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视野下终身学习能力的比较研究

时间:2022-08-06 07:06:28

国际视野下终身学习能力的比较研究

穆肃、杨帆在《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年第6期中,撰文在国际视野下对终身学习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

作者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当代法国学者朗格朗首次提出开展终身教育促进个人发展的观点,终身教育逐渐成为一种国际化的教育思潮,并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广泛接受。我国从90年代末期开始关注终身学习,但是我国尚未开展关于终身学习能力的系统研究。

接着,作者对国际终身学习能力及组成能力项进行了研究。欧盟实行了跨国研究计划,即《能力的界定与遴选:理论框架与概念基础》。该计划依据社会发展现状特点和共同价值观,将关键能力分为:1.个人需要能使用大量的工具来有效与环境互动;2.在异质群体中协调沟通的能力;3.管理自己生活、适应社会生活,并自主行动的能力。欧盟进一步提出了知识社会必须的八个学习领域能力组成的终身学习关键能力框架,并构建了终身学习质量指标。

接着,作者分别介绍了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新西兰、德国、中国的终身学习的能力组成。美国的终身学习技能包括承担学习责任;通过研究进行学习;反思与评价;利用信息通信技术等。澳大利亚的关键能力包括收集、分析、组织信息,沟通观念与信息,规划与组织活动等七大基本范畴。英国资格与课程当局提出了交流技能、数理能力、信息技能等六项技能。新西兰教育部提出了四项关键能力。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所与西门子公司以及培训与教育协会提出了对关键能力的分类。此外,作者还介绍了我国学者对终身学习能力的探索。

最后,作者得出了各国关于终身学习能力界定的特点:1.针对知识社会对人们基本能力的要求,各国各组织的研究基本达到一致;2.各国/组织所处的社会政治环境不同,对终身学习能力提出了不同的要求;3.从理论上讲,进行终身学习的目的并不仅是获得谋取职业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追求人性的完善和人生价值的真正实现,但实际上不同国家或地区实施终身学习的目的不尽一致;4.终身学习能力与各国终身学习的运行机制及各国的政治体制密切相关。

上一篇:“农村”之不存 职教焉有为 下一篇:我国职业教育学科建设情况的定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