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的火花在这里碰撞

时间:2022-08-06 12:05:50

情感的火花在这里碰撞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情感易于被激发,且儿童的认识活动一旦有情感参与,他们认识世界将更生动、更丰富、更深刻。下面我就谈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尝试。

一、要善于体验情感

教师要能用教学内容所蕴含的情感打动学生、感染学生,自己必须首先被这种情感打动、感染。深入钻研教材的过程,就是教师体验作品的过程。教师理解得越透、感受越深,给学生讲解就越透彻,对学生的感染也越深。在教学《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时,我考虑到学生在理解爱大黑骡子的这段感情时着实有些困难。我认真阅读文本,搜集有关个人资料以及有关他和大黑骡子的资料阅读,了解他的为人和工作作风,以及和大黑骡子之间难舍关系之后再组织教学,学生在理解了与大黑骡子之间这份特殊情感的基础上再去体会了下命令杀大黑骡子的情感,从而真正体会“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们”的大爱胸怀,果真收到了良好的情感教学效果。

二、要善于表达情感

一般的教学要求比较强调教学语言的通俗易懂、简明扼要,逻辑性强、条理性好,以做到授课准确、明晰。渗透情感的语文教学还强调教学语言生动、活泼、形象、富有情趣和感染力,甚至有一定的幽默感,以便使讲课语言不仅能传知,也能传情,获得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在教学《月光启蒙》一课中,在课文结束时,我饱含深情地补充资料:“母亲老年得了痴呆症,当我赶回家时,她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此时的学生个个想发表心声:“母亲,我一定要把您的病治好,让您好好过下半辈子。”“母亲,您辛苦了一生,却没享一天的福,我一定会好好照顾你的。”……此时的学生明白了母爱的伟大,课文的朗读也饱含深情了。

三、用情境烘托情感

教师为配合教学内容,也可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创设某种教学情境,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我是这样做的:

1.音乐渲染

将音乐恰当地引入课堂也是拨动学生情感之弦的好方法。因为,音乐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能调节学生情感使人产生共鸣,能激发学生想象、启迪学生思维。例如:教学《爱如茉莉》一课,揭题时,我先播放一首江苏民歌《茉莉花》。当播放完这首清丽、婉转的歌曲,学生还沉浸在优美动听旋律中时,我关掉录音机,问道:“同学们,刚才听的这首歌歌唱的是什么?”学生回答:“茉莉花。”“你听出茉莉花有什么特点呢?”我问。“茉莉花很香。茉莉花很美。”学生抢着说。“那你还听出了这首歌表达了人们什么情感呢?”学生回答:“人们很喜爱茉莉花,要赞美它。”接着我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叫《爱如茉莉》,你猜猜看,作者想表达怎样的情感?”学生猜测:“可能也要赞美像茉莉那样的爱。”我接着说:“作者眼中的茉莉是怎样的呢?像茉莉一样的爱又到底是怎样的爱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这样的导入不仅新颖别致,而且创造了热烈的课堂氛围,奠定了课堂的情感基调,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学生正是在音乐的渲染下,不自觉地进入到语言文字描述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人文教育。

2.画面渲染

小学语文课文中的画面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鸟鱼虫、林海雪原、古今建筑、风土人情、人文故事、童话故事等方面,它们无一不是经过精心挑选的珍品,都能引导学生畅游其中,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些画面去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学《莫高窟》一课时,我让学生欣赏了精妙绝伦的彩塑、宏伟瑰丽的壁画、面积不大的藏经洞,通过画面展示、语言渲染、音乐烘托来展现课文内容,让学生看到了栩栩如生的飞天,并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把学生一下子带入到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莫高窟中,从而创设出一种“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情境。

3.实物演示

一幅幅画面吸引着学生,如果把生活中的事物拿给学生观察,就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在教学《广玉兰》一课时,课文介绍到广玉兰的叶片富有光泽,好像涂了层蜡,叶背配有铁锈色短柔毛,还有微呈波状的边缘。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明白这些特点,我让学生亲眼看一看、亲手摸一摸,再让学生在原文中标画出相对应的句子,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并由对现实的感受转到对语言文字的赏析上,学生朗读这些句子时,充满感情,沉浸在语言文字描述的美的情境之中。

4.表演体验

体验指的是少年儿童通过自身的经历和实践,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过程。在教学《负荆请罪》一课时,我让学生小组表演,学生兴致盎然,通过表演,进一步认识到了廉颇的知错就改和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

作为一名教师最需要的是什么?一个字:爱。

作为一名有爱心的教师最需要的是什么?两个字:情感。

作为一名有爱心也有情感的教师最需要的又是什么?四个字:投入情感。

人间至爱是真情。我们教师要充分挖掘,充分体味,充分感受,和学生一起在教学中成长,在情感的驰骋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焦溪小学)

上一篇:让学生启而有发 下一篇:“比的意义”教学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