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

时间:2022-08-06 03:35:05

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

【摘 要】简要介绍ESP理论,分析ESP框架下的高职旅游英语的教学体系,探讨旅游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高职教学 旅游英语 ESP理论 应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2C-0143-02

随着旅游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到的作用日趋重要,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也就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并且这也直接关系到我国旅游业能否健康、稳定的发展下去;与此同时,高职教育是培养旅游人才的主要渠道,旅游英语又是重中之重,高职旅游英语的教学质量,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旅游行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就将对高职旅游英语中的ESP理论的应用进行一个简要的探讨。

一、ESP理论简介

所谓ESP(English for SpecificPurposes,专门用途英语),是相对于EGP而言的一种教学理念。它是以功能主义的语言观为理论基础,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是和某种职业或专业学科有一定联系的英语。ESP教学最早出现在上世纪60年代,它的出现极大地适应了时下世界的发展趋势;并且,ESP教学方式还极大地适应了学生们在单独某一职业领域进行英语学习的科学性,如商务英语、秘书英语、酒店英语等,这些都是针对某一特定工作领域来对学生的相关英语能力进行综合训练。

ESP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它的指导原则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真实性原则、需求分析原则和以学生为教育中心原则。ESP教学理论中的重点以及优势在于,充分结合了学生的需求以及市场的需求,将两者的核心利益合二为一并以此来确定人才培养的最终方向和最优方式。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ESP是一种非常适用于高职英语教学的教学方式。

二、ESP框架下的高职旅游英语的教学体系

简单来说,旅游英语就是在一定的旅游环境中使用的语言工具,这也是具备ESP研究领域的基本要素的,同其他的ESP一样,旅游英语也是强调在某一种特定环境之下与他人进行交流的学科,其主要有两个很明显的特征:首先,内容比较特殊,即在语言学习中多少会涉及一定的旅游专业知识;其次,学习的目标明确,旅游英语明确定向于旅游以及与旅游行业有直接关联的附加行业。

(一)旅游英语课程定位

旅游英语虽然具有非常强烈的专业课程特点,但是,归根结底它也还是属于语言课的范畴之内。其具体涵盖的知识面主要包括旅游专业知识、语言学和交际学方面的知识。从ESP特别强调职业与英语之间的特殊需求的核心理念来看,它的课程设置应该紧扣学生就业前景和市场的整体需求。其课程的设计也必须是将学生放在课程的主体地位,对于学生的主要培训方向应该是放在听说能力上,对于读、写、翻译应该是尽可能的兼顾。

(二)旅游专业英语对ESP教学的具体要求

我国是一个旅游资源及其丰富的国家,随着近几年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不断频繁,越来越多的外籍友人来开始了解中国、走进中国;由国家相关科学数据表明,近几年来我国接待的入境旅游人数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并且我国的旅游事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也就意味着,我国的旅游收入和接纳的外来旅游人数都会在以后的时间里有大幅度的提高。这也就位我们的涉外旅游事业以及相关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我们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既是一个自我发展的机遇,也是对自己的一个巨大挑战。

(二)旅游英语教程设计

1.课程特点。旅游英语应该是外语旅游人才培养中最主要的课程之一,它的课程设计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特点:第一,重视实践性。旅游英语更加注重在实际操作中的使用性而并非传统英语学习的更看重学术性,两者之间有一个本质上的差别,注重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是该门课程最根本的特点。第二,专业性强。旅游英语所涉及的方面几乎等同于与旅游行业有直接关联的各个方面,其知识面也是围绕旅游业这个中心来扩散。第三,综合性比较强。在实际的操作中,旅游英语主要是与国外游客进行交流,将中国的古典文化准确的进行宣传,因此,除旅游英语水平过硬外,对于跨文化交际、历史、宗教、文学、建筑、园林、烹饪等各方面都必须要有一定的了解。

2.课程设计。ESP框架模式下的旅游英语的课程体系还可以进一步的做出调整、优化,但是要谨记如何调整都不能脱离以职业技术和应用实践为主的核心思路。因此,新的ESP课程体系主要应该包括基础课程和实训课程两个方面。

基础课程:顾名思义,就是培养学生的基本旅游英语知识,并兼顾掌握与旅游行业相关的一些知识。此外,还应该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对于各个国家和民族的禁忌和礼仪应该给予一定程度的重视。

实训课程:学校通过模拟的方式,让学生设身处地的进行专业基础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实践化。

三、旅游英语教学中ESP理论教学方法与应用策略

就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限制,旅游英语专业教学的教学效果并不能达到人们的预期高度,例如,教材选择上的不合理、专业课程与相关知识的结合不合理、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以及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培训的不足,都是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

(一)教学方法

前面提到了旅游英语是一项非常注重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科目,因此,我们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应该本着“能力本位”的培养目的对学生进行培养,应该避免传统模式当中重理论、轻实践、重语法、轻口语的教学模式;其次,为了取得更为显著的教学效果,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教学方法上的后续探究,让ESP教学模式能够更加与我国高职教育相切合。

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在尽可能少的时间里学习到更多有用的知识,因此学习内容应该更多的与旅游行业相关知识、技能有关,以职业为第一导向,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放在学习的第一位。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就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运用各种科学可行的课堂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具体可采取以下课堂教学方法:

1.课堂演讲法。语言科目类的学习,巩固口语都是非常必要的,结合旅游英语口语和旅游知识的特点,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相应的演讲,演讲的内容紧密结合旅游,长此以往,不仅极大的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和旅游专业知识,而且也激发了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

2.情景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当下运用的比较多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具体过程是:教师有意识的为学生创造一个具体的与旅游英语切合的工作场景,给予学生不同的身份,让其身临其境,将主观想象直接演变为现实。这种方法实用的原因在于,口语的训练基本都是在某一特定环境下发生的,在这种营造了“真实”语言环境下的锻炼,一般都具有很强的普遍性和针对性。

3.任务型教学。任务型教学的具体过程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课堂上的相应任务,这也是一种将学生置于课堂主体地位的表现。教师在下达了课堂任务之后,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准备材料、选定场景和搭档在课堂上完成教师的相应要求,教师并根据学生的表现,第一时间给予回应,对学生有待提高的方面给予意见和纠正。

4.实践教学法。前文也提到了旅游英语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有必要将实践学习渗透到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去,对于一套新的理论知识,不能仅仅像传统教学模式下那样让学生给予了解和掌握即可,应该辅以实践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切实的体会到理论知识的具体运用。

其次,有必要展开更多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专门的实践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经过教师的指正进行自我调节,这样不仅有利于让学生了解旅游实践中的各个程序,还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英语专业水平,增加了学生的自信。

(二)应用策略

1.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在旅游英语的实践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其中发挥着主体性的作用,是提高旅游英语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关键。因此,教师要想更好的将ESP理论应用到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就要转变传统的旅游英语教学观念,将学生当做教学活动的主体及中心,而自身则在其中起主导性的作用,只有这样,ESP理论才能在高职旅游英语中获得有效的应用,在旅游英语教学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为学生提供真实可靠的旅游英语教学材料。旅游英语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所以ESP理论在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在高职旅游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真实可靠的相关教学材料,使学生从真实的教学材料中高效的进行相关旅游英语知识的学习,从而实现ESP理论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目标。

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高职旅游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更多符合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所以必需要对ESP理论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在实现ESP理论应用价值的基础上才能提高旅游英语教学的质量。要将ESP理论有效的应用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教师就加强对市场需求的分析,并以市场需要为导向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才能将ESP理论真正的贯彻落实到实际的高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出更多的专业人才。

总之,旅游行业是一个发展异常迅速的行业,为了能创造满足其发展的空间,我们在培养相关人才的教育模式和体系也必须加快发展进程才能跟上其脚步;在当下ESP就是一种非常值得借鉴的优秀教学理论,在这种理论指导下,我们的高职旅游教学才能培养出兼具英语能力和专业水平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万雯.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昌:南昌航空大学,2013

[2]车霞芳.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旅游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4

[3]黄迎.ESP理论在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4]雷晓慧. 情景教学法在高职旅游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1)

[5]金伟,王继宇.社会互动理论在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2(2)

(责编 何田田)

上一篇:利用高职院校新闻网站加强学生舆论引导的研究 下一篇:文化传播视角下广西旅游宣传册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