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超发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时间:2022-08-06 07:39:05

货币超发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摘要】 近年来,货币超发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货币超发43万亿元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其中资产价格上涨首当其冲。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讨论货币超发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并提出了让超量货币软着陆的建议。

【关键词】 货币超发;流动性过剩;资产价格

一、货币超发与资产价格概述

根据货币学基本理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每增长出1元价值,作为货币发行机构的中央银行也应该供给货币1元,超出1元的货币供应则视为超发。在新兴市场国家由于市场化改革等原因,资源商品化过程加剧,广义货币供应量适度高于经济发展GDP增长也是合理的,但是过多的货币供给通常导致通货膨胀。资产价格是指资产转换为货币的比例,也就是一单位资产可以转换为多少货币的问题。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吴敬琏表示,货币超发通常会导致两种结果,一种是资产价格上升,这主要表现为股票、房地产以及收藏品等资产的价格上涨,一般是指投资、消费的对象。另外一种结果是消费价格指数的上扬,表现为通货膨胀等现象。这两种可能性的实质是一样,即都是货币超发所导致,表现在民众的身上即为两种不同的现象。民众往往认为资产价格上涨是有利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的影响是不利的。就东南亚国家而言,货币超发以后首先出现的就是资产价格上涨,不是物价上涨,因为民众认为资产价格上涨是有利的,尤其是股票价格的上涨。

二、货币超发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通胀无论何时何地皆为货币现象”――这是货币学派创始人弗里德曼的说过的经典名言。根据上文对货币超发的解释,可以知道过多的货币往往会导致通货膨胀。当前,货币超发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的这种关系也得到了中国大多数学者的认同。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经济学家周其仁也曾在其博客中指出“货币老虎越养越大”。有关数据显示,2009 年底,我国的GDP 规模达到33.54 万亿元,1978年我国的GDP 规模为3645.2亿元,增长了92倍。就广义货币供给量(M2,广义货币=流通中现金+银行活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而言,1978年我国广义货币供给量仅为859.45 亿元,到2009年底的60.62万亿元,增长了705 倍,远远超过了GDP92倍的增长速度。

2000~2009年我国货币供给量示意图

根据中央银行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广义货币供给量和CDP之间的比例在进一步扩大。根据中央银行的数据显示,到2010年9月底,广义货币供给量为69.64 万亿元,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0年第一季度到第三季度的GDP为26.866 万亿元,以这两个数据来计算,我国货币超发高达42.774 万亿元。让资产价格水平保持稳定一直是货币政策当局关注的中心问题和货币政策想要达到的最终目标。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经济泡沫事件以后,货币政策当局就开始关注资产价格水平和通货膨胀,九十年代产生的高科技股票泡沫使得他们开始将目光聚焦于这个问题。上文所说的两个阶段(1923~1929年和1994~2000年)中,在两个阶段都曾有六年股票市场指数的平均年增长率持续达到20%,并伴随有稳定的较低的通货膨胀现象和极高的真实GDP增长率。另外,在这两个阶段中,货币流通量和贷款也呈现出高速增长。这些现象说明资产价格能对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也表明货币供给量会对资产价格水平产生重大的影响。

近年来,世界主要国家已经成功地将物价水平控制在比较稳定的程度。美联储主席Bernanke曾指出,西方国家的货币政策关注的核心已经转移到资产价格而不再是通货膨胀。前美联储副主席Ferguson也指出了货币政策当局关注资产价格的主要原因:资产价格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重要一环,资产价格的非常变化将导致货币政策无法对经济活动产生有效影响;另外,资产价格中包含了货币政策的重要信息,具有信息揭示作用,央行需要确保其揭示的信息与货币政策相一致。货币政策当局加强对资产价格的关注,一方面反映出了资产价格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也要求机构投资者更清楚地认识货币供应对资产价格的作用机制,把握市场走向。

三、如何让超量货币软着陆

如何让超量货币软着陆?要消耗如此高额的超量货币,确实是我们正面临的一个极为复杂而难解的问题。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人民币在漫长的国际化历程中必将会成为跨境贸易结算中的主要结算货币,进而发展成为各国的储备货币,按照这样的发展历程,从长远角度来看,是不是就不用担心超量人民币的软着陆问题?从长期来看是否就并不需要担心超量人民币的出路问题?笔者比较认同北大教授周其仁的观点,依据中国往年“水多了加面”的改革经验,有两种比较符合这种原理的政策:其一可以采取有效政策鼓励资源进入市场,以消耗不断超发的货币量;其二可以逐步降低市场化改革的速度,但要严格控制货币超发。

由于我国经济属于行政主导型,加上外需输入型通货膨胀,以及惯性本身的作用,超发货币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期。当前消耗超量货币比较可行的办法,是鼓励资源进入市场,以消耗不断超发的货币量。所谓“鼓励资源进入市场”,也就是说对市场资源进行公平合理有效的资本化和市场化改革。在这方面,至少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法:第一,对农村用地、农村用房进行完全彻底的独立产权化改革,让其实现资本化,让银行资本和社会资本得以流入这些领域。这样既有助于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增加农业收益,又能够降低城市化过程中导致的对农民的剥夺。目前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农地农房尚未实现资本化,农民、农业被排斥在主流金融体系之外,社会、银行资本不能自由流入这个领域,影响了其交易和财富再生,导致农地、农房的价值被严重低估。第二,有步骤的开放城市郊区的山地以及无人的海岛等优质土地,准许富人以合理合法的土地竞标形式取得相应土地并在上面盖山庄、别墅。最近很多人都注意到了印度首富在贫民窟花63亿人民币盖27层豪宅的事,仅仅这栋住宅的服务管理人员就达到600多人,相当于一个中型企业。

另一个治理货币超发的方法就是将外汇花出去,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根据中国目前的外汇体制,中国国际收支的盈余将转化为中央银行的外汇占款,从而增加国内的货币供给,在货币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将导致国内价格水平的上涨。随着外汇占款的迅速增长,引起基础货币大量投放,进而导致货币供应量大大增加。解决货币超发问题应当尽可能将外汇花出去,从源头上控制外汇占款的上涨,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第一,可以逐步放宽个人对外投资的汇兑限制,既有利于优化资产配置,也能拓宽外汇资金流出渠道;第二,鼓励中国企业扩展投资海外的金融机构,开拓外汇直接投资渠道,实现“严进宽出”的资本管理模式,让超量货币得以顺利消耗。

目前,我国的资产价格泡沫是由于过剩的流动性资金所引起,所以在治理泡沫时,应该将重点放在抑制并降低流动性上,通过治理过剩的流动性进而控制资产价格泡沫。在降低流动性要从导致流动性过剩的直接诱因――货币供应量入手,通过降低货币供应量来降低过剩的流动性,以保证我国社会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曾康霖.《关于流动性过剩研究视角》.财贸经济.2007(1)

[2]周萃.《辩证看待“流动性过剩”》.金时网.2006-9-12

[3]余明.《资产价格、金融稳定与货币政策》.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4]鲁政委.《六重含义。重新审视“流动性过剩》.中国证券报.2006-11-24

上一篇:美国“337调查”对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启示 下一篇:实施全球供应链营销 稳固占领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