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等学校办学风险预测与风险规避的思考

时间:2022-08-05 04:12:15

民办高等学校办学风险预测与风险规避的思考

【摘 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突飞猛进,数量上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伴随着民办高等教育的实践发展进程,要不断构建完备的民办高等教育法律规范体系、强化对民办高等教育投资宏观管理、实行对民办高校的资助政策等,防范和规避民办高等教育投资风险。

【关键词】 民办高校 办学风险 风险预测 风险规避

1 民办高校风险的类型及主要成因

1.1 风险理论的产生

关于风险的讨论,在西方最早见于19世纪末的经济学研究中。美国学者J.Haynes在其1895年所著Risk as Economic Factor一书中认为风险意味着损害的可能性。美国管理协会保险部于1931年首先提出风险管理概念之后,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西方国家特别是在美国得到很大的发展。1986年,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出版了德文版的《风险社会》一书,首次使用了“风险社会”的概念来描述当今充满风险的后工业社会并提出了风险社会理论。他指出,在世界范围内,当今社会正经历着一场旨在向以启蒙运动为知识基础、以民族国家为地域基础、以社会阶层为集体基础的工业社会提出挑战的一场根本性变化,由此形成的新的政治社会形态称之为风险社会。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风险理论开始成为西方学者研究的焦点。如吉登斯(Anthony Giddens)在现代性的基础上考察风险社会;沃特·阿赫特贝格(Wouter Achterberg)探讨了风险社会与生态民主问题。

将风险理论运用到我国高等学校管理研究时间并不长。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高等学校在办学经费不足的情况下,为适应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利用银行贷款不断增加基础设施改造、改善办学条件。大量举债后,学校财务风险问题日渐凸现,这逐渐引起学者们关注,大都是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剖析自扩招以来我国公办高校突出的债务风险。在高校发展定位、招生规模、办学质量、资产结构、信贷资金、可持续性等因素影响下,高校负债的风险必然存在并且风险的大小与这些影响因素紧密相关。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不仅有着更为严重的债务风险,还存在着“政策风险、市场风险、教育质量风险”。因此必须构建完备的民办高等教育法律规范体系、强化对民办高等教育投资宏观管理、实行对民办高校的资助政策等防范和规避民办高等教育投资风险的政策。不过,以往的风险防范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学校的财务风险问题上,缺乏对高等学校风险及管理的全面考虑。而与方兴未艾的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相比,民办高校的风险问题理论研究滞后很多。

1.2 风险定义

依据我国学者田德录的定义,风险是指在特定的时期内,人们对对象系统未来行为决策及客观条件的不确定性而引起的可能后果与预期目标发生多种负偏离的综合。它可以表述为某种不利事件或损失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的函数,即:

R=F(P,C)

式中:R—表示风险;

P—表示不利事件发生的概率;

C—表示不利事件发生的后果。

1.3 民办高校办学风险定义及分类

民办高等学校办学风险是指民办高等学校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因法规政策、生源、市场主体、组织管理、财务等因素的不确定性,导致学校经营管理过程出现失误而使办学主体遭受损失的不确定性。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有着更为严重的财务风险、政策风险、市场风险以及质量风险等。根据民办高校风险源,借鉴风险理论,民办高校办学风险分类如图1:

1.4 民办高校办学风险主要成因

政策法规不完善、社会歧视和偏见及管理体制不健全是民办高校办学风险产生的外部原因;办学理念不准确、内部管理不规范、融资机制不通畅等是民办高校风险产生的内部原因。

2 民办高校办学风险预测和规避的意义

(1)民办高等学校办学风险预测与风险规避研究有助于深化民办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

(2)有利于增强民办高校管理者的风险意识;(3)有利于更深刻认识民办高校发展中存在问题,揭示民办高校发展的特殊需要,为政府更好地促进民办高校的发展提供建议。

3 民办高校办学风险预测和规避的具体措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立民办学校办学风险防范机制和信息公开制度”。如何建立健全民办教育的风险防范机制,对民办学校办学风险有效防控,是关系到民办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是教育行政部门必须面对的问题。要从办学理念、学校经营管理、财务管理、教育质量、法人治理等方面,分析民办高校办学风险预测及风险规避的举措。

(1)制定扶持政策,完善、稳定相关政策,防控民办学校政策风险。(2)完善设置标准,规范审批程序,防控民办学校设置风险。(3)加强办学行为监管,防控民办学校经营风险。(4)加强财务监管,防控民办学校财务风险。(5)强化学校风险意识,引入商业保险防范办学风险。(6)借鉴风险压力评估理论构建民办高校风险预警体制,建立有效的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体系。有效阻止或延缓风险由可能向现实的转化,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

参考文献:

[1]靳希斌.民办高校发展与策略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10.

[2]杨炜长.民办高校治理制度研究.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3]毛勇.中国公办、民办高校公平竞争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

[4]张剑波.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研究,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6]郑丽君.我国民办教育风险保障金制度解读.教育发展研究,2008.

[7]孙孝文.高校风险偏好表征及其控制策略.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

[8]潘懋元.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前瞻.中国高等教育,2006.

上一篇:浅谈做好煤矿女工工作的方法创新 下一篇:浅议教材策划编辑的必备素质和意识