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例腕管综合征患者的神经电生理分析

时间:2022-08-04 08:11:31

81例腕管综合征患者的神经电生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R68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402-02

【摘 要】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测在腕管综合征(CT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1例临床诊断为腕管综合征的患者进行了神经传导速度和肌电图检测。结果:81例患者中,正中神经SCV阳性率为90.1%、SNAP阳性率82.0%,拇短展肌DML阳性率为80.2%,EMG阳性率为47.7%,同侧等距离正中和尺神经环指-腕感觉潜伏期差阳性率91.9%。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测对腕管综合征有重要诊断价值,感觉传导速度测定比运动传导速度测定的异常率高,增加同侧等距离正中和尺神经环指-腕感觉潜伏期差测定可有效提高检测的敏感性。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

正中神经在腕部的嵌压性病变即腕管综合征(carp tunnel syndrome,CTS),是嵌压性神经病中最多见的一种。它是神经科医生和骨伤科医生在门诊遇到手指麻痹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如果能及早诊断和及时治疗期预后良好,否则会给病人带来永久性手部残疾。现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门诊81例临床诊断腕管综合征患者的肌电图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1例,男21例,女60例,男女比例为1:3;年龄21~65岁;病程3周~8年;其中左侧15例,右侧36例,双侧30例。临床表现多为桡侧3个手指麻木、疼痛、发凉、夜间加重,在甩手、局部按摩后可使症状有所缓解,典型的体征为桡侧3个半指感觉障碍,Tinel征和(或)Phalen征阳性,部分患者有大鱼际萎缩。

1.2 检查方法

采用牛津肌电/诱发电位仪(NHK30―MEDELEC SYNERGY)对全部病例按常规行以下电生理检查:(1)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正中神经腕部、肘部刺激,拇短展肌记录;尺神经腕部、肘部刺激,小指展肌纪录。(2)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正中神经拇、食、中指刺激,腕部记录;尺神经小指刺激,腕部记录。(3)正中和尺神经环指―腕感觉神经潜伏期比较:分别在腕部正中神经和尺神经处给予刺激,用环状电极在环指上记录(刺激点与记录点等距离为13cm)。(4)肌电图(EMG):用同芯圆针电极插入拇短展肌、小指展肌、桡侧腕屈肌中测定。异常判断标准:(1)MCV:末端潜伏期(DML)>4.5ms、比对侧延长1.2ms、比较同侧正中和尺神经DML如果前者大于后者1.8ms均为阳性;(2)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

2 检测结果

本组81例CTS患者111侧电生理检测,拇短展肌DML阳性率为89/111(80.2%),小指展肌阳性率为0;正中神经SNAP阳性率91/111(82.0%),尺神经阳性率为5/111(4.5%);正中神经SCV阳性率为100/111(90.1%),尺神经阳性率为7/111(6.3%);拇短展肌EMG阳性率为53/111(47.7%),小指展肌阳性率3/111(2.7%),桡侧腕屈肌阳性率为12/111(10.8%);同侧等距离正中和尺神经环指-腕感觉潜伏期差阳性率102/111(91.9%);正中神经与尺神经各项检测结果经c2检验P

3 讨论

腕管是由8块腕骨与横架其上的腕横韧带共同围成的骨性纤维性隧道样结构。正中神经是唯一一个与其他9条肌腱一同通过腕管的神经结构[1]。一方面,腕管内的结构排列紧密,空隙极为有限;另一方面,构成腕管的组织较为坚韧、缺乏弹性,这样的特殊解剖结构,使得正中神经容易受损,任何原因导致急性或慢性腕管内压力升高均可使正中神经受到挤压发生功能障碍引发腕管综合征。现已越来越多地认识到,职业作为一种危险因素,在其发病中起作用,可归纳为:手腕作反复、频繁的同一运动;需要使用手承受较高压力的日常工作,或手必须处于持久的不适位置;手握抓产生振动的工具;频繁地在腕及掌基部形成压力等。除了特发性及职业因素之外,以下疾病或状态也可并发腕管综合征:糖尿病、肢端肥大、淀粉样变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妊娠、结缔组织疾病、家族性疾病等[2]。此病女性多于男性,具有特征的症状包括疼痛、麻木或不适,常在夜间或清晨加重,以致于病人有“麻醒”或“痛醒”的主诉,劳累时加重,甩手、局部按摩等可使症状有所缓解。典型的体征为桡侧3个半指的感觉障碍、Tinel征、Phalen征。患者往往感觉障碍出现最早,严重者则会出现拇指外展肌力减退,大鱼际肌萎缩。神经电生理检测在腕管综合征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对于早期病情较轻的患者,常规的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可能探测不到异常[3],可通过电刺激环指,观察腕部正中神经与尺神经记录的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潜伏期之差,作出早期腕管综合征的诊断。

本组病例检测的111条神经中,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减慢有100条,阳性率为90.1%;波幅降低或诱发波形消失的有91条,阳性率82.0%;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末端潜伏期延长89条,阳性率为80.2%;拇短展肌EMG出现自发电位活动(纤颤电位、正锐波)及或巨大电位的有53块,阳性率为47.7%;同侧等距离正中和尺神经环指-腕感觉潜伏期差>0.4ms的有102条,阳性率91.9%。

综上所述,神经电生理检测方便、经济、灵活,对腕管综合征敏感度高,感觉传导速度测定比运动传导速度测定的异常率高,增加同侧等距离正中和尺神经环指-腕感觉潜伏期差测定可有效提高检测的敏感性,对临床帮助极大,应该被更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汤晓芙.主编.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309

[2] 卢祖能.主编.实用肌电图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79

[3] 卢祖能.主编.实用肌电图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87-311;879-880

上一篇:输液反应原因及其对策 下一篇:支气管扩张CT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