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革命夭折了吗?

时间:2022-08-05 07:48:41

信息革命夭折了吗?

信息革命与其他几次技术革命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新技术从诞生到真正实现大规模应用,需要一个过程。互联网正在经历这个过程。最终,新技术将变得更具亲和力,无处不在而又无迹可寻。

两年前,互联网处在高潮期,成千上万的人陶醉于一夜暴富的梦想之中。现在,泡沫破灭了,悲观主义弥漫硅谷和整个美国,有人断言信息革命已经中途夭折

但是,综观人类经历的几次技术革命,断言信息革命已经夭折为时过早。大约1760~1820年,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机械代替手工,工厂诞生。大约从1825~1875年,英国发生铁路革命,商业与蒸汽机紧密地连接起来。大约1875~1920年,美国和德国发生钢铁和电力革命,标志着巨大工程和经济电气化时代的来临。每一次新技术革命的周期都在50~60年左右。这样看来,以互联网的兴起为标志的信息革命,才刚刚开始。

与充满激情和动荡的政治革命不同,技术革命的步伐从来都是和风细雨、循序渐进。事实上,每天人们都在寻找新的技术,这也使得技术史学家在回望历史时难以为每次革命界定出明确的起止日期。按照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得的观点,技术革命的特征是:新技术以“种群”的方式产生和生长,如电汽化带来发电机、变压器、开关装置和配电系统;大规模生产带来生产线、现代装配法、“科学管理”、道路系统、炼油厂和交通控制。而这些技术“种群”的生长需要与周围的商业和社会环境长时间互动、磨合,这也是一次技术革命所以延续时间达五、六十年的原因。

在历史的长河中,五、六十年只是短暂的一瞬,但要看人生百态,五、六十年也足够长了。英国铁路革命期间的投机家乔治・哈得逊被称为“铁路之王”,成功地投资于新兴铁路工业使他在短短的几年之间,由一个布匹商贩成为伦敦上流社会尽人皆知的人物。当时一位名叫约翰・F的观察员记录道:“他的财富之多几乎是所有人的骄傲……主教都要向他表示敬意……他的名字就是优美的广告,人们纷纷购买他的股票。他是铁路的统治者;他是钢铁之王;他是金色的上帝。”而当1847年由于重复建设导致铁路泡沫破灭时,哈得逊的财产和他的名誉也一落千丈。几年前用热情的语句赞扬他的人,现在用同样“热情”的语句咒骂他,“对哈得逊的仇恨成为一种公共情感,被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分享。”一位敏锐的评论家如此分析。

难怪,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神甫还是修女,都多多少少地受到损失。在大多数人真正体验到新技术带来的便利之前,他们就以一种戏剧化的方式参与到了这场技术革命之中。

实际上,新技术进入人们的生活,进而在根本意义上改变整个商业环境,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200年前的经济学家们注意到,即使在新型的纺织机器已经发明和成熟长达40多年之后,英国兰开夏的纺织厂仍然在使用过时的机器。因为新机器的体积和重量太大,兰开夏的纺织厂房多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风格,室内的支柱较多而且排列紧密,无法容纳新型的机器。要引进新机器和新技术,并不是把旧机器淘汰掉那么简单,还需要重建整个厂房!

因此,新技术并不因为其“新”就具备天然的优势。除非它够好、够便宜、够方便,否则便不会成功。试想一下夜晚驾车的感觉,你看到道路两边的房屋和树木往后移动,但你感觉不到车的存在。而互联网还远没有达到用户感受不到其“存在”的程度,要上网查你的银行账户吗?请先打开电脑,等待,然后用调制解调器拨号上网,又是等待,再打开浏览器,还得等待。也许一段时间的静默对互联网有好处,如果它能解决问题,并成熟地度过其生长期,出现在我们面前的信息革命会是一个巨人。那时,新技术将无处不在而又无迹可寻。

上一篇:外包的甜蜜与伤痛 下一篇:2002热门技术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