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反应原因及其对策

时间:2022-08-06 08:09:38

输液反应原因及其对策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00-01

【关键词】输液反应;微粒;热原;药物因素;患者因素;操作因素;对策

输液是临床治疗和抢救病人的一项重要措施,而输液的不良反应不但增加病人痛苦,甚至可危及生命。因此,了解输液反应的临床症状,发生原因,给予必要的干预措施对于提高临床输液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一、发生原因

1、微粒污染:是输液反应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液体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有四个环节,即使用器具的污染、管道污染、空气污染、操作污染以及药物污染。

2、药物因素:药物配伍不当,使用种类过多,输液速度过快,剂量过大,浓度过高,液体温度过低都可引起不良反应。

3、患者因素:机体抵抗力低下,如免疫机制低下、老年患者、婴幼儿等。发热患者、过敏体质者以及依从性差不配合治疗患者易出现不良反应。

4、操作因素:工作人员操作中无菌观念淡薄,简化工作流程,消毒不严格,穿刺技术低等增加污染几率都可引起不良反应。

二、对策

1、医疗采购机构严把一次性输液器具的质量关。护理人员使用时严格检查所用器具有效期,有无破损,并着重检查终端滤器的质量是否合格。

2、配药时空气严格消毒净化,配药人员要有防范“微粒”产生的意识。严格执行配药操作规程,做到一人一药一注射器。严把无菌技术操作关,同时注意各个环节的预防工作。如:安瓿锯痕,用酒精棉球擦拭其表面的玻璃杂屑后再轻轻掰开。加入多种药物时,插入液体瓶固定使用一针头,抽吸药液使用另一针头,以减少橡皮塞碎屑的产生。目前临床多为密闭式输液,有研究表明,每进入500ml的空气可带入输液器内0.5um的微粒4万多,1um的微粒2万多个。所以,晨间扫床应采用湿式方法,并在扫床1h后进行输液治疗。同时减少不必要的人员走动。合理安排输液速度,尽量缩短输液时间。严格控制输液治疗的适应症,规范用药护理,尽量减少联合用药,注意配伍禁忌。配置药液后,要仔细观察药液是否有沉淀,有无变色,加入药物时控制好速度,减少泡沫的产生,以及药物的剧烈震荡。特殊粉针剂要使用特殊配给的溶媒,并充分溶解,如头孢曲松钠,药物要现用现配,注意所用药物的温度,尤其是在冬季及潮湿季节。中西药联合使用时,两种液体之间用0.9%生理盐水冲管。

3、对老年患者、幼儿、机体抵抗力低下及发热和过敏体质者,要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及状况,根据情况调节输液速度。做好宣教工作,告知患者安全用药知识,提高其依从性,防止擅自调节输液速度,避免因输液过快引起的不良反应,同时加强护理,及时巡视病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用药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停药,并做好输液反应的抢救工作。

4、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提高静脉穿刺技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年龄合理选择输液针头,在不影响治疗达到输液目的的前提下可选择细、短的针头,有计划的保护血管,合理使用静脉,以提高穿刺成功率,避免反复穿刺,减少污染几率。

在临床上引起输液反应的原因很多。提高护士对其危害性的正确认识,防止发生,减少发生几率应从各个环节入手,从而提高静脉治疗的质量,做到安全用药,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鸿辰.输液中微粒的临床危害[J].药学通报,1979,14(2):70.

[2] 陈兰英.浅谈输液污染的危害性及其有关的用药问题[J].药学通报,1979,14(2):70.

上一篇: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尿潴留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下一篇:81例腕管综合征患者的神经电生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