天下,巩固乃至扩张自己的地盘,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就能一步步获得至高无上的权威。而对于一般骑士而言,荣誉则意味着土地庄园物质奖励,越多的荣誉等于越多的价值和越多的奖赏,若选择了有晋升潜力的主子,那骑士的地位必然也会跟着提高,带来物质和权利的双丰收。所以,荣誉对于这两者来说,是个双赢的选择。

综上,欧洲中世纪的军人荣誉观可以概括为“荣誉至上”。军人向往荣誉、追求荣誉是军人合理的价值选择,但是骑士们对荣誉的盲目追求导致了荣誉价值观的偏差。在荣誉的诱惑面前,骑士们对荣誉的追求到了贪婪的地步,形成了崇尚武力的秉性。持剑纵横、打仗私斗对骑士来说既是一种职业或生活方式,也是一种获得荣誉财富的途径,他们渴望军事冒险,渴望打胜仗,更加渴望成功之后带来的大量的战利品。即使本部落没有战争,许多贵族青年也会参加到别的部落的战争中。他们宁愿在战争中因负伤而受到荣誉,而不愿从事耕种以待收获。他们认为用流汗来获得东西是愚笨懦弱的,只有流血才能体现价值。长时间此起彼伏的战争生灵涂炭,却仅仅只是统治者之间玩的“荣誉”游戏。骑士们是虚伪的,他们留恋于战场,执着于领土扩张和野蛮掠夺,以多少无辜的人的生命为代价,最终带来的是骑士们的道德沦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军事文选[M].战士出版社,1977.

上一篇:艺术人类学视角下的龙门石窟 下一篇:浅析明清家具在当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